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Linux作业系统实验教程

2019-12-07 00:15:43 百科
Linux作业系统实验教程

Linux作业系统实验教程

《Linux作业系统实验教程》是2009年2月1日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系统地讲解了Linux作业系统原理和基于Linux的各种编程,特别是Linux作业系统核心编程。

基本介绍

  • 书名:Linux作业系统实验教程
  • ISBN:9787121082177
  • 页数:167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年2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内容简介

《Linux作业系统实验教程》是国防科技大学国家精品课程“作业系统”配套教材。《Linux作业系统实验教程》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Linux作业系统原理;第二部分介绍10个基于Linux的实验;第三部分附录包含Linux环境下的操作及与编程有关的命令和函式列表。

目录

第一部分 Linux作业系统基本原理
第1章 Linux作业系统简介
1.1 Linux的渊源和发展简史
1.2 Linux的基本特性
1.3 Linux核心的开发模式与核心版本号
1.4 Linux发行版介绍
1.5 Linux核心原始码组织结构
1.6 学习Linux的辅助软体介绍
第2章 Linux的进程管理
2.1 进程与进程描述符
2.2 进程状态及切换时机
2.2.1 Linux的进程状态
2.2.2 进程的切换时机
2.3 进程的调度算法
2.4 进程的创建与消亡
第3章 Linux的存储器管理
3.1 物理记忆体的管理
3.1.1 页帧与区域
3.1.2 伙伴算法
3.1.3 slab分配器
3.2 进程地址空间的管理
3.2.1 页表机制
3.2.2 vm_area_struct结构
3.2.3 进程地址空间的相关係统调用
3.2.4 页面异常的处理
第4章 Linux的档案系统
4.1 VFS
4.1.1 VFS的作用
4.1.2 进程描述符中与档案系统相关的成员
4.1.3 VFS的档案模型
4.1.4 档案系统的注册与安装
4.1.5 各种对象的操作接口
4.2 EXT2档案系统
4.2.1 EXT2在磁碟上的物理布局
4.2.2 主要的数据结构及其基本操作
4.2.3 磁碟块的分配与释放
4.3 主要档案系统的系统调用处理流程
4.3.1 档案的open操作
4.3.2 档案的read操作
第5章 Linux的设备管理
5.1 设备档案的概念
5.2 设备模型基础
5.3 相关数据结构
5.3.1 字元设备管理
5.3.2 块设备管理
5.3.3 buffer
5.3.4 设备请求伫列和I/O调度算法
5.4 块设备档案的open和read操作
5.4.1 块设备驱动程式组成
5.4.2 open函式
5.4.3 read函式
第6章 中断、异常及系统调用
6.1 中断和异常的基本知识
6.2 异常处理函式
6.3 系统调用
6.4 中断的处理
6.4.1 中断控制器
6.4.2 管理中断的数据结构
6.4.3 中断的处理过程
6.5 软中断
第7章 Sys V进程间通信
7.1 共有的特性
7.2 信号量
7.3 讯息伫列
7.4 共享记忆体
第二部分 基于Linux作业系统的实验
第8章 用户态编程实验
8.1 实验1——bash脚本编程
8.1.1 实验内容
8.1.2 bash脚本编程简介
8.1.2.1 注释和简单命令
8.1.2.2 环境变数
8.1.2.3 控制结构
8.1.2.4 函式
8.1.3 实验指南
8.2 实验2——观察Linux行为
8.2.1 实验内容
8.2.2 proc档案系统简介
8.2.3 实验指南
8.2.3.1 Linux环境下C语言编程环境简介
8.2.3.2 实验程式框架
8.3 实验3——实现Linux命令解释器
8.3.1 实验内容
8.3.2 myshell的语法
8.3.3 myshell的程式框架
8.3.4 myshell命令行的语法分析
8.3.5 简单命令的执行
8.3.6 myshell的Makefile
8.3.7 实验指南
第9章 核心编程基础实验
9.1 实验4——核心模组
9.1.1 实验内容
9.1.2 Linux核心模组简介
9.1.3 核心符号表
9.1.4 核心模组编程介绍
9.1.4.1 核心模组实例
9.1.4.2 模组编程的基本知识
9.1.4.3 Makefile介绍
9.1.5 实验指南
9.1.6 测试
9.2 实验5——proc档案系统编程
9.2.1 实验内容
9.2.2 proc档案系统编程简介
9.2.2.1 proc档案系统编程示例
9.2.2.2 proc档案系统的核心数据结构
9.2.2.3 proc档案系统编程接口
9.2.3 实验指南
9.3 实验6——编译核心及增加Linux系统调用
9.3.1 实验内容
9.3.2 Fedora下编译核心
9.3.2.1 第1步——下载核心
9.3.2.2 第2步——生成核心配置档案.config
9.3.2.3 第3步——编译和安装新的核心
9.3.3 添加psta系统调用
9.3.4 测试新增系统调用psta
9.3.5 noexec系统调用的实现
第10章 核心编程综合实验
10.1 实验7——进程隐藏
10.1.1 实验内容
10.1.2 背景知识介绍
10.1.3 proc档案系统实现简介
10.1.4 实验指南
10.1.4.1 功能⑴的实现
10.1.4.2 功能(5)的实现
10.1.4.3 功能(7)的实现
10.2 实验8——字元设备驱动开发
10.2.1 实验内容
10.2.2 字元设备驱动开发介绍
10.2.2.1 测试字元设备
10.2.2.2 描述设备的数据结构
10.2.2.3 设备号的操作
10.2.2.4 字元设备的注册与注销
10.2.2.5 档案操作集
10.2.2.6 同步
10.2.3 字元设备chatdev的实现
10.2.4 聊天程式chat的实现
10.3 实验9——naive档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0.3.1 实验内容
10.3.2 项目的準备工作及建议
10.3.3 实验指南
10.3.3.1 第1步——创建设备
10.3.3.2 第2步——格式化分区
10.3.3.3 第3步——定义并注册naive档案系统
10.3.3.4 第4步——安装/卸载档案系统分区
10.3.3.5 第5步——显示根目录的内容
10.3.3.6 第6步——在根目录下创建内容为空的档案
10.3.3.7 第7步——写档案和读档案
10.3.3.8 第8步——删除档案
10.3.3.9 第9步——创建目录
10.3.3.10 第10步——删除目录
10.4 实验10——块设备驱动开发
10.4.1 实验内容
10.4.2 实验基础和思路
10.4.2.1 参考驱动程式1——块设备驱动程式sbull
10.4.2.2 参考驱动程式2——USB字元设备驱动程式usb-skeleton
10.4.3 随身碟驱动的帮助函式
10.4.3.1 函式原型及其使用
10.4.3.2 工作原理和过程
10.4.4 实验指南
第三部分 Linux环境下的操作及常用命令和函式
附录A Linux常用命令
A.1 用户终端命令
A.2 vi编辑器的用法
附录B Linux常用函式
B.1 进程管理函式
B.2 档案管理函式
B.3 进程间通信
B.4 多执行绪库
附录C 核心配置档案的生成
C.1 配置档案初步生成
C.2 修改核心配置档案
C.3 核心编译选项介绍
参考文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