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鸿兴泰

2019-09-11 08:13:11 百科
鸿兴泰

鸿兴泰

鸿兴泰始创于清·康熙廿一年(1681)年,创始人张天鸿。是国家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和抚顺市人民政府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多年以来鸿兴泰品牌被评为“全国百家”、“辽宁省着名商标”、“辽宁省茶行诚信经营示範单位”、“文明经商诚信企业”等多种荣誉称号,现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辽宁茶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单位,是目前东北最具影响力的茶叶品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鸿兴泰
  • 始创时间:清·康熙廿一年(1681)年
  • 创始人:张天鸿
  • 荣誉:国家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

品牌介绍

鸿兴泰始创于清·康熙廿一年(1681)年,创始人张天鸿。是国家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和抚顺市人民政府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多年以来鸿兴泰品牌被评为“全国百家”、“辽宁省着名商标”、“辽宁省茶行诚信经营示範单位”、“文明经商诚信企业”等多种荣誉称号,现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辽宁茶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单位,是目前东北最具影响力的茶叶品牌。 鸿兴泰以弘扬茶文化、振兴民族品牌为己任,坚持走规模化、现代化和连锁经营的发展道路。公司通过併购、参股,已经与二十多个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合作,在茶叶主要生产区投资建立了茶叶生产加工基地。全部通过了国家QS认证,部分产品已经获得了有机茶、绿色食品、无公害的认证证书。目前,鸿兴泰正在藉助东北茶行业里中华老字号品牌优势,不断的推出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在坚持“五统一”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让更多的饮茶爱好者喝上健康茶、放心茶,促进茶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鸿兴泰本着“百年诚信,诚信百年”的经营方针,坚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传统理念。愿始终如一的为广大茶人服务,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服务,为社会各界的同仁和朋友服务。衷心的希望能愿与大家广结善缘,共同为中华茶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
企业特色:近几年鸿兴泰投入巨资进行品牌推广,出色举办了2001年中国(抚顺)满族风情节茶文化展示表演;2002年中国(瀋阳)清文化国际节茶文化 ;2003年中国 抚顺满族风情节。鸿兴泰用10年时间,坚持举办了10届中国 ——抚顺鸿兴泰绿茶节和首届铁观音节文化节等系列活动,鸿兴泰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外名人——清王朝末代皇帝溥仪之弟爱新觉罗 溥任;雍正第九代皇孙爱新觉罗·启骧;着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秦怡;着名电影配音演员乔臻、丁建华、赵本山、范伟;满学大家闫崇年。他们无不被独具魅力的鸿兴泰饮食文化所折服,纷纷留下墨宝。着名书法家爱新觉罗·启骧为鸿兴泰题匾、孙道临欣然挥毫:满族遗风,茶香四溢。 今天的鸿兴泰企业已经形成集品牌保护、智慧财产权保护、信息化管理和连锁经营的现代企业模式。300多年的文化积澱赋予了这家百年老店独有的企业文化内涵。文雅、华贵、传统、精一形成鸿兴泰的企业文化内涵。未来鸿兴泰将继续坚持品牌推广,坚持连锁经营,坚持产、学、研同步发展,创新经营,共同发展,让鸿兴泰品牌在现代社会中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店志

清·康熙廿一(1681)年,帝东巡。盛京茶商张天鸿(抚顺人)奉命为圣祖康熙敬奉其独创满洲茶艺,帝大悦,赐商号鸿兴泰。
鸿兴泰立业之初,恪守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店训,悉遵商道,惠及乡里。盛京、抚顺、辽阳等地分号远近闻名。清·乾隆六十年,鸿兴泰传人张津辅奉诏入京,侍茶事,官五品。
光绪年间,张氏后人张朝鼐传承“精、鲜、信、承”祖训,返乡立业。倾积蓄,请巧匠,建独楼店铺及琉璃牌楼,彰显老号气派。
清末、民国、伪满时期,鸿兴泰老店历经磨难,店铺由抚顺城、千金寨、欢乐园等地屡次迁移,生意惨澹。解放前,仅以大碗茶维持生计。文革期间,鸿兴泰被列为“封、资、修”,康熙御题老匾等文物被毁。
今政通人和,百业俱兴。鸿兴泰后人集资百万,修建茶庄,茶楼。将满族茶艺(旧称:满洲茶艺)挖掘、整理,呈于世人。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首批认定鸿兴泰为“中华老字号”。

创新经营

与行业内的几大传统茶业品牌相比,鸿兴泰无论从规模还是业绩来看,都尚有差距。但是蒋咏很乐观,他认为,鸿兴泰机制灵活、管理科学、起步稳健。他分析说,老字号给人的感觉除了诚信经营、历史悠久外,多是以中老年消费者为销售群,机制陈旧。其实世界上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品牌,但他们给消费者的印象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如明星潘玮柏张韶涵的铃声篇可口可乐广告就给人以年轻的品牌印象,而实际上可口可乐已拥有119年的历史。再如拥有138年历史的雀巢、拥有181年历史的吉百利等等都拥有强劲的品牌感召力,而国内的老字号却大多给人招牌尘封的感觉,纵有辉煌的历史却对艰难的经营毫无帮助。特别是茶业企业,似乎始终和年轻人没有关联。 一方面,老字号多因循守旧,管理模式没有很好地适应市场,缺乏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许多茶业老字号都是国有企业或刚刚转轨成股份制,原有体制的替换并不容易,在实际的执行中老员工老关係遗留下故有的运作模式难以取替。此外,正是这些老员工占据领导位置,使员工组成的调整受到限制,给管理造成阻力,导致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无法介入。特别是茶业老字号多数缺乏现代行销意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已经深植人心,因此不注重宣传成为众多老字号茶企的通病。
鸿兴泰鸿兴泰
鸿兴泰正是因为规模小,“换血”也就来得更容易,没有家族式的经营,因此在用人机制、分配机制上也就可以更趋合理化。他的团队都很年轻,这些孩子们不仅给了他许多新的思路,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也容易被贯彻执行。在人才培养上,蒋咏更是下足了功夫。辽宁省第一位高级茶艺技师就是鸿兴泰茶业的总经理,年轻的杨玉敏说,企业给了她很好的发挥、发展空间,合理的建议会被领导重视和採纳,权力充分下放到她手中,无论是服务流程的设计,员工的任用,茶叶、茶具的採购,企业都给她相应的权力以保证执行力度。在这样的用人机制下,人才流失就不需要过多地担心了。品牌宣传上,文化活动的参与是不能忽视的。在辽宁抚顺,鸿兴泰满族茶艺被当地人誉为满族文化的活化石。在辽宁历届满族风情节中,鸿兴泰不仅参与其中,而且多次作为整个活动的策划。此次,“中华老字号”评选,鸿兴泰也是抚顺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此外,一年一度的绿茶节也为鸿兴泰带来更多的消费者。

品牌价值

鸿兴泰是老字号企业。其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一直为社会广泛关注,鸿兴泰企业依託百年老号的品牌优势,在原有的经营範围内拓展了经营项目,使企业的发展速度如日中天。近几年来,鸿兴泰先后承办了2001中国·抚顺满族风情游茶文化展示表演;2002中国·瀋阳国际清文化展示节; 中国·抚顺(1—4)届绿茶节;2003中国·抚顺满族风情旅游节;2004中国·抚顺满族风情旅游节等大型活动。接待了数以百计的中外嘉宾,受到了来自南非、印度、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数十个国家的外宾及清朝末代皇帝傅仪之弟——爱新觉罗·傅任、爱新觉罗·启骧、爱新觉罗·德崇、孙道临、秦怡、乔臻、丁建华、爱未来、孙冕等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鸿兴泰先后被指定为“中华老字号”、“中华餐饮名店”、“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理事单位”、“辽宁省茶文化副会长单位”、“辽宁省社科院满族茶文化研究中心”、“抚顺满族联谊会副会长单位”等诸荣。2004年8月30日经辽宁省工商局和瀋阳光辉资产评估事务所对鸿兴泰品牌商标价值进行了资产评估。其品牌价值评估为882.25万元。居抚顺餐饮行业品牌价值之首。
鸿兴泰荣誉鸿兴泰荣誉

茶艺文化

四字箴言之精
『窨制务精』是鸿光泰传承下来的祖训。用鲜花吐香、茶叶吸香这一吐一吸的变化,使茶味花香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传统窨制各种等级的茉莉花茶方法,保证了老店花茶色、香、味、形俱佳。
选坯:选用闽东地区高山上的春茶为茶坯。
择花:採摘闽中地区伏天里的熟花,坚持下午三点种后採摘花蕾【俗称当日蕾花】。因气温高,日照强,香气足、茉莉花品质最优。
鸿兴泰文化鸿兴泰文化
加工:一般要在夏至——处暑之间加工。坚持传统工艺,古法窨制,保证下花量充足,这样生产出来的茉莉花茶品质最优。

  

  

  

  

  
四字箴言之鲜
历代经营者始终不畏艰辛,不辞劳苦的亲临原产地,以茶会友,开办茶园。将最为正宗的各地名茶在最短的时间里运至辽东。如今,每年一度的鸿兴泰绿茶节“空运龙井鲜叶,名师现场製作”活动。使得鸿兴泰品牌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更与当地农户签定协定,在20多个茶产区设立加工基地,在公司各专卖店增设了恆温储藏库,保证鸿兴泰出品的茶叶香高味纯、品质鲜美。
四字箴言之信
当年的老掌柜说:“只要你能保证为顾客提供好的产品,做到服务热情,童叟无欺,价格合理,分量充足。他们就会把咱们的茶叶推荐给别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买卖自然就来了”。今天,鸿兴泰人依然坚持“假一赔十,缺一补十”的经营方式,让鸿光泰茶叶全部贴上放心标籤。
四字箴言之承
濒临灭绝的鸿兴泰满州茶艺,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载入了中华茶文化的宝典,传统的拜师仪式使得该项目得以完整的保留。

主题茶楼

鸿兴泰茶楼始创于1681年,她是仿清代老鸿兴泰茶楼的历史原貌,结合满族宫廷建筑设计、修建的仿古式茶楼。在这里至今保留着濒临灭绝的满洲茶道艺术,保存着一些清代的文物、字画、雕花、茶碗、茶器、乐器、老照片等艺术珍品。是一家集旅游、商务、宴请、茶艺、茶礼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交流场所。

文化遗产

满族茶艺,旧称“鸿兴泰满洲茶道艺术”,它是中华老字号企业鸿兴泰完好保留下来的满族饮茶习俗的代表。它是在广泛採用各种北方山区常见的可食用植物、鲜花、果实和粮食为主要原料,添加中原的茶叶,在保留原始饮茶形式的基础上,传承了大量的宫廷奉茶礼仪,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相融和的满族茶道表演艺术。现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皇室茶缘

清朝康熙年间,抚顺人张天鸿在盛京(今瀋阳)开设张家茶楼,其茶以其独特的东北的玄米和江南的香茗以及长白山的奇葩合兑而成,芳香沁脾,提神清目,深受盛京百姓的欢迎。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清康熙皇帝随太皇太后孝庄东巡祭祖。告祭福陵、昭陵、永陵,历时近1个月。其间,盛京官员安排康熙皇帝驾临当时最好的茶楼——张家茶楼品茶。康熙皇帝凝神细品,感到张家茶楼的茶既有南国佳茗之醇,又有女真玄米茶余韵,又见室内奇石青松错落有致,四壁丹青墨迹点缀,龙颜大悦,即赋五言诗一首:“鸿运启帝基,兴业创八旗;泰和今盛世,茶香心自怡。”茶楼主人张天鸿受宠若惊,顶礼膜拜,急令能工巧匠将诗前三句的第一个字篆刻成匾——“鸿兴泰”。从此,鸿兴泰商号名声大振,享誉辽东。
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乾隆皇帝告祭永陵,路过抚顺,遂下诏拨款重修抚顺城。鸿兴泰随即在家乡抚顺设有分号。
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乾隆皇帝第四次东巡祭祖。在巡视抚顺新城时,官员引领乾隆皇帝来到“鸿兴泰”茶楼,康熙所题的“鸿兴泰”赫然在目。乾隆是最受祖父康熙疼爱的,乾隆皇帝见到祖父真迹,心中产生了对祖父的怀念之情。
乾隆乾隆
此时,鸿兴泰茶楼创始人张天鸿已经去世,茶楼由后人张津辅经营。他聪明爱学,刻苦钻研茶艺。乾隆皇帝听了张津辅精深的茶道和娴熟纯正的茶艺技法。乾隆皇帝甚感心悦。学圣祖之藏头,即题七言诗一首:“鸿运中天日斗金,兴隆生意月月新,泰和心境淡如水,茶香主雅客来勤。”
一家茶楼得到两位皇帝赐予的墨宝,实在是千古奇闻。鸿兴泰的生意也因此达到鼎盛时期。
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张津辅因擅长茶事、饮食,被召入宫,官居五品,专供宫中茶事膳食,甚得乾隆皇帝宠爱。因子承父业,加之宫廷中丰富的阅历,张津辅对满族及清宫廷的茶道、膳食的造诣得以质的飞跃,这对日后“鸿兴泰”茶艺与膳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理论上和技艺上的根本保证。
时至光绪年间,清王朝日见衰败,战事连连,张氏后人张朝鼎携家眷重返满乡辽宁抚顺重建“鸿兴泰”。在他多年的苦心经营下,“鸿兴泰”再度扬名于白山黑水之间。在当地曾有“京城张一元,东北鸿兴泰”之说。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