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Linux基础教程(第3版)

2019-10-20 16:39:40 百科
Linux基础教程(第3版)

Linux基础教程(第3版)

《Linux基础教程(第3版)》是2015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丽娜、陈忠盟、陈彩可。

基本介绍

  • 中文名:Linux基础教程(第3版)
  • 印刷时间:2015-1-29
  • 装帧:平装
  • ISBN:9787302288725
  • 定价:36元
  • 印次:3-2
  • 作者:黄丽娜、陈忠盟、陈彩可

图书简介

本书以Red Hat Linux 9.0为蓝本,详细介绍了Linux作业系统的基础知识及相关套用,共包括五部分内容:第1部分(第1~5章)介绍了Red Hat Linux基础知识;第2部分(第6~9章)介绍了Linux的档案系统、进程管理、常用命令及常用软体;第3部分(第10~15章)介绍了Linux系统管理的方方面面;第4部分(第16~19章)介绍了Linux的网路套用;第5部分(第20章和第21章)介绍了Linux编程。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材,对于Linux系统管理员或具有Linux系统使用经验的用户,也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1部分快速入门
第1章RedHatLinux简介 2
1.1UNIX与Linux 2
1.2Linux的特点 3
1.3Linux的结构 4
1.3.1Linux核心 5
1.3.2应用程式 5
1.4Linux发行版本 6
1.5RedHatLinux9.0的新特性 7
1.6Linux软体资源及发展方向 8
1.6.1常用软体 8
1.6.2常用的Linux网上资源 10
1.6.3发展方向 12
1.7本章小结 13
1.8习题 13
第2章RedHatLinux9.0安装与配置 14
2.1安装前的準备工作 14
2.1.1选择安装方法 15
2.1.2安装对系统磁碟空间的要求 15
2.1.3磁碟分区和档案系统 17
2.2安装RedHatLinux 20
2.2.1启动安装程式 20
2.2.2用光碟安装 21
2.2.3安装步骤 21
2.3基本的日常工作 34
2.3.1设定代理 34
2.3.2登录 35
2.3.3打开shell提示 36
2.3.4文档资料 36
2.3.5注销 37
2.3.6关机 37
2.4本章小结 37
2.5习题 38
第3章XWindow系统 39
3.1XWindow简介 39
3.1.1什幺是XWindow 39
3.1.2设定XWindow 41
3.2与MicrosoftWindows的异同 41
3.2.1相似处 42
3.2.2差异处 42
3.3XWindow系统基本组件 43
3.3.1X伺服器 43
3.3.2视窗管理器 44
3.3.3档案管理器 47
3.3.4桌面环境 48
3.3.5Linux视窗管理器 48
3.4本章小结 48
3.5习题 49
第4章GNOME和KDE图形环境 50
4.1GNOME概述 50
4.2GNOME入门 51
4.3GNOME的控制台 51
4.3.1面板的基本组成 51
4.3.2面板个性化配置一:自由组合内容元素 53
4.3.3面板个性化配置二:自由组合属性元素 55
4.4GNOME桌面 57
4.4.1初始桌面 57
4.4.2拖放操作 57
4.4.3桌面选单 59
4.4.4相关属性设定 59
4.5GNOME视窗管理器 60
4.6GNOME档案管理器 61
4.6.1档案管理器的组成 61
4.6.2档案管理器的基本操作 62
4.6.3档案管理器个性化操作 64
4.6.4从这里开始 66
4.7KDE概述 67
4.8本章小结 69
4.9习题 69
第5章字元操作环境 70
5.1使用终端 70
5.1.1虚拟终端简介 70
5.1.2shell的历史 71
5.1.3转换系统模式 73
5.2使用shell 73
5.2.1为什幺使用shell 74
5.2.2shell环境变数 74
5.2.3常用的shell操作 75
5.3字元编辑器vi 85
5.3.1vi的执行与退出 85
5.3.2vi的操作模式 86
5.3.3CommandMode命令 87
5.3.4LastLineMode命令 89
5.4本章小结 90
5.5习题 90
第2部分基本操作
第6章Linux档案系统 94
6.1Linux档案系统简介 94
6.1.1Linux与DOS档案系统的区别 95
6.1.2Linux档案系统结构 95
6.2Linux的档案 97
6.2.1档案名称 97
6.2.2档案类型 97
6.2.3档案许可权 100
6.3ext3档案系统简介 101
6.3.1档案系统的类型 101
6.3.2ext3档案系统 102
6.4安装和卸载档案系统 103
6.4.1使用mount命令挂载档案系统 103
6.4.2使用umount命令卸载档案系统 104
6.4.3手工编辑/etc/fstab档案 105
6.5创建一个ext3档案系统 107
6.5.1使用parted创建磁碟分区 107
6.5.2删除分区 109
6.5.3重新划分分区大小 110
6.6转换到ext3档案系统 111
6.7还原到ext2档案系统 111
6.8交换档案与交换分区 112
6.8.1交换档案 112
6.8.2交换分区 112
6.8.3关闭交换 112
6.9本章小结 113
6.10习题 113
第7章进程管理 115
7.1进程概述 115
7.1.1什幺是进程 115
7.1.2进程间的关係 116
7.1.3多进程 116
7.2进程类型 117
7.3进程控制命令 117
7.3.1监视进程 117
7.3.2调整优先权 119
7.3.3终止进程 121
7.4运行后台进程 123
7.5本章小结 127
7.6习题 127
第8章常用命令介绍 128
8.1目录及档案操作命令 128
8.1.1常用的目录操作pwd、cd和ls 128
8.1.2查找档案find 128
8.2档案操作命令 131
8.2.1建立新目录mkdir 131
8.2.2移动档案和目录mv 131
8.2.3複製档案和目录cp 132
8.2.4删除档案和目录rm 132
8.2.5改变档案许可权chmod 133
8.2.6改变档案所有权chown 133
8.2.7压缩档案gzip 133
8.2.8档案打包tar 134
8.2.9查看档案类型file 135
8.3磁碟操作 136
8.3.1磁碟档案系统简介 136
8.3.2安装档案系统mount 137
8.3.3列出磁碟空间df 137
8.4文本编辑 138
8.4.1显示档案内容cat 138
8.4.2查看档案前部head 139
8.4.3观察档案末端tail 139
8.4.4查找档案内容grep 140
8.4.5分屏显示档案more和less 140
8.4.6文本编辑工具vi 141
8.5帮助命令 142
8.5.1显示帮助手册man 143
8.5.2寻找命令所在位置whereis 144
8.5.3介绍用户命令info 145
8.6本章小结 145
8.7习题 145
第9章常用软体 147
9.1文档套用软体 147
9.1.1办公套件 147
9.1.2文本编辑器 150
9.1.3PDF阅读器 152
9.2图形工具 153
9.2.1图像查看器 153
9.2.2图像编辑器 155
9.3音频、视频和娱乐 155
9.4本章小结 156
9.5习题 157
第3部分系统管理
第10章用户管理 160
10.1什幺是用户账户 160
10.2root账户 161
10.3管理用户和组群 162
10.3.1/etc/passwd档案 162
10.3.2/etc/skel子目录 163
10.3.3/etc/login.access档案 163
10.3.4/etc/group档案 164
10.4命令行配置 164
10.4.1增加用户 165
10.4.2添加组 166
10.4.3改变用户属性 166
10.4.4删除用户 166
10.4.5设定口令 166
10.4.6口令老化 166
10.5用户管理器配置 168
10.5.1添加新用户 169
10.5.2修改用户属性 170
10.5.3添加新组群 171
10.5.4修改组群属性 171
10.6本章小结 171
10.7习题 171
第11章系统监控与备份 173
11.1显示系统进程 173
11.2显示记忆体用量 176
11.3档案系统监控 176
11.3.1磁碟空间用量 176
11.3.2监控档案系统 178
11.4获取硬体信息 178
11.5查看日誌档案 179
11.5.1定位日誌档案 179
11.5.2浏览日誌档案 180
11.5.3检查日誌档案 181
11.6系统监控参考资料 182
11.7备份 182
11.7.1备份策略 182
11.7.2选择备份介质 183
11.7.3选择备份工具 184
11.7.4简单备份 185
11.7.5压缩备份 185
11.8使用tar和cpio执行备份 185
11.9恢复档案 186
11.10本章小结 187
11.11习题 187
第12章软体包管理 188
12.1RPM软体管理 188
12.1.1软体包管理器 188
12.1.2RPM的设计目标 190
12.2使用RPM 190
12.2.1安装 191
12.2.2删除安装 193
12.2.3升级 193
12.2.4刷新 194
12.2.5查询 194
12.2.6校验 194
12.3检查软体包的签名 195
12.3.1导入公钥 195
12.3.2校验软体包的签名 196
12.4範例解析 196
12.5软体包管理工具 197
12.6RedHat网路 198
12.7其他资料 198
12.8安装tar格式的软体包 198
12.9本章小结 199
12.10习题 200
第13章资源共享 201
13.1使用samba共享资源 201
13.1.1samba简介 201
13.1.2配置samba 202
13.1.3使用samba工具 205
13.2图形化网路邻居 208
13.3Windows模拟程式Wine 208
13.3.1Wine简介 208
13.3.2安装Wine 209
13.3.3使用Wine 209
13.3.4直接使用Windows软体的CrossoverOffice 211
13.4访问Windows分区 212
13.4.1Explore2fs 212
13.4.2CaptainNemo 212
13.4.3Ext2viewer 212
13.4.4其他的小工具 213
13.5本章小结 213
13.6习题 213
第14章核心升级 214
14.1Linux核心的版本编号机制 214
14.2準备升级 215
14.3下载升级核心 216
14.4校验初始RAM磁碟映像 217
14.5校验引导装载程式 217
14.5.1GRUB 218
14.5.2LILO 218
14.6核心模组 219
14.6.1核心模组工具 219
14.6.2其他资料 220
14.7本章小结 221
14.8习题 221
第15章设备管理 222
15.1设备管理概述 222
15.2印表机配置 223
15.2.1添加印表机 224
15.2.2命令行配置 227
15.2.3选择印表机型号 229
15.2.4列印测试页 230
15.2.5修改现存印表机 230
15.2.6保存配置档案 232
15.2.7管理列印作业 233
15.2.8共享印表机 234
15.2.9切换列印系统 236
15.2.10其他资料 237
15.3音效卡、网卡等的安装与检测 237
15.4本章小结 238
15.5习题 239
第4部分网路互联
第16章TCP/IP网路基础 242
16.1TCP/IP基础 242
16.1.1TCP/IP网路的分层体系结构 242
16.1.2TCP/IP套用层协定 244
16.1.3TCP/IP配置基础 244
16.1.4路由的概念 247
16.1.5Telnet 249
16.1.6常用的命令 250
16.2建立与Internet的连线 251
16.3TCP/IP配置档案 252
16.3.1主机名:/etc/hosts档案 252
16.3.2网路名:/etc/networks档案 252
16.3.3主机名:/etc/HOSTNAME档案 253
16.3.4网路服务:/etc/services档案 253
16.3.5网路协定:/etc/protocols档案 253
16.4网路接口配置 253
16.5常用网路管理命令 255
16.5.1检测主机连线 255
16.5.2网路路由选择 256
16.5.3网路接口信息统计 257
16.6本章小结 257
16.7习题 258
第17章网路套用 259
17.1使用Web浏览器 259
17.1.1Mozilla介绍 259
17.1.2Mozilla的使用 260
17.1.3Mozilla网页编辑器 261
17.2使用档案管理器浏览 262
17.2.1KDesktop档案管理器:Konqueror 262
17.2.2GNOME的浏览器:Nautilus 262
17.3使用电子邮件 263
17.3.1邮件伺服器:POP、IMAP和SMTP 263
17.3.2电子邮件客户 264
17.4电子邮件客户端 265
17.4.1Evolution 265
17.4.2MozillaMail 267
17.4.3KDE桌面邮件客户:KMail 268
17.5使用FTP 268
17.5.1基于Web浏览器的FTP 268
17.5.2基于桌面档案管理器的FTP 269
17.5.3GNOMEFTP客户 269
17.5.4基于ftp命令行的客户程式 270
17.6本章小结 274
17.7习题 275
第18章管理网路服务 276
18.1服务守护进程 276
18.1.1理解守护进程 276
18.1.2守护进程的分类 277
18.1.3常见的守护进程 277
18.2网路配置档案 280
18.2.1服务/etc/services 280
18.2.2使用xinetd 281
18.2.3主机地址档案hosts 287
18.3配置FTP服务 288
18.3.1安装配置FTP伺服器 288
18.3.2FTP伺服器配置档案 289
18.4配置邮件伺服器 291
18.4.1邮件系统简介 291
18.4.2安装配置sendmail伺服器 291
18.4.3安装POP3伺服器 294
18.5Apache伺服器 296
18.5.1ApacheHTTP伺服器配置 296
18.5.2基本设定 296
18.5.3默认设定 298
18.5.4虚拟主机设定 302
18.5.5伺服器设定 305
18.5.6调整性能 306
18.5.7保存设定 307
18.5.8其他资料 307
18.6LAMPWeb伺服器 307
18.6.1LAMP的组件 307
18.6.2工作原理 308
18.6.3安装与配置 308
18.7本章小结 312
18.8习题 312
第19章远程系统管理 313
19.1使用Telnet 313
19.1.1使用Telnet客户端 314
19.1.2使用Telnet伺服器 314
19.2安全的SSH 315
19.2.1SSH简介 315
19.2.2配置OpenSSH伺服器 316
19.2.3使用OpenSSH客户端 317
19.2.4使用Windows的SSH客户端 323
19.3使用图形化的VNC 324
19.3.1VNC概述 324
19.3.2使用VNC伺服器 325
19.3.3VNC客户端 326
19.4更加安全地使用VNC 326
19.5本章小结 327
19.6习题 327
第5部分基本编程
第20章Linux基本编程 330
20.1GNU计画 330
20.2编程环境 330
20.3GCC的介绍 331
20.3.1GCC简介 331
20.3.2GCC的执行过程 331
20.3.3GCC的基本用法和选项 332
20.3.4GCC的错误类型及对策 333
20.4调试工具:gdb 334
20.4.1启动gdb 334
20.4.2gdb的功能 334
20.4.3gdb基本命令 334
20.5GNUmake的介绍 335
20.5.1多档案项目 335
20.5.2GNUmake工具 337
20.5.3GNUautomake工具 342
20.6LinuxC程式的框架 342
20.6.1关于程式的存放目录 342
20.6.2头档案 343
20.6.3函式馆 343
20.6.4静态函式馆 344
20.6.5共享函式馆 345
20.7创建、编译和执行第一个程式 346
20.7.1创建一个简单的C程式 346
20.7.2建立大型的应用程式 348
20.8本章小结 349
20.9习题 349
第21章shell编程 350
21.1shell编程的意义 350
21.2创建和执行shell程式 350
21.2.1创建第一个shell程式 350
21.2.2执行第一个shell程式 351
21.3shell变数 352
21.3.1给变数赋值 352
21.3.2访问变数值 352
21.3.3输出变数 352
21.4shell参数 353
21.4.1Linux的参数 353
21.4.2变数表达式 354
21.5控制结构语句 358
21.6条件语句 361
21.7其他命令 364
21.8常见错误解析 364
21.8.1有关变数 364
21.8.2有关表达式 365
21.8.3重複与循环 365
21.8.4其他 366
21.9本章小结 366
21.10习题 366
参考文献 368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