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创计算机协会,全称“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格创计算机协会”,创立于2006年5月,其前身是“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社团联合会计算机专业协会”,2008年10月正式改名为“格创计算机协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格创计算机协会
- 外文名:无
- 成立时间:2006年5月
- 前身:学院社团联合会计算机专业协会
- 主要科技阵地:计算机学院
简介
格创是一个以聊城大学为依託、以计算机学院为主要科技阵地,由学生自主参与、组织、管理的致力于研究和发展计算机技术的科技型学生社团。
格创计算机协会

格创坚决拥护党的领导,遵守聊城大学党团组织关于社团工作的条例,在计算机学院分团委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社会实践、青春创业、服务社会、协会建设”为主要方向来开展工作。社团组织、策划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先后与上海杰普软体科技有限公司、万洲软体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软体园、潍坊中印环球软体公司等多家IT 企事业单位建立共建合作关係,在校内外建立了多处稳定的学生技能实践基地。格创的多个实践项目服务队被评为校社会实践先进服务队,光明日报(2009年2月22日,第六版)、中国教育报、农民日报、现代教育报等媒体多次报导格创所开展的品牌实践活动。
在社团专业指导老师的指导及全体格创人的共同努力下,近三年来格创在科技创新及软体研发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学校开发了大型管理系统14套、学校部门组织网站50余套,为校外企事业单位开发了管理系统及网站系统100余套;先后荣获国家级奖项14项、省级奖项23项、校级奖70余项、院级奖150余项。在校内外产生的积极影响,使格创成为校优秀科技学生组织的代表。
目前,协会拥有网路办公室、科技创新实验室、硬体实验室及专业实训机房,计算机技术类书刊杂誌千余册,同时积累製作了大批计算机教程及技术手册,吸纳并培养了大批具有较高计算机技术开发水平的学生骨干。
名称
“格创计算机协会”全称“聊城大学格创计算机协会”,简称为“格创计算机协会”。
名称含义
“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格创计算机协会”名称由三部分构成,依次为“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格创”“计算机协会”。
“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指示本组织所属的学校及学院;
“格创”指示本组织的核心价值和文化底蕴,取的是“格物致知,创新不止”之意,“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创新不止”意为“在原有的知识和技术基础上不断努力创新,研究和开发出新的技术及成果”。连在一起“格物致知,创新不止”的意思就是“先努力地研究和学习现有的技术,使其上升为灵活的知识技能,然后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无止境地创新,研究和开发出新的技术及成果”,这就是本组织的宗旨及价值;
“计算机协会”指示本组织的性质为一个研究和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技术性学生团体。
视觉标识
位于视觉标识左侧的图示取自“格创”的拼音首字母“GC”的变形图,两个嵌套的字母变形图表达了组织成员紧密团结之意,而太阳红和草原绿的颜色搭配则象徵着这个组织像地平线上升起的太阳,带来希望和力量,并预示着本组织将会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一样积极发展。
格创计算机协会标誌

位于视觉标识右上角的“格创计算机协会”这七个字是本组织的名字简称,是本视觉标识的主要元素,使用的字型是华文行楷。
位于视觉标识右下角的“格物致知·创新不止”是本组织的核心价值和文化底蕴体现,使用的字型是华文隶书。
文化
“格创”取“格物致知,创新不止”之意,寓指“先努力地学习和研究现有的技术,使其上升为灵活的知识技能,然后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无止境地创新,研究和开发出新的技术”,这也是格创的核心价值和文化底蕴。
格创是一个科技型的社团,但其文化决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而是充分重视发展成员素质文化;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组织诸如野外素质拓展、科普下乡、科技服务进社区等各种能提高成员素质和团队精神、提升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综合素质拓展活动。
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
格创计算机协会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学生组织,格创在人员任用上实行聘任负责制。格创下设主席团、管理中心、科技中心、创新中心和活动中心。管理中心下设办公室和活动策划部,科技中心下设网路运维部、网站设计部和视觉设计部,创新中心下设项目开发部、信息运营部和ACM训练队,活动中心下设培训部、三创工作部和IT信息部。主席团是格创的最高领导机构。
格创紧紧围绕“发展技术”这一中心运行,在日常工作的管理中,各部门有着不同的分工和重心。
格创以自主开发的“格创计算机协会成员管理系统”为核心管理系统,配合网站系统、部落格系统、IM通讯系统等多元化的交流渠道迅速有效地开展工作,使得各部门的工作形散神聚、协调一致、细緻到位,成效显着。
创新亮点
在过去近三年的发展中,每每遇到关于发展和创新的问题时,格创全体成员总能以“积极应对、群策群力、科学研究、探索创新”的思路积极面对,这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促进格创更好更快的科学发展并进一步形成了格创作为科技型社团的特色和亮点。
简化制度 提高成效
针对传统学生组织章程繁冗、执行力度差的问题,格创採取“化繁为简,分而治之”的方式。在部门工作制度方面,把格创成立之初订立的《格创章程》具体分解为各个部门、各项工作专用的管理办法;在日常管理制度方面,制定一个可实时修订、适应实际的简化制度,执行“出现一个问题”→“深化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的工作路线,把格创当前出现的问题及时修订更新到日常管理制度中。这些改革使得工作上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开展格创计算机技术水平认证工作
利用格创在校园内的技术权威性,创先开展“格创计算机技术水平认证”工作,“格创计算机技术水平认证”有这一套科学完善的认证体系,通过相应笔试、机试及综合评估,为学生颁发“格创计算机技术水平认证证书”。此认证是校园内计算机技术的通行证,并由学院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这样既肯定了计算机技术好的同学,同时又为学校、企业甄别技术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双赢。
目前全校已有80余人次获得了各类别的“认证证书”。
结对校园送技术
协会以聊城大学附属国小为试点,逐步推广“结对校园送技术”活动,为计算机技术有需求的学校提供技术协助和技术培训;帮助结对学校管理和维护机房,为结对学校的教师培训信息化教学技能,为结对学校的学生们讲授最有趣使用的电脑知识。
此活动解决了电脑教师缺乏、电脑设备维护不及时等问题,开拓了普及电脑知识的新思路,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同时格创也通过这项活动很好地锻鍊和发展了成员的技术实际套用能力。
青春创业 创造未来
在这个就业紧张的时代,创业就是新型就业。格创根据自身情况及社会需求实际,积极试水“青春创业”。利用综合培训部的业务素质特点,创先筹办了格创计算机服务有限公司,把学生社团的技术和人才真正地转化为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掀起了校园“青春创业”的大潮。
格创通过质优价廉的电脑上门维护服务、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服务等项目发展业务,这样既解决了学校及周边地区对电脑技术的需求,又锻鍊和发展了格创的技术实践能力,同时也解决了格创发展的经费问题,实现了多赢。
品牌活动
格创在“格物致知·创新不止”的精神引导下,以“普及计算机知识、服务广大师生、活跃校园文化”为宗旨,发挥专业特长,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很具影响力的活动和赛事。自创建以来,格创一直负责学院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齐鲁软体大赛、科技学术节、学生讲堂等活动的组织与选拔工作。经过几年的积累沉澱,格创现已拥有了多项自己的品牌特色活动。
活动一:“东湖论剑”技术交流峰会
简介:“东湖论剑”是由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主办、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格创计算机协会承办的一个聊城大学大学生计算机技术、网路文化的交流平台。峰会每年举办两期:分别是“东湖论剑·文化”和“东湖论剑·技术”。“文化”主题交流峰会,全称为“聊城大学大学生计算机文化交流峰会”,主要以聊城大学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为契机举行,偏重于计算机文化和网路文化的挖掘和探讨;“技术”主题交流峰会,全称为“聊城大学大学生计算机技术人才交流峰会”,主要以聊城大学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为契机而举行,是全校一线计算机技术人才互相沟通、学习和交流的盛会。
峰会採用访谈与交流的形式,邀请在计算机技术、网路文化、IT创业和就业方面具有突出成就的聊城大学学生走上舞台,就峰会议题展开讨论,并与场下观众开展有效的互动学术交流活动,以此进一步为聊城大学广大爱好计算机计算机和网路文化的学生提供与计算机技术和文化方面的优秀学生进行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探讨大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和文化发展方向。
活动二:构筑绿色上网温暖网康之行
简介:
如今青少年网瘾问题越来越严重,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使网瘾青少年正确认识计算机,通过各种文体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现实世界的美好,有意识地将青少年的视线从上网中转移出来,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宣传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同时,这次活动也将进一步促进两个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一份珍贵的友谊,并一直维持下去。
聊城大学计算机协会,为了公益,为了友谊,为了送去温暖和关爱,我们在去网康,送去严冬里的温暖和希冀,希望他们早日解除网瘾,重返温暖的家园。
活动三:爱心“e”站,爱心服务
简介:格创计算机协会以“真正服务同学,真正让同学受益”为目标,每项活动都力求做“实”、做“精”、做“活”。格创在校内设有单独的服务处,为校内师生提供便利;同时不定期地深入到社区、农村基层展开义务服务活动。
“电脑义务维修”活动在校内外博得强烈反响。三年来,格创爱心“e”站的脚步几乎走遍了聊大校园的各个角落,深入到了聊城市的各个县、镇。
活动四:携手中国小,电脑科普行
简介: 在中国小中,存在着种种教育缺陷:师资力量薄弱且教师老龄化严重;教学质量低下;教育经费不足等等。孩子们拥有各种天赋却得不到全面发展,他们也想像城里的孩子们一样,说标準的英语,学唱歌跳舞,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同是热爱公益之人,就让我们一起用我们的行动满足他们的求知慾,去温暖他们的心。
所到学校:李知洲国小、行知中学、聊城大学附属国小、济南宏开教育学校、济南网康教育学校
活动五:技术无极限企业实践行
简介:旨在加强大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为今后同学们的就业创造机会,为同学们今后的发展方向指明道路,让同学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与努力方向,更好的适应日新月异的IT资讯时代。本着以“务实际、长见识、求发展”的原则,以“探索企业需求回访优秀毕业生”为主题,会促进本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与交流,为本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我们每年将会分4次选择优秀人才到企业中参观交流。目前参与的企业有:聊城天森海纳、北京惠普、北京csdn、济南浪潮公司、济南达内、青岛软体园等十几家知名公司
活动六:紧追时代潮流移动互联畅想
简介:为开阔同学们视野,增加和知名企业与领导人的交流。每年全国移动开发者大会都将选择部分同学去参加。每年11月。
活动七:携手企业体验云计算
为开阔同学们视野,增加和知名企业与领导人的交流。明天全国云计算都将选择部分同学去参加。每年5月。
活动八:新生基础科学才艺大赛
简介:注重个性发展,已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活中高频率出现的一个词,在这青春洋溢的年代里,我们有活力,有激情,有创造力。作为一个有为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将这无限的活力展现出来,为此,格创协会举办了此次大学生专业技能夺标大赛,同时也是为了激励我们学习的兴趣,培养我们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为以后国家的发展做贡献,
活动九:ACM校内编程辅导赛
简介:为提高同学们编程能力,开阔同学视野,充分认识自己编程能力。同时为迎合世界ACM编程大赛,我们每年暑假均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ACM校内编程辅导赛。
活动十:“三创奖励基金”软体设计大赛
简介:“三创”即“创新、创业、创造”。奖励基金是计算机学院用于奖励在这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学生,此大赛形成重大影响并产生了一定经济和社会效益。
格创作为“三创奖励基金”软体设计大赛的承办方,利用自身的硬体及技术优势,聘请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士为大赛命题、评奖;同时,全程为参赛选手提供技术及实验室机房支持,这吸引了一大批学生参与到大赛中,通过大赛很好地提高了参赛学生的软体开发技术和实践水平。
目前,格创已成功承办了七届“三创奖励基金”大赛。在七届评选中,学院共评选出优秀作品400余项,表彰先进个人800余名。
活动十一:CSDN高校联盟编程马拉松大赛
简介:为充分利用CSDN高校联盟编程网站,为发展同学们相应的编程能力、面试能力和综合素质,依託CSDN平台,举行CSDN高校联盟编程马拉松大赛。
活动十二:网站创意设计大赛
简介:作为学校唯一计算机类大型社团,格创在网站製作方面有着突出贡献,先后为学校开发了数十个大型网站。为培养网站设计人员、编程人员、网站资源储备,每年特举行一次网站创意设计大赛。
历届主席
第一届:杨涛
杨涛,男,汉族,中共党员,浙江嘉兴人,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6级2班学生。该同学曾历任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格创计算机协会创始人、首届主席,聊城大学新青年科技发展中心技术部部长、技术总监,聊城大学校团委新青年网站副站长。曾获山东省第六届科技文化艺术节软体设计大赛一等奖。在担任格创计算机协会主席期间参与组织承办了第八届计算机学院科技学术节和“东湖论剑·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且带领格创荣获山东省优秀大学生科技创新社团提名奖。同时积极研究计算机专业技术、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把所学知识套用到实践中,开发了多款实用的计算机软体。该生潜心钻研专业技术,热爱科技学术发明与创造,以自己的创意见解在科技学术方面获得了一致肯定。
第二届:丁远普
丁远普,男,汉族,山东人,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07级学生。
第三届:许家志
许家志,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员,山东莒县人,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电子商务专业08级3班学生。该生曾任聊城大学新青年科技发展中心技术部部长,技术总监,聊城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网路中心主任,聊城大学格创计算机协会主席,聊城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网站站长,曾参与组织并策划多次计算机专业活动,该生品学兼优,入学不久,便获得“绿色军营徵文比赛二等奖”,“聊城大学军训先进个人”,多次获得“聊城大学学生组织先进个人”,“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单项奖”等,在校期间,为学校其他学院学生组织做专题知识讲,多次承接校外网站等,在学习专业技术发展专业技能的同时,该生在才艺展示方面也颇有作为,08年新生才艺大赛上,以一首《男人哭吧不是罪》荣获一等奖,随后在“聊城大学校园‘红歌会’”荣获二等奖,并且多次参加校园内活动文艺晚会演出,在校团委组织的“青春献祖国”大型歌唱比赛中担任计算机学院的合唱指挥、交谊舞比赛中与其他几位舞伴同台献艺,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该生多才多艺,在学生工作与个人发展两不误的同时,努力学习新技术,得到了学院及学校老师的肯定
第四届:王逍宇
第五届:王劲松
第六届:贺同路
第七届:冯 林
第八届:梁 越
第九届:孙 利
第十届:阚振华
第十一届:王燕云
主要成员:
第一届:
主席 | 副主席 | 副主席 | 软体部部长 | 信息协调部长 | 硬体部部长 | 综合培训部长 |
杨涛 | 韩旭建 | 苗丽娜 | 杨启东 | 赵国杰 | 于寅 | 田素凯、杨成虎 |
全家福:

第二届:
主席 | 副主席 | 副主席 | 办公室主任 | 培训部部长 | 软体部部长 | 硬体部部长 | 综合部部长 |
丁远普 | 郭学刚 | 张建津 | 孙炳坤 | 刘道平 | 许家志 | 马森俊 | 孙炳坤(兼) |
第三届:
主席团:
主席 | 许家志 | 副主席: | 李宏旭 | 刘道平 | 冯锐全 | 张宪涛 |
各部室:
理事长 | 办公室主任 | .NET开发部 | 多媒体部 | Web开发部 | Linux开发部 | Office办公部 |
刘小驰 | 刘小驰(兼) | 刘亭亭 | 李天才 | 于译乔 | 王逍宇 | 赵路生 |
第四届:
主席团:
主席 | 王逍宇 | 副主席 | 刘亭亭 | 于译乔 | 李栋 | 李天才 |
各部室:
理事长 | 理事长 | 王军东 | |
办公室 | 主任 | 王宗恆 | |
副主任 | 祁威 | ||
姜巧贞 | |||
科技创新部 | 部长 | 冯超 | |
硬体部 | 副部长 | 房婷婷 | |
周吉雷 | |||
孙飞 | |||
软体部 | 副部长 | 赵立权 | |
宋庆龙 | |||
陈鹏 | |||
网路部 | 副部长 | 刘聪 | |
柴威 | |||
王劲松 | |||
培训部 | 部长 | 范小震 | |
副部长 | 付天杰 | ||
李斐 | |||
张通 | |||
活动策划部 | 部长 | 王继宏 | |
副部长 | 范莉莎 | ||
李元成 | |||
王娜 |
第五届:
主席团:
主席 | 王劲松 | 副主席 | 赵磊 | 祈威 | 付天杰 |
各部室:
科技创新部(10) | 部长 | 贺同路 | |
硬体部 | 部长 | 左传强 | |
副部长 | 曹先运 | ||
褚安鹏 | |||
网路部 | 部长 | 张杰 | |
副部长 | 肖喆月 | ||
张恆 | |||
软体部 | 部长 | 张文涛 | |
副部长 | 邓强锡 | ||
申明阳 | |||
办公室(3) | 主任 | 纪海英 | |
副主任 | 刘彩凤 | ||
郑玲燕 | |||
培训部(2) | 部长 | 辛国栋 | |
副部长 | 王国磊 | ||
副部长 | 袁雪 | ||
活动策划部(3) | 部长 | 张雪 | |
副部长 | 邵文华 | ||
陈元芳 |
全家福:

第六届:
部门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团 | 主席 | 贺同路 | |
副主席 | 张文涛 | ||
副主席 | 张雪 | ||
副主席 | 左传强 | ||
副主席 | 辛国栋 | ||
理事 | 副理事长 | 冯林 | |
科技创新部 | 部长 | 邓强锡 | |
硬体开发工作室 | 主任 | 张恆 | |
常务主任 | 高煊 | ||
副主任 | 张翰林 | ||
副主任 | 王彬 | ||
软体开发工作室 | 主任 | 姜明余 | |
常务主任 | 範文兴 | ||
副主任 | 齐凤龙 | ||
副主任 | 刘宁 | ||
网路开发工作室 | 主任 | 杨志强 | |
常务主任 | 徐宁 | ||
副主任 | 楚自超 | ||
副主任 | 张西超 | ||
信息运营工作室 | 主任 | 邱美荣 | |
常务主任 | 王笑璇 | ||
副主任 | 刘刚 | ||
副主任 | 王会萍 | ||
视觉设计工作室 | 主任 | 王明月 | |
常务主任 | 冯姝霞 | ||
副主任 | 吴康宁 | ||
副主任 | 王迪 | ||
办公室 | 常务主任 | 李旺 | |
副主任 | 薛国辉 | ||
副主任 | 张程程 | ||
培训部 | 常务主任 | 温堪鹏 | |
副部长 | 魏国军 | ||
副部长 | 刘守富 | ||
活动策划部 | 常务主任 | 范西晨 | |
副部长 | 吴蓉蓉 | ||
副部长 | 张岩 |
全家福:
第七届:
部门 | 职务 | 姓 名 | |
主席团 | 主席 | 冯 林 | |
副主席 | 范西晨 | ||
副主席 | 李 旺 | ||
副主席 | 齐凤龙 | ||
副主席 | 高 煊 | ||
科技部 | 硬体开发部 | 部长 | 王 彬 |
副部长 | 张鹿鹿 | ||
副部长 | 金超前 | ||
网路运维部 | 部长 | 徐 宁 | |
副部长 | 唐雅青 | ||
副部长 | 路民超 | ||
信息运营部 | 部长 | 王笑璇 | |
副部长 | 郭丙川 | ||
副部长 | 王彩平 | ||
创新部 | 网站设计部 | 部长 | 魏国军 |
副部长 | 梁 越 | ||
副部长 | 延文明 | ||
视觉设计部 | 部长 | 冯姝霞 | |
副部长 | 王玉欣 | ||
副部长 | 吕英丽 | ||
副部长 | 杨 洋 | ||
ACM训练队 | 队长 | 刘 刚 | |
副队长 | 赵启浩 | ||
副队长 | 王 婧 | ||
办公室 | 部长 | 秦淑贤 | |
副部长 | 杨丽娜 | ||
副部长 | 姜明月 | ||
会员部 | 部长 | 张思雷 | |
副部长 | 邵 炎 | ||
副部长 | 阮树立 | ||
副部长 | 王 昭 | ||
副部长 | 邓文卿 | ||
活动策划部 | 部长 | 王玉波 | |
副部长 | 安 静 | ||
副部长 | 高伟建 |
全家福:

第八届:
职务 | 姓名 | |
主席团 | 格创主席 | 梁越 |
格创副主席 | 张鹿鹿 | |
格创副主席 | 秦淑贤 | |
格创副主席 | 王玉波 | |
格创副主席 | 张思雷 | |
活动策划部 | 活动策划部常务部长 | 赵天伟 |
活动策划部副部 | 占华东 | |
活动策划部副部 | 刘金叶 | |
办公室 | 格创办公室常务部长 | 张国栋 |
格创办公室副部 | 钱丽珍 | |
格创办公室副部 | 张兆鹏 | |
培训部 | 培训部部长 | 王玉欣 |
培训部常务部长 | 李静 | |
培训部副部长 | 石莹 | |
培训部副部长 | 杨学媛 | |
项目开发部 | 项目开发部部长 | 延文明 |
项目开发部常务部长 | 赵志强 | |
项目开发部副部 | 孙文佳 | |
项目开发部副部 | 尚圣杰 | |
网路运维部 | 网路运维部部长 | 高伟建 |
网路运维部常务部长 | 许冬 | |
网路运维部副部长 | 林俊杰 | |
网路运维部副部长 | 张延星 | |
信息运营部 | 信息运营部部长 | 郭丙川 |
信息运营部常务部长 | 孙利 | |
信息运营部副部 | 李璐璐 | |
信息运营部副部 | 魏倩 | |
网站设计部 | 网站设计部部长 | 郜承诚 |
网站设计部常务部长 | 孟晓敏 | |
网站设计部副部 | 王旋 | |
网站设计部副部 | 戎万胜 | |
ACM训练部 | ACM部长 | 赵启浩 |
ACM常务部长 | 史树钢 | |
视觉设计部 | 视觉设计部部长 | 姚忠汉 |
视觉设计部常务部长 | 贾明娟 | |
视觉设计部副部 | 周振波 | |
视觉设计部副部 | 陈艳 | |
三创工作室 | 三创工作部副部长 | 黄路琪 |
三创工作部副部长 | 仲玺 | |
三创工作部副部长 | 封林慧 |
全家福:

第九届:
分管中心 | 部门 | 职务 | 姓名 |
主席团 | 主席 | 孙利 | |
副主席 | 许冬 | ||
副主席 | 魏浩堂 | ||
副主席 | 赵志强 | ||
管理中心 | 办公室 | 主任 | 张国栋 |
副主任 | 类成敏 | ||
副主任 | 杜欣 | ||
副主任 | 郭辛欣 | ||
活动策划部 | 部长 | 刘金叶 | |
副部长 | 石达 | ||
副部长 | 刘风鑫 | ||
科技中心 | 网路运维部 | 部长 | 仲玺 |
副部长 | 张德新 | ||
副部长 | 臧存儒 | ||
网站设计部 | 部长 | 孟晓敏 | |
副部长 | 刘越 | ||
副部长 | 寇艳菊 | ||
视觉设计部 | 部长 | 陈艳 | |
常务部长 | 周振波 | ||
副部长 | 倪龙 | ||
副部长 | 赵昕玥 | ||
创新中心 | 项目开发部 | 部长 | 尚圣杰 |
副部长 | 阚振华 | ||
副部长 | 张洪阔 | ||
副部长 | 姜广越 | ||
信息运营部 | 部长 | 李璐璐 | |
副部长 | 山晓 | ||
副部长 | 崔毅 | ||
副部长 | 张昊 | ||
ACM训练队 | 部长 | 齐鸣 | |
常务部长 | 史树钢 | ||
活动中心 | 培训部 | 部长 | 李静 |
副部长 | 曹文学 | ||
副部长 | 刘磊 | ||
副部长 | 杨金昭 | ||
三创工作室 | 部长 | 封林慧 | |
副部长 | 李金铭 | ||
副部长 | 张英杰 | ||
副部长 | 李沖 | ||
IT信息部 | 部长 | 黄路琪 | |
常务部长 | 钱丽珍 | ||
副部长 | 张鹏 | ||
副部长 | 杨天昊 | ||
副部长 | 张晓旭 |
全家福:

第十届:
主席团 | 主席 | 阚振华 | |
副主席 | 倪龙 | ||
副主席 | 杜欣 | ||
副主席 | 刘磊 | ||
管理中心 | 办公室 | 主任 | 类成敏 |
副主任 | 闻秋燕 | ||
副主任 | 桑聪圆 | ||
副主任 | 钟辉 | ||
活动策划部 | 部长 | 石达 | |
副部长 | 王涛 | ||
副部长 | 崔艳丽 | ||
副部长 | 张博文 | ||
信息运营部 | 部长 | 张昊 | |
副部长 | 李长军 | ||
副部长 | 王晴 | ||
副部长 | 孙玉杰 | ||
科技中心 | 网路运维部 | 部长 | 张德新 |
副部长 | 杨欣 | ||
副部长 | 李雨 | ||
网站设计部 | 部长 | 寇艳菊 | |
副部长 | 孟闯 | ||
副部长 | 田蕾 | ||
副部长 | 亓泽东 | ||
视觉设计部 | 部长 | 赵昕玥 | |
副部长 | 曹莹琪 | ||
副部长 | 王燕云 | ||
副部长 | 杨壮 | ||
创新中心 | 项目开发部 | 部长 | 阚振华 |
副部长 | 宋明明 | ||
副部长 | 刘海鹏 | ||
副部长 | 代志强 | ||
硬体部 | 部长 | 姜广越 | |
副部长 | 冀承慧 | ||
副部长 | 徐成磊 | ||
副部长 | 郑元超 | ||
ACM训练队 | 部长 | 瞿鹏 | |
常务部长 | 孙鑫 | ||
副部 | 刘荣祥 | ||
副部 | 王彬 | ||
活动中心 | 培训部 | 部长 | 曹文学 |
副部长 | 吴昱辉 | ||
副部长 | 付冬芹 | ||
副部长 | 周佳丽 | ||
三创工作部 | 部长 | 李金铭 | |
副部长 | 魏雪莲 | ||
副部长 | 宋方舒 | ||
副部长 | 于静 | ||
IT信息部 | 部长 | 张鹏 | |
副部长 | 徐欣璐 | ||
副部长 | 王亚君 | ||
副部长 | 孙雨 | ||
副部长 | 王璐 |
第十一届:
主席团 | 主席 | 王燕云 | |
副主席 | 李雨 | ||
副主席 | 王晴 | ||
副主席 | 闻秋燕 | ||
管理中心 | 办公室 | 主任 | 桑聪圆 |
副主任 | 柏晗 | ||
副主任 | 耿丽娜 | ||
副主任 | 马凤艳 | ||
活动策划部 | 部长 | 张博文 | |
副部长 | 李建宇 | ||
副部长 | 郭佳敏 | ||
副部长 | 李扬 | ||
副部长 | 赵振浩 | ||
培训部 | 部长 | 付冬芹 | |
副部长 | 谢丹婷 | ||
副部长 | 陈晓萍 | ||
副部长 | 时洪杨 | ||
创新中心 | 三创工作部 | 部长 | 宋方舒 |
副部长 | 李圣群 | ||
副部长 | 张蕊 | ||
副部长 | 朱婷 | ||
网站设计部 | 部长 | 田蕾 | |
副部长 | 薄超艺 | ||
副部长 | 王欢 | ||
副部长 | 王勇 | ||
信息运营部 | 部长 | 孟闯 | |
副部长 | 李玺玺 | ||
副部长 | 郭建 | ||
副部长 | 李嘉 | ||
科技中心 | 项目开发部 | 部长 | 宋明明 |
副部长 | 丁佳 | ||
副部长 | 黄超 | ||
副部长 | 魏森茂 | ||
副部长 | 王慧强 | ||
ACM训练队 | 部长 | 王彬 | |
副部长 | 范志扬 | ||
副部长 | 李峻玮 | ||
副部长 | 杨震宇 | ||
网路运维部 | 部长 | 宋慎龙 | |
副部长 | 秦心悦 | ||
副部长 | 徐兴旺 | ||
副部长 | 邢心怡 | ||
副部长 | 杨雨晴 | ||
活动中心 | 视觉设计部 | 部长 | 孙雨 |
副部长 | 侯典昊 | ||
副部长 | 葛文霞 | ||
副部长 | 杨玉杰 | ||
IT信息部 | 部长 | 王璐 | |
副部长 | 张爱芹 | ||
副部长 | 张朝阳 | ||
副部长 | 刘俐俐 |
结束语
海阔凭鱼越,天高任鸟飞。格创计算机协会,是热爱技术的学子增添成功砝码的第二课堂。在这里,每一位会员的才华都有发挥的空间;在这里,每一位会员都得到不断提高;在这里,有领略计算机知识由少积多的那份喜悦;在这里,大家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共同感受IT业赋予时代的节奏。
“格物致知·创新不止”,相信在一代又一代格创人的共同努力奋斗下,格创必将迎来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