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陇人骄子

2020-02-21 00:33:55 百科
陇人骄子

陇人骄子

“工行杯”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是甘肃省自2006年来对为甘肃做出杰出贡献的优秀个人搭建的一个荣誉平台,活动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明办、甘肃省广电总台联合主办,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西部商报、甘肃经济日报、中国甘肃网共同协办。每年评选十人,为年度“十大陇人骄子”,目前已评选十届。十年来,每一届“十大陇人骄子”都深深地感动陇原,温暖着甘肃人的心田,共同诠释着一种精神———“甘肃精神”。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工行杯”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
  • 启动时间:2006年
  • 主办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
  • 播出平台:甘肃卫视

活动简述

“工行杯”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是甘肃省自2006年来对为甘肃做出杰出贡献的优秀个人搭建的一个荣誉平台,活动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明办、甘肃省广电总台联合主办,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西部商报、甘肃经济日报、中国甘肃网共同协办。每年评选十人,为年度“十大陇人骄子”。自2006年至2015年,十年来已评选十届。十年来,每一届“十大陇人骄子”都深深地感动陇原,温暖着甘肃人的心田,共同诠释着一种精神———“甘肃精神”。十年,社会在不断变化,陇人骄子的精神却一脉相承,而且在不断升华,激荡着人们的心灵。

历届骄子

年度十大陇人骄子
第一届(2006年度)
1、王一航
王一航,男,58岁,汉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所长
颁奖词:农民的事情就是国家的事情,农民的喜、乐、哀、愁牵动的是国家的神经。王一航不只是研究“洋芋”,他是把党和国家关心农民的衷情全部注入了农民期待收穫的土壤。往小里说,他是埋头苦干的人,追求科学的人;往大里说,他就是中国的脊樑。
简介:为甘肃省农民马铃薯种植作出突出研究成果。
2、王菊花
王菊花,女,52岁,汉族,兰州市七里河区城市管理局清扫班班长
颁奖词:不是每一天每一个人,都可以闪出光亮,也不是每一天每一个人都可以热烈地燃烧。但是这位清洁女工却做到了,20多年的马路生涯,每天半夜三更起床,日头偏西收工。她把很平常、很普通的一件工作做到了极致。她是妻子,又是母亲,在捨弃和坚守之间,她默默无声地选择了后者。这种选择让一个人的品格如金石光泽,照亮许多人平庸的心。
简介:作为一名清扫工,以“宁愿一人髒,换来万人洁”的精神感动每一个人。
3、刘福
刘福,男,68岁,汉族,定西市安定区刘山三陇曲剧团团长
颁奖词:刘福为农民唱戏,也唱了一辈子戏。朴素如草,坚韧如石。正是因为有了刘福这样的人,贫瘠的山村和刚刚富起来的农家大院才充满欢歌笑语。他紧握在手的乐器可能是低档的,但从那琴弦上飘出来的民间小曲,却融入了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和弦之中。
简介:创办刘山三农民陇曲剧团,为民众演出1000余场,受到大家欢迎和喜爱,也让剧团成为弘扬陇曲的重要视窗。
4、李勇
李勇,男,2006年5月病逝,享年44岁,汉族,陇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
颁奖词:这个药监局长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的离世,不但令同事、朋友、亲人悲怆哀思,也让普通农民从百里之外托人将电话打到医院。正因为这样,他是真正的人民公僕。执法的最佳状态是和谐,当一个执法者以公正公平之心,赢得社会尊敬的时候,我们明白,他生命的意义正在于,活着的时候,呵护着他人的生命安全。现在他走了,但仍然活在人们心中。
简介:用生命投入挚爱的药监事业,他的离世让人们为之悲怆哀思。
5、张雯娟
张雯娟,女,22岁,汉族,甘肃省中医学院临床医疗系2004级专科班学生
颁奖词:生命是需要帮助的,一份危难中的救助要比拥有整个世界的份量都重。
当张雯娟这个文弱女孩,想到另一个年轻人正在等待生命接力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强!与一个陌生生命的亲密接触,使她的生命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对于今天过于″自我″的大学生来说,张雯娟正是社会提倡的关爱、互助、和谐、奉献的实践者,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像张雯娟这样的年轻人!
简介:甘肃省首例骨髓造血干细胞捐赠者,用爱心点亮生命之光。
6、何永梅
何永梅,女,61岁,汉族,敦煌市沙洲镇文庙社区居民
颁奖词:她的所为出自善良,发自内心,使我们不能也无法用言语评价。她识字不多,却明了最朴素的做人道理;她不善言辞,却把人世间最真诚、最人性、最感恩的心聚在了一起。在道德的十字路口,许多人常常迷失,而何永梅教会我们应该:永远选择善良。
简介:30多年来用自己的爱心、耐心与恆心,先后帮扶照顾6位孤寡老人的饮食起居,为他们养老送终,让这些老人临终前的生命充满了阳光。
7、邵龙
邵龙,男,29岁,汉族,甘肃省电信有限公司张掖市肃南县分公司皇城支局局长
颁奖词:有一种财富叫精神。邵龙,无愧皇城草原牧民的“娃子”。
当一个人把爱岗敬业当作本分的时候,他会做得自然、平静、无需张扬。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他为草原牧民无怨无悔地服务,就像耸立在他身后的那座大山,只有付出,没有索取;只有坚毅,没有埋怨。在他心头,那份挥之不去的情结,已经超越了时空的局限,喷发为一股无私奉献,一泻千里的激流。
简介:坚守在戈壁荒漠、高寒山区,关心皇城草原的每一位牧民。
8、房锋生
房锋生,男,36岁,汉族,甘南州舟曲县立节乡北山村国小教师,肢体残疾
颁奖词:教育的责任是国家的责任,而今天这种责任让肢体残疾的乡村教师房锋生自觉承担了。
他舍房、舍地、不捨学校。他舍吃、舍穿、不捨孩子。
他对教育的痴迷,已经不是基于职业生存的需要,而是内心对人生理想的一种追求。这种追求,不是套在理想上炫目的光环,而是用他残疾的双脚踩出的一条让孩子们通向知识殿堂的小路。
房锋生,让每一个健全人都有必要重新思考健全的含义!
简介:虽然身体残疾,但他用一己之力将濒临关闭的北山村国小重新办起,改变许多山村孩子的命运。
9、禹宏
禹宏,男,40岁,回族,平凉市华亭县东华镇庞磨村党支部书记
颁奖词:在中国,最小的官就是“村官”,最难乾的官也是“村官”。而这位当地村民称之为“牛支书”的“村官”,凭着一股子牛劲,把十几年前还穷得叮噹响的村子带上了小康之路。他破解″三农″问题的秘诀就是:儘快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禹宏是甘肃千千万万埋头苦干的“村官”们的杰出代表,他走过的路,正是陇原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简介:担任庞磨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致富。
10、曾笃财
曾笃财,男,26岁,汉族,兰州市皋兰县西岔镇团庄国小教师
颁奖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带着母亲打工、读书、上班,曾笃财侍亲至孝。
对母亲,他是好儿子;对学生,他是好老师;对国家,他是担得起责任的灵魂工程师。
正是坚持了这种优秀的传统美德,使我们民族的血脉得以千年延续。在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曾笃财用自己的感悟,理性平和地在传统与现实的碰撞中,编织了一条爱的艺术的精神纽带。
简介:对母亲,他是好儿子;对学生,他是好老师。他所演绎的孝心故事,感动着山乡的每一位村民。
获奖人物人物简介颁奖词事迹简介
王一航
男,58岁,汉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所长
农民的事情就是国家的事情,农民的喜、乐、哀、愁牵动的是国家的神经。王一航不只是研究“洋芋”,他是把党和国家关心农民的衷情全部注入了农民期待收穫的土壤。往小里说,他是埋头苦干的人,追求科学的人;往大里说,他就是中国的脊樑。
为甘肃省农民马铃薯种植作出突出研究成果。
王菊花
女,52岁,汉族,兰州市七里河区城市管理局清扫班班长
不是每一天每一个人,都可以闪出光亮,也不是每一天每一个人都可以热烈地燃烧。但是这位清洁女工做到了,20多年的马路生涯,每天半夜三更起床,日头偏西收工。她把很平常、很普通的一件工作做到了极致。她是妻子,又是母亲,在捨弃和坚守之间,她默默无声地选择了后者。这种选择让一个人的品格如金石光泽,照亮许多人平庸的心。
作为一名清扫工,以“宁愿一人髒,换来万人洁”的精神感动每一个人。
刘福
男,68岁,汉族,定西市安定区刘山三陇曲剧团团长
刘福为农民唱戏,也唱了一辈子戏。朴素如草,坚韧如石。正是因为有了刘福这样的人,贫瘠的山村和刚刚富起来的农家大院才充满欢歌笑语。他紧握在手的乐器可能是低档的,但从那琴弦上飘出来的民间小曲,却融入了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和弦之中。
创办刘山三农民陇曲剧团,为民众演出1000余场,受到大家欢迎和喜爱,也让剧团成为弘扬陇曲的重要视窗。
李勇
男,2006年5月病逝,享年44岁,汉族,陇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
这个药监局长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的离世,不但令同事、朋友、亲人悲怆哀思,也让普通农民从百里之外托人将电话打到医院。正因为这样,他是真正的人民公僕。执法的最佳状态是和谐,当一个执法者以公正公平之心,赢得社会尊敬的时候,我们明白,他生命的意义正在于,活着的时候,呵护着他人的生命安全。现在他走了,但仍然活在人们心中。
身在病榻仍念念不忘自己挚爱的药监事业,他的离世让人们为之悲怆哀思。
张雯娟
女,22岁,汉族,甘肃省中医学院临床医疗系2004级专科班学生
生命是需要帮助的,一份危难中的救助要比拥有整个世界的份量都重。当张雯娟这个文弱女孩,想到另一个年轻人正在等待生命接力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强!与一个陌生生命的亲密接触,使她的生命绽放出美丽的光彩。对于今天过于″自我″的大学生来说,张雯娟正是社会提倡的关爱、互助、和谐、奉献的实践者,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像张雯娟这样的年轻人!
甘肃省首例骨髓造血干细胞捐赠者,用爱心点亮生命之光。
何永梅
女,61岁,汉族,敦煌市沙洲镇文庙社区居民
她的所为出自善良,发自内心,使我们不能也无法用言语评价。她识字不多,却明了最朴素的做人道理;她不善言辞,却把人世间最真诚、最人性、最感恩的心聚在了一起。在道德的十字路口,许多人常常迷失,而何永梅教会我们,应该永远选择善良。
30多年来用自己的爱心、耐心与恆心,先后帮扶照顾6位孤寡老人的饮食起居,为他们养老送终,让这些老人临终前的生命充满了阳光。
邵龙
男,29岁,汉族,甘肃省电信有限公司张掖市肃南县分公司皇城支局局长
有一种财富叫精神。邵龙,无愧皇城草原牧民的“娃子”。当一个人把爱岗敬业当作本分的时候,他会做得自然、平静、无需张扬。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他为草原牧民无怨无悔地服务,就像耸立在他身后的那座大山,只有付出,没有索取;只有坚毅,没有埋怨。在他心头,那份挥之不去的情结,已经超越了时空的局限,喷发为一股无私奉献,一泻千里的激流。
坚守在戈壁荒漠、高寒山区,关心皇城草原的每一位牧民。
房锋生
男,36岁,汉族,甘南州舟曲县立节乡北山村国小教师,肢体残疾
教育的责任是国家的责任,而今天这种责任让肢体残疾的乡村教师房锋生自觉承担了。他舍房、舍地、不捨学校。他舍吃、舍穿、不捨孩子。他对教育的痴迷,已经不是基于职业生存的需要,而是内心对人生理想的一种追求。这种追求,不是套在理想上炫目的光环,而是用他残疾的双脚踩出的一条让孩子们通向知识殿堂的小路。房锋生,让每一个健全人都有必要重新思考健全的含义!
虽然身体残疾,但他用一己之力将濒临关闭的北山村国小重新办起,改变许多山村孩子的命运。
禹宏
男,40岁,回族,平凉市华亭县东华镇庞磨村党支部书记
在中国,最小的官就是“村官”,最难乾的官也是“村官”。而这位当地村民称之为“牛支书”的“村官”,凭着一股子牛劲,把十几年前还穷得叮噹响的村子带上了小康之路。他破解″三农″问题的秘诀就是:儘快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禹宏是甘肃千千万万埋头苦干的“村官”们的杰出代表,他走过的路,正是陇原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担任庞磨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致富。
曾笃财
男,26岁,汉族,兰州市皋兰县西岔镇团庄国小教师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带着母亲打工、读书、上班,曾笃财侍亲至孝。对母亲,他是好儿子;对学生,他是好老师;对国家,他是担得起责任的灵魂工程师。正是坚持了这种优秀的传统美德,使我们民族的血脉得以千年延续。在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曾笃财用自己的感悟,理性平和地在传统与现实的碰撞中,编织了一条爱的艺术的精神纽带。
对母亲,他是好儿子;对学生,他是好老师。他所演绎的孝心故事,感动着山乡的每一位村民。
[2006年度获奖人物资料来源]
第二届(2007年度)
获奖人物人物简介颁奖词事迹简介
年度十大陇人骄子
詹文龙
男,51岁,汉族,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骄傲的人,因为他有着科学家的学识和情怀。他在令人神往的高能物理领域做着极其平凡的事情:单调、寂寞,却乐此不疲。他拒绝了奢华,也就保持了本心。他那行色匆匆的身影,永不停歇地行进在通往科学巅峰的道路上,也让我们对科学这个字眼充满了敬畏。
“核海”寻梦者,在“核海”中默默地探求真谛,以满腔热情奉献给祖国核物理基础科学研究,用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
岳中瑾
男,40岁,汉族,中共党员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科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变革的时代,社会还来不及用手术刀切除所有的潜规则,而岳中瑾站了出来,把高超的医术和坚守职业道德做成了自己的名片。他敢于打破潜规则,亮出光明磊落来,他告诉我们:只有坚守道德的自觉,才能完成对生命的尊重。
“妙手仁心”,他不仅是甘肃省外科领域的第一位博士,创造多个第一,更是一位体贴患者,关心患者的好医生。
薛永财
男,51岁,汉族,中共党员陇南市礼县雷王乡山坪村党支部书记
当农民工这个名词刚刚被我们熟悉,“留守儿童”的概念又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这是一个赋予特定含义的群体,也是一个丝毫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这位村党支部书记,凭着对乡亲们最朴实的感情开始破解这个难题。虽然,他创造的不是第一,但可以肯定地说,这种创造的动机和目的却具有普遍的意义。
他是村里留守儿童的“爸爸”,如父亲一般关心着礼县雷王乡山坪村每一位留守儿童。
郑学沖
男,30岁,汉族,中共党员武警甘肃总队兰州市支队城关区中队指导员
原本就来自人民的军人,与百姓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繫,他们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郑学沖在他驻守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用行动留下了一段段爱民佳话。帮助老人,牵挂孩子,关爱战士,平平淡淡的小事中却凸现了和平时期人民子弟兵的责任和本色。
资助陈锦绣、魏娜两个学习成绩优异但家庭贫困的高中女孩完成学业。他也是兰州市城关区老年中心230名孤寡老人眼里的“兵儿子”,关心照顾着老人们的生活。
张晓
男,18岁,汉族,共青团员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07级学生
孝敬父母,本是常情,但在物质利益与道德规範不断博弈的今天,总有一些人的作为让我们汗颜。张晓是对我们内心良知的一种鞭策。面对刚刚跨过未成年人门槛的这位阳光青年,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会前进的坐标上,永不褪色的指向必然还是道德的文明!
4岁起就扛起家庭的重担,用自己的力量支撑起整个家,他用孝心感动着每一个人。
魏文清
男,51岁 庆阳市华池县上里塬邮电所主任兼投递员
鸿雁传书是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儘管现在已经是没有疆界的网路时代,但鸿雁传书仍然是欠发达的黄土高原的一种渴望。魏文清正是一只翱翔在大山之间的鸿雁。他每天都能把人与人之间的思念、嘱託和求助以最快的方式连结起来,可能谁都未想到,24年来,山道弯弯的邮路其实也是他用双脚和对乡亲的爱心编织出来的一条和谐的纽带。
跋山涉水,越岭翻山,用一辆破旧的摩托传邮万里。32年来累计投递各种邮件、报刊204万余件,从来没有出现过一封“死信”。他是乡亲们最亲的邮递员。
刘玲玲
女,31岁,汉族,中共党员长庆局採油二处工程公司女子焊工班班长
“谁说女子不如男”是人们熟知的豫剧唱词中的经典。一位土生土长的陇东女子,却把它演绎得淋漓尽致。其实道理很简单,只要用心去做,任何一种职业都不会因性别差异而失去应该放射出的光彩。今天刘玲玲手中焊枪迸发出的火花,早已胜过昔日花木兰挥舞刀枪的风采。
凭藉执着的个性和吃苦耐劳的品格,取得了具有世界级焊接技术水平的焊工证书,攻克技术难题22个,承担了多次艰巨焊接任务。她在焊工这个看起来男性化的职业里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尹寿永
男,49岁,汉族,中共党员兰州市殡仪馆业务班班长、高级整容工
尹寿永工作在一个冰冷的世界,却始终充满温情。他给那些已不能感受的逝者以尊重,从而使生者得到慰藉。对他从事的工作,人们谈不上羡慕却充满敬意,他的事业与成败无关,却让所有人学会了怎样写好只有两画的人字。
在别人人生的终点上充满爱心地伸出双手忙碌,让每一位逝者美丽安详的离开。
刘鑫
男,28岁,汉族,省残疾人艺术团舞蹈演员(听力残疾)
残缺是不幸的,用残缺重新诠释完美却是幸运的。时代给了他们这种幸运。当人们用习惯的目光欣赏舞蹈艺术所表达的喜怒哀乐时,往往对无声世界跳跃出来的音符感到惊讶,而刘鑫他们献给台下观众的却是自信的微笑。这种微笑让我们所有肢体健全者不得不向他们深深地鞠躬。
在无声的世界里,完成一段段绝美的舞蹈,手臂有节奏地舞动间,让许多人懂得:心灵的感动在很多时候不需要语言。
王长利
男,37岁,汉族,中共党员 天水市秦州区天水镇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
“家和万事兴”这句老话,寓意深刻,通俗易懂。小家大家都是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王长利17年来,却把“难忘的经”念得顺理成章,念得有滋有味。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既是他全部工作的出发点,也是他工作评判的最终落脚点,两点之间,他用苦口婆心年复一年地加固着社会和谐的基石。
调解纠纷650多起,成功率达98%。他劝架,他工作,不仅凭藉一张嘴,更凭着一颗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的心。
特别奖
黎秀芳
女,2007年7月9日因病去世,享年90岁,汉族,中共党员、原兰州军区总医院专家组成员、第36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从职业的角度看,这位从医66年的军人创造了我国护理科学的神话;从性别的角度看,这位走完91年人生之路的女性,谱写了横跨两个世纪的青春之歌!黎秀芳启示人们的实在太多,让人们仔细回味的也实在太多。需要我们刻骨铭心的不仅仅是学会她的坚强和付出,更要像她那样,毕生和奋斗相伴,永远与祖国同行!
她把部队当成家,把病人当成亲人。她一生培养了5000多名护理人才。她首创的“三级护理”理论和“三查七对”、“对抄钩对”等护理制度,奠定了我国现代护理科学的基础,被推广并沿用至今。1997年,黎秀芳获得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第36届“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奖”,成为中国军队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医护人员。
李剑英
男,43岁,汉族,中共党员 原空军驻甘某部飞行一大队正团职飞行员
从“我撞鸟了,準备跳伞”到“我把起落架收起来,迫降”。短短的16秒,他完成了从军人到英雄的飞跃。李剑英壮烈地走了,814户村民平静地生活着。在人民与自己生命的天平上,李剑英再次醒示人们,关键时刻,应该如何做出选择。
2006年11月14日驾驶战机返航时遭遇鸽群撞机。在不到十秒的时间里,他选择放弃生的机会,换来航线下方村庄和百姓的平安。他值得我们铭记。
[2007年度获奖人物资料来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