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教育学博士。曾任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负责人、学术带头人,同时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向负责人;宁波市重点学科A类“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负责人,宁波大学校级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负责人。现为杭州师範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语文学科教育。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黄伟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职业:教授 培训专家
- 主要成就:试论学科教学的整合与发展论文
- 代表作品:校园文化概论等
人物经历
1.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教材培训专家。
2.中国校园文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3.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4.浙江省高师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5.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
6.浙江省“领雁工程”语文骨干教师培训语文学科组指导专家。
教授,教育学博士。曾任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负责人、学术带头人,同时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向负责人;宁波市重点学科A类“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负责人,宁波大学校级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负责人。现为杭州师範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负责人。
研究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语文学科教育。
主要贡献
论文
1.《试论学科教学的整合与发展》,《教育研究》2010年4期。
2.《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话语权》,《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6期,人大複印资料全文转载。
3.《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4.《实现沟通与交流:课堂提问价值新解》,《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1期。
5.《开放性问题如何促成有效思维》,《河北师範大学学报(教科版)》2009年12期。
6.《提问与对话――<散步>课堂教学观察与研讨》,《语文学习》2010年4期。
7.《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逻辑与展开》,《天津师範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年3期。
8.《提高文体素养,语文教学当务之急》,《语文建设》(2009年1期,人大複印资料2009年5期全文转载)
9.《师生课堂话语运作与教师话语霸权》,载《课程与教学评论》,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语文教学动态化追求的特徵、价值与偏误矫正》,《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7-8期(封面人物)。
11.《关于语文教育现代化、民族化的几点思考》,《国小语文》2008年3期。
12.《当代活动性课堂教学的特徵与意义》,《天津师範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年1期。
13.《探索写作教学的出路》,《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08年1-2期。
14.《来自<美国学科能力表现标準>的观照:我国课程标準的建设亟待加强》,《外国中小教育》2008年3期。
15.《呼唤构建整体意义上的学科教育学》,《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2008年3期。
16.《语文教师与他的课程》,《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4期(人大複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年8期全文转载)。
17.《语文课程标準建设亟待完善与加强》,《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1期。
18.《语文综合性学习应坚持语文性》,《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3期。
19.《建构面向实践的本土化的教学论——从课程与教学关係谈起》,《教育学报》,2007年4期。
20.《教学观念更新与实践偏误矫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2期。
21.《语文课程改革发展中的问题追问与反思》,人大複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特约首发)2006年4期。
22.《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边界问题的思考》,《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9期。
23.《膨胀与萎缩: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悖论——呼唤面向实践的教学论学科的重建》,《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17期。
24.《高中作文教学的百年回眸与检讨》,《德州学院学报》,2006年2期,人大複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6年8-9期连载。
25.《综合课程:问题和课题是教学的缘起与支架》,《早期教育(教师版) 》2006年2期。
26.《关于教师培养与培训模式改革的探讨》,《皖西学院学报》2006年1期。
27.《研究性学习课程“深生态学”考察――兼论环境伦理教育》,《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2006年4期。
28.《得体表达,文明交际――高中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的设计》,《中国小教材教学》2005年6期。
29.《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準”: 世纪之交的高中作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5年10期。
30.《关注童年体验,建塑健全人格》,《现代语文》2004年11期。
31.《对“教学反思”的反思》,《中国小管理》2005年4期。
32.《处理好几对关係,把握住几个特徵——略论综合课程教学》,《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7期。
33.《体验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7期(人大複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
34.《课程创新与历险:喧闹之后再沉思》,《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7期(人大複印资料《教育学》全文转载)。
35.《教学机智:跳蕩在教学情境中的燧火》,《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1期。
36.《语文新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论略》,《皖西学院学报》2004年3期(人大複印资料全文转载)。
37.《语文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发展》,《语文教学之友》2004年3期(人大複印资料全文转载)。
38.《综合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2期(人大複印资料转载)。
39.《关于当代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学科教育》2004年2期。
40.《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综合化追求的特徵及问题》,《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1期转载。
41.《重心转移与範式重建:当代阅读教学改革二题》,《皖西学院学报》2003年4期,人大複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年12期全文转载。
42.《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準实验教科书<语文>单元说明》,《中国小教材教学》2003年11期。
43.《语文综合性学习小组合作:特徵、意义与实效》,《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9期。
44.《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设计》,《语文建设》2003年8期。
45.《现代语文教育的三维构建》,《皖西学院学报》2002年1期。
46.《语文学科的多维度整合》,中国教育报2002年6月20日。
47.《语文教材改革的一次突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12期。
48.《心声:透视语文教学的多稜镜》,《语文建设》2002年12期。
49.《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引论》,《试教通讯》2002年36期,人大複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年3期全文转载。
50.《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中的误区辨析》,《中小教材教学》2002年6期,人大複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年7期全文转载。
51.《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师角色如何定位》,《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4期。
52.《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中国小教材教学》2002年5期,人大複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6期全文转载。
53.《切实推进语文教材改革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中国小教材教学》2001年11期,人大複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年4期全文转载。
54.《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辨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2期。
55.《社会转型与教学设计》,《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8期,人大複印资料《教育学》2002年1期全文转载。
56.《可持续发展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引领与提升》,《青海师範大学学报(社哲版)》2000年4期。
57.《语文教学的三境界:悟性、灵性、人格》,《上海师範大学学报(教科版)》2000年9期(中央教科所《教育文摘周报》2000年11月29日摘载,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问题与对策:中小语文教学改革》一书)。
58.《用新理念来观照新教材,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价值功能》,中学语文2000年10期,人大複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0年1期全文转载。
59.《大语文教育再论》,《语文月刊》2000年12期,人大複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0年4期全文转载。
60.《研究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探析》,《教育评论》2001年4期。
61.《让每位学生拥有自己的课程――关于学生个体课程的探讨》,《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6期(《教育文摘周报》2001年9月29日、10月7日两期连载)。
论着编着
1.主编《国中阶梯写作训练》(一套三册),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2.主编《高中阶梯写作训练》(一套三册),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4.专着《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与教学设计》,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专着《校园文化概论》,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6.《走进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案例评析》(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
7.《课程标準语文实验教科书(七-九年级)》和《教师教学用书》,(主要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004年,本人参编共11册;
8.《普通高中课程标準语文教科书》(主要作者)(1-5册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本人参编共8册;
9.《普通高中课程标準语文教科书教师用书》(主要作者)(1-5册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005年版;
10.《普通高中课程标準语文选修教科书·中国民俗文化》(第一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1.《普通高中课程标準语文选修教科书·影视文学欣赏》(第一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2.《普通高中课程标準语文选修教科书·演讲与辨论》(主要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版;
13.《课程标準国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主要作者,共6册),作家出版社2004—2005年版。
14.《国小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版;
15.《国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
16.《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17.《阅读和写作(1--2册)》(师範语文教材,教育部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001年;
18.《九年义务教育国中语文教科书(第6册)》(参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在研课题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阅读变迁及其对价值观的影响》;
2.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方式承继、嬗变与创新研究》;
3.主持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重点基金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準语文实验教材比较研究》。
已完成课题
4.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基础教育学科课程改革研究: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与实践》;
5.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对策与实效性研究》;
6.主持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培养模式研究》(2006年结题);
7.主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当代大学生人文教育研究》;
8.主持浙江省省级“领雁工程”项目,项目经费100余万元;
9.主持宁波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课程与教学论》项目建设。
获奖记录
曾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优秀教师三等奖。
浙江省级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