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撤销莫阳县,改设阳春郡并置阳春县,这是以“阳春”名建县之始,意取“漠水之阳,四季如春”。1994年5月5日,撤阳春县设县级阳春市,由阳江市代管。
阳春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处云雾山脉、天露山脉中段与河尾山的八甲大山之间,漠阳江中上游。地理坐标为北纬21°50′36″~22°41′01″,东经111°16′27″~112°09′22″。东与恩平市相接,南与阳东区、江城区、阳西县、电白县相连,西与高州市、信宜市接壤,北与罗定市、云安区、新兴县为邻,南北长104公里,东西宽91公里。全市总面积4054.7平方公里,是广东省面积第二大的县(市)。辖15个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市政府驻地在春城街道。
阳春市是珠三角地区与粤西地区的交通中枢,距离阳江港60公里,贯穿境内105公里的广茂铁路、阳阳铁路、春罗铁路、省道S113线和369线一级公路、省道S277线、省道S278线、省道S371线、S51云阳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S14汕湛高速公路和中阳高速公路与相邻的G15开阳高速公路、S32沿海高速公路、国道325线以及在建的深茂铁路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路。
阳春市有鸡笼顶、鹅凰嶂、凌霄岩(国家地质公园)、崆峒岩等风景名胜。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孔雀石之乡、中国春砂仁之乡、 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根雕雅石)之乡等荣誉称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阳春市
- 外文名称:Yangchun city
- 别名:春州
-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 所属地区:广东省阳江市
- 下辖地区:2个街道,15个镇
- 政府驻地:春城街道
- 电话区号:0662
- 邮政区码:529600
- 地理位置:广东省西南部
- 面积:4037.8平方公里
- 人口:常住人口88.23万人(2016年)
- 方言:粤语-高阳片,客家语-粤台片-涯话
- 气候条件: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鸡笼顶,凌霄岩,玉溪三洞,龙宫岩,崆峒岩,广东花滩森林公园等
- 火车站:阳春站、春湾站
- 车牌代码:粤Q
- 历史人物:李惟扬,谢仲坃,谭敬昭,黄云
- 重点学校:阳春一中
- 城市美誉:孔雀石之乡,春砂仁之乡等
历史沿革
清以前
先秦时期阳春属南越。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派屠睢率领50万秦军攻打岭南;公元前214年,秦军基本上占领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郡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粤西有一部分属桂林郡,阳春地属桂林郡。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为合浦郡高凉县地。三国吴赤乌元年(238年)置莫阳县,属高兴郡,为阳春地建县之始。
晋太康元年(280年),撤高兴郡,莫阳县属高凉郡。今阳春境北部为苍梧郡临允县地。
南朝宋元嘉年间,在原临允县南部(即今县境北部和西北部)分置龙潭县、甘东县,均属新宁郡。
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撤销莫阳县,改设阳春郡并置阳春县,这是以“阳春”名建县之始,意取“漠水之阳,四季如春”。阳春郡辖阳春、甘泉二县。
隋开皇十年(590年),撤销阳春郡,阳春县属高州;龙潭县改称铜陵县,分甘泉县置西城、流南二县,均属端州。大业二年(606年)复置高凉郡,阳春县属之;撤销西城、流南二县,併入铜陵县,属信安郡管辖。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春州,州治在今阳春市区,并恢复流南县,春州领阳春、流南二县。同年又分春州置勤州(又称铜陵郡),从铜陵县分置富林县,勤州领铜陵、富林二县。春、勤二州隶属岭南道。武德五年(622年)恢复西城县,属春州;撤销勤州,将富林县併入铜陵县。不久,西城、流南二县併入阳春县。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恢复勤州,辖铜陵县。长安二年(702年)又撤勤州,铜陵县改属春州。

开元十八年(730年),复置勤州及富林县,勤州领铜陵、富林二县。天宝元年(742年),春州又称南陵郡,并析阳春县置罗水县属之;勤州又称云浮郡。乾元元年(758年),春州仍领阳春、罗水二县;勤州由富林徙治于铜陵,又称铜陵郡,领铜陵、富林二县。 五代(907-960年),属南汉,复置流南县,春州领阳春、罗水、流南三县;勤州领铜陵、富林二县。
宋开宝五年(972年)撤销春州,阳春、罗水、流南三县改属恩州。次年,复置春州,撤销勤州;并将富林县併入铜陵县,罗水、流南二县併入阳春县;春州领阳春、铜陵二县。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撤销春州,阳春县改称新春县,属新州辖。天禧四年(1020年),再复春州,新春县复称阳春县,春州领阳春、铜陵二县。熙宁六年(1073年)废春州,把铜陵县併入阳春县,阳春县属南恩州。
元代沿宋制,阳春县仍属南恩州(至元十三年至十八年曾改称南恩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称肇庆府,隶广东布政使司。
明洪武二年(1369年)阳春县改属肇庆府。万曆五年(1577年),从阳春县划出富林及西部山区併入东安县(1914年改称云浮县)。
万曆五年(1577年)升泷水县为罗定州(领东安县、西宁县),直隶广东布政使司。至此,肇庆府领:德庆州(领封川县、开建县)、高要、四会、新兴、阳江、阳春、广宁、高明、恩平等1州8县。
清代沿明制,阳春县仍属肇庆府。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至13年(1912~1924年),阳春县属肇罗阳镇守使管辖。
阳春钩髻顶惊现“佛光”

民国14年(1925年),属广东省第七行政区专员公署管辖。
民国25年10月(1936年),改隶广东省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27年1月(1938年),改属广东省第七行政区专员公署。
民国38年2月(1949年),改隶广东省第十行政区专员公署。
新中国时期
1949年10月22日,阳春县解放,隶属粤中地区专员公署。
1950年7月,明代由阳春县划出併入东安县的西部山区,从云浮县划归阳春县。1952年5月,阳春县改属粤西行政区(因署治湛江,1956年改称为湛江专区、湛江地区)。
1958年11月至1961年3月,阳春县与阳江县合併为两阳县。1961年3月,复设阳春县。1983年9月,改属江门市管辖。
1988年1月,归阳江市管辖。
1994年5月5日,阳春撤县设市(县级),由阳江市代管。
2012年7月1日,阳春市被纳入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第二批试点範围。

行政区划
2014年,阳春市有15个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下辖309个村、32个社区。
2016年8月19日,河西街道挂牌。
春城街道:面积为23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4.03万人,管辖城北、城郊、城南、垌尾、扶民、岗脊、高朗、金坪、黎湖、林田、蟠龙、新云、七星、头堡14个村委会和镇北、龙湾、红旗、前进、东门、县前、春江、东湖、拥军、城东、城云11个社区居委会。
河西街道:面积为8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23万人,管辖更古坑、合岗、九头坡、崆峒、龙巖、牛肚朗、三丰、三湖、昇平、石湖、石上11个村委会及泰安、西堤、渔业3个社区和三丰华侨农场。
行政区域

河朗镇
松柏镇
陂面镇
合水镇
春湾镇
岗美镇
河口镇
潭水镇
八甲镇
双滘镇
永宁镇
圭岗镇
石望镇
马水镇
三甲镇
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
阳春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处云雾山脉、天露山脉中 段与河尾山的八甲大山之间,漠阳江中上游。地理坐标为北纬21°50′36″~22°41′01″,东经111°16′27″~112°09′22″。东与恩平市相接,南与阳东区、江城区、阳西县、电白县相连,西与高州市、信宜市接壤,北与罗定市、云安县、新兴县为邻。全市总面积4037.8平方公里。南北长104公里,东西宽91公里。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漠阳江北南纵贯全市,为狭长的河谷盆地和小平原。阳江属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喀斯特地貌地带,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处云雾山脉,天露山脉的中段与河尾山的八甲大山之间。
气候特徵
阳春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陆性气候明显,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3℃,历史最高气温38.4℃,历史最低气温-1.8℃;平均日照1748.2小时,光照时间长,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季长,年平均暴雨日数13天,与阳江市同属广东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年平均降水量2392.3毫米,主要雨季是4-9月;季风活动明显,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偏南风居多,主导风向是东北风;冬春易旱,夏季易涝;平均雷暴日数92天,属雷暴高发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2年阳春市耕地面积73.8万亩,其中水田56.9万亩,山林面积389.5万亩。
生物资源
阳春市森林覆盖率66.37%,有650多种野生植物、10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有杜鹃红山茶、猪血木等多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矿产资源
阳春市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截至2014年已探明有铜、铁、锌、钨、锡、煤、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等36种之多,是全国矿产最丰富的6个县(市)之一,其中水泥石灰岩储量在10亿吨以上,是生产高标号水泥的好材料。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8.2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37万人,乡村人口53.86万人。
民族
2010年,阳春汉族人口为842357人,占99.1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147人,占0.84%。

截至全市总人口118万,汉族人口居多,瑶、壮等少数民族约1万人。
政治
市委
陈平:阳东人,阳春市委书记
罗汉杰:江城人,阳春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
林贤锋:江城人,阳春市委副书记
蔡传提:阳东人,阳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何健雄:江城人,阳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邝东晓:南海人,阳春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党组副书记
陈旭林:阳西人,阳春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
陆雪(女):阳春人,阳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李孟文:阳春人,阳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社工委副主任,市政府党组成员
刘伟明:阳春人,阳春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市人大
余秀坤(女):阳春人,阳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人选,市政府党组成员,市红十字会会长
谢兴标:阳春人,阳春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正处级)、代理主任、党组副书记
刘晓锋:随州人,阳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人选,农工党阳江市委副主委、农工党广东省委委员、阳江市政协常委
王承卷:阳春人,阳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中共八甲镇委书记,人大主席
李学田:阳西人,阳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严雪琼:阳春人,阳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人选,春湾镇委书记
林奋:阳春人,阳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人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党组副书记
市政府
吴宁:江城人,阳春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局长、党委书记、督察长
黄华记:江城人,阳春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何梅:信宜人,阳春市政府副市长人选,阳春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正科级)、民盟阳春市基层委员会主委
覃世宽:阳春人,阳春市政府副市长人选,市财政局局长、党组副书记
陈希怀:雷州人,阳春市政府副市长人选,松柏镇委书记
谢义维:萍乡人,香洲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珠海对口帮扶阳江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阳江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副局长,香洲区对口帮扶阳春市工作组组长,挂任阳春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
黄春明:昭平人,阳春市政府副市长(挂职)、党组成员,珠海市口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珠海市海防与打击走私办公室副主任,珠海市对口帮扶阳江驻阳春市工作组组长
市政协
邱明:阳春人,阳春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林旭:高州人,阳春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阳春市支社主委
李志良:新会人,阳春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曾明:阳春人,阳春市政协副主席人选,民建阳春市基层委员会主委
项华:阳东人,阳春市政协副主席,市人民医院院长,农工党阳春市基层委员会主委
冯丽竹(女):阳西人,阳春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市委统战部部长
黄培新:阳春人,阳春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经济
综述
2016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400.6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7%、2.0%和11.2%。三次产业比重为18.7:33.9:47.4。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2.8%、11.6%和75.6%,分别拉动全市GDP增长0.8个百分点、0.8个百分点和4.9个百分点。全市人均GDP为45570元,比上年增长5.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8%,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0.7%,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3.9%。从八大类别看,食品菸酒类上涨8.2%,居住类上涨0.2%,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8%,医疗保健类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5%,衣着类与去年持平,教育文化及娱乐类下降0.7%,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0.6%。
年末全市就业人员44.6万人,同比增长1.5%。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8万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0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44%。
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38.8亿元,增长6.7%;人均生产总值49630元,增长6.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亿元,增长11.7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26.3亿元、增加值98.6亿元,分别增长7.2%和8.2%;农业总产值127.1亿元,增长4.5%;外贸进出口总额15.2亿元,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1亿元,增长8.9%。
第一产业
2014年农业总产值108.93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3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2.71万亩,比上年减少0.04万亩;粮食总产量30.61万吨,增加1.33万吨。
蔬菜种植面积40.06万亩,增加1.21万亩;蔬菜产量39.5万吨,增加1.28万吨。
花生种植面积15.95万亩,减少0.07万亩;花生产量2.42万吨,增加0.05万吨;
水果总产量46.79万吨,增加0.64万吨,其中柑、桔、橙产量31.86万吨,减少0.26万吨。
2014年完成造林、更新和低改面积2682公顷。森林资源保持林木总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良性循环。全市森林覆盖率66.37%。
2014年肉类总产量9.64万吨,同比2013年增长0.2%。其中,猪肉产量8.28万吨,增长1.8%;禽肉产量1.07万吨,减少9.32%。
2014年渔业总产值4.96亿元,同比2013年减少7.37%。全年水产品产量4.03万吨,增长2.5%。
2014年肉类总产量9.64万吨,同比2013年增长0.2%。其中,猪肉产量8.28万吨,增长1.8%;禽肉产量1.07万吨,减少9.32%。
2014年渔业总产值4.96亿元,同比2013年减少7.37%。全年水产品产量4.03万吨,增长2.5%。
第二产业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3.5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1.6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4.6%,其中,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59.6亿元,增长25.7%。从注册登记类型来看,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完成增加值分别增长3.5%、16.9%、9.1%和20.8%。
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20.2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3.5%。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81.9万平方米,增长27.7%,其中新开工面积84.6万平方米,增长47.4%;房屋竣工面积58.1万平方米,增长2.5%。
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20.2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3.5%。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81.9万平方米,增长27.7%,其中新开工面积84.6万平方米,增长47.4%;房屋竣工面积58.1万平方米,增长2.5%。
第三产业
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0.1%。从地域看,城镇实现零售额153.1亿元,增长10.2%;农村实现零售额49.9亿元,增长9.6%。从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90.8亿元,增长10.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2.2亿元,增长8%。
2014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额277.9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1.3%。其中批发额96.2亿元,增长8.5%;零售额181.7亿元,增长13%。
201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1.9亿元,比年初增长12.5%。其中,单位存款余额38.9亿元,增长6.6%;个人存款余额180.2亿元,增长11.1%。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7.1亿元,增长15.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0.5亿元,增长9.1%;中长期贷款余额96.5亿元,增长16.5%。
社会
科技事业
2014年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6家。
教育事业
阳春市有幼稚园151所;国小55所(下设分教点263个),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独立国中13所,完全中学7所,独立高中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
2014年国小招生人数13529人,同比2013年增长0.4%,国小在校学生68277人,增长5.8%;普通国中招生人数8665人,下降15%,普通国中在校学生28737人,下降10.2%。全市适龄儿童国小入学率99.92%,国小升学率100%,普通国中生升学率94.2%。
2014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6040人,同比2013年下降8%;普通高中在校学生20013人,下降11%;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1%。
阳春市第一中学
阳春市第二中学
阳春市实验中学
华南师範大学附属阳春学校
文化事业
2014年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9%,电视人口覆盖率98%,广播电视混合人口覆盖率98.5%。新闻、出版等事业不断发展。
医疗事业
2014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院、卫生院31个,其中,县级以上医院4个,镇卫生院15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其他卫生机构10个;全市各类卫生机构年末实有床位2821张,其中,医院1210张,镇卫生院804张,妇幼保健院250张。年末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07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64人,注册护士120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加快,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100%。
社会保障
2014年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106.4元,同比2013年增长10.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50.4元,同比2013年增长9.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86.6元,增长11.2%。城乡居民宜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2014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5.9万人,增长1.7%;社会养老保险16.4万人,增长3.8%;工伤保险4.5万人,与上年持平;生育保险4.2万人,与上年持平;基本医疗保险7万人,与上年持平。全年徵收社会保险基金4.4亿元,减少4.3%。
2014年末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院1间,床位270张;敬老院19间,在院人数614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巩固中提高,低保保障面扩大,全市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37万人。城镇社区服务和农村服务网路日趋完善。
交通运输
公路
云阳高速公路阳春段:云浮至阳江高速公路阳春段,途径河朗镇、松柏镇、陂面镇、河西街道、春城街道、马水镇、岗美镇。
汕湛高速公路阳春段:汕头至湛江高速公路阳春段,途径石望镇、春湾镇、松柏镇、陂面镇、河西街道、马水镇、潭水镇、三甲镇、八甲镇等9个镇(街道)。
中阳高速公路阳春段:中山-阳春高速公路阳春段,途径春湾镇、合水镇、陂面镇。
郁南至阳西高速公路阳春段(规划)
2015年12月广东省交通运输厅颁发了《关于印发国家公路网粤境段线位规划的通知》,重新明确了阳春市普通国道线位走向、控制点及规模。阳春市调整后的普通国道线路有3条,里程216.687公里,其中重複里程31.355公里,实际新增里程185.332公里。省道升级为国道里程165.332公里,县乡道升级为普通国道20公里。
234国道:国道兴隆至阳江公路(G234线)阳春段,由现有省道S369线罗阳至春湾段、省道S113线春湾至春城段、省道S277线春城至岗美段组成,里程85.08公里。线路走向:自罗阳进入阳春市境内,途经河朗、松柏、春湾、合水、春城、岗美等。
325国道:国道广州至南宁公路(G325线)阳春段,由现有乡道Y235线、省道S113线春城至长塘段组成,里程88.584公里。线路走向:自江城塘坪进入阳春境内,途径轮水、春城、马水、潭水、三甲、八甲等,于长塘出阳春境。
359国道:国道佛山至富宁公路(G359线)阳春段,由现有省道S113线阳春里仔水至春湾段、S369线春湾至罗阳段组成(共线G234线春湾至罗阳段),里程43.023公里,其中共线31.355公里。线路走向:自新兴天堂进入阳春,途经春湾、松柏、河朗等,于罗阳出阳春境。
省道S278线:潭水、河口
省道S371线:三甲、双滘,于七星出阳春境内,进入高州马贵。
铁路
广茂铁路:广州至茂名铁路,贯穿境内105公里
阳阳铁路:阳春至阳江铁路,途径阳春、阳东、江城,到达阳江港
阳春火车站

春罗铁路:春湾至罗定铁路,始建于1994年,2000年投入试运营使用,2003年正式开通运输。
肇湛铁路:肇庆至湛江高速铁路(规划)
火车站:
阳春站,客运营业站站点,K828次列车(成都-深圳东)、K1206次列车(昆明-深圳东)、K587次列车(深圳西-成都)、K827次列车(深圳东-成都)、K365次列车(广州-昆明)、K511次列车(上海南-海口)、K9049次列车(广州-信宜)等在该站停靠。
序号 | 代售点名称 | 地址 | 营业时间 | 视窗数量 |
---|---|---|---|---|
1 | 阳春站德容票务销售点 | 阳春市春城镇东湖东路97-8号 | 07:30-22:00 | 1 |
2 | 广铁青旅阳春市阳铁商旅票务中心代售点 | 广东省阳春市春城镇府前路79号 | 08:00-18:00 | 1 |
水路
距阳江港口60公里。
历史文化
阳春市境内方言较为複杂,主要的方言有阳春话、阳春涯话(即客家话)、阳春谣语,这三种方言同属于汉藏语系。
阳春话属粤方言,它以阳春市春城地区为代表,使用的人口约占全市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因与邻县(如高州、信宜、罗定、恩平、新兴等县、市)方言互相影响,市境内的不同地域的阳春话也有所差异。大致可分为春中话、春北话、春西话、春南话。
(1)春中话,通行于春城、合水、陂面,圭岗、马水大部分,永宁、潭水、三甲部分村庄,使用人口约30余万;
(2)春北话,通行于春湾、松柏、河朗以及石望乡、卫国乡,使用人口约17万;
(3)春西话,通行于八甲、双滘、山坪乡部分,受境内客家话影响较大,使用人口约5万;
(4)春南话,通行于岗美、河口,使用人口近7万。
客家话是境内第二大方言,32%的人口使用这种方言,近30万人,涯话主要分布于潭水河以南的春西、春南地区,如潭水、三甲、八甲、双滘、河口等地,以及永宁山区、西山边缘和漠阳江两岸的一些村落(马水、春城、合水、春湾、河朗、圭岗等)。
此外,境内现有瑶族近1万人,主要分布于永宁、圭岗、合水的部分村落,但汉化倾向较明显,能使用瑶语的仅有数百人。基于瑶族居民散居于阳春各地,其生活习性及语言绝大部分已趋于汉化,原所有的“族语”逐渐融入汉语,年纪在四十岁以下的人已基本不会说“族语”了。能操“族语”者已是寥若晨星。
特产
春砂仁 | 马水桔 | 玫槐花 | “阳春红”荔枝 | 大河桔 |
沙姜 | 香蕉 | 蚕茧 | 八甲荬菜 | 阳春三甲切粉 |
岗美腊鸭、毛蟹 | 玉米 | 藿香和穿心莲 |
旅游
阳春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古蹟众多,有“广东小桂林”之称。
凌霄岩
凌霄岩是以岩溶地貌为主的地文景观,它具有中国大陆架南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徵。凌霄岩洞内的巨大石柱、石笋大多属典型的棕榈片造型,也称“石灵芝”造型,被称为“世界石灵芝王国”。
花滩森林公园
花滩森林公园是一九九三年广东省林业厅批准建设的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广东阳春市境内中心的西山山脉地带,属亚热带气候,公园境内面积4000多公顷,水面面积400多公顷
慈云岩与通天蜡烛
慈云岩与通天蜡烛在春湾中山公园中,隔湖相望。该岩是阳春着名的古蹟之一。
仙湖
仙湖与白水瀑布一样,位于八甲山区。该湖远名仙家垌水库,总面积16.6平方公里,集雨面积200平方公里,最宽处1900米,水最深处达40米。
白水瀑布
白水瀑布位于阳春市八甲镇10多公里外的崇山峻岭中。瀑布垂直落差达255米,被誉为“岭南第一瀑”,
龙宫岩
岩洞全长1400米,龙泉溪水清澈,又称伏旧岩,国家二级景点。
通真岩
通真岩,原名铜石岩,位于春湾圩东南方约1公里的铜石山上,是古代铜石寺的遗址。
鹅凰嶂
鹅凰嶂自然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华南地区热带北缘季雨林和山地雨林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
鹅凰嶂自然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华南地区热带北缘季雨林和山地雨林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
玉溪仙景
一洞顶的“皇冠”石,酷似皇冠,该洞以“金盏叠泉”最为壮观,一个个金黄色的石盏满载清澈的泉水往下流。
古雅崆峒
崆峒岩位于阳春城西3公里处,始建于明代万曆丁丑年间,清乾隆二十一年阳春县令姜山重修寺宇。崆峒岩又名“四崆峒山”。
鱼王石
在春城镇北面8公里的漠阳江畔,有两尊奇石。从东面望去左石象鳌鱼,右石象黄鱼。
春湾石林
春湾石林位于春湾镇东北2公里的蓬花垌。珠江电影製片厂、香港亚洲电视台等在这里先后拍摄了《岳飞》、《天蚕变》等30多部影视片。
人物
冼英(512-)史称“冼夫人”,封谯国夫人。历梁、陈、隋三代,出身高凉俚族首领家庭,梁大同元年(535年),高凉太守冯宝与冼夫人结婚,其后子冯仆任阳春太守,孙冯盎领漠阳太守(各史志均误刊为汉阳太守,阳春县誌有刊正为漠阳太守),曾孙冯智戴任春州刺史。至唐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冯智戴逝世(刻石像立于唐高宗乾陵)。冼夫人及其儿孙统辖、治理阳春地方共163年。长安元年(701年)兵入高州,杀冯君衡。冼夫人及冯氏地方政权结束。
冯仆,字纯贤,生于梁太清二年(548年),在阳春郡太守任内,娶冼氏族女为妻,生养有魂、暄、盎等三子。
冯盎(573-649),字明远,生于陈太建五年,由于冯家迁居良德县,史书称良德人。冯盎善于治理地方,得民心。贞观二十三年死。赠左骁卫大将军,荆州都督,刻石像立于唐太宗昭陵。有子二十余人。
韦君载(生卒年不详),字厚元,宋南乡都留安村(今属岗美镇)人。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会试,登进士。以奉议郎,权摄广南东路提举。
梁国杰(生卒年不详),本县人,元朝武士。有才略,正直无私,两任邻封,官为昭勇大将军、沿海招讨使。威令严明,士卒从命,海寇遁迹。
莫益兰(生卒年不详),别号安民,春北新围人(今春湾镇安民村委会),元末农民起义首领。
梁应材(1587-1660),号瑶石,生于明万曆十五年,春城人。万曆四十年广东乡试第十二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京都会试第一百二十八名,登进士,授江西进贤县令,调任芜湖县令。
刘裔烗(1627-1698),字嗣昭,号绮园,生于明天启七年,太平都(今三甲镇新楼)人。清顺治十七年广东乡试第十九名举人。康熙二十八年,授山东济阳县令。总纂《阳春县誌》,着有《述古家训》、《赏奇轩集》,《绮园诗钞》。
李惟扬(1683-1756),原名修先,号嵩台,生于清康熙二十二年,南乡都李堡(今属岗美镇)人。康熙五十年广东乡试武科第一名;五十一年京都会试第九十一名,登武进士;殿试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累迁广东左、右翼镇总兵。为官33年,着有《嵩台诗词》。
林闻誉(生卒年不详),字型仁,号静山,春城人。康熙五十九年广东乡试第十二名举人;六十年京都会试第一百五十一名,登进士。雍正元年任直隶顺天府保定县令,升霸州知州。着有《花笑轩诗文集》、《排律》和《杂着》。
谢仲坃(1702-1777),字孔六,号耳溪,轮水(今属岗美镇)人。雍正元年广东乡试第一名,登解元;雍正五年京都会试登明通进士。乾隆三十七年护理衡永郴桂道,次年升驿盐长宝道道台。平江县城南、水府庙侧兴建“谢侯祠”,塑有手执红薯的仲玩像供后人瞻仰。着有《楚南纪略》、《山余堂诗集》、《耳溪文集》。
刘宗湘(1700-1759),字亦广,号曲水,三甲堡旧院村人,清雍正举人。在京任职7年,逝于郎署。
何朝端(生卒年不详),春城人。清乾隆十五年广东乡试第二十九名,登举人,十九年京都会试,登明通进士。授东安教谕,先后任海康、遂溪、徐闻等县教谕,升任雷州府教授。
梁作文(生卒年不详),字有造,号纲菴,阳春县城人。其兄作兴在乾隆元年成为广东乡试第十七名举人。作文于乾隆十五年(广东乡试,得第二十三名登举人,授国子监学正;二十二年京都会试,为第十名登进士。任河南陈州府项城县知县。倡建莲溪书院,卒于任上,书院侧建梁侯祠纪念。
谢方端(1724-1813),清雍正二年生于岗尾轮水(今岗美镇),谢仲坃长女。幼年丧母,与刘宗衍结婚。而立之年,夫去世,子方三岁,还有两代遗孀。晚年随子芗谷居于官署,有《小楼吟稿》、《小楼诗钞》流传。
刘荣玠(1773-1836),字介佩,又字锡亭,号南屏,三甲人。生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嘉庆十二年广东乡试第十八名,登举人;十六年京都会试第三十二名,登进士。官至嘉兴、严州、虔州等府知府。晚年着有《以约堂文稿》,重订《左传记事本末》。
刘世馨(1752-1837),号芗谷,字德培,以号行世,谢方端之子,生于清乾隆十七年。三甲新楼村人。署雷州府教授。着有《粤屑集》。
谭敬昭(1773-1830),字子晋,又名康侯,号选楼,生于清乾隆三十八年,阳春县城人。嘉庆十一年郡试第一名秀才;十二年广东乡试十一名举人,选充武英殿校录官;二十二年京都会试第二百三十二名,登进士。授户部主事,寄寓于北京广东会馆。一生勤于文学着作,尤精歌赋,其诗词着称岭南,幼年着《趋庭》、《闻韶》诗集。青年着《答客难》、《七稽》等名作,甚称于时,乐府尤为出众,与张维屏、黄培芳并称“粤东三子”。晚年着有《听云楼诗钞》、《词钞》。道光十年卒于任。《清史稿》有传。
黎四贵(1811-1854),南厢都平坦堡下塘朝(今合水镇)人,生于清嘉庆十六年,善于经商,到道光二十五年地租收入增到8000余石;在新兴、春湾、合水、春城等地开设当铺9间,家财值毫银60万元。受太平天国和天地会的影响,在鹹丰三年(1853年)农曆三月,组织农民队伍起义反清。黎四贵、江阿戊进城,张贴文告,释放囚犯。守备黄者常逃奔双滘,知县刘式恕出走三甲,千总吕文光退屯崆峒岩,农民起义声震阳春。
罗升棓(生卒年不详),字瑄琳,号次桓,原籍大铛湾(今河镇),后迁居春城。清嘉庆二十一年广东乡试第六十九名举人;嘉庆二十四年京都会试第二百五十名登进士。名闻于朝,调潼州、重庆、夔州知府。着有《兀兀集诗钞》。
莫苍棨(生卒年不详),字戟门,那乌堡(今春湾镇)狮子岗人。清道光十四年广东乡试第六十四名登举人;十五年京都会试第一百一十一名登进士。官至太原同知,69岁卒于任。
刘荣琪(1817-1868),字昆圃。生于清嘉庆二十二年,三甲人。道光二十四年广东乡试第八名登举人;二十五年京都会试第一百三十四名登进士。任工部主事。
刘承辇(1821-1893),字鸣驺,号銮坡,生于清道光元年,三甲人。道光二十六年广东乡试第十二名登举人。同治元年京都会试第一百七十名登进士。授刑部主事,改江西候补同知,署广丰县令,调江西瑞州府同知,加知府衔。鹹丰四年天地会首领江阿戊、黎四贵攻陷阳春县城;同治元年客家军首领韩端、戴子桂由恩平攻陷上三都黄泥湾、合水等地;同治二年太平军首领郑金、刘昭等攻陷潭水、三甲、八甲、双滘等地,刘承辇先后三次组织和率领民团乡勇协助阳春千总镇压各路起义军。
颜有庄(生卒年不详),青山堡大塘村(今松柏镇境)人。鹹丰二年广东乡试第六十四名登举人;十年京都会试,登进士。授浙江仁和县令,太平天国李秀成军攻陷杭州,颜自缢于县署。清廷恤荫三代“云骑尉”。
刘德琯(生卒年不详),字子韶,号小夔,潭水堡高人。清同治二年广东乡试第三十三名登举人。善诗赋,通经史,主讲瑞云书院10年。同治十三年署部选司训,任三水县教谕。光绪三十年(1887年)续修《阳春县誌》,稿成未刊行。65岁卒于任。着有《射木山房诗集》。
郑宏璋(1911-1983)春城人,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主任。
黄云(1921-2011)春城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党委副书记、顾委主任。
罗杰(1925-)春城人,曾任广东省科委主任。
黎运汉(1927-)双滘人,修辞学家,暨南大学教授。
谢维祥(1930-)双滘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阳春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郑秉业(1931-1999),岗美镇新圩人。1988年担任阳江市委副书记,后任阳江市政协主席。
杨开乔(生年不详)永宁人,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院长。
吴泽伟(生年不详)潭水人,阳春旅外联谊会名誉会长、深圳大学原党委书记。
黄伟(生年不详)春湾人,深圳市阳春商会名誉会长,深圳市新世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魏建朝(生年不详)深圳市阳春商会会长,深圳市富基集团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希臻(1955-)春城人,曾任阳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正厅级)。
梁本佳(1955-)马水人,曾任中共阳江市委常委、秘书长,广东省质监局党组成员、副巡视员、巡视员。
黄运带(1955-)岗美人,曾任阳江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严植婵(1964-)女,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党组成员
钟毅(1965-)永宁人,香港中联办广东联络部主任。
陈伟才(1972-)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冯文乐(1980-)男歌手。通过“残酷一叮”节目走红。
黄小瑜(1984-)合水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08级本科,中国内地女演员。
(历史人物资料整理自1996年版《阳春县誌》,历史人物主要选取晚晴以前人物,晚晴及以后人物待完善)
城市荣誉
中国春砂仁之乡
中国马水桔之乡
中国孔雀石之乡
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根雕雅石)之乡
全国体育先进县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广东省卫生城市
2016年8月17日,第四次被命名为“广东省双拥模範县(市、区)”
2016年10月,入选首批“广东省戏剧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