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传媒学院(Sichuan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院校,为四川师範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优秀院校、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範高校等称号。
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97年的成都理工学院广播影视学院。2001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四川传媒学院。
截至2016年1月,学院占地2000余亩,校舍面积近60余万平方米,有各类实验室、实习、实训室近100余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9亿元;设立了13个教学系(部),开设51个本科专业,39个专科专业;有教师1000多人,在校生20000余人。
基本介绍
- 主管部门:四川省教育厅
- 学校官网:http://www.cdysxy.com
- 中文名:四川传媒学院
- 外文名:Sichuan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 简称:川传(SUMC)
- 创办时间:1997年
- 类别:民办高校
- 类型:艺术
- 属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 现任领导:校长、党委书记:马洪奎
- 高职专业:39个
- 本科专业:51个
- 院系设定: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艺术动画与设计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新闻系等
- 院训:博学笃行 德艺双馨
- 院歌:《梦想就在前方》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团结学院路67号(邮编611745)
- 院校代码:13669
- 主要奖项: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範高校
全国百强教育先进单位
中国信息化百家优秀成果转化基地 - 知名校友:沈强、田桐、徐婷等
历史沿革
1997年,为适应四川省广播影视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地质矿产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成都理工学院与四川省广播电视厅、四川广播影视艺术专修学院签订合作协定,联合举办成都理工学院广播影视艺术学院。
四川传媒学院

2001年,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成立。成都理工学院更名成都理工大学,学院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2003年,学院摄影系成立。
2009年,学院广播电视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建设单位。
2010年,学院与蒲江县人民政府签定了“校区项目投资协定书”,建设蒲江校区。
2012年9月,学院航空系成立。
2013年,教育部批准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改建为四川传媒学院。
2015年1月15日,学院举行全媒体互动式演播中心启用揭幕仪式。2月,四川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学院为首批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院校。3月,学院影视编导与管理系更名为影视编导系,新闻系更名为新闻与网路传播系。11月,学院英语教研室更名为外国语部。
2016年9月,学院蒲江校区启用。撤销原播音与主持艺术系、电影电视系、艺术设计与动画系,成立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艺术设计与动画学院。10月,学院新媒体传播艺术研究院和新媒体传播艺术系成立。12月,学院成立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原数字媒体技术系更名为艺术与科技系。
2017年6月,学校撤销艺术与科技系和数字媒体系,共同组建数字媒体与创意设计学院。11月,四川传媒学院组建综艺影视学院。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1月,学院有教师1000多人,其中有正高级职称100人,副高级职称240多名,具有研究生学位的400多人。教师中有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3人,“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13人,“飞天奖”获得者9人,“华表奖”获得者4人,“百花奖”获得者2人,“金鹰奖”获得者4人,“金鸡奖”获得者3人,“金像奖”获得者3人,四川省教学名师2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级教学团队1个。
四川省级教学团队:广告学教学团队(钟永建,2011年)
四川省教学名师:肖建春、蔡淮
四川省“优秀教师”:刘彤
院系设定
截至2016年1月,学院设立有13个教学系(部),开设51个本科专业,39个专科专业。
院系 | 专业 | 类别 |
---|---|---|
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本科 |
录音艺术 | 本科 | |
播音与主持 | 专科 | |
电影电视学院 | 广播电视编导 | 本科 |
戏剧影视文学 | 本科 | |
数字媒体艺术 | 本科 | |
影视摄影与製作 | 本科 | |
艺术与科技 | 本科 | |
音像技术 | 专科 | |
影视多媒体 | 专科 | |
广播影视节目製作 | 专科 | |
影视编导 | 专科 | |
艺术设计与动画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本科 |
环境艺术设计 | 本科 | |
产品设计 | 本科 | |
动画 | 本科 | |
数字媒体艺术 | 本科 | |
雕塑 | 本科 | |
公共艺术 | 本科 | |
工艺美术 | 本科 | |
环境艺术设计 | 专科 | |
广告设计与製作 | 专科 | |
视觉传播设计与製作 | 专科 | |
艺术设计 | 专科 | |
影视动画 | 专科 | |
展示设计 | 专科 | |
新闻与网路传播系 | 广播电视学 | 本科 |
网路与新媒体 | 本科 | |
新闻学 | 本科 | |
数字出版 | 本科 | |
广播电视编导 | 本科 | |
网路新闻传播 | 专科 | |
新闻采编与製作 | 专科 | |
影视编导 | 专科 | |
表演系 | 表演 | 本科 |
艺术教育 | 本科 | |
戏剧影视表演 | 专科 | |
表演 | 专科 | |
表演艺术 | 专科 | |
音乐舞蹈系 | 音乐表演 | 本科 |
音乐学(音乐教育) | 本科 | |
舞蹈表演 | 本科 | |
舞蹈编导 | 本科 | |
音乐表演 | 专科 | |
舞蹈表演 | 专科 |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 本科 |
表演 | 本科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本科 | |
艺术设计 | 专科 | |
人物形象设计 | 专科 | |
服装表演 | 专科 | |
服装设计 | 专科 | |
摄影系 | 平面摄影 | 本科 |
影视摄影与製作 | 本科 | |
传播与经贸系 | 广告学 | 本科 |
传播学 | 本科 | |
秘书学 | 本科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科 | |
市场行销 | 本科 | |
财务管理 | 本科 | |
广播电视编导 | 本科 | |
广告设计与製作 | 专科 | |
传播与策划 | 专科 | |
财务管理 | 专科 | |
会计 | 专科 | |
影视编导系 | 广播电视编导 | 本科 |
电影学 | 本科 | |
文化产业管理 | 本科 |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 | |
电视製片管理 | 专科 | |
电影艺术与美学 | 专科 | |
公共关係 | 专科 | |
酒店管理 | 专科 | |
数字媒体技术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网路工程 | 本科 | |
电子商务 | 本科 | |
广播电视工程 | 本科 |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 | |
艺术与科技 | 本科 | |
动画 | 本科 | |
数字媒体艺术 | 本科 | |
计算机网路技术 | 专科 | |
电子商务 | 专科 | |
广播电视技术 | 专科 | |
套用电子技术 | 专科 | |
影视动画 | 专科 |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专科 | |
航空系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本科 |
播音与主持 | 专科 | |
空中乘务 | 专科 | |
资料来源:具体招生信息详见学校招生官网 |
教学建设
- 硬体条件
截至2016年1月,学院有1000余台专业摄像机和600余部数位相机,其中高清摄像机500余台、ALEXA、RED、索尼、佳能等系列高端数字电影摄影机近10套、飞思大画幅数码变焦后背;有非线性编辑系统3500余套、影视后期製作图形工作站1800余套、演播厅、室40余间、录音、配音室150余间、画室130余间;有投资近2000万元的全媒体互动式演播中心、3D高清“8+1”转播车、录音棚、1.6万平米的大型多功能艺体中心、中影院线数字电影院、4个自办电视频道和省级台标準的全景式电视直播间、电台直播间、具有300多台器械的大型健身中心。
- 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1月,学院有四川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四川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2个,四川省级特色专业1个,四川省级综合改革建设专业4个,四川省套用示範专业2个,四川省级精品课程7门。2013年,《以培养五自套用型人才为目标推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获2013年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四川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文化产业振新背景下广播影视人才模式创新实验区
四川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广播电视实验教学中心、影像摄製实验教学中心
四川省级特色专业:广播电视编导
四川省套用示範专业:广播电视编导、摄影
四川省级综合改革建设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艺术设计、广告学、戏剧影视文学
四川省级精品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系部 | 立项时间 |
---|---|---|---|
1 | 电视画面编辑 | 编导与戏文系 | --- |
2 | 艺术概要与欣赏 | 传播与经贸系 | 2008年 |
3 | 广播电视一体化现场製作 | 编导与戏文系 | 2008年 |
4 | 影视编剧 | 编导与戏文系 | 2009年 |
5 | 电视摄影 | 编导与戏文系 | 2009年 |
6 | 有声语言表达基础 | 播音与主持艺术系 | 2010年 |
7 | 立体构成 | 艺术设计与动画系 | 2010年 |
资料来源: |
- 教学成绩
时间 | 获奖人(获奖作品) | 获奖类别 |
---|---|---|
2016年10月 | 泽宙斯姬 | 2016“闪亮大学声”全国总冠军冠军 |
2015年10月 | “BIGTOY大玩具视频杂誌” | 首届中国“网际网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
2015年9月 | --- | 第六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
2015年6月 | 小合唱《怒江谣》 | 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声乐类专业组二等奖 |
2015年6月 | 《羌寨村官》 | 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微电影二等奖 |
2015年6月 | 《G318》 | 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微电影一等奖 |
2015年1月 | 话剧《一代斯文》 | 四川省第三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 |
资料来源: |
合作交流
截至2016年1月,学院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美国纽约电影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英国伦敦艺术大学、韩国全州大学、韩国济洲观光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同志社大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十余所院校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如与美国纽约电影学院、韩国全州大学等国外院校签定了硕士直通车项目和专升本项目。开设本硕连读国际班、专本连读国际班。
学术研究
研究机构
根据2017年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四川省财政重点专项实验室1个,校企联建实验室5个。
类别 | 名称 | 立项时间 |
---|---|---|
四川省财政重点专项实验室 | 增强现实与互动媒体实验室 | 2014年 |
校企联建实验室 | 应急广播与全媒体工程实验室 | 2015年5月 |
中国高校数字媒体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数字电影领域) | 2015年5月 | |
联想ThinkStation图形艺术中心联合实验室 | 2011年 | |
佳能影像实验室 | 2016年 | |
微软动力联合实验室 | --- | |
资料来源: |
研创成果
- 艺术创作
截至2016年6月,学校由学生编导的作品《乡村里的中国》获中国电影华表奖纪录片大奖;学生创作的长篇电影《翩翩起舞的姑娘》、《火烈鸟》连续两年入选华语青年影像论坛。校企联合併参与出品、发行和製作的3D水墨动画电影《喵星少年漂流记》在全国公映;师生共同创作的数字电影《父亲》、《血脉兄弟》、《留爱》等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教师担任主要编剧的电视剧《壮士出川》获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原创话剧《一代斯文》获第四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最佳编剧奖和优秀剧目奖并受邀为海峡两岸清华大学校庆进行专场演出。
校园活动

- 项目承担
2012年,学校共有19项获得四川省教育厅立项批覆,其中成果转化重大培育项目2项,重点项目7项,一般项目10项。学校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影视文化对成都地区未成年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顺利结题。
- 成果获奖
2016年,在2016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中,学校教师编写的论文《“网际网路+”时代全媒体出版平台建构与创新服务模式研究》获得一等奖。
2013年,《微影筑梦——微故事片创作初探》获第十届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影视文化对成都地区未成年人的影响及对策调研报告》获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第一届两类专项研究成果一等奖。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根据2017年2月信息显示,四川传媒学院图书馆藏书量30万册。
文化传统
校训
博学笃行,德艺双馨
释义:博学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十九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就是学识渊博,学问丰富。笃行即坚定地付诸行动,使目标得以实现。只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德艺双馨,语出《国语·周语》:“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大意为:培养学生,应该以思想品德教育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校徽

释义:校徽由红绿蓝三色组成,主要图案分别体现学院的地域属性(四川:“川”)、学校类别属性(传媒:"Media"),又似飞翔的和平鸽以及飘扬的旗帜。图案周围分别有四川传媒学院中英文名称以及英文缩写。校徽图案有放飞自我,实现梦想的寓意。校徽设计者为学院艺术设计与动画系教师韩硕。
现任领导
职务 | 聪明 |
---|---|
党委书记,校长 | 马洪奎 |
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纪委书记 | 张书玉 |
副校长 | 薛莉华 、陈祖继、王雷、黄莓子、董孝壁、刘黎、冉光泽、王家福 |
党委副书记 | 陈俊明 |
资料来源: |
知名校友
姓名 | 备注 |
---|---|
李丹 | 四川卫视节目主持人。 |
沈强 | 青海卫视节目主持人。 |
田桐 | 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凤凰卫视中华小姐环球大赛总冠军。 |
徐婷 | 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代表作《小神来了》、《北漂童话》。 |
毛楚玉 | 中国模特之星大赛全国总冠军。 |
史欣灵 | 中国模特之星大赛全国总冠军。 |
苏彦洁 | 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代表作电视剧《小情人》、《我星飞扬》。 |
周奕彤 | 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代表作《喋血武工队传奇》、《疯狂天后》。 |
于易洲 | 环球国际小姐历史上第一位中国冠军 |
资料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