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谢和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原校长)

2019-09-19 15:21:10 百科
谢和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原校长)

谢和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原校长)

谢和平,1956年1月17日出生于湖南娄底,矿山岩体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校长,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校长。

1978年谢和平进入中国矿业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1993年至1995年担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1995年获得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6年入选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997年至1998年担任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1998年至2003年担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3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2003年至2017年担任四川大学党委常委、校长;2012年当选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委员会主席;2018年获得第七届“IET杰出大学校长奖”。

谢和平长期从事矿山工程力学的理论与套用研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谢和平
  • 外文名:He-ping Xie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湖南省娄底市
  • 出生日期:1956年01月17日
  •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 毕业院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
  •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代表作品:《分形-岩石力学导论》、《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
  • 性别:男
  •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 学历:研究生
  • 学位:工学博士

人物经历

1956年1月17日,谢和平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
1975年9月,谢和平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
1978年9月,谢和平进入中国矿业大学数学与力学系力学专业学习。
1982年7月,谢和平大学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9月考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数学与力学系研究生,先后获得矿山工程力学专业硕士(1985年7月)、博士学位(1987年7月)。
1986年10月,谢和平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7年7月,谢和平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
1992年3月至1993年2月,谢和平担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助理。
1993年2月至1995年3月,谢和平担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
1994年,谢和平成为首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的专家。
1995年,谢和平成为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专家。
1996年,谢和平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1997年,谢和平成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
1995年3月至1997年10月,谢和平担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兼北京研究生部主任(其间:1997年3月至1997年7月, 在中央党校进修班学习)。
1997年10月至1998年08月,谢和平担任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
1998年8月至2003年6月,谢和平担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其间:2000年3月至2001年1月, 在中央党校中青班(16期)学习)。
2001年11月,谢和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煤炭开发)。
2002年,谢和平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3年,谢和平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
2003年6月至2017年5月,谢和平担任四川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副部长级)。
2006年6月,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成立,谢和平担任院长。
2017年5月至12月,谢和平担任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12月26日,中组部相关负责人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四川大学校长调整的决定:谢和平同志因年龄到限不再担任四川大学校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20世纪80年代,谢和平在中国最早建立了裂隙岩体巨观损伤力学模型来研究其自然性状及导致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开拓了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并套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其相关的巷道支护设计等重要工程领域。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工程套用中套用,他的主要学术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岩体损伤力学研究
岩体为天然损伤体,其变形特徵为大变形,常规方法难以準确描述和计算。20世纪80年代他在中国国内首先提出了一个考虑裂隙岩体能量耗散和大变形的损伤因子,建立了岩石损伤断裂全过程的损伤演化方程和本构模型;提出了岩石蠕变非线性大变形损伤理论及有限元数值方法,成功预测了采动围岩的损伤大变形程度和蠕变稳定过程,从而广泛套用于岩层移动和巷道大变形预测等重要工程领域。
岩体力学的分形研究
岩体工程中经常遇到断层、节理、破碎断裂、矿体块度控制等非连续行为,他在岩石损伤力学描述岩体整体巨观连续性行为基础上,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的非连续行为进行研究,并在裂隙岩体工程中得到了套用。对岩体中的节理断层,他套用分形方法建立了节理构形模型,得到节理分维值与JRc(节理粗糙係数)的定量关係,对JRc进行了準确预测。同时利用分形方法系统研究了节理粗糙性对抗剪强度、剪下变形、应力集中程度以及接触性质的影响关係,为相关的节理岩体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矿山采动引起的岩体破坏断裂行为,他套用分形方法建立了岩石穿晶断裂、穿晶沿晶耦合断裂的分形模型,推导出岩石断裂破坏的临界扩展力,推广了Griffith準则并得到实验验证。针对岩石动态断裂行为,他建立了岩石动态裂纹扩展力学行为与细观结构关係的分形模型,从巨观上定量解释了岩石动态裂纹扩展速率实验值远低于理论值、裂纹分岔导致断裂韧性增加的物理机制,从全新角度分析了岩体动静态裂纹扩展规律和行为,为矿山采动引起的冲击地压、边坡失稳等重大工程灾害的科学预测与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研究成果的工程套用
原煤炭部“九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坚硬厚煤层综放开採关键技术研究”中顶煤块度控制是该项目的关键技术。他运用分形方法和能量耗散理论建立了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的数学力学模型,由此提出和设计一套“顶煤弱化预爆破技术方案”,保证了顶煤放落的块度要求,提高了回收率,使大同硬煤条件下放顶煤技术获得成功。
对富含断层和节理的非连续矿山岩体的开採沉陷问题,他首次套用分形方法得到了岩体断层滑移、沉陷量与节理空间分布、粗糙度的定量关係;提出用局部有限样本进行分形插值获得矿山深部断层表面形态的方法;研究了富含节理和断层的上覆岩体破坏和地表移动规律。波兰国家科委连续三年资助该成果在中国和波兰矿山的套用和深入研究,成果在河南鹤壁矿务局套用,取得了直接经济效益。
  • 学术论着
截至2015年8月,谢和平出版中英文专着6部、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被SCI收录40余篇、引用300余次。国际岩石力学学会邀请他撰写了英文专着《Fractals in Rock Mechanics》,作为国际岩石力学研究丛书第一卷,1993年由Balkema出版社出版,他是该丛书的唯一中国作者。
出版着作
出版日期名称作者出版社
2018.05
《煤炭革命的战略与方向》
谢和平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8.05
《特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谢和平着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06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与能源变革研究 第1卷》
杜祥琬,谢和平,刘世锦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03
《CO2矿化利用与钾长石资源开发》
梁斌,李春,岳海荣,谢和平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01
《深部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与技术》
谢和平,林柏泉,周宏伟着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04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纵览》
谢和平主编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5.11
《海霞两岸高校书法名家作品集》
谢和平,黄宗贤主编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4.05
《中国煤炭科学产能》
谢和平,王金华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14.05
《煤炭安全 高效 绿色开採技术与战略研究》
谢和平着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04
《谢和平书《论语》一百则》
谢和平,刘志超着
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2012.01
《大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谢和平着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1.01
《谢和平书法作品集》
谢和平书
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2010.03
《中国的力量 从汶川与海地地震后20天看中国的制度、文化和精神》
谢和平主编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06
《反贫困与国际区域合作》
谢和平主编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10
《世纪弦歌 百年传响:四川大学校史展 1896-2006》
谢和平主编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10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长廊》
谢和平主编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01
《深部开採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
谢和平,彭苏萍,何满潮编着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谢和平创新研究群体》
谢和平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09
《全国第八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
谢和平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05
《岩石力学》
谢和平,陈忠辉着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06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工程院“可再生能源发展”工程科技论坛论文集》
黄其励,谢和平主编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8.06
《可持续发展与煤炭工业 中国科协第31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暨首届“煤炭青年学者论坛”报告文集》
谢和平主编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8.06
《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
谢和平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7.09
《非线性力学理论与实践》
谢和平主编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7.03
《分形套用中的数学基础与方法》
谢和平,薛秀谦编着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11
《分形-岩石力学导论》
谢和平着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10
《跨世纪的矿业科学与高新技术 中国科协第十四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报告文集》
谢和平等主编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1.05
《分形几何 数学基础与套用》
谢和平等编译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0.02
《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
谢和平着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87
《岩石蠕变损伤非线性变形分析及微观断裂的Fractal模型》
谢和平着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期刊论文
谢和平, 许唯临, 刘超,等. 山区河流水灾害问题及应对[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8(3).
谢和平. 新时代科技经济学的思考与构想[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1):5-10.
Xie H, Gao M, Zhang R, et al. Study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echanical Response of Coal Mining at 1000 m or Deeper[J]. Rock Mechanics & Rock Engineering, 2018(6):1-16.
谢和平, 许唯临, 刘超,等. 地下水利工程战略构想及关键技术展望[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 37(4):781-791.
谢和平.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西部特点的世界一流大学[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1):1-4.
谢和平. 矿区地下建设宜居城市,是煤矿高端转型的办法[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7(13):95-95.
谢和平, 高峰, 鞠杨,等. 深地科学领域的若干颠覆性技术构想和研究方向[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7, 49(1):1-8.
谢和平, 高峰, 鞠杨,等. 深地煤炭资源流态化开採理论与技术构想[J]. 煤炭学报, 2017, 42(3):547-556.
Xie H, Ju Y, Gao F, et al. Groundbreaking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conceptualization of fluidized mining of deep underground solid mineral resources[J]. Tunnelling &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7, 67:68-70.
XIE HePing, GAO Feng, JU Yang,等. 页岩气储层改造的体破裂理论与技术构想[J]. 科学通报, 2016(1):36-46.
Xie H, Xie J, Gao M, et al.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mining-enhanced permeability for simultaneous exploitation of coal and gas[J].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5, 73(10):5951-5962.
Xie H P, Feng G, Yang J U, et al. Novel idea of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3D volume fracturing for stimulation of shale gas reservoirs[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6, 61(1):36.
Xie H, Li X, Fang Z, et al. Carbon geological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in China: current status and perspectives[J]. Acta Geotechnica, 2014, 9(1):7-27.
Xie H P, Wang Y F, Yang J U, et al. Simultaneous mineralization of CO2 and recovery of soluble potassium using earth-abundant potassium feldspar[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 58(1):128-132.
  •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8年6月,谢和平的科研成果获得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煤炭部、教育部等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6项(均为第一获奖人)。
时间项目名称奖励名称
1991年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
岩石损伤断裂的分形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 三等奖
1996年
岩石节理粗糙係数的分形估计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
煤炭科技进步一等奖(独立获奖人)
1999年
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等奖
2000年
坚硬厚煤层综放开採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2001年
裂隙岩体力学的分形研究
教育部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07年
破断岩体表面形貌与力学行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人才培养

  • 教育理念
2016年6月,谢和平在四川大学2016届学士学位授予典礼上的讲话时说:川大的毕业生走向社会,首先必须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去追求振兴民族、献身国家、奉献社会的精神境界,去追求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去追求成为一个能够担当时代重任、真正有所作为的人,更希望你们都能活得正直、善良、实在、厚道,首先至少应该做一个厚道的川大人。
  • 国外讲学
1990年12月至1991年11月,被美国犹他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为该校正式开设两门课程。1994年和1996年,两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德国汉诺瓦大学讲学。1993年、1997年和1999年,三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波兰西里西亚工业大学讲学与合作研究。
  • 指导学生
截至2018年6月,谢和平先后培养出了博士、博士后近30名。

荣誉表彰

时间荣誉/表彰
1990年
“煤炭系统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
1991年
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
1991年
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2年
中国青年科技奖
1993年
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为全国6名获奖者之一
1993年
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
1997年
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2001年
孙越崎能源大奖
2001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4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7年
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成为该校建校232年来获此荣誉的第五人
2008年
香港理工大学第十五届“杰出中国访问学人计画”表彰
2012年10月
香港理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2012年11月
英国诺丁汉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2017年5月
牛津大学圣艾德蒙学院授予的“牛津大学圣艾德蒙Fellow”学术称号
2017年5月
摩尔多瓦科学院授予“高级荣誉院士”奖章
2018年9月
第七届“IET杰出大学校长奖”

社会任职

时间担任职务
1992年10月至1993年8月
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客座教授
2006年10月
四川省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一届会长
2007年10月至2012年11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中央候补委员
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委员会主席
2012年12月至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委员会主席
2013年03月至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
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二届)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
教育书画协会副会长
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
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
国家重点研发计画“深部岩体力学与开採理论”项目负责人
《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主编或编委

人物评价

谢和平为岩体(巨观连续与非连续)力学与工程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何梁何利基金评)
谢和平富有创新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良的科研道德。作为分形几何与岩石损伤力学的嫁接者,他的成果在国际岩石力学界引起轰动,被称为矿山岩体力学理论与工程套用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科学家”;作为大学校长,他带领四川大学初步进入中国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行列。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率四川大学师生员工全面、全力、全程参与灾区抗震救灾、灾后防疫和灾后重建,为支援灾区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