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

2019-05-10 08:01:42 百科
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

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

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是适应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製造业基地的需要,逐渐发展建成的教学型校区。

2018年4月26日成功发射的“青科大一号”卫星数据接收基地设定在青岛科技大学大数据学院。

高密校区位于高密市密水街道杏坛西街1号,紧邻高密市政治经济商业中心,毗邻高密市植物园,周边环境优美、风景秀丽。高密校区现分为通德教学区与明德教学区,规划占地800亩,目前有在校生4000余人。

高密校区是青岛科技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由青岛科技大学统一招生,所有教学计画、教学要求、培养模式全校统一。高密校区与国外20余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係,为学生出国留学、继续深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套用化工技术、机械设计与製造、商务英语、计算机套用技术、计算机软体技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财务管理、产品造型设计、电气自动化技术、生产自动化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专科专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青岛科技大学 高密校区
  • 外文名: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Gaomi Campus
  • 简称:青科大高密校区
  • 校训:明德、笃学、弘毅、拓新
  • 创办时间:2009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现任校长:马连湘
  • 所属地区:中国 山东 潍坊 高密
  • 主要院系:化工系,自动化系,计算机系,经管系,机电系,艺术学院等
  • 学校类型:工科
  • 崂山校区: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 四方校区: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 高密校区: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 济南校区: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 客座教授:莫言

校区规模

高密校区是青岛科技大学四校区之一,占地800亩,校舍面积21万平方米,在校生规模4000人,教职工260余人。现有22个本专科专业,学科涵盖工、经、管、文、艺等5个门类,设有经管系、计算机系、化工系、机电系、艺术系、外语系、高材系、自动化系等教学系,拥有8个实验中心、37个实验(设计)室。图书资料实行三校区资源共享。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对教师及管理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制,目前有教职工120余人。教学师资及主要管理人员由青岛科技大学派出,
后勤、基建、安全保卫等由高密市提供保障。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建立起稳定的师资及管理队伍。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高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将建成“校园环境优美,教学条件优越”的教学型新校区。
校区所在地高密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胶东地区,胶莱平原腹地,东与青岛市接壤,是春秋名相晏婴、东汉大经学家郑玄、清代大学士刘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故乡。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沿海开放重点县市之一,全国科技创新示範县、全国商标百强县、全国集约节约用地模範县、中国家纺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扑灰年画之乡。

现任领导

王文哲,青岛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密校区校长,主持校区行政全面工作,并分管校区办公室、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陈刚,常务副校长,协助校长抓好校区行政工作,协助校长分管校区办公室、教学等工作。
李淑贞,书记,主持校区党总支工作,分管校区学生、共青团、工会等方面的工作。
刘学新,副校长,分管校区后勤、基建、安全保卫、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工作。
纪正尚,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办公室主任。
官杰,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兼任学校教务处副处长。
李春家,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校区团委书记,兼任校学生处副处长、校团委副书记。
隋传奇,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安全保卫办公室主任。
单保林,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后勤基建办公室主任。
吴汉勇,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图书馆馆长,兼任校图书馆副馆长。
郭建章,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高密校区机电系主任
校区西门校区西门
尹洪山,青岛科技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高密校区外语系主任
範金石,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高密校区化工系主任
杜军威,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高密校区计算机系主任
吕建国,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高密校区艺术系主任
陈为,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高密校区自动化系主任
杨有才,青岛科技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助理,高密校区经管系副主任

校园文化

学校标识
★校徽
青岛科技大学校徽释义:
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
1.等边六角形的外形,内外两圈形似苯环,意寓青岛科技大学是在原化工学院基础上发展壮大的,体现了历史的继承性;
2. 内环中的中英文“青岛科技大学”字样(中文为手写体,英文为黑体),含指今日之科大必将成为名牌大学,走向世界的雄心壮志;
3.中间的校标形似展翅飞翔的海燕,表现自强刚健、敢为人先的学校精神,海燕形,也意寓青岛科大培养的学生,像海燕勇敢坚强、乐观自信、富有朝气、搏击向上。海燕型校标已作为青岛科大的象徵,在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保留在新校徽中以校标“QUST”形成的海燕的基本形状,强化了海燕形象的气质特徵;
4. “1950”数字表示青岛科技大学的创建年代可追溯至瀋阳轻工业学校。
5.校徽颜色可根据使用环境确定,亦可为全色。[31]
★校训:明德、笃学、弘毅、拓新
★校风:自强、务实、竞合、创新
★校歌
《青春校园》
作词:张克良作曲:印青
这里有江河也有海洋,每一滴水珠都闪耀光芒;
这里有群星也有太阳,
每一寸光阴都千金难量。
明德笃学,志存高远,
这是我梦中笑醒的地方。
争春的花木吐露芳菲,
幽静的小路伸向远方。
伴矫健海燕千里风浪,
我理想的航船从这里启航。
这里是高山也是殿堂,
每一步登攀都无限风光;
这里是校园也是疆场,
每一次拼搏都令人神往。
弘毅拓新,承载希望,
这是我梦中笑醒的地方。
林荫路蕩漾青春歌声,
教学楼闪烁万点灯光。
伴矫健海燕千里风浪,
我憧憬的人生从这里飞翔。

学生组织

学生会
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
学生会全称是“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学生会”,是学生自己的民众性组织,是学校联繫学生的强梁和纽带。学生会在学校党委领导和学校团委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服务同学、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工作宗旨,通过开展有益于同学身心健康的学习、创作、文体、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社会公益等活动,积极创造良好的学风、校风,引导全校学生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牢固掌握各科知识,争做品德高尚、志趣高雅、知识广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全校学生必须自觉接受学生会的领导、督促和检查,积极支持学生会的各项工作。
学生社团联合会
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
社团联全称“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社团联合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青岛科技大学委员会领导下,接受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科技大学委员会指导的全校学生社团自愿结合的联合组织,是校区学生会的的重要组成之一。
是学校以及社会联繫广大学生的桥樑和纽带,是建设校园精神文明、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是全校所有合法学生社团及其利益的总代表。 
大学生权益委员会 
大学生权益委员会全称是“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大学生权益委员会”。
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
主要工作于建设校园文明、维护校园秩序、构建和谐校园、公寓及饮食等方面,是公寓管理中心、食堂管理委员会和学生维权机构的有机结合。
大学生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全称是“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大学生新闻传播中心”,是由青岛科技大学党总支领导,在团委的指导下工作,与各大学生组织通力合作、互助共赢。
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
作为一支独立自主自製的学生组织,主要负责对校区生活的最新动态和校区新闻人物进行採访报导,与此同时,对校区成长和精彩新闻瞬间进行拍照摄影,最终将新闻稿、图片、视频上传校网。是连线学生和校园的纽带,展现校园文化的平台,让外界了解高密校区的视窗。
大学生艺术团
大学生艺术团全称是“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大学生艺术团”。
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
大学生艺术团倡导校园主流文化,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历史传承

校史室位于图书馆一楼,分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两大部分。其中青岛科技大学部分包括学校概况、领导关怀、“峥嵘岁月”、“厚积薄发”、“盛世华章等板块。高密校区部分以“校区由来、领导关怀、发展成就、荣誉、展望未来”为主线,图文并茂,回顾并展望了校区的建设发展情况及所取得的系列成就。
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
校史室是校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载学校历史、弘扬办学传统、彰显办学理念、展示办学成就的重要平台,同时是开展德育教育、人文教育的重要基地。

教学管理

院系专业

学院开设专业
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系
机械设计与製造
模具设计与製造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计算机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分析与套用方向)
计算机套用技术
软体技术
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艺术系
视觉传播设计与製作
产品艺术设计
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外语系
商务英语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化工系
化学工程与工艺
套用化工技术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管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服务与金融理财方向)
财务管理
市场行销(金融行销方向)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材系
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
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
自动化系
电气自动化技术
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
青岛科技大学套用技术学院
套用技术系(2016年撤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机械工程
财务管理
青岛科技大学大数据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分析与套用方向)

机构设定

1、党总支2、校区办公室3、教学管理办公室4、学生工作办公室(校区团委)5、安全保卫办公室6、后勤基建办公室7、校区图书馆
机构设定机构设定

校区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高密校区北门高密校区北门
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建设不断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按照《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的精神,着力加强教学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管理规範建设、大学文化建设和校园基本建设,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型校区。
(二)基本原则
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全面实施规模战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现实,更新观念,健全校地合作办学新机制;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创新的原则,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化内部体制改革,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实现校区的持续和谐发展;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增强校区整体竞争力。
(三)校区定位与总体发展目标
校区音乐喷泉夜景校区音乐喷泉夜景
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是在高密市的大力协助下,依託青岛科技大学师资力量和学科专业优势,适应山东省
经济社会发2展需求,特别是建设半岛製造业基地、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需要,逐渐发展形成的。根据高等教育规律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校区的实际情况,按照校区的办学指导思想,争取到2015年左右,把校区建设成为“校园环境优美,教学条件优越”的、以理工为主,本专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教学型校区。
(四)主要发展指标
——办学层次。教学型校区,办学层次为“本科+专科”,初期仍以专科为主。
——办学规模8000人,争取“十二五”规划前三年突破6000人在校生规模。2011年招生2000人。
——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质量达到青岛两校区同等教学水平。
——专业设定。到2015年,本专科专业总数达到25个左右。逐步加强课程建设,争取1-2人获得校级教学效果优秀奖(青年教师教学效果优秀奖)。——师资队伍。“十二五”期间,将生师比稳定在20:1,按照学校选派现任教师为骨干、定向高密校区招聘的教师为主体、返聘教师为补充的“三位一体”方式,建立约400人的专任教师队伍。适当引进博士,逐步提高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使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100%,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10%以上。
通德会堂通德会堂
——办学条件到2015年,校区占地达到800亩,其中到2012年,校区占地达到600亩,建筑面积达到20.56万平方米,校区二期基本完成主体建设任务。进一步完善校区功能,实现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不断加大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投入力度和装备水平;加大图书资料的经费投入,丰富图书馆馆藏,确保年均增加图书资料2万册以上;实现校园的信息化、数位化、生态化。
(五)主要措施
1、依託学校优势学科,合理布局校区专业
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高密校区将以主动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发展高新技术类学科专业和套用性学科专业为重点,充分依託学校优势学科专业,有步骤、有计画地设定、最佳化学科专业结构,逐步拓宽培养专业,实现学科专业的合理布局和学科间的有机融合。
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半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校的优势学科以及在在材料学、化学工程、套用化学、机械工程和信息与控制工程等方面的特色,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基本形成以化学工程与工艺、套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产过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套用技术、软体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英语、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行销、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装潢)等为主的20多个专业学科。
图书馆图书馆
2、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观念,巩固、完善各项教学制度,深化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品德高尚、身心健康、专业精通、基础宽厚、素质全面的複合型、套用型人才。要增强主动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激励与保障机制,吸引更多优秀生源,继续保持校区生源的高质量。
3、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明德教学区明德教学区
按照“立足长远,适度从紧,按需设岗,契约管理”的总原则,依靠“选派、返聘、招聘”三种渠道,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规模适度、素质过硬、整体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能够适合校区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逐步建立起稳定的师资及管理队伍。以人事代理的用人模式,每年引进30-50名硕士学历的师资力量。制定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适当引进博士及高级职称人才。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热爱教育事业的高水平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形成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在十二五期间,使专任教师的总数达到400人左右,以满足校区教学需要。同时,按照适度从紧的原则配备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水平和教风建设,完善教学工作规範,明确教学岗位职责,健全教师业务档案,强化日常管理考核。加强教师在岗学习培训,分期分批安排教师到青岛校区交流任教,提高主体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
4、增加办学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坚持“开源、节流、严控、增效”的方针,进一步绿化和美化校园,加大教学、科研、工作和生活环境的人性化和数位化的建设力度。
校区绿化一角校区绿化一角
进一步加大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的投入,更新和改善实验教学条件,重点加强为工学类本科专业提供支撑的基础课实验室建设,全面提升实验室建设的标準化和现代化水平,创建省内一流的实验条件。配合新图书馆的投入使用,增加图书数量,适应未来图书馆数位化发展要求,实现三校区图书资源共享。
加强网路建设,保证网路建设质量,提高网路运行速度,确保学校无网路盲区,为师生的教学和学习提供服务;充分利用现代网路、信息技术建设数字校园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重视网路安全,确保学校网路平稳、健康运行。
积极推进校区建设规划。按照高起点、高标準、高效益的原则,在“十二五”前三年基本完成二期主体工程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雅、设施便利、文化品位高和现代化水平一流的数位化、生态化校园。为保证校区2011年招生规模扩大的需要,校区二期建设在2011年7月份前将4栋教学楼、4栋学生宿舍楼交付使用。图书馆办公楼2011年年底封顶。
5、最佳化运行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校园花开校园花开
按照“条块结合、精简机关”的管理要求,在校区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后勤基建办公室、安全保卫办公室、校区图书馆等“五办一馆”的基础上,适当增设相关内部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校区管理服务框架。进一步最佳化行政管理、教学与学生管理和后勤服务与安全保障三个系统协同运作的工作机制,突出“以学生为本”的工作重心和校区管理“条块结合”的工作模式,建立有校区特色的管理工作体系。
6、传承科大精神,践行橡胶品格,建设先进大学文化,增强大学文化辐射力
发扬科大文化建设成果,传承科大精神,践行橡胶品格,採取生动活泼、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学校愿景、办学宗旨、核心价值观等文化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主旋律,培育民族精神,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
倡导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积极参与驻地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定期组织“专家教授高密行”,服务当地经济、社会、科研工作,增强大学文化的辐射力、影响力和美誉度。
7、加强和改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为校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共青岛科技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共青岛科技大学委员会党总支工作条例》、《中共青岛科技大学委员会党支部工作条例》等关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增强领导班子的活力,建立一支团结务实、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干部和教师队伍。
弘毅科技楼弘毅科技楼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学校教学、科研、育人等办学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切实增强党员意识,增强奉献意识,提高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範作用。
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党纪国法教育,增强干部廉洁自律和艰苦奋斗意识,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把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大力开展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重点的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奋工作,建功立业。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学生为本,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团学组织、社团文化、学生公寓和网路思想教育阵地建设,创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条件与环境。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