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吉利大学财经学院是由原北京吉利大学金融证券学院,房地产学院,万科物业学院部分专业,根据学校现有学科门类与专业结构、分布现状、学科专业实力和未来发展需要等实际,成立财经学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京吉利大学财经学院
- 成立财经学院:2013年10月25日
- 教学副院长:王晓光
- 财经学院院长:彭于寿
历史沿革:
2001年6月15日,北京吉利大学董事会做出决定,将经济管理学院设定的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财务会计和金融两个专业分离出来,以此为基础组建金融证券学院。学院由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商务英语研究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彭龙博士担任首任院长;2006年1月3日,学校任命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曾任美国CA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美中经贸促进协会会长梁桂川博士为学院副院长。2008年9月9日,学校任命中国人民大学产业经济学张明博士为金融证券学院第二任院长。
2010年1月8日,经北京吉利大学执行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研究决定,批准设立北京吉利大学万科物业学院等三个二级学院,聘任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解冻同志为万科物业学院名誉院长,聘任企业管理沙盘模拟教学知名专家彭于寿同志为万科物业学院院长。
2013年10月25日,学校公布《二级学院整合工作实施方案》,并根据高等学校二级学院设定的一般规则,结合学校现有学科门类与专业结构、分布现状、学科专业实力和未来发展需要等实际,成立财经学院。《方案》中指出为了对外保持办学的连续性,便于开展产业合作,决定继续保留万科物业学院名称,与整合后的新学院一起挂牌。 同年11月11日,学校任命彭于寿教授为财经学院首任院长。
院长简介:
彭于寿,财经学院院长、万科物业学院院长、高级经济师、教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山大学高继教院兼职教授、企业管理沙盘模拟教学知名专家。曾主持五项课题研究,其中“高职教育商科专业性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北京市高职研究会一等奖。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发表多篇科研论文。主编有《商务沟通》、《市场行销案例分析教程》。系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市场行销》的课程负责人。
王晓光,教学副院长,教授,高级工程师。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硕士。曾在商业银行系统工作八年,擅长商业银行业务的教学,在金融电子化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在《金融科技时代》、《中国计算机报》、《中国计算机用户》上发表过《电子现金现状与发展》、《认识电子商务》等多篇学术论文,承担《金融信息管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与扩大学院自主权》的多项校级教学改革课题。
办学定位:
倡导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高技能、高素质、套用型的综合型财经类人才。
发展愿景:
通过3-5年的努力,将财经学院建设成为以本科教育为主、以高职教育为辅、办学特色鲜明、在财经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既能培训合格甚至出色的毕业生,又能为行业提供策划、培训、谘询服务的特色鲜明的专业学院。通过5-8年努力,本学院综合实力将在民办大学同类院系中名列前茅,在公在同类院校中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学院。
办学特色:
1、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就业平台
学院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係,为学生实习就业搭建平台。目前,学院已与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定,如万科集团、北京华贸第一太平、银创财富等一流企业,学生从一入学即签订就业保障协定。学院根据办学合作伙伴要求设定课程,开展交流宣讲和参观活动。
2、注重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学院从实战出发,精心设计实用性的课程体系,推出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加强实训教学和案例教学,使学生就业后迅速进入角色,而且由北京市政府奖励资助和学校共同投资兴建的金融证券业务现代化实训基地可以满足学院全部实训教学操作的需求。另一方面,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大量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毕业生能够根据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情况,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3、“双证”教育融入教学计画
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市场紧缺型人才为核心、以培养企业实用人才为目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準或任职资格条件,对本院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把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融入教学计画中,使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招生专业:
会计
会计电算化
金融
金融与证券
金融市场行销
金融信息管理
投资理财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房地产行销与策划
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与经营
工程造价
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