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渠县龙潭风景区,龙潭汉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东部的渠县境内,景区规划总面积247.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0平方公里), 海拔在1000m左右,森林覆盖率达95%。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龙潭汉阕风景区
- 地理位置:四川省东部的渠县境内
- 占地面积:247.5平方公里
- 森林覆盖率:达95%
简介
省级龙潭汉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东部的渠县境内,景区规划总面积247.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0平方公里), 地处华蓥山脉中北段,渠县与大竹县的接合部。景区範围约80km²,包括龙潭溶洞群、大坡岭森林公园等部分组成。山岭呈长条形,由北向南伸延,岭脊上为“一山二岭一槽”的地貌形态。海拔在1000m左右,森林覆盖率达95%。景区内景观众多,汇洞景、石景、崖景、瀑景、气景、生景和人文景观为一体,并且有些景物独具特色。
历史文化
龙潭景区地质成份複杂,经过风化侵蚀,形成许多奇形怪状的孤立岩石。这块岩石从北侧看去,好似一只猎犬仰望天空。相传,此山中曾长满茂密桂树林,金秋时节桂花盛开,邑人李昂研究酿製奇特桂花酒,酒香吸引远在天庭的二郎神,来人间与李昂开怀对饮,乐不思归,不觉不知快到天门关闭时刻,便匆匆飞天而去,慌忙中忘记了携带自己爱犬。爱犬见主人远去,飞奔狂跑追至山前,可主人已消失云端,从此爱犬坐望西天,化成一尊巨石。大家看它是不是楚楚可怜,心怀眷恋,仍痴痴对着西天祈愿。

洞景
洞景主要集中在渠县龙潭乡老龙村境内,初步调查有大小溶洞60多个,呈现于地表的多为落水洞形式,一门一洞,洞洞有别,洞间又有小洞相通。溶洞群中,以老龙洞的规模最大、最奇。该洞高20m,宽约30m,长在1000m以上。洞中有暗河和地下湖,可以划船蕩舟。河水奔腾激荡,拍击洞壁,声若惊雷。洞顶悬吊形状各异的钟乳石,欲坠未坠;顶壁滴水如细雨霏霏,水雾迷濛。洞中有一高达500余米的“通天洞”,逐级盘旋而上可达山顶。
石景
石景奇石、怪石:景区内奇石、怪石遍布,比比皆是,姿态万千。其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位于观音崖下平台上的青蛙石。该石高3m多,宛如一只巨大的青蛙,欲跳未跳,神采奕奕,形态逼真。从右侧看,又似一只天狗,端坐在崖前,向西注视着山下的动静,神态活现。这一大自然的杰作,巧夺天工。无论是规模之大,形状之奇,神态之活,在四川省内的天然奇石中实属罕见。 

崖景
崖景:观音崖,位于老龙洞的下方约2km处。正处在川中盆地与川东平行岭谷的交接带上,是一断层陡崖,崖高20m至25m,宽400m。崖壁陡立如削,其间悬吊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怪石,青藤攀缠。在崖脚的小平地上,清代曾建有一座观音庙,观音岩以此得名,今庙已毁,仅存遗址。在距基脚10m高的绝壁上,原凿雕有大大小小,各种神态的菩萨百余个,现保存较完好的有“天王佛”、“南海观音”等。
气景
云雾山海拔1000m,由于地处川中丘陵与川东平行岭谷两大地貌单元的交界处,成为水汽西进东退的屏障,一年四季,云雾迷漫,难得有烈日当空照的日子,故名云雾山。春夏之时,山上云雾笼罩,雾珠点点;秋冬季节,漫天浓雾,十步之外不见物。

生景
景区内林木茂密,有马尾松林数万亩,白夹竹林数千亩,茶园5000多亩,黄柏林2000多亩。在渠县龙潭乡老龙村的郑家大樑上,生长着3棵树龄500年以上的桂花古树,为川东地区桂花树的老寿星。第一棵树胸径76cm,树高20m;第二棵胸径65cm,树高10m;第三棵胸径95cm,树高18m。每年八月,桂花盛开,香飘满山。人文景观:有龙潭起义旧址(渠县文物保护单位),云雾山寺院和龙王庙等。
龙王庙
龙王庙座落在老龙洞左侧100m处的平台上,建于清嘉庆年间,是为了纪念李老龙而修建的。因李老龙原是一教书先生,为村民做好事。龙王庙为座东向西的三合庙,砖木结构,石柱支撑。同治三年又增修戏楼,形成一完整的四合庙。文革期间,庙的前二殿和戏楼被毁,现仅存后庙和庙门。

景区禁忌
1、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
2、要随身携带雨具,注意防潮保暖。
3、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防止丢失。
4、要穿着宽鬆舒适的衣物。
促进旅游
渠县处在达、广、南、巴小地缘和川、渝、鄂、陕大地缘的结合部,区位优势明显,景区内铁路、公路和水上运输都十分便捷,龙潭风景区、汉阙名胜区距县城东、北各23公里,仅半小时路程可到达。县委、政府对风景名胜区始终坚持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规格、开发高标準、利用高效益的原则,决心把旅游业作为强县建市的支柱产业,作为地方经济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建设开发后,年可望接待游客10万人次。南来北往游客,不仅能给旅游业带来丰厚的收益,而且能极大地拉动相关的餐饮、住宿、运输业的发展,还能推动渠县特色产品(如酒、醋、黄花、竹编、旅游纪念品)的生产、销售,更能促进该县农村产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