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通称呼市,旧称归绥,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北方沿边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地处中国北部边疆,欧亚大陆内部。市域面积为17224平方公里,辖4区、4县、1旗,2017年末常住人口为311.5万人,市区常住人口215.2万人。
呼和浩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赵武灵王在此设云中郡,故址在今呼市西南托克托县境。民国时期为绥远省省会,蒙绥合併后,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市中心城区本是由归化城与绥远城两座城市在清末民国合併而成,故名归绥。1954年改名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
呼和浩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範城市、全国双拥模範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城市,被誉为“中国乳都”。同时也是呼包银城市群核心城市,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
2018年12月,被评为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呼和浩特
- 外文名称:Huhehaote、Hohhot、Huhhot、Huhehot(英)、Хөххот(西里尔蒙文)
- 别名:呼市、归绥、青城、云中、中国乳都
- 行政区类别:自治区首府,地级市
- 所属地区:中国华北内蒙古自治区
- 下辖地区:4区、4县、1旗
- 政府驻地:新城区新华东街1号
- 电话区号:(+86)0471
- 邮政区码:010000
-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 面积:17224平方公里
- 人口:311.48万(2017年)
- 方言:晋语-张呼片,北京官话-朝峰片,蒙古语-察哈尔土语
- 气候条件: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大召,席力图召,清真大寺,昭君墓,哈素海,五塔寺,将军衙署等
- 机场: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
- 火车站:呼和浩特站、呼和浩特东站
- 车牌代码:蒙A
- 市树市花:油松、丁香
- 市歌:《呼和浩特草原的天堂》
- 高等学府:内蒙古大学、内工大、内农大等
- 地区生产总值:2743.7亿元(2017年)
- 人均收入:40220元(2016年)
- 行政区划代码:150100
- 市长:冯玉臻(代理)
- 最高建筑:海亮广场主楼(176米)
历史沿革
呼和浩特阴山一带远古人类活动,有悠久历史。文明起源于大窑文化,大窑文化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保合少乡大窑村,距市区33公里,在1973年发现并发掘。该遗址包括了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五个文化期。
呼和浩特八景

呼和浩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胡服骑射的发祥地,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是鲜卑拓跋的龙兴地,是旅蒙商家互市之地,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交汇、碰撞、融合的前沿。
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在阴山下筑长城,并设云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县境。
西汉汉武帝时,在河套地区兴建了一批军市,今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塔利村(旧称“塔布陀罗亥”,蒙古语译音)就留有西汉时期的土城遗址。
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部在北方兴起(其早期都城“盛乐”即在今呼和浩特南面40千米的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盛乐经济园区西)。
唐代呼和浩特一带是突厥人的活动範围。唐太宗贞观年间,唐军大败突厥于白道(今名蜈蚣坝,在呼和浩特市北)。708年(唐中宗景龙二年),唐王朝在河套地区设立了东、中、西3个“受降城”。公元10世纪初,辽国在此设天德军及丰州。丰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东南约20千米的白塔村附近。
公元12世纪初,女真灭辽建金,呼和浩特仍称丰州,是当时的军事重镇,也是人口密集,商业繁荣的州邑之一。
元朝建立后,丰州的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元人刘秉忠诗曰:“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平明城上楼。车马喧阗尘不到,吟鞭斜袅过丰州”,写的就是当时的热闹景象。
元朝建立后,丰州的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元人刘秉忠诗曰:“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平明城上楼。车马喧阗尘不到,吟鞭斜袅过丰州”,写的就是当时的热闹景象。
1368年(洪武元年),元亡明兴,元朝的残余势力退往岭北地区,明朝在漠南地区先后设定了卫所40多处,分别为九大塞王辖区。土木堡之变英宗复辟后河套无人驻守,鞑靼在天顺年间(1457-1464)开始有规模地进入河套,1572年(明隆庆六年),蒙古土默特部领主阿勒坦汗(即俺答汗)来丰州一带驻牧,不久统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
1581年(明万曆九年),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这里正式筑城,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蒙古语为库库和屯。明王朝赐名为“归化”。长城沿线的人们为纪念三娘子,将此城称作“三娘子城”。
阿勒坦汗雕像

清初,三娘子城焚毁。
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筑了一道外城,包围了原城东、南、西三面。后又在距旧城东北2.5千米处另建一驻防城即新城,命名为“绥远城”。新城(绥远城)城内主要是军营;旧城(归化城)内则聚居着居民。清朝末年,将归化和绥远合併,称归绥。
1928年,绥远建省,以归绥县城区设立归绥市,作为省会。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将归绥市改为“厚和特别市”。日寇投降后,复称归绥市。
1949年9月19日,时任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的国民党将领董其武,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绥远问题的主张,率部起义,绥远省及省会归绥获得和平解放。
1950年1月20日,成立归绥市人民政府。
1954年3月5日,内蒙古人民政府、绥远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绥远军政委员会、绥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在归绥市联合召开扩大会议,绥远省建制和省人民政府同时撤销,原绥远省辖区併入内蒙古自治区,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时,从1954年4月25日起,将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
1960年原属乌兰察布盟的土默特旗(驻察素齐)划归呼和浩特市领导。
1963年将土默特旗划归乌兰察布盟。
1970年乌兰察布盟所属土默特左旗(驻察素齐)、托克托县划归呼和浩特市。
1995年11月21日,国务院批准将乌兰察布盟的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
1996年5月18日,国务院批准将乌兰察布盟的武川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
2000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调整呼和浩特市市辖区行政区划,郊区更名为赛罕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底,呼和浩特辖4市辖区(回民区、玉泉区、新城区、赛罕区)、4县(托克托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和林格尔县)、1旗(土默特左旗)。
行政区划

地区名称 | 面积(平方千米) | 人口数量(万人) | 邮政编码 | 行政区域编码 | 政府所在地 |
---|---|---|---|---|---|
呼和浩特 | 17271 | 286.6615 | 010000 | 150100/150101(市辖区) | 新城区 |
新城区 | 700 | 56.6255 | 010010 | 150102 | 成吉思汗大街 |
赛罕区 | 1013 | 63.5599 | 010020 | 150105 | 巧报镇 |
回民区 | 175 | 39.4555 | 010030 | 150103 | 新华西街 |
玉泉区 | 213 | 38.3365 | 010031 | 150104 | 昭君路 |
武川县 | 4885 | 17.8726 | 011700 | 150125 | 可可以力更镇 |
托克托县 | 1313 | 20.0840 | 010200 | 150122 | 双河镇 |
清水河县 | 2859 | 9.3887 | 011600 | 150124 | 城关镇 |
和林格尔县 | 3401 | 16.9856 | 011500 | 150123 | 城关镇 |
土默特左旗 | 2712 | 31.2532 | 010100 | 150121 | 察素齐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止到2005年12月;面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数据来源于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经110°46′-112°10′,北纬40°51′-41°8′,市区位于北纬40.48,东经111.41。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侧,西与包头市、鄂尔多斯市接壤,东邻乌兰察布市,南抵山西省。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大战略交汇处,是联接黄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樑,是中国向蒙古国、俄罗斯开放的重要沿边开放中心城市,也是东部地区连线西北、华北的桥头堡。同时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航空枢纽。除天津、石家庄外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省会城市。
地形地貌
呼和浩特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即北部大青山和东南部蛮汉山为山地地形。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地势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为2280米,最低点在托克托县中滩乡,高度为986米,市区海拔高度为1040米。大青山为阴山山脉中段,生成很多纵向的山脉山峰。境内,由西向东主要山峰有九峰山、金蜜殿山、蟠龙山,虎头山等,东南部是蛮汉山。
气候
呼和浩特属典型的蒙古高原大陆性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年温差大,日温差也大。其特点:春季乾燥多风,冷暖变化剧烈;夏季短暂、炎热、少雨;秋季降温迅速,常有霜冻;冬季漫长、严寒、少雪。
气候特徵

年平均气温:北低南高,北部大青山区仅2℃左右,南部为6.7℃。最冷月气温-12.7~-16.1℃;最热月平均气温17~22.9℃。平均年较差为34.4~35.7℃,平均日较差为13.5~13.7℃。极端最高气温38.5℃,最低-41.5℃。
无霜期:北部山区为75天,低山丘陵区110天,南部平原区为113~134天。日照时间:年均1600小时。
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335.2~534.6毫米,且主要集中在7~8月。其地域分布是西南最少,年均降水量仅350毫米;平原区在400毫米左右;大青山区在430~500毫米;最多是大青山乡一前响村,年均降水达到534.6毫米;其次是井乡,年均降水量为489.3毫米;最少是在南坪乡、黑城乡、新营镇一带,年均降水量仅为335.2~362.8毫米。
水文
呼和浩特河流有大黑河、小黑河、什万立米水磨沟,流域面积1380.9平方公里,沟长68.2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972万立米。1958年在沟口兴建红领巾水库1座,库容1650万立米,灌溉面积11万亩。哈拉沁沟,沟长55.6公里,流域面积为708.7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2622万立米。全市河流总长度1075.8公里,河网密度为0.177公里/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呼和浩特地下水分为浅层水含水层和深层水含水层。浅层水含水层包括浅层潜水及半承压水等。地下水埋藏深度、水质、水量均由北向南呈有规律的变化,全市浅层地下水年补给量为9.87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野生植物主要有种于植物和蕨类植雉、半翅、雕,鹰等100多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青羊、云豹,鸟类有金雕、雀鹰、松雀鹰、燕鹰、灰背鹰、猫鹰、红鹰、小鹤、长耳鹤、短耳鹤,雕鹤、红角鹤等10多种。
矿产资源
大青山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有20多种,矿产地85处,其中大型4处,中型3处,小型15处,矿点矿化点63处。矿产规模以矿点及矿化点居多,工业矿床较少。除少数矿产地外,大多数矿产地开发利用较低,仅为普查阶段。其品种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墨、大理石、花岗岩、石棉,云母、沸石、珍珠岩、膨润土、水晶,紫沙陶土等,以建筑材料为主,仅有少量冶金辅料和特种金属矿。大理石、花岗岩、石墨及拂石矿为优势种。能潭矿产主要有煤及泥炭。贵金属、稀有金属和放射性矿产主要有金、绿柱石以及伟晶岩型铀、钍。普通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铜、铅、锌。
光能资源
呼和浩特地区光能资源丰富,日照充足,是全国的一个次高值区。农作物生长季太阳辐射总量达35592828兆焦耳/千方米,是全年太阳辐射总量的63%,日照1600小时以上,占全年日照的55%,是相当优势的生产潜力。
人口
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11.5万人,比上年增加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5.2万人,比上年增加4.5万人,城镇化率69.1%。户籍人口242.9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22.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9万人,死亡人口2.8万人。
截至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498647人,占87.16%;蒙古族人口为285969人,占9.98%;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81999人,占2.8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340953人,增长15.80%;蒙古族人口增加78364人,增长37.75%;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增加9400人,增长12.95%。
政治
市委书记:云光中
市委副书记、市长:冯玉臻
经济
综述
201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74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7.7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755.8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1880.2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的比例为3.9:27.6:68.5。
2017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4%。上涨幅度与上年同期持平。八大类消费价格均不同程度的上涨。医疗保健、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其他用品和服务、食品菸酒、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水平分别上涨2.8%、2.7%、2.6%、1.6%、1.6%、0.7%、0.4%和0.1%。农村地区生活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7%。八大类商品,除食品、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0.8%、0.9%、1.1%外,其他均上涨,医疗保健、服务项目、住房、文教娱乐用品和衣着类分别比上年上涨19.2%、4.6%、2.0%、0.9%和0.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其中,燃料上涨10.2%,种子上涨2.7%,产品畜上涨0.5%,饲料上涨0.3%。
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亿元,比上年下降23.0%。其中,税收收入168.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3.4%,比上年提高14.6个百分点。国内增值税56.6亿元,增长23.0%;个人所得税9.9亿元,下降25.7%;城市维护建设税15.0亿元,增长3.6%;耕地占用税28.8亿元,增长2.9%。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2.3亿元,比上年下降4.4%,其中,教育支出53.6亿元,增长1.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7亿元,增长12.7%;医疗卫生与计画生育支出26.0亿元,增长5.0%;城乡社区支出110.6亿元,下降19.4%。
201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90.8亿元,比上年下降19.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8.3亿元,增长167.7%;第二产业投资266.8亿元,下降25.5%。其中工业完成投资266.5亿元,下降25.4%;第三产业投资1105.7亿元,下降23.6%。
2017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518元,比上年增长8.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458元,比上年增长3.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710元,比上年增长8.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257元,比上年增长6.3%。
第一产业
呼和浩特有“中国乳都”之称,拥有“伊利”、“蒙牛”两大国内知名乳业品牌,已形成了呼市最具活力的乳业产业链条。奶牛头数、奶产量、人均占有量、人均消费量等均居全国之冠。2005年8月28日呼和浩特市被中国乳製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乳都”。全市乳品加工企业超过13家,乳品加工企业从业人员1.7万人,相关从业人员达60万人,获绿色食品标誌的乳产品达30多个。2009年,奶牛存栏达到70万头,鲜奶产量达到305.4万吨,乳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
蒙牛

2017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446.4千公顷,比上年下降2.9%。农作物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3.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5%,粮食产量130.9万吨,比上年增长0.1%。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74.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0%,产量95.2万吨,比上年增长0.8%;马铃薯播种面积53.2千公顷,比上年下降3.0%,产量19.2万吨,比上年下降4.7%;油料播种面积62.2千公顷,比上年下降8.9%,产量10.8万吨,比上年下降18.3%。
伊利

2017年末,全市牲畜存栏头数235.7万头(只),比上年增长4.9%。其中,大牲畜存栏35.4万头,比上年下降6.5%;小牲畜存栏200.3万只,比上年增长7.2%。全年肉类总产量10.4万吨,比上年下降2.0%;禽蛋产量3.9万吨,比上年增长13.8%;牛奶产量195.6万吨,比上年下降0.4%。
第二产业
呼和浩特已建成大唐托电、呼市热电厂、北方金桥等电厂,电力装机容量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前列。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呼和浩特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呼和浩特市生物製药及发酵工业起步较早,建成了全国最大生物发酵基地之一,生物製药及发酵工业已成为呼和浩特市一个支柱产业。此外,呼和浩特在冶金化工、机械製造、新兴能源等方面也具有较强优势。
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下降10.3%;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下降20.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0.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下降5.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6.6%;重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5.8%。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饲料83.5万吨,增长2.2%;液体乳129.4万吨,增长2.7%;捲菸184.5亿支,下降5.4%;发电量532.1亿千瓦时,增长21.9%;原油加工量447.2万吨,增长9.3%;烧硷25.9万吨,增长6.3%;单晶硅3.0万吨,增长1.2倍;多晶硅0.5万吨,增长2.6%;原铝28.1万吨,增长0.5%。
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0.9%;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99.4%;利税总额比上年增长47.5%;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下降68.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8.7%,比上年下降2.0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呼和浩特市服务业由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向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并以金融、物流、旅游为依託。新兴服务业逐步发展壮大,据统计截至2009年,呼和浩特市共有律师事务所38家,各类谘询机构4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商务中介服务业在资质机构数量,从业人员专业水平都排在自治区前列。
201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71.0亿元,比上年增长6.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1416.9亿元,增长5.8%;乡村实现零售额154.1亿元,增长8.5%。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335.7亿元,增长5.4%;餐饮收入235.3亿元,增长10.0%。
从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来看,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和食品类实现零售额32.0亿元,比上年下降37.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46.4亿元,下降12.6%;石油及製品类零售额59.0亿元,增长8.6%;汽车类零售额174.8亿元,增长4.1%,这四大类零售额总计占限上零售额的比重达68.5%,比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
2017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1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出口7.6亿美元,增长11.9%;进口8.4亿美元,增长33.4%。
201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312.6亿元,比年初增长2.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953.4亿元,增长4.7%;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2732.8亿元,增长7.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7646.0亿元,比年初增长8.4%。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043.1亿元,增长4.6%;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6602.6亿元,增长9.1%。住户贷款中,短期贷款余额268.8亿元,下降17.0%;中长期贷款余额774.3亿元,增长15.0%。
2017年,全市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18.8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7.3亿元,增长11.1%;人身险保费收入81.5亿元,增长25.4%。全市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财产险保险赔付支出18.1亿元,增长20.5%;人身险保险赔付支出13.4亿元,增长17.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38.4亿元,下降54.2%。商品房销售面积316.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5.6%;商品房销售额206.1亿元,比上年下降24.6%。
交通运输
公路
呼包高速公路已建成使用,现为京藏高速公路一段;于2008年12月建成呼和浩特绕城高速(三环路),并且可以直达周边各市,以及银川、兰州等地,驾车从北京到呼和浩特只需5个小时左右。全市已实现了各旗县通公路,许多世代闭塞的农牧区和边境地区也建起了公路,每日有数十班长途客运汽车开往附近各个城镇。还开闢了与蒙古国、俄罗斯联邦边境省区通车的6条客运班车路线。内蒙古省级大通道贯穿自治区全境。
2017年,全市公路货运量19076万吨,比上年增长13.0%,公路货运周转量371.7亿吨公里,增长14.1%;公路客运量434.5万人,比上年下降6.7%,公路客运周转量11.6亿人公里,下降10.0%。
铁路
呼和浩特铁路局所在地,京包铁路、集包第二双线途经呼和浩特市,有始发北京、成都、兰州、满洲里、乌兰浩特、通辽、赤峰、锡林浩特、二连浩特、西安、大同、临汾的列车,还有通往天津、哈尔滨、瀋阳北、杭州、武昌、广州、石家庄、西安、银川、青岛、南昌等的列车,管内始发乌海西、二连浩特、东胜的列车,基本覆盖全国城市。呼和浩特铁路局每周三、四有发往蒙古国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从呼和浩特乘坐火车最远能够抵达德国法兰克福。
有两大客运站,呼和浩特站成立于1954年;呼和浩特东站2010年12月25日正式投入运营。呼和浩特火车东站自2006年9月开工以来,经过4年建设,形成一座现代化大型客运站。
计画建设的呼张高铁为双线电气化高速铁路,设计正线全长286公里,其中河北省境内76公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210公里。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为250公里/小时。由铁道部与内蒙古、河北省共同筹资建设,2014年开工,预计2017年建成。该客运专线东起河北省张家口市,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西至呼和浩特市,除张家口南站外,设有怀安站、兴和北站、乌兰察布站、卓资东站、呼和浩特东站等5个车站。呼张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将成为华北地区东西向的一条重要交通枢纽。
航空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是内蒙古第一大航空枢纽,位于市区东南15公里处,航线基本覆盖全国各大省会城市及中小城市;区内形成以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为中心辐射全区鄂尔多斯、赤峰、通辽、锡林浩特、乌海、乌兰浩特、海拉尔、满洲里等区内除包头外所有城市航线。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级,有一条长3600米,宽45米的跑道,原有跑道被延长改为平行滑行道,5万平方米的候机楼可以满足高峰时刻900人次/小时,2013年旅客吞吐量为615万人次。截至2013年,白塔机场经营航线132条,其中,国内航线125条,国际及地区航线达7条,通航城市63个。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

计画建设4F级新机场——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可降落空客A380等特大型飞机,选址工作已经完成,2017年后投入使用。
2014年4月28日,台湾远东航空公司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由台湾远东航空公司执机的“台中—呼和浩特”航线将于2014年5月28日开通。这将是呼和浩特至台中开通的首条航线。
公共运输
- 公交
以市区为中心辟有90多条公共汽车线路,通往城区各地。有五千余辆计程车,遍及城市公共场所及大街小巷,昼夜服务。
呼和浩特公交

呼和浩特开通了青城1号、青城2号两条免费公车和K1、K2、环1、环2快速公车。2013年呼和浩特市又开设了公共脚踏车网点,极大满足了市民的出行要求。
- 轨道交通
根据《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有5条通线路,5条通线路东西方向贯通机场到金川,南至石化工业区,北到大学园区,基本覆盖了城区的人流密集区,并满足居民出行的需求。
1号线一期工程自金海工业园区至白塔站,线路长23.2公里,设站19座,投资155.84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年~2019年。2号线一期工程自新店东至茂盛营站,线路长28.2公里,设站24座,投资182.97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年~2020年。
2015年5月20日,国家发改委批覆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5年~2020年)。2015年8月20日,捷运1号线、2号线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通车。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呼和浩特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多所,其中包括内蒙古大学等全国最为着名的学府。呼和浩特拥有内蒙古第一大图书馆: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以及内蒙古图书馆、呼和浩特市图书馆、以及其他多所大型图书馆。呼和浩特也是内蒙古的教育、科研、文化中心,现有内蒙古大学等10多所高等院校。呼和浩特市还有中央、自治区直属和市属的多家科研机构,学科遍及农、林、畜牧科学、社会科学、草原科学、水利科学等。此外,内蒙古大学等学校有来自俄罗斯、蒙古国的留学生。
内蒙古大学校徽

截至2017年底,呼和浩特有普通高校24所,成人高校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60所,普通中学104所,国小206所,幼稚园359所。全年普通高校招生6.9万人,与上年持平;毕业生6.4万人,比上年增长3.1%;年末在校生23.9万人,增长0.4%。普通中学招生5.0万人,增长10.0%;毕业生4.8万人,比上年下降4.1%;年末在校生14.0万人,与上年持平。国小招生2.5万人,下降20.0%;毕业生2.9万人,上升17.2%;年末国小在校生17.4万人,下降0.6%。年末在园幼儿7.2万人,增长6.9%。
类别 | 学校列表 | ||
---|---|---|---|
主要国小 | 呼和浩特市南马路国小 | 呼和浩特市贝尔路国小 | 呼和浩特市海西路国小 |
呼和浩特市满族国小 | 呼和浩特市苏虎街国小 | 电力国小 | |
呼和浩特市大学路国小 | 呼和浩特市北垣街国小 | 呼和浩特市农大附小 | |
主要国中 | 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 | 呼和浩特启秀中学 | 呼和浩特市第八中学 |
呼和浩特敬业学校 | 呼和浩特市第四中学 | 呼市五中 | |
呼和浩特市第十九中学 | 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 | 呼和浩特市第十六中学 | |
呼和浩特金马学校 | 呼和浩特三十九中学 | 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五中学 | |
内蒙古大学附属中学 | 呼和浩特市秋实中学 | 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中学 | |
呼和浩特市第十九中学 | 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 | 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四中学 |
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 | 呼和浩特市铁路第一中学 |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 | 内蒙古师範大学附属中学 |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 |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学 | 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 | 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 |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第一中学 | - | - | - |
呼和浩特市秋实中学 | 呼和浩特金马学校 | 呼和浩特开来中学 | 内蒙古大学附属中学 |
呼和浩特曙光中学 | 呼和浩特敬业学校 | 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 | 呼和浩特市第十六中学 |
211工程重点大学 | 内蒙古大学 | 国务院1978年确定的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英国《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所列中国15所着名大学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 | ||
其他公立本科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第二批 |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教育部西部重点建设十四所高校之一 | |||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 内蒙古政治界的黄埔军校 | |||
内蒙古师範大学 |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 |||
内蒙古财经大学 |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 |||
内蒙古医科大学 | 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 | |||
民办本科 | 内蒙古师範大学鸿德学院 |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 | ||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 | 中国独立学院100强35名 | |||
重点专科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 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的归绥学堂,迄今已有百余年 |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 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
文化事业
呼和浩特拥有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内蒙古日报、北方新报等综合性传媒平台,主要文化场馆有内蒙古博物院、呼和浩特科技馆、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科学技术馆、内蒙古美术馆。
内蒙古博物院

截至2017年底,呼和浩特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5个。全市拥有广播电视台7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4%,全市有线电视用户46.7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45.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4%。
体育事业
截至2017年底,呼和浩特有体育场27个,体育馆9个,室内游泳池(馆)29个。
医疗卫生
呼和浩特市1997年开始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市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40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主要由二级医院、高校医院、厂矿医院转型而来),社区卫生服务站125个。140个卫生服务机构中,各级各类公立医院转型承办或延伸举办的35个,占25%;街道医院(乡镇卫生院)、医务所(室)转型的12个,占9%;防保站承办的12个,占9%;社会力量举办的74个,占5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社区居委会82%,服务覆盖人口达80%以上。
截至2017年底,呼和浩特有卫生机构2065个,其中医院108个,医院拥有病床17788张。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6498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10225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17年底,呼和浩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覆盖到全市9个旗县区,参保人数达64.0万人,享受待遇人数20.4万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3.1万人,医疗保险、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211.9万人、50.5万人、40.3万人和37.2万人。2017年末,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68509户,受益人数达114530人,其中城市低保障对象10571户,17212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9856万元,农村低保对象57938户,97318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34106万元。2017年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5%。
通信传媒
截至2017年底,呼和浩特邮电业务总量73.4亿元,比上年下降10.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3.6亿元,增长34.7%;电信业务总量60.8亿元,下降16.9%。年末本地网固定电话用户57.2万户;年末行动电话437.8万户。
环境保护
截至2017年底,呼和浩特林业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9.4千公顷。四旁(零星)植树96万株。当年苗木产量7160万株。全市消减二氧化硫6600.3吨,氮氧化物12029.1吨,化学需氧量5879.3吨,氨氮729.6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历史文化
方言
晋语,内蒙古西部区本地,张家口-呼和浩特片方言,回民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的讲晋语的大同-包头片方言。
呼和浩特国语,简称呼普,新城话,属北京官话,是带有本地话口音的国语。
蒙古语,标準蒙古语,即内蒙古察哈尔土语,正蓝旗方言。
宗教
呼和浩特有7种宗教:喇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东正教。各民族中,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要是回族,还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族;信仰天主教的民族主要是汉族;信仰东正教的主要是俄罗斯族;信仰汉传佛教的主要是汉族;信仰喇嘛教的主要是蒙古族,藏、土、裕固、门巴等民族也有信仰喇嘛教的。着名的喇嘛教寺庙有呼和浩特的在呼和浩特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着名的寺庙有召、席力图召、观音庙、太清宫、清真大寺、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等。
无量寺

饮食
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的首府,其餐饮特色别具风味,如蒙古奶食品、蒙古奶酒、蒙古手把肉、蒙古麵点等,也可以到草原气息浓郁的地方品一品野味,有狍子肉、山鸡肉、山野菜、野生蘑菇、小米等多种穀类、野味。这里最具特色的食品除了奶製品外,肉类食品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涮羊肉

呼和浩特的饮食基本以北方饮食为主,饮食文化中吸收了蒙古族和回族的做法、吃法,极具代表性的是蒙餐。回民小吃在市内也很流行,伊斯兰风情街路东有一条回民小吃街,里面有烤羊肉串、烧麦、羊杂碎等等,绝对让你一饱口福,流连忘返。
呼和浩特地区的特色饮食主要有烤全羊、涮羊肉、手把羊肉、烤羊腿、炸羊尾、血肠、肉肠、羊杂碎、稍麦(烧麦)、焙子、莜麵、马奶酒、奶茶、奶皮子、奶豆腐、乳酪、油香、饊子,牛肉干等,还有地方特色与传统风味完美结合的托县炖鱼、和林炖羊肉等也闻名于呼和浩特地区。
由于呼和浩特市也是走西口的目的地,所以也同样吸收了山西、陕西的一些特色,在大召附近有美味的刀削麵、饸饹面、剔鱼子、煮鱼等等。
节庆
内蒙古草原旅游节是在那达慕大会的基础上融经贸洽谈、物资交流和竞技比赛、文娱活动于一体的民间传统节日,有机车队、骆驼队、马术队、武术队、安代舞、摔跤等表演节目,除了这些还有敖包祭祀,成吉思汗陵祭祀等蒙古传统祭祀活动。
内蒙古草原旅游节

内蒙古乌兰牧骑艺术节每两年在呼和浩特市举办一次,有时与内蒙草原旅游节、内蒙那达慕大会(蒙古游戏节)同时举行,是内蒙人民最喜爱的节日之一。
昭君文化节源于民间的昭君庙会,举办昭君文化节的创意始于1998年。昭君文化节的举办已成为树立和展示地方形象的重要手段,成为城市的形象名片,促进了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名称由来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城”,其中“呼和”为青色的意思,“浩特”为城市、城郭的意思。因中心城区北依大青山,故得名。呼和浩特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蒙古文的《俺答汗传》中,书中记载:“大名扬天下的圣主俺答汗(即阿勒坦汗),在水公猴年(藏曆,即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召集举世无双的巧工名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剌兀那之阳、哈屯河之滨,始建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壮美丽的呼和浩特。”“哈剌兀那”,蒙古语为黑山,明清着作中又称作“哈朗兀”、“喀朗乌”、“漠喀喇”等,即今大青山。“哈屯河”,为呼市西北乌素图谷汇流而下的五里沙河,即《绥远通志稿》中之“札达海河”。《俺答汗传》中的呼和浩特之称,是迄今为止所见最早的记载。
呼和浩特写法

呼和浩特中心城区本是由归化城与绥远城两座城市在清末民国合併而成,故旧称归绥。1954年4月25日起,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
地域文化
呼和浩特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结合体,再加上现代文明的影响,文化历史遗蹟无一不体现北方民族特有的朴实、豪放、大气的特徵。有专门的蒙古语学校、歌舞艺术表演的乌兰牧旗,还有比较有特色的民族服装表演等等,非常有特色。蒙古族典型的乐器马头琴奏出的悠扬乐曲,伴随蒙古族歌手高亢、低回的歌声,使人回味悠长。
地标建筑
海亮广场主楼(176米)是目前呼和浩特最高的建筑物,于2009年竣工,位于繁华的中山路商圈核心地段,是一座国际5A级智慧型化写字楼。 | ![]() |
风景名胜
呼和浩特市拥有为数众多的博物馆与文化史迹,是北上草原、西行大漠、南观黄河、东眺京津的重要旅游集散中心之一。有战国赵、秦汉、明朝的古长城;有北魏盛乐古城遗址;有见证胡汉和亲、被誉为民族团结象徵金字塔的昭君博物院;有黄教寺庙大召。有清朝管辖漠南、漠北等地的将军衙署;有现存中国和世界唯一的蒙古文标注的天文石刻图的金钢座舍利宝塔;有辽代万部华严经塔(白塔);有清康熙帝六女儿和硕恪靖公主府;有号称“召城瑰宝”的席力图召。境内还有哈达门高原牧场、神泉生态旅游风景区、“塞外西湖”哈素海。
呼和浩特市2016年全年共接待游客3458万人次,同比增长13%;实现旅游总收入617亿元,同比增长21%。
简介 | 图片 | |
---|---|---|
内蒙古博物馆 | 内蒙古博物馆位于呼和浩特市区中心,是自治区一级的综合性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馆大楼,既富民族特色,又具现代意识。2007年,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央人民政府赠送给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团结大鼎收藏于此,并收藏建馆时内蒙古、山西等地博物馆捐赠的藏品若干。 | ![]() |
呼和浩特博物馆一馆 | 呼和浩特博物馆(清公主府)位于呼和浩特市北一环海拉尔大街公主府公园周围。府第共5进,有过厅、大厅和内院,门前立照壁,东部有假山、池沼。据抄本《公主府志》载,府中先后居住顺治第四女静宜公主、多尔衮的曾外孙女和硕格格、康熙第六女够恪靖公主。国家级文物单位,呼和浩特市博物馆所在地,周围有公主府公园、满族风情园,以及傅作义将军所制烈士纪念碑等,免费开放。 | ![]() |
呼和浩特博物馆 二馆 | 首府地标性建筑原内蒙古博物馆现更名为呼和浩特博物馆。该博物馆历经一年多的装修加固改造。 | ![]() |
盛乐博物馆 | 盛乐博物馆紧邻209国道,位于盛乐经济园区西侧,是全国唯一的以展示鲜卑文化为主的博物馆。该馆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558平方米,总投资1300万元。同时也是一座历史文化旅游兼古文物收藏的精品工程。该馆将人和物按1:1.5的比例进行复原是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到历史变迁。 | ![]() |
五塔寺 | 五塔寺(金刚座舍利宝塔)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五塔寺后院。始建于清雍正五年。金刚座舍利宝塔是一个在金刚宝座上建有5个玲珑舍利小塔的建筑,人们通称为五塔。塔身高16.5米,为金刚宝座式,由塔基、金刚座、塔顶三部分组成。 | ![]() |
大召寺 | 大召寺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内,蒙古语名“伊克召”,意思为“大庙”,始建于明代,是呼市内最大的黄教寺庙,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 | ![]() |
万部华严经塔 | 万部华严经塔因塔身通体洁白又称白塔,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18公里的白塔村,据传为辽圣宗时所建。该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高约45米,雄伟壮观,塔内有旋转式楼梯,还有多层交错搭接的木樑,攀至塔顶可远眺山川景色。 | ![]() |
乌素图召 | 乌素图召位于呼和浩特市区西北12公里大青山南麓。“乌素图”为蒙语,意为“有水的地方”。乌素图召主要由庆缘寺、法禧寺、长寿寺、广寿寺和罗汉寺5个毗邻的寺院组成。乌素图为其总称。 | ![]() |
清真大寺 | 清真大寺位于市区旧城北门外,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一座清真寺。当年,大批回族居民自新疆迁到呼和浩特,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们渐渐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并建造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该寺占地4000平方米,坐东向西的格局表现出对圣地麦加的尊崇。 | ![]() |
喇嘛洞召 | 喇嘛洞召位于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境内大青山深处,东距呼和浩特市40公里。始建于明朝天启七年,清顺治十五年在洞前建寺,乾隆四十八年给喇嘛洞赐名“广化寺”(意为教化一切)。寺前设有石阶124级,顺势而下直抵前寺,在佛寺(银洞)两侧的悬崖峭壁上,列满了大大小小的岩刻画,面积达100多平方米。是呼和浩特地区最精美的岩刻之一。 | ![]() |
席力图召 | 席力图召是呼和浩特市规模最大的寺庙,位于旧城东兴旺巷,距离大召仅为100米。该处原是一座小庙,后经清代的重修与扩建。1986年,席力图召被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 |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汉墓位于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境内浑河北岸。汉墓是一座砖砌墓,墓壁及甬道上绘满了精心设计的壁画,内容包括墓主所任官职、车马出行、生产劳动、城垣府舍、历史故事等,共约50多组,形象的反映了东汉时期的社会生活,是极为罕见的汉墓壁画。 | ![]() |
宝尔汗佛塔 | 宝尔汗佛塔坐落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公园内,被誉为亚洲第一大佛塔。宝尔汗佛塔于2006年5月26日开工建设,佛塔塔基占地6561平方米,塔高81.6米,是呼和浩特市观音庙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 ![]() |
昭君墓 | 昭君墓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墓呈覆斗形高33米,占地二十余亩。传说,因每年深秋九月,塞外草衰时,附近草木枯黄,唯独昭君墓上芳草青青,故古人称之为“青冢”。诗人陈运和在此“久闻草木凋零数塞外近感秋凉霜冷袭情怀”、“大黑河畔不愧有怀念王昭君的诗之平台”。 | ![]() |
绥远城将军衙署 | 绥远城将军衙署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鼓楼西侧。清雍正年间,清朝为巩固西北边防,在呼和浩特旧城东北2.5公里处另筑新城1座,驻屯满洲八旗官兵。 | ![]() |
青城公园 | 青城公园位于呼和浩特市区中部,园内有人民英雄纪念碑、包钢开炉纪念钢锭等。据《归绥县誌》记载,现青城公园前身为龙泉公园,建于1931年,占地面积1.33公顷,此处原有一座山岗名为“卧龙岗”。 | ![]() |
哈素海国家公园 | 哈素海国家公园,位于大青山南麓,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西部,呼和浩特西70公里,哈素海是天然湖泊,有“塞外西湖”之称。 | ![]() |
伊斯兰风情街 | 伊斯兰风情街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南起旧城北门、东至中山路西端、北接新华大街,全长1150米,是纵贯呼和浩特南北的重要交通要道。街道两侧以叠涩拱券、穹隆、彩色琉璃砖装饰出来的高楼气势宏伟,排排尖拱形并列的门窗、浑厚饱满的绿色或黄色的球形殿顶、高耸的柱式塔楼,以沙漠黄为主而绿白相间的色调。 | ![]() |
蒙古风情园 | 蒙古风情园是内蒙古和呼和浩特市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建设工程。蒙古风情园是由鄂尔多斯市东方路桥集团投资建设的特大型旅游景区,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8公里处(昭君墓北侧),园区占地1万亩。 | ![]() |
大青山野生动物园 | 2006年10月1日开园的大青山野生动物园位于呼和浩特市北郊,占地826公顷,计画总投资约6亿元。2010年以来,黑豹、金钱豹、羊驼、原驼和藏酋猴。在原有引进12大类94个品种2000余头(只)动物的基础上,2010年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再次引进了2头黑豹、1头金钱豹、1只羊驼、1只原驼和31只藏酋猴。 苍翠满山,自然和谐是大青山野生动物园最吸人嚮往之处。园内建有人与自然景区、狂野之旅景区、青葱雨晨景区等共62个景点。 | ![]() |
地方特产
乳酪:乳酪俗称“酪蛋子”,分生乳酪和熟乳酪两种,是蒙古族居民十分喜爱的一种奶食品。
马奶酒

呼呼尔:呼呼尔即鼻烟壶。牧民男子腰间常繫着鼻烟壶,它既可清除鼻塞,提神醒脑,又是一种特殊的“名片”。鼻烟壶上面的图饰多源于蒙古人民的生活,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特色。
马奶酒:马奶酒是用鲜马奶经过发酵变酸酿製而成的一种酒精含量只有1.5到3度的饮料,是流行整个草原地区的传统饮料,最早始于秦汉时代,味道酸辣,有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誉为“蒙古八珍”之一。
传统皮襄:传统皮襄是蒙古人日常盛酒、奶的容器。皮囊酒壶是精选内蒙古草原天然优良牛皮,全手工。技师将牛皮抛光或起毛,再经过几十道加工工序,精雕细琢出各种图案和各种形状,是蒙古族牧民日用品之一。
蒙古刀:蒙古刀身一般採用优质钢打制,长十几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刀柄和刀鞘有钢製、银制、木製、牛角制、骨头制等多种,表面有精美的花纹,有的还填烧珐瑯,镶嵌宝石。
蒙古刀

着名人物
- 古代
宇文泰,字黑獭(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西魏王朝的实际建立者和权臣,也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掌权22年。
宇文邕,北周武帝,代北武川人。
杨坚,隋朝开国皇帝,祖籍武川。
宇文述,代北武川人,隋朝名将,隋末军阀宇文化及之父。
宇文化及,代北武川人,隋末发动兵变,弒杀隋炀帝。
完颜陈和尚,丰州人,金末名将,与蒙古军大战于三峰山。
- 近现代
牛根生,蒙牛集团创始人,企业家。
乌兰夫,国家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旭日乾,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教授,内蒙古大学前校长,被世界誉为试管山羊之父。
小鹿姐姐,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
康洪雷,着名导演,1962年11月6日出生,1979年就读内蒙古艺术学校话剧表演专业,1982年分配至内蒙古话剧团当演员,1989年调至内蒙古电视台电视剧製作中心任导演。独立执导了《激情燃烧的岁月》、《青衣》、《有泪尽情流》、《民工》、《士兵突击》。
零点乐队,中国摇滚乐队之一,成立于1989年成立,代表作品有《别误会》、《相信自己》、《永恆的起点》、《每一夜每一天》、《00:00:00》、《没有什幺不可以》、《越来越》等。
韩磊,中国大陆歌手,1968年2月23日生,中共党员,蒙古族,现任内蒙古青联名誉主席。
韦唯,1963年9月28日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流行歌手、作曲人和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活跃于演艺界和歌坛。个人代表作《爱的奉献》《亚洲雄风》等。
荣誉称号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国家森林城市 | 中国乳都 |
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 | 全球经济成长20强城市 | 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新能源城市 |
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十城 |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 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 |
中国最具魅力金融生态城市 | 2013年-2014年全国十大幸福城市 | 2011中国十大美丽城市 |
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十大城市 | 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 2018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61名 |
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 | 2018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第26 |
对外交流
领事机构
领事机构 | 领区 | 地址 |
---|---|---|
蒙古国总领事馆 | 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阿拉善盟 |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乌兰小区五号楼一单元 |
友好城市
国家 | 城市 |
---|---|
日本 | 冈崎市 |
美国 | 洛杉矶郡 |
法国 | 圣艾普利斯桥 |
俄罗斯 | 乌兰乌德 |
蒙古 | 乌兰巴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