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酉水河镇

2019-09-14 16:01:10 百科
酉水河镇

酉水河镇

重庆酉阳酉水河镇位于东与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和八面乡相邻,南与秀山县的大溪乡、石堤镇交错,西与麻旺镇、泔溪镇相交,北与酉酬镇接壤,距离县城89公里,是“重庆历史文化名镇”、土家摆手舞发祥地、酉水河流域民风民俗旅游体验区,享有“渝东南旅游明珠”、“巴渝水乡圣地”美誉。

镇域面积124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6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万人,全镇GDP达到1.4亿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酉水河镇
  • 外文名称:youshuihezhen
  • 别名:后溪
  • 行政区类别:县属乡镇
  • 所属地区:中国重庆酉阳
  • 下辖地区:7个行政村
  • 政府驻地:后溪场
  • 电话区号:023
  • 邮政区码:409800
  • 地理位置:重庆渝东南
  • 面积:124平方公里
  • 人口:2万人
  • 方言:西南官话-湖广片-湘西小片,土家语
  • 气候条件:亚热带海洋性湿润气候
  • 着名景点:“古镇”“十里长潭”、“河湾古寨”、 “三峿奇观”
  • 机场:武陵山机场(黔江机场)
  • 火车站:酉阳火车站
  • 车牌代码:渝H

行政管辖

2011年10月14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将酉阳县后溪镇更名为酉阳县酉水河镇,其行政区域和镇政府驻地不变。
酉水河酉水河
酉阳县酉水河镇位于渝东南酉阳县境东部,共辖7个村委会(辖后溪、洞口、大地、大江、长远、长潭、老柏7个行政村),总人口1.8万人.
全镇国土面积124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6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025人,4810户,其中农业人口15841人,农村劳力9138人。有耕地面积28000亩,其中水田12739亩。2011年,全镇GDP达到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20元,财政收入970.4万元,人均粮食稳定在500公斤左右。

物产资源

全镇平均海拔280米,平均温度26℃,年均日照时数1400-1560小时,无霜期300天,年平均降水量1518.35毫米。旅游、林果、畜牧、劳务输出是全镇主导产业,盛产柑橘、橙、梨、枇杷、核桃、李、猕猴桃等果林特色产品,有丰富的铜、铁、锑、锰、莹石、重晶石、大理石和水泥石灰石等矿产资源。

旅游风景

酉水河镇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自然风光优美。境内有“古镇”、“十里长潭”、“河湾古寨”、 “三峿奇观”、“老柏梯田”、“大江竹海”及“洞口溶洞”等自然、人文景观,风景秀丽,古朴典雅。
二是品牌密集。境内有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重庆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最美土家山寨——河湾古寨,是中国优质柑橘之乡、重庆市无公害水果产地,又是全市特色小城镇、巴渝新居建设、旅游扶贫开发示範镇。
三是特色产业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独具酉水河特色的林果业、畜牧业、特种养植业、渔业迅速发展。建成纽荷尔脐橙、碰柑、杂柑、柚子等水果基地3万亩,种植青花椒1.8万亩,板栗2300亩,葛根3000亩,青蒿5000亩。
四是文化底蕴深厚。酉水河镇境内有25处县级文物,曾是三国时酉阳城所在地,也是土家族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游冥观花、跳神、唱傩戏等巫傩文化保存完好,极富神秘色彩。酉水河人杰地灵,历史上还涌现了白夫人、邹杰、刘杨、白总管、田品山等仁人志士。

代码

酉水河镇代码:500242111:~200后溪村 ~201洞口村 ~202大地村 ~203大江村 ~204长远村 ~205长潭村 ~206老柏村

建乡历程

1924年置后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113平方千米,人口1.4万,辖后溪、小江、渡江、皂角树、寨堡、龙洞坝、长远、长潭、多碧、新地、大庄、大江、石板坨、田堡、岩院坝、白角16个行政村。
2001年区划调整后,后溪镇管辖原后溪乡、白竹乡和沙田乡的老柏村以及米旺乡的洞口村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56平方千米,总人口2087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149人,辖25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地后溪。
2004年,将董家村、青龙村、龙坝村、茶盆村、香木村、加强村划归麻旺镇管辖,将盖坪村4个组划归龙潭镇管辖;区划调整后,后溪镇共辖7个村、17194人,面积120平方千米。2011年更名为酉水河镇。
附:白竹乡位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部,距县城51千米。
[沿革]1953年置白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0.5万,辖龙坝、青龙、董家、加强、香木、茶盆、盖坪7个行政村。

更名酉水河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酉阳县后溪镇更名为酉水河镇的批覆(渝府[2011]98号 2011年10月14日)
酉阳县人民政府:
你县《关于后溪镇更名为酉水河镇的请示》(酉阳府文[2011]91号)收悉。现批覆如下:
为打造酉阳旅游产业,提升酉水河知名度,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市政府同意将后溪镇更名为酉水河镇,其行政区域和镇政府驻地不变。

民俗文化

酉水文化

酉水河是湘西的母亲河,也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湘西与外界物资交流和文明传递的主要渠道。一艘艘依靠人力划桨撑篙拉縴的木船,将湘西的桐油、五倍子、兽皮、药材等土产源源不断地运出,再将下游口岸的洋油、盐巴、布匹、日杂百货运回来。酉水滩险水急,船行其间险象环生。从保靖到常德,往返往往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在漫长的行船日子里,船工们为齐心合力战胜自然的艰难,也为排除胸中的苦闷,调节自己的生活,日积月累,逐渐创作了与水上劳作紧密相关的独特歌谣,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音乐质感、夹杂着吼喊的酉水船工号子由此产生。

船工号子

令人惋惜的是,酉水河上拦河筑坝建起了几座电站,加之交通方式的变迁,2002年,酉水全境通航的历史正式结束,酉水河谷里的船工号子也随之沉落在光阴里。当作为船歌创作者和传承人的“号子头”相继逝去,保存下文本和音像作为“标本”,这是很多失去现实生活载体的民间文化所採取的一种无奈的保护方式。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