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福州

2019-09-26 04:19:40 百科
福州(福州市)

福州

福州市一般指本词条

福州,别称榕城,简称福、榕,隶属于福建省,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省会,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历史上曾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

福州是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滨江滨海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範城”、“全国双拥模範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截至2017年末,福州共有6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6个县,全市陆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面积1219.3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9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69.5%。

截至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66万人,全市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当地居民以汉族的闽海系族群为主,通行闽东语福州方言。

2018年12月,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名第25名,获评气候生态类国家气候标誌。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福州
  • 外文名称:Fuzhou、Hockchew、Foochow
  • 别名:榕城、三山、东越、左海、冶城
  •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 下辖地区:6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6个县
  • 政府驻地:鼓楼区安泰街道乌山路24号
  • 电话区号:0591
  • 邮政区码:350000
  • 地理位置: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台湾海峡西岸
  • 面积:11968平方公里
  • 人口:766万人(2017年常住人口)
  • 方言:闽东语-侯官片-福州话
  • 气候条件: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三坊七巷、鼓山、乌塔、白塔、西湖公园、鼓岭、青云山等
  • 机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福州义序机场
  • 火车站:福州站、福州南站
  • 车牌代码:闽A
  • 高等院校:福州大学、福师大、福建农大等
  • 市花、市树:茉莉花、榕树
  • 地区生产总值:7104.02亿元(2017年)
  • 行政代码:350100
  • 市委书记:王宁 
  • 市长:尤猛军
  • 人均生产总值:93047元(2017年)

历史沿革

福州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昙石山文化至中原商周时期的黄土侖类型,表明闽族先民们已在此以渔猎、採集,或从事原始农耕,使用磨製石锛、石斧、石刀等石器;已掌握纺织、制陶等生产技术和相应的装饰艺术。战国秦汉,福州闽族先民与越王勾践后裔融合形成闽越族地方政权。1992年、1998年、1999年,分别在鼓屏路钱塘巷西口基建工地、屏山菜市场基建工地、欧冶池畔省财政厅基建工地,发现汉代文化堆积层,出土有汉代龙凤纹瓦当、万岁纹瓦当、布纹砖、筒瓦、板瓦堆积和建筑基址等;与此同时,在新店古城村发现汉代城址遗蹟等,都为《史记》有关闽越国都冶城的记载提供新的实物佐证。
自从汉武帝平定闽越,迁民于江淮之间后,福州这一繁荣的地方王国曾一度凋零衰落。晋太康三年(282年),太守严高筑子城,凿西湖、东湖灌溉农田;东晋衣冠士族与百姓南渡,许多姓氏举族入闽,带来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促进福州经济、文化的复甦与发展。福州城郊就发现众多的晋代与南朝的墓葬;1982年,福州怀安窑址发掘,出土3000多件器物,发现有南朝款识的窑具。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升福州为都督府,府治设在州城内(今鼓屏路),福州之名始用至今。唐末,王审知主闽,建闽国,在子城外筑罗城和南北夹城,北面横跨越王山(即屏山),并将南面九仙山(即于山)、乌石山围入城中,开凿了绕护罗城南、东、西三面的大壕沟,奠定“三山鼎峙,一水环流”的独特城市格局,福州从而有“三山”别称。宋治平二年(1065年),张伯玉知福州,编户植榕,绿荫满城,使“榕城”福州声名远播。其后,蔡襄、程师孟、曾巩、赵汝愚、梁克家、辛弃疾等诸多名人相继主政福州,励精图治,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福州遂享有“海滨邹鲁”的美誉。宋末、明末福州两度成为临时国都。鸦片战争后,福州被闢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随着洋务运动兴起,福州船政成为中国近代海军摇篮,又是中国近代文教和科技人才的摇篮之一。

远古至南北朝

据考古发掘,福州的新石器文化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平潭壳丘头文化与公元前3000年的闽侯昙石山文化。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史籍开始出现"百越"、“闽越”的称谓。《汉书·地理志》记载: “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这一时期,福州的居民乃是古闽人,或是闽越人。公元前306年越国灭亡后,南逃的部分越国贵族与福州当地居民融合。公元前222年,秦朝设闽中郡(今福州隶属于它)。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被正式封为闽越国国王,今福州冶山一带的冶城建都,又称东冶,乃福州建城之始。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朝灭闽越国,部分闽越人被强制迁徙到江淮一带,冶城衰落。直到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才在此设立冶县。三国时期福州为东吴的造船中心之一。晋太康年间晋安郡首位太守严高修筑了福州子城,开凿东湖、西湖以及运河(即今天的晋安河),奠定了后世福州城的雏形。308年(永嘉二年),亦即“五胡乱华”之际,晋安郡成为八姓入闽的中原汉人移民重要定居地。
福州市历史文物遗蹟福州市历史文物遗蹟

隋唐五代

隋唐时期,福建的政治经济中心从闽北转移到了福州一带。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原闽州改名为福州,福州之名肇始。中唐以后,福州的经济和文化教育大幅进步。中晚唐中原动荡,北方汉人持续移民入闽。乾符六年(879年),福州城一度被黄巢军队攻占。景福元年(893年)王潮、王审知的光、寿州军占领了福州,并以福州为据点统一了福建,开创闽国,并带来中原移民潮,被称作“十八姓从王”。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建立闽国、定都福州。保大三年(945年)闽国被南唐所灭,开运四年(947年)吴越击败军阀李弘义而控制了福州,直至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北宋吞併吴越、占领福州为止。福州城在五代非常繁荣,城池的扩建将乌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内,从此福州也得名“三山”。此时的佛教在福州的发展也很迅速,中国南方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华林寺大殿就建于这一时期。福州族群也在隋唐五代时期逐渐形成。
华林寺大殿华林寺大殿

宋元

宋代是福州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人口、经济、文化都达到一个高峰。开宝七年(974年)和熙宁二年(1069年),刺史钱昱和程师孟先后扩建城池。庆曆四年(1044年)蔡襄任福州知州期间大兴水利。治平二年(1065年),福州太守张伯玉在福州遍植榕树,“榕城”之名由此而来。福州的城市内河水网体系也在宋代形成。宋代福州人口众多,经济极其繁荣,为宋朝六大城市之一,南宋时人口超过59万,其中城内人口超过十万。宋代福州的农业高度发展,还是宋朝造船业的中心,其商品经济发达、海外贸易发展迅速。文化上,两宋时期福州一共出了文状元10名,武状元11名,进士2247名,福建是中国出状元最多的省份,福州占福建大部分,奠定了福州科举文教在中国领先的地位。德祐二年(1276年),蒙古军队攻占临安后,南宋益王赵昰以福州为行都称帝,改年号景炎,十一月,蒙古军队攻占福州,赵昰从海路南逃。元代福州大部分时间作为福建首府,元末的1359年到1362年,发生亦思法杭兵乱,亦思巴奚军一度占领福州。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军队占领福州。
福州宋代水部门旧资料图福州宋代水部门旧资料图

明清

从明代起,福州一直是福建的首府。明初的福州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福州三十六姓开始迁居琉球,而郑和舰队选择长乐县太平港作为停泊基地、物资採办地及开赴西洋的起点,很多学者认为郑和舰队的宝船即是福州製造的福船(古代木质海船代表),而大批干练的福州籍水手则活跃在郑和舰队中。此后福州海外贸易逐渐复甦,成化十年(1474年)成为福建市舶司的所在地。福州还是中国和琉球交往的枢纽,福州柔远驿专门用于接待琉球使者、商人。嘉靖年间福州府倭患甚重,戚继光曾两度入闽平定倭寇。自明朝晚期起,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义大利等国同福州的接触渐趋频繁,天启四年(1624年)底,艾儒略将天主教传入福州。隆武元年(1645年),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建都称帝,改元隆武,隆武二年(1646年),清军击溃隆武政权后攻占福州。
历史古蹟历史古蹟
清初,清军与郑成功一度在福州地界进行拉锯战,康熙十三年(1674年)至康熙十五年(1676年),耿精忠又据福州反清。动荡的局势导致清政府施行海禁、迁界政策,强迫福州沿海居民内迁,重创福州沿海的社会经济,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迁界政策取消。明清两代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使福州城大规模发展。清代中前期,福州中国重要的海洋贸易中心,其主要贸易对象是琉球和日本,多有福州府人移民琉球和日本。经济的繁荣也使人口猛增,到了19世纪道光年间,有欧洲人估计福州城市人口可能已经达到50万。
鸦片战争之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福州作为五口之一正式开埠。自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南台岛的英国领事馆建立起,先后有17个国家在福州设领事馆。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基督教新教开始在福州传播,并在此后创立了许多教会学校和福州最早的报纸和期刊。洋务运动兴起后,同治五年(1866年),清政府在马尾设立了福建船政局(后改福州船政局)以建造现代舰船,并开设福建船政学堂培养相关人才。随后福建水师成立。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在马尾港发生的马江海战导致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晚清的福州是中国较为现代化的城市。清朝立宪运动后,福建省咨议局于宣统元年(1909年)在福州开幕。宣统三年(1911年)11月9日,福建同盟会击败清军,占领福州,成立了福建军政府。
马尾造船厂绘事院马尾造船厂绘事院

近现代

民国二年(1913年),福建的二次革命失败后,福州军阀争权、政局动荡,各派系军阀先后进驻福州掌握福建省的行政权,直到民国十五年(1926年)12月13日,北伐军占领福州并结束了福州的军阀统治。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1月20日,十九路军和国民党内部分反蒋中正的势力在福州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定首都于福州,蒋中正随即率军进攻福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月16日占领福州,闽变失败。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4月21日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9月3日以及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0月4日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5月18日期间两度占领福州。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福州设市。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8月17日后进入福州城。
福州近代史福州近代史

当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福州市人民政府开始实施大规模的社会改革。福州大量的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被撤销,许多教会组织也被取缔,私营企业逐步国有化,还进行了多次政治运动。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在福州开始,直到1978年4月,福州开始对文革中受迫害的人士进行平反。经国务院批准,1970年2月17日福建闽侯专区专区机关驻地移驻莆田城厢,管辖闽侯县、永泰县、长乐县、福清县、闽清县、连江县、古田县、罗源县、屏南县、平潭县、莆田县、仙游县。1970年7月底,连江县和古田县、罗源县、屏南县再度划入福安专区。1971年4月改闽侯专区为莆田专区,莆田专区管辖莆田县、仙游县、闽侯县、永泰县、长乐县、福清县、闽清县、平潭县。同年6月,改称莆田地区,管辖範围不变。1973年07月,闽侯县从莆田地区实际划给福州。1980年3月30日,国务院批准福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1983年08月,原莆田地区辖属的永泰、福清、平潭、长乐、永泰、闽清实际给福州管辖。1983年9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覆莆田地区改为莆田市,永泰县和福清市(1990年福清县升格为福清市)、平潭县的电力和水利供给仍然继续由莆田地区(莆田市)建设、维护、负责到2008年,永泰县和福清市、平潭县的电力和水利在2008年正式从莆田市区划给福州代管。1985年又批准在马尾兴办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世纪90年代,福州经济经历了高速发展,到了2009年5月,国务院又公布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议。

行政区划

福州市简称“榕”,辖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长乐6个区,闽侯、连江、罗源、闽清、永泰、平潭6个县,以及县级市福清。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 全市辖43个街道、99个镇、45个乡(含连江县马祖乡)、2个民族乡;490个社区居委会、2383个村民委员会。
福州市县(市)区行政区划一览
县(市)区名 称面积(平方公里)街道、乡(镇)名称社区居委会 (个)村委会(个)
鼓楼区
35
东街、南街、安泰、水部、温泉、鼓东、
鼓西、华大、五凤、洪山镇
69
台江区
18
茶亭、洋中、后洲、新港、瀛洲、苍霞、
义洲、上海、宁化、鳌峰街道
52
仓山区
142
仓前、下渡、临江、三叉街、对湖、上渡、
金山、东升、建新、盖山、仓山、城门、螺洲镇
64
102
晋安区
567
茶园、王庄、象园、新店、岳峰、
鼓山、宦溪、寿山、日溪乡
68
113
马尾区
281
罗星、马尾、亭江、琅岐镇
13
62
长乐区
658
吴航、航城、营前、漳港、梅花、金峰、
潭头、玉田、江田、古槐、鹤上、首占、文武砂、
湖南、文岭、松下镇,罗联、猴屿乡
29
226
福清市
1518
玉屏、龙山、龙江、音西、宏路、石竹、阳下、
东张、海口、龙田、高山、渔溪、城头、江镜、
三山、江阴、港头、沙埔、东瀚、上逕、
新厝、镜洋、一都、南岭镇
46
438
闽侯县
2136
甘蔗街道、白沙、尚乾、祥谦、青口、南通、南屿、
上街、荆溪、竹岐、洋里、鸿尾、大湖、小箬、廷坪乡
28
292
连江县
1168
凤城、晓澳、浦口、琯头、敖江、东岱、东湖、
丹阳、马鼻、透堡、官坂、黄岐、筱埕、苔菉、
长龙、坑园、潘渡、蓼沿、下宫、安凯、江南、
马祖、小沧畲族乡
34
243
罗源县
1187
凤山、鑒江、松山、起步、中房、飞竹、白塔、
西兰、洪洋、碧里、霍口畲族乡
8
189
闽清县
1466
梅城、坂东、池园、梅溪、白樟、白中、塔庄、
东桥、雄江、金沙、省璜、云龙、上莲、三溪、
下祝、桔林乡
16
271
永泰县
2241
樟城、嵩口、梧桐、葛岭、城峰、清凉、长庆、
同安、大洋、塘前、富泉、岭路、赤锡、洑口、
盖洋、东洋、霞拔、盘谷、红星、白云、丹云乡
12
255
平潭县
371
潭城、苏澳、澳前、北厝、流水、平原、敖东 、岚城、
中楼、白青、南海、屿头、大练、东庠 芦洋乡
20
192
市政府驻地:福州市鼓楼区乌山路24号
参考资料来源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福州位于欧亚大陆东南边缘,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中东部的闽江口,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位于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1′,西邻南平、三明,北接宁德市,南接莆田市,东濒东海,居于亚太经济圈中国东南的黄金海岸。全市陆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7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60平方公里。全市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

地形地貌

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境内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全市总面积121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1786平方公里。南部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北部为山地,从西南向东倾斜;西部为中低山地;东部丘陵平原相间。山地、丘陵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2.68%,其中山地占32.41%,丘陵占40.27%。鹫峰、戴云两山脉斜切南北,闽江横贯市区东流入海。

气候条件

福州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温暖湿润,四季常青,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夏长冬短,无霜期达326天。年平均日照数为1700~198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20~25℃,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达6~10℃;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为33~37℃。极端气温最高42.3℃,最低-2.5℃,2013年福州成为四大火炉之首。年相对湿度约77%。常出现热岛效应,又福州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气温高达36℃以上。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以偏南风为主。7~9月天气炎热,是颱风活动集中期,每年平均颱风直接登入市境有2次。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
福州地势图福州地势图
福州冬季一般无雪。有时在鼓山等海拔较高地区有零星降雪。不过冬季有雨,气候相对较为湿润。
福州四季气候特徵
季节气候特徵
春季(3~5月)
常阴雨绵绵,气温变化较大,是一年中阴雨天最多的季节。有春雨期(3~4月)和梅雨期(5月)之分,春雨期天气冷热多变,有的年份还会出现倒春寒天气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梅雨期温度显着升高,湿度大,雨水多
夏季(6~9月)
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是出现局地热雷雨天气和热带风暴、颱风活动最集中的时期
秋季(10~12月)
天高云淡,日照充足,湿度减小,温度适宜
冬季(1~2月)
雨量一般较少,气候温和,极少有零下低温出现
资料来源: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福州较特殊的区域地质,形成了独特的矿种结构。已探明的地下矿产资源近四十种,以建材原料非金属矿为主,叶蜡石、标準砂、型砂、建筑砂、饰面用花岗石、高岭土、明矾石等储量多、品位高、分布广、埋藏浅,具有相当大的经济价值和开採前景。其中,叶蜡石的保有储量居中国首位;可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且是工艺美术製品的重要原料。市郊的寿山石从南朝开始用于工艺雕刻。

植物资源

福州市林地面积779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5%,现有森林总面积947万亩,林木总蓄积量16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7.8%,绿化程度达88.6%。
福州地区维管束木本植物, 共有109科、428属、945种。及亚变种,约占全省木本植物总种数(1900余 种)的48%,种类不少,但资源量不大。在树种结构上,针叶林明显多于阔叶林,两者大致为75∶25。针叶树中以马尾松和杉木为主,其中马尾松尤为突出。 阔叶树中以壳斗科为主,如米槠、苦槠、甜槠、栲等,其次为樟科,如樟、楠等。桑科榕树分布也较普遍。

地热资源

福州市市区地热总储量达9800立方米,是中国三大温泉区之一。福州盆地的地热田是福建省最大的地热田,其泉脉广、温度高、水质优、流量大、埋藏浅,且分布在市区中心。

水资源

福州市水资源十分丰富。闽江是全省最大的水系,发源于武夷山脉,在水口镇流入福州境内;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闽清、闽侯、市区、长乐,分别从长门水道和梅花港水道注入东海。闽江全长530公里,在福州境内150公里;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在福州市境内8011.27平方公里。境内主要支流有安仁溪、梅溪、大樟溪、大目溪、新店溪、营前溪等。福州市区水道密布,主要有晋安河、白马河、光明港、安泰河等30多条内河,都与闽江沟通,水质良好。此外,连江县的主要水系是鳌江;福清市的主要水系是龙江。
福州市本地产水资源为101.59亿立方米,入境客水量达546.9亿立方米,总计水资源量为666.4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高达1.25万立方米。

海洋资源

福州市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岸线总长的三分之一。沿海多天然良港,可兴建1~20万吨深水泊位的天然良港有100多个:福清湾、罗源湾、兴化湾久负盛名,是全国少有的深水港湾。东部沿海的海坛岛面积251.4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岛上的三十六脚湖,湖面积达2.1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大天然淡水湖。其它较大的岛屿有南台岛、江阴岛、琅岐岛、粗芦岛、川石岛、大练岛等。淡水养殖鱼类有120种,海洋鱼类500余种。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全市常住人口76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万人,增长1.19%,增幅比上年提升0.2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32.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9.5%。年末户籍总人口693.3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2.37万人,出生率为17.8‰;死亡人数8.3万人,死亡率为12.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 

民族

福州汉族人口居多, 汉族人口占全市人口总数的98.69%。全市有43个少数民族,约8.87万人,占1.32%,其中畲族人口4.7万人,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2.86%。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畲族、回族、满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9个民族。城区少数民族人口9000多人,主要有畲族、满族、回族。
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相对比较集中,有罗源县霍口乡和连江县小沧乡2个畲族民族乡。有民族行政村85个,其中畲族村79个,主要分布在罗源、连江、永泰、晋安、福清一带;回族村5个,分布在福清市一带;满族村1个,分布在长乐区。有民族自然村358个,其中罗源县151个、连江县55个、永泰县76个、福清市29个、晋安区14个、闽侯县8个、闽清县2个、长乐区1个、马尾区1个。

政治

截至2017年8月12日福州市市领导、人大概览
职务姓名
市委书记
王宁
市政府市长
尤猛军
常务副市长
林飞
副市长
严可仕、阮孝应、潘东升、杭东、胡振杰、杨新坚、李春
秘书长
林贤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大主任
陈为民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大副主任
鄢萍、柯有民、陈建平、陈春光、关瑞祺、林峰
资料来源:

经济

综述

2017年,福州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04.02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9.49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962.94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3621.60亿元,增长11.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3290元,比上年增长7.6%。
马尾造船厂万吨轮下水马尾造船厂万吨轮下水
全年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482.52亿元,比上年增长7.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9%。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152.77亿元,增长57.8%。“正统网”入驻电子商务企业1195家。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421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289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13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0%,比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1%,其中食品菸酒类价格下降2.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4.1%。12月份,福州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7%。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005.73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4.16亿元,同口径增长10.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40.82亿元,增长13.1%。全市税收收入48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1.9%。
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25位。2017年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排名第36。

第一产业

2017年,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914.87亿元,比上年增长3.7%。粮食种植面积148.76万亩,比上年减少0.8万亩,其中稻穀面积75.22万亩,比上年减少2.78万亩;油料种植面积34.03万亩,减少1.1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98.56万亩,比上年增加5.74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53.19万吨,比上年增加0.32万吨,增长0.6%。其中,稻穀产量28.63万吨,减少0.95万吨,下降3.2%。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33.67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7.1%。肉类总产量21.60万吨,下降12.7%。其中,猪肉产量17.10万吨,下降16.8%;禽肉产量2.87万吨,增长6.9%;牛肉产量0.43万吨,增长20.1%;羊肉产量0.77万吨,增长8.5%。年末生猪存栏101.65万头,增长0.7%;生猪出栏207.37万头,下降18.0%。牛奶产量1.76万吨,下降2.0%。
全年水产品产量252.78万吨,比上年增长6.0%。其中,淡水产品产量28.58万吨,增长7.4%;海水产品产量224.20万吨,增长5.8%。
农业产业化持续推进,29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80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挂牌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59家,“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认定企业”7家。年末国家级农业标準化示範区13个,省级农业标準化示範区23个,市级农业标準化示範区24个。

第二产业

2017年,全年工业增加值2270.92亿元,比上年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0.6%,大中型企业增长7.9%;国有企业增长21.3%,集体企业增长18.9%,股份制企业增长8.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7%;私营企业增长6.1%。分轻重看,轻工业增长7.9%,重工业增长8.4%。分门类看,採矿业下降12.7%,製造业增长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8%。工业产品销售率96.7%,与上年持平。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5个行业大类中有15个增加值增速在两位数。其中,金属製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比上年增长29.4%,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23.1%,汽车製造业增长21.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3.1%,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10.6%。规模以上工业中十大主导行业实现增加值1567.98亿元,增长8.1%。其中,纺织业实现增加值234.50亿元,增长7.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製造业实现增加值228.24亿元,增长10.9。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524.62亿元,比上年增长6.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3.8%。规上高技术製造业实现增加值277.25亿元,增长9.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6%。装备製造业实现增加值581.48亿元,增长11.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6.4%。2017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列入重点监测的战略性新兴企业210家。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1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国有企业34.68亿元,增长93.9%;集体企业1.59亿元,增长67.4%;股份制企业259.97亿元,增长16.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01.38亿元,增长15.2%;非公有企业416.50亿元,增长1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5.88%,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7.75元,下降0.06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9%。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98.20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81.51亿元,增长16.5%。

第三产业

2017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9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3744.53亿元,增长11.7%;餐费收入额449.34亿元,增长9.6%。
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含一日游)6737.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0%。其中,接待境外游客131.48万人次,增长21.0%;国内游客6606.3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78.54亿元,比上年增长32.4%,旅游外汇收入15.01亿美元,增长11.4%。年末星级酒店43家,星级酒店客房8263间,A级景区45个,全年经福州口岸赴台旅游38132万人次,下降12.3%。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597.6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4%,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4960.9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3%,住户存款4537.3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8%;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3746.34亿元,增长9.6%,其中,短期贷款3294.39亿元,下降0.9%,中长期贷款10032.66亿元,比增17.5%。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3136.6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3320.4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9%。
2017年,福州市全年进出口总额2336.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出口1482.37亿元,增长5.1%;进口853.66亿元,增长26.4%。进出口顺差628.71亿元。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31.76亿元,增长14.1%。新批契约外资项目362项,减少25.1%。新批契约外资金额395.21亿元,增长264.7%。
福州马尾港口福州马尾港口
新批境外投资项目(不含自贸区)31项,新批境外协定投资总额(不含自贸区)10.25亿美元,其中,中方协定投资额6.55亿美元。本年新批台资项目137项,下降57.1%,对台贸易额19.67亿美元,增长15.4%。
全年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4.04亿美元,增长39.0%;对外劳务合作期末在外人员38362人,增长31.0%。
(更多经济资料: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 历史发展
福州的学校教育始于西晋,初兴于唐,从北宋至南宋,福州教育进入全盛时代,官办的府学、县学普遍建立,私人讲学的书院大量涌现,各乡里都有书社。自隋朝至清朝末期,共举行502次进士科考试,产生502个状元,其中有50个是福建人,其中福州府十邑十个县之人(宋代初期到明代后期是十一个县,包括明代后期并回候官县的怀安县)占了22个。科举资料记载,福州府十邑十个县“举进士者二千二百四十七人”,全国闻名。南宋学者吕祖谦的一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福州文化教育的昌盛:“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胞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419人,在校研究生24585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87175人,在校生313857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3943人,在校生92392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34348人,在校生102304人。国中招生78825人,在校生219459人。普通国小招生95048人,在校生547999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522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276605人。市级示範园75所,省级达标中学73所。国中毕业升学率98.2%。
  • 基础教育
部分大中专院校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福州英华外语职业学院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幼儿师範高等专科学校
福州软体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福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生物工程技术学院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教育学院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福州教育学院
福建商贸学校
福建经济学校
福州理工学校
华侨大学福建音乐学院
福建工贸学校
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
福州交通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机电学校
福建省邮电学校
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
部分重点中学
福州第一中学
福建师範大学附属第二中学
福州第三中学
福州格致中学
福州第二中学
福州第四中学
福州第八中学
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
福州屏东中学
福州第十九中学
福州第十八中学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福州外国语中学
福州金山中学
福州文博中学(私立)
福州三牧中学(私立)
福州时代中学
福州华侨中学
福建师範大学附属中学
福州高级中学
  •  高等教育
普通本科高校,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学校名称
主管部门
办学层次
高校属性
备注
1
福州大学
福建
本硕博
省部共建高校,211工程
2
福建农林大学
省部共建高校
3
福建师範大学
4
福建医科大学
省属重点大学
5
福建中医药大学
6
福州理工学院
本科
7
福建江夏学院
8
福建商学院
9
福建工程学院
本硕
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10
闽江学院
11
福建师範大学福清分校
福建师範大学
该分校直属于福建师範大学
12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
本科
独立学院
该校属于福建农林大学
13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独立学院
该校属于福建农林大学
14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福州大学
独立学院
该校属于福州大学
15
阳光学院
福建
民办
16
福建警察学院
17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福州
民办
18
福建师範大学协和学院
福建
独立学院
19
武警福州指挥学院
福建省武警总队
本科

科学技术

2017年年末,全市拥有国家级创新型企业3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86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8家,总数744家。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新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全市专利申请受理25580件,专利授权11266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3.6%和4.1%。全年共登记技术契约1465项,成交额25.71亿元。
  • 科研机构
福州部分的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
  • 科教场所
福州动物园
福州熊猫世界
福州左海海底世界
福建森林博物馆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福建省博物院
福州市博物馆
福建省科技馆
福州市科技馆
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
福建民俗博物馆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

体育

至2017年年末,全市运动员在世界三大赛中共获得2金0银0铜,在全国最高级别比赛中获得11金0银0铜。在第十三届全运会比赛中获得4金5银6铜。共有体育场馆数482个,总面积41.79万平方米。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建14个城市社区多功能运动场、6个社区室内健身房、8个笼式足球场和3个门球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会(包括五区七县)共开展篮球、羽毛球、飞镖、跳绳等共32类项目,近千场次活动,参与人数一百多万人次。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範基地1个、示範单位1个、示範项目1个,新增省级体育产业示範单位3个。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7.11亿元。

对外交流

福州是中国着名的侨乡。祖籍福州的海外华侨、华人多达300余万人,分布于五大洲的102个国家和地区。福州地区的归侨、侨眷人数多达200万,港澳有福州乡亲近30万。在世界各地有海水的地方几乎都有福州人的足迹。不仅在已开发国家如美国、日本、西欧各国,在开发中国家如印尼、马来西亚等国有为数众多的福州乡亲,而且在一些落后国家、小而偏僻的地区如巴贝多、马绍尔、安提瓜和巴布达、狮子山等也有福州人的足迹。福州与台湾水相连、地相望、语相通、习相近,民间交往源远流长,历来关係十分密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福州去台人员达3万人,到2012年台湾地区有27个福州同乡会、60多万福州乡亲;在福州居住的台湾省籍同胞有1300多人,台属12万人。
2010年第十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2010年第十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
福州市国际友好城市名单
国家友好城市
美国
锡拉丘兹市、塔科玛市
日本
长崎县的长崎市、沖绳县的那霸市
法国
马恩河谷省
韩国
平泽市、光阳市
澳大利亚
肖尔黑文市
巴西
坎皮纳斯
波兰
科沙林市
肯亚
蒙巴萨市
印尼
三宝垄
盖亚那
乔治敦市

交通

航空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位于长乐东面长乐机场为福建省主要的国际机场,是中国航空国际口岸之一,于1997年6月23日投入使用,为国内首座完全由地方政府自筹资金兴建的大型现代化航空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级,停机坪面积30多万平方米。截至2017年,福州机场运营的国内外航线103条,通航城市75个,其中地区航线4条,国际航线12条,是国内第九个实现全国省会航线全覆盖的城市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已于2015年突破1000万人次。
国际港台航线包括吴哥、新加坡、吉隆坡、东京、大阪、首尔、济州岛、曼谷、雅加达、香港和台湾等,每天进、出港航班总数200个左右,基本形成了由福州向全国辐射、向东亚及东南亚延伸的空中交通网路。

铁路

截至2015年6月,福州已有至温州温福铁路、至厦门福厦铁路、至江西上饶横峰峰福铁路(外福铁路)、西接鹰厦铁路,福马铁路线、经过福州的向莆高速铁路(2013年9月26日开通)、经过福州的杭深铁路(2013年12月28日全线贯通)、至合肥的合福高铁(2015年6月28日开通)。正在建设中的还有福平铁路(预计于2019年建成通车)。
福州站管辖福州境内的站点:福州站、峰福铁路的:杜坞站、江坂站、闽侯站、白沙站、大目珵站、闽清站、大箬站、浦后站、安济站、樟湖坂站、闽清北站、西芹站、福州东站、福马线魁岐站、马尾站(中间站)、马尾港前站(终点站)、樟林站、连江站、福清站、永泰站、福州南站、罗源站。共开行K快速火车、T特快火车、Z直达火车、D动车和G高速火车,全路43个较大车站。福州站与福州南站将组成连线京沪、东南沿海、中西部的客运枢纽之一。

公路

福州至宁夏银川经过江西的G70福银高速、福建至江西等的兴尤高速福州段(湄渝高速公路:兴化湾出福建,经过江西等)组成部分)、京福高速(G3京台高速)、G15瀋海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部分)、福州至广东福广高速、至福州机场的福州机场高速公路、福州罗源至宁德的罗宁高速、罗长高速、福州福清至平潭的渔平高速,福州长乐至平潭长平高速公路,福州长乐至福州福清的长福高速。

公交

截至2017年底,全空调车营运,市区线路执行全年一元一票制,运营时间集中在5:00~23:00。共有各类计程车6304辆。主要的公交枢纽站包括:火车站北广场(北三环路)、公交仁德站(广达路仁德路口)、金山公交总站(卢滨路金洲路口)、白湖亭公交总站(则徐大道连江南路口)、廨院公交站(鼓山进山口东侧)、公交鹤林站(鹤林路福州东站旁)、火车南站(永南路胪雷路口)、金山金桔站(金桔路)、鹭岭公交总站(南二环路)、海峡奥体公交枢纽站(奥体路横龙三路口)、奥体路公交总站(奥体路)、福新公交枢纽站(福光路福兴东路口)、公交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东站(会展东路)、公交海峡国际会展中心西站(会展西路)、鳌峰洲公交总站(鳌峰路鳌港路口)等。

计程车

客运计程车自2017年9月15日起执行市物价局核准的新标準运价:起步价,3公里10元;车公里租价,每公里2元;停车和低速等候费,停车等候或车速低于每小时12公里时,每分钟按0.8元收取;空驶费,起收空驶费的里程为8公里,空驶费按车公里租价的50%收取;夜间加成费,夜间(23:00~次日5:00)按车公里租价加收20%。市区主要计程车运营单位有:福州市出租汽车公司、福州市汽总客运公司、福州市闽运计程车公司、福州市华威计程车公司、福州公交集团计程车公司等26家计程车运营公司;福州市区道路两侧设有专门的蓝色虚线出租汽车等候点。

捷运

主词条:福州捷运
线路长度建设状态起点终点设站个数
福州捷运1号线
全长约29.84公里
2017年1月全线通车
起点:象峰站
终点:福州火车南站
设25个车站
福州捷运2号线
全长约26.289公里
2014-2019建设中
起点:苏洋站
终点:洋里站
设22个车站
福州捷运3号线
规划中
规划中
规划中
规划中
福州捷运4号线
全长约42.9公里
2017-2023建设中
起点:橘园站
终点:帝封江站
设站30座
福州捷运5号线
全长37.5公里
2016-2022建设中
起点:荆溪新城站
终点:福州火车南站
设站27座
福州捷运6号线
全长38.45公里
2016-2021建设中
起点:潘墩站
终点:机场站
设15个车站
福州捷运滨海快线
规划中
规划中
规划中
规划中
资料来源:

历史文化

城市标誌

市标——三山一水
福州城内于山、乌山、屏山“三山”鼎峙,闽江宛如绿带穿城而过。史载,五代梁开平二年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于山、乌山、屏山圈入城内,形成了福州“山在城中、城在山内”的独特风貌。“三山一水”成为榕城主要标誌,故福州亦称“三山”。
 
市标——三山一水市标——三山一水
市树——榕树
福州植榕,古已成风。特别是北宋时期,太守张伯玉倡导“编户植榕”,“满城绿荫,暑不张盖”,使福州又有了“榕城”的美称。榕树四季常青、枝荣叶茂、雄伟挺拔、生机盎然,象徵着福州城市精神风貌。福州城区有古榕树近千株,其中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内的一株千年古榕被誉为福州第一大榕,相传是北宋冶平年间三位武官在此练武时植下的,树高20米,树冠地面投影面积达1330多平方米。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命名榕树为市树。
市树——榕树市树——榕树

市花——茉莉花福州特产,产量和质量都居中国之首。宋时福州已普遍栽培茉莉。福州城郊有许多成片栽培的茉莉园。它象徵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芬香四播。以茉莉花薰制的福建茉莉花茶亦久负盛名,远销海内外。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命名茉莉花为市花。
 
市花——茉莉花市花——茉莉花
市果——福桔
福州盆地盛产柑桔,尤以桔子为最,且皮薄、色红、汁多、味甜,风味独特,称为“福桔”。福桔成熟期恰在岁末,福州风俗以“红”见好,且“桔”与“吉”音似,所以成为民间吉祥物和贺年赠品。主要产区分布在闽江两岸。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命名福桔为市果。
市果——柑桔市果——柑桔
十大名片
福州“十大名片”评选活动始于2006年12月18日,2007年4月28日活动结果揭晓,分别是:三坊七巷、马尾船政、林则徐、三山两塔一条江、鼓山、闽剧、温泉、寿山石、昙石山文化遗址、青云山。

通行语言

福州地区通用福州话,本地人称之为平话(一说:百姓话(意为民间话,在福州方言中百姓读快点和平字的差别细微))。福州方言(闽东方言)是汉语的八大方言之一,在唐末五代期间就已定型,在福建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福州方言是闽江下游的旧福州府“十邑”的共通语,整个闽东地区的代表性方言。福州话主要通行于福建地区的闽江流域中下游(包括其支流大樟溪和古田溪流域)至入海口一带,涵盖11个县市,分别是古田、屏南、闽侯、永泰、闽清、长乐、福清、平潭、罗源、连江和福州,使用的人口超过一千万。宁德市(旧福宁府)所辖的7县(福安、宁德、周宁、寿宁、柘荣、霞浦、福鼎)能听懂。至于闽北地区如尤溪、建瓯、沙县、顺昌、将乐等,则以福州话为第二方言,从闽东方言区出去的华侨更是把福州话传播到世界各地。
福州方言是多来源的。其底层应当是古闽越族的语言。魏、晋之前的早期移民带来古吴语和古楚语,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也明显地留存于福州话中。

民间习俗

福州民间习俗可分为节俗、婚丧寿事俗、乡俗、食俗、穿戴俗五大类别,主要有闹花灯、踩高跷、舞龙灯、舞狮子、赛龙舟、登高等民俗活动。
  • 节俗
福州的生活习尚中,也受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影响。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反映了福州人又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习尚的传统。所有的民俗,“都是前人做后人传”(福州俗语),因鸭蛋与福州话发音“压浪”谐音,渔民出海祈求没有风浪,也有“压乱”的意思,故福州人称它为“太平蛋”。遇喜宴、生日、饯行、过九(虚龄遇九者)等,都要吃太平面。
老福州人“做年”,福州民俗专家邱登辉介绍说,主要有四种说法:其一,初一、初二、初三;其二,农曆十二月初一“筅堂”开始,到“二月二”龙抬头,这两个多月都在“年”的概念里,即“年暝兜”;其三,农曆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开始,一直到正月二十九(拗九节)都算过年,历时45天;其四,农曆十二月廿四祭灶到正月廿九拗九节。
汉代时,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立春”这一天。辛亥革命后,才将农曆正月初一改成春节。“春节风俗首先与立春有关。春节时,农民往往有看徵兆占卜年岁丰歉的习俗,一些地方至今还流传有‘立春天气晴,百物好收成’等谚语。”福州文化学者赵麟斌在其着的《福州民俗文化述略》一书中这样写道。
游神、迎神是福州乡村正月里举行的一种习俗活动。农曆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游神的时间,成为乡村“做年”的重要活动之一。游神常以村为单位,有时数村联合,用敞篷大轿抬着当地供奉的神祗塑像,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结队巡游村境,百姓夹道观看、迎接,场面热烈。十五元宵夜,游神迎神活动达到高潮。
福州传统有个“拗九节”,已出嫁的女儿都要在正月廿九煮“拗九粥”,趁早送回娘家孝敬父母。迄今福州郊县仍保持此俗,但城区的“拗九节”却渐渐被“母亲节”所代替,一到这个节,花店生意就格外的好。在酒楼里也可以看到为父母亲而设的宴席。
  • 食俗
闽菜世界闻名,福州人的口味偏甜、酸。当地的风味小吃有鱼丸、拌麵、肉燕、虾酥、蛎饼、光饼、鼎边糊、春卷、炒粉、福州线面等数十余种。
福州菜是闽菜的代表,闽菜有“福州菜香飘四海,食文化千古流传”之称。选料精緻,刀工严密谨慎;讲究火候,注重调汤;喜用佐料,口味多变,显示了两大光鲜特徵:一为刀工灵巧高明,寓趣于味,素有切丝如发,片薄如纸的美誉,较为有名的菜品如炒螺片。二为汤菜众多,变化多种多样,素有“一汤十变”之说。着名汤品如历史悠久的佛跳墙,有“坛起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的美誉。其中以聚春园佛跳墙最为有名。
福州五大代表菜:佛跳墙、鸡汤氽海蚌、淡糟香螺片、荔枝肉、醉糟鸡。五碗代表:太极芋泥、锅边糊、肉丸、鱼丸、肉燕。
福州的素菜也很有名,以麵筋、豆腐皮、豆腐筋、冬笋、香菇、木耳等植物食物为原料,加工巧妙,烹製有方,味道很不错。福州许多寺庙、莱馆都经营素菜,其中以鼓山涌泉寺的素菜最为着名。名素菜有“南海金莲”、“半月沉江”、“石鼓三鲜”、“涌泉三丝”等30多种。
图册舌尖上的福州来源:

地方文化

昙石山文化:昙石山文化因昙石山古人类遗址而名。遗址位于福州市闽侯县甘蔗镇昙石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实物最多的史前古人类文化遗址。已有5000多年的昙石山文化,堪与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相比,并具有海洋文明独特而鲜明的特徵。1954年发现昙石山文化遗址以来,已先后进行了8次考古挖掘,出土了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陶灯等一批重要文物。
福建昙石山遗址博物馆福建昙石山遗址博物馆
船政文化:指晚清福建船政兴办时期所形成的思想文化成果。同治四年(1866年)创办于福州马尾的福建船政,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中国近代工业、科技、高等教育的发源地。
“三坊七巷”文化:“三坊七巷”文化源于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三坊七巷”坐落于福州市中心城区(鼓楼区),是从南后街两旁从北至南依次排列的坊巷总称。
“三坊”即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即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格局形成于唐代后叶,到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中叶发展到了鼎盛,总占地约45公顷,现存古建筑200多座,坊坊相连、巷巷相通,粉墙黛瓦、布局严谨、房屋精緻、匠艺奇巧,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福州许多名人,也都出自“三坊七巷”或与之密切相关。
寿山石文化:寿山石文化以寿山石雕为载体。出产于福州晋安区寿山乡的寿山石是上等雕刻彩石。

传统艺术

闽剧:闽剧又称“福州戏”。明代,崑山腔、弋阳腔等传入福州,福州方言戏曲逐渐兴起。清光绪初到辛亥革命前后,称“闽班”。民国十三年(1924年),郑振铎出版传统剧目《紫玉钗》等,正式以“闽剧”取代了“闽班”的称号。
评话:评话是福州地区主要曲艺品种,讲究唱、说、做、表,有“人文活化石”之美誉。
十番:十番原名“协欢”,意为声协和而成欢,是福州主要地方乐曲之一,由民间龙灯舞演变发展而来,曲调悠扬动听。

宗教文化

福州宗教文化丰富,有“佛国”之称,重点佛教寺院有6座(涌泉寺、西禅寺、林阳寺、地藏寺、万福寺、雪峰寺),为全国城市之最,福州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全国重点佛教寺院最多的城市。
福州的外来宗教文化历史悠久,而且这些宗教几乎都是在传入中国之初就在福州建立了据点,这与福州自古以来就是海外贸易的港口密切相关。早在东汉时期,福州就与东南亚国家有贸易往来。唐宋时期,福州已成为“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繁华国际贸易港口。明代,福州对外贸易进入鼎盛时期。着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都是在福州太平港(马尾、长乐一带)增加给养后扬帆出海,福州港正式成为国家港口。清代自康熙、雍正之后开禁设关,福州对外贸易又趋繁荣,“使西南洋诸口鹹来互市”。鸦片战争后,福州被闢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长期以来,外国使节、商人等纷至沓来,使福州的外来宗教文化丰富多样。
福州保留着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遗存。三国时期,佛教就已传入福州。五代,福州有了“佛国”之称。福州开元寺是福州市现存最古老的寺院,始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距今有近1500年的历史。福州另一佛教寺院——鼓山涌泉寺的历史亦可追溯至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福州南门兜有一座清真寺,其历史可追溯到唐朝,从清真寺内保存的明、清碑记大致可以了解当时福州伊斯兰教传播、发展的状况。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义大利耶稣会传教士艾儒略来到福州传教。10年后,福州城内已有教徒百人。福州现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堂是南台岛的泛船浦天主教堂(建于公元1868年)。
福州的另一宗教文化是其带有海洋性特徵的民间信仰,这与其地里环境相关。福州地处闽江下游,濒临东海,本是水国之乡,江河、湖塘、河浦、沙洲极多。城区有白马河、东西河、晋安河、光明港4条主河道,另外还有安泰河、打铁港、五四河、瀛洲河、达道河、茶亭河、洋洽河、龙津河等10多条内河。江海内河相连,海潮江水相通,使福州文化中烙下了海洋性特徵。福州文化的海洋性特徵体现在其民间信仰上,即福州人对河神、海神的崇拜。

地方特产

福州十邑十个县的特产名产丰富,有“茶笋山木之饶遍天下”、“鱼盐蜃蛤匹富齐青”、“两信潮生海接天,鱼虾入市不论钱”(《福建通志》)之称。拥有龙眼、荔枝、柑桔、橄榄、芙蓉李、茶叶、香菇、竹笋、莲子,鱼、虾、螺、蚌、麂、雉、鹧鸪、石鳞、脱胎漆器、木画、木雕、纸伞、贝雕等特产或名产。福州软木画、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平潭贝雕,其中寿山石雕、脱胎漆器、软木画被誉为“榕城三绝”。脱胎漆器与北京景泰蓝、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

风景名胜

综述

福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山、名寺、名园、名居繁多,独具滨江滨海和山水园林旅游城市风貌。拥有三坊七巷、平潭海坛、鼓山、青云山、十八重溪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福州市着名的历史古蹟有150多处,其中三坊七巷、林则徐墓、福州华林寺、乌塔、马尾船政遗址、福清弥勒岩、昙石山文化遗址、罗源陈太尉宫等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福州碑林”的鼓山摩崖石刻、江南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华林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赐琅琊王德政碑”、李阳冰乌山摩崖石刻、记载明代郑和航海史料的“天妃灵应之记碑”。

景点

  • 人文古蹟
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地段分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建筑群三种类型,分类进行保护。主要历史地段包括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3片历史文化街区,烟台山、乌山、屏山、于山、冶山、西湖、马尾、林浦、螺洲、洪塘、阳岐、闽安、南屿等13片历史风貌区,大桥头台江汛、泛船浦、马厂街、公园路、禅臣花园、福建私立协和大学、鼓岭等7片历史建筑群。
福州历史建筑分布图福州历史建筑分布图
福州人文古蹟
三坊七巷
南后街
衣锦坊水榭戏台
镇海楼
乌塔
白塔
西禅寺
林则徐出生地
冰心故居
邓拓故居
福州文庙
林则徐墓
严复墓
马尾罗星塔
船政衙门
梅园监狱旧址
中法马江海战烈士碑亭
亭江炮台旧址
一号船坞遗址
福州英国领事分馆旧址
华林寺
升山寺
林觉民故居
中坡炮台
鼓山涌泉寺
福州金山寺
福州崇福寺
万福寺
万佛寺
地藏寺
溪源宫
鼓楼前公园
福建私立协和大学旧址
西湖公园
王审知墓
闽王祠
濂江书院
昙石山文化遗址
福州琉球墓园
琉球馆
瑞云塔
芹壁村
开元寺
资料来源:
  • 风景名胜
福州风景名胜
屏山
乌山
于山
鼓山
高盖山
鼓岭
鳝溪
旗山
十八重溪
福州西湖公园
左海公园
福州温泉公园
金牛山公园
金鸡山公园
福州烟台山公园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屏山公园
闽江公园
福州柳杉王公园
青云山
石竹山
天门山
福州龙台山生态园
百漈沟
琅岐岛西溪
五虎礁
金刚腿
龙头泉
海坛风景名胜区
青龙瀑布
石牌洋景区(半洋石帆)
龙凤头(龙王头)
黄檗山
永泰赤壁
晦翁岩
叠翠岩
弥勒岩
董奉山
皇帝洞
三叠井森林公园
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
马岚山风景区(六公殿)

着名人物

福州是产生进士(4100多人)、状元(31人)和“两院”院士(67人)最多的地区之一。宋、明、清3个朝代,福州籍进士就达3632人,其中状元7人,位居全国各州府的前列。福州又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从清朝到民国先后13任海军总长、次长、总司令为福州人囊括。
1991年,国家对近现代中国杰出专家学者所作的统计中,福州籍53人,中科院福州籍的学部委员、院士47人,均列中国各地区的前茅。截至2010年11月,福建籍及在福建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达133人(其中,严恺、闵桂荣为两院院士),居全国第三位,位列江浙之后。
古代部分人物
无诸
董奉
隐元
王审知
黄龟年
陈襄
蔡襄
郑善夫
林瀚
谢肇淛
张元乾
沈绍安
近现代部分人物
林则徐
陈景润
沈葆桢
吴石
黄乃裳
梁章鉅
林觉民
林森
严复
林纾
刘步蟾
庐隐
陈绍宽
林徽因
林祥谦
李俨
郑振铎
侯德榜
张钰哲
邓拓
郑天挺
林如高
萨镇冰
冰心
高士其
高鲁
陈子奋
萨本栋
当代部分人物
陈彪
吴清源
吴孟超
郑敏
谢冕
陈赫
陈凯歌
李炜
黄珊汕
林锴
林妙可
林志颖
严恺
郑罗茜
江祖平
陈浩民
萧蔷
陈茹玉
欧豪
曹德旺

城市荣誉

2011年12月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2012年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和“全国城乡绿化先进集体”称号,三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连续四次获得“全国双拥模範城”称号,荣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2016年,福州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六名。
2017年5月,第十二届世界低碳城市联盟大会,授予福州市“年度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奖”。
2017年10月,福州入选“国家森林城市”。
2017年12月24日,福州入选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7年12月26日,福州入选“2017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
2017年12月29日,福州入选“2017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8年4月12日,福州入围“2018畅游中国100城”榜单。
2018年,入选中国联通5G试点城市。
2018年10月,福州获评健康中国年度标誌城市。
2018年11月,2018年城市产业竞争力全国排名第24。
2018年12月,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名第25名。
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