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李克用的河东军队。其军队主要由沙陀、契苾、吐谷浑和代北汉人和所谓义儿军组成,其前身是李克用任河东节度使时的武装力量。
后唐军队早期主要由少数民族组成。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被任命为雁门节度使,募兵八万,皆代北军兵。根据《资治通鉴》记载,主要为吐谷浑、沙陀、回鹘、奚、室韦、鞑靼之属,由于少数民族的游牧特性,这支军队骁勇善战,常能以少胜多。
907年朱温篡唐自立,李克用把持河东军镇,依旧奉唐朝天佑年号,并发誓要击败朱温,光复李唐。在此期间,李克用和李存勖父子率军进入河朔地区,击败和兼併了大量中原军队,这就是后唐军队的另一大组成部分。这些部队弥补了沙陀、吐谷浑等擅长野战而不长于攻城的弱点,极大的提高了后唐军队的作战力。923年李存勖灭后梁,又大量收编了后梁的禁军和其他地方军队,基本组成了后唐的整体军事力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后唐军制
- 军种:禁军、侍卫亲军
- 时间:923年-936年
六军系统
后唐开国之后,以唐自居,因此禁军系统的军号编制大体依照唐朝旧制。即禁军以左右龙武、左右羽林。左右神武为六军。对于后梁禁军中的天兴、龙骧、控鹤、拱宸则依旧沿袭。根据《册府元龟》记载,后梁的天威、天武、英武等军号则不再出现,很明显是已经罢去不用了。根据《新五代史·王思同传》记载,后唐的禁军并非是在后梁灭亡之后,完全承袭后梁禁军而来的,早在梁末帝龙德元年(921年)就有建设,“晋王自镇州将五千精兵来救,遣神武都指挥使王思同将兵戍狼山之南以拒之。”可以证明这个情况。而后唐在923年正式建立之后,有完善了禁军制度。
后唐庄宗皇帝

后唐长兴三年三月,后唐对禁军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以神捷、神威、雄武、广捷以下指挥改为左右羽林军,置四十指挥,每十指挥立为一军,军置都指挥使一人。”这是后唐对禁军制度的大调整,增强了禁军的实力。到了应顺元年(或为清泰元年),后唐有对禁军进行了改编,将羽林军各部併入捧圣军和严威军。但捧圣军和严威军并非是后来设定的,这两个军号在长兴二年以前就早已存在。而龙武、神武两军被编入捧圣军之后,军号依旧保存。因此,《旧五代史》中记载到清泰元年(934年),潞王立后大赏将士,其中就包括“赏给龙武都指挥使安审琦,羽林都指挥使……”清泰三年(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联合契丹反唐,末帝“以右神武统军都指挥使……相援”这说明,后唐的禁军制度直到后唐灭亡之前,依旧保存完好。
但应顺元年(清泰元年)的这次改编,大大衰弱了禁军的实力,从后晋之后,禁军虽然依然存在,但已经和诸卫一样,只是装点天子门面,其军事意义大大降低了。
侍卫亲军
后唐的侍卫亲军制度比较混乱,在唐庄宗执政时期,除了将原来的河东军队改编为禁军,也将其他收编的精锐军队併入侍卫亲军行列。由于军号複杂,再次不做过多赘述和论断,仅将得出结果列出。
银枪效节:后梁魏博节度使杨师厚所设定,兵力约8000人,“皆天下雄勇士也”,晋军灭梁时归顺晋军。
铁林都:这是一支河东老牌军队,由李克用亲自创建。至后唐同光年间,依然有建制。
从马直:根据《新五代史·伶官传》记载,“从马直,盖亲军也。”后周太祖郭威就曾经在此军中。从马直建立于河东晋王时代,是抗衡后梁的强大军队。从马直战斗力强大,但骄兵悍将极多,动辄发生兵变。从李嗣源邺都兵变到唐庄宗在洛阳宫中被弒杀,皆由这支军队策划行动。
金枪:后唐马军部队,是一支庞大的纯骑兵军事力量。《旧五代史·庄宗纪六》“侍卫金枪马万余骑”,此军不见于梁唐战争,因此应该是建立于923年之后。
黄甲:后唐骑兵部队,唐庄宗的亲军。《新五代史·伶官传》“从驾黄甲马军陈于宣仁门外”,可知是骑兵。
捧日:始见于唐末,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由于天威都李顺节被宦官所杀,“于是天威、捧日、登封三都大掠永宁坊,至暮乃定。”在唐梁战争中,这支军队有参战情况,后唐建立后依然保留。
内殿直:常见于后晋、后周时期,但《东都事略》记载,“清泰初为内殿直,迁指挥使”,可见后唐已经有建制。
匡霸、飞腾:李克用时期所置的军号,至后唐末年依然存在。
怀顺:驻于安州,同为后唐禁军部队。见载于《旧五代史·唐明宗纪五》“……左怀顺军作乱……”
雄捷:后唐军队
匡卫:后唐和后梁并置,并非由后梁承袭而来。
散员:皇帝的侍卫亲军,详见于《旧五代史·袁建丰传》和《东都事略》。
突骑:是李克用、李存勖晋王时代就建立的军队,是晋军主力骑兵。后唐的很多军事将领都曾在此军任职,和后梁军事冲突中,记载颇多。
突阵:后唐和后梁都有建制,属于并置关係,是河东军主要军事力量。
忠顺:建立于后唐天成四年九月九日。
保卫:后唐军队。
拱卫、威和:在后唐时代较少见到记载,常见于后晋记载。后晋高祖天福二年(937年),曾发生叛乱。
雄义:后唐末期骑兵部队,见载于《旧五代史·唐末帝纪下》。
后晋高祖石敬瑭

剑直:后唐军队。
横冲:后唐精锐骑兵部队,始建于李克用时代,后唐明宗和后汉高祖都曾经作为过这支军队的领导。
奉义:唐庄宗举兵之时的军队。
奉化:后唐军队。
内直:后梁建军,后唐沿用。
胜节、帐前:后唐兵力雄厚的军事力量。
奉德:后唐马军部队,是一支骑兵。见于《旧五代史·晋高祖本纪》,“改奉德马军为护圣军。”
效义:由银枪效义军而来。
广捷:驻扎魏州。
云捷:庄宗灭梁时期建立的军队。
飞胜:禁军部队,常驻北京。
亲直:见载于《册府元龟》。
定霸:由于记载较为混杂,暂不详解。
契丹直:此军全部由契丹骑兵组成。天成三年,唐明宗曾动用这支军队讨叛。契丹直的军队编制在5000人左右,根据《辽史》记载的几次契丹南下作战,契丹直的军人来源主要是契丹俘虏。这支军队直到后晋时期依然有保留,且常常起到决定性作用,可以预见其战斗力较为强大。
厅直:李克用时代就组建的军队。
五院:唐景福年间已经成立的军队。
崇武:建制时间不详,唐庄宗时已经建立。
左射:亲骑军,石敬瑭曾在此军中,又称三讨军,参加过几场重要战斗。后周也置有此军。
整顿情况
由于后唐军队的兵员来历複杂,军号繁多,因此骄兵悍将常常难以管控。后唐明宗在位期间,重点对禁军和其他军队进行了整顿。

对于禁军六军的整顿,在禁军系统里已经有过叙述,这里主要提一些侍卫亲军的管理情况。虽然侍卫亲军的整顿在史料里见的比较少,但至少可以肯定,从长兴二年开始,后唐明宗已经对此进行了一些整顿。《旧五代史·李从璋传》“……明宗即为,受诏领捧圣左厢都指挥使……”另据《旧五代史·王清传》记载,严威军在明宗时期也已经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