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当罗浮宫遇见紫禁城

2019-12-23 12:47:11 百科
当罗浮宫遇见紫禁城

当罗浮宫遇见紫禁城

《当罗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製片厂等联合出品人文历史纪录片,由徐欢、周兵执导。该片于2010年10月2日在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首播,2011年2月17日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播出。

《当罗浮宫遇见紫禁城》共12集,每集40分钟,分别演绎古代中亚、埃及、希腊、罗马以及中世纪文艺复兴等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东西方艺术演进历史,穿插各领域专家学者的最新评析,同时也呈现了罗浮宫和故宫依託宫殿建筑设立博物馆的精妙构思与创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当罗浮宫遇见紫禁城
  • 製片地区:中国大陆
  • 导演:周兵
  • 编剧:朱青生
  • 集数:12
  • 每集长度:40分钟
  • 类型:纪录片,历史
  • 上映时间:2010年10月2日(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

剧情简介

该片以艺术史为线索,根据罗浮宫的馆藏分类,分别演绎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等主题。每一集都在展现西方艺术的同时向观众呈现不同时代中国的艺术;每一集中都有一位重量级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或艺术史研究者与西方同行进行相互探讨,达到不同文明之间对话的创作实践。
当罗浮宫遇见紫禁城

分集剧情

第1集 遇见
  两座雄踞于首都中心、城市中轴线上的宫殿——罗浮宫与紫禁城,1792年5月22日、1925年10月10日,先后从皇家宫殿变为普通民众的博物馆。它们有着怎样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这里我们将讲述两座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第2集 逐荡两河
  故宫内收藏着甲骨文、罗浮宫内收藏着楔形文字泥板汉莫拉比法典,通过对两种文字的比较,揭示出世界文明发端时已然走向不同的道路。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关于文字的行为艺术则是思考“即使打破了文字的羁绊,人类就可以沟通了幺。
第3集 永恆天沙
  这是两条河流的故事,也是两个由河流诞生的伟大古文明——尼罗河所孕育的古埃及文明和黄河所孕育的古华夏文明的故事,中国的青铜器、法老的金字塔,古老的帛画,神秘的木乃伊,让我们与中国艺术史学家巫鸿一起探寻艺术的起源。这也是一次人类文明起源的探究之旅。
第4集 典雅千古
  罗浮宫的镇馆三宝中希腊雕塑独占其二,作为西方艺术最经典的象徵,它的地位好似书法之于中国艺术。希腊雕塑与中国书法形象的巨大差异是否正映射着东西方文明的不同路径。而在当代雕塑家隋建国的手中,希腊雕塑又会获得怎样的新生。
第5集 铁血长风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的对话——罗马帝国与秦汉王朝。儘管他们的交流只限于民间小器,但帝国的神韵却传扬千年——直到乾隆与拿破仑。文治武功,开疆拓土,于是罗浮宫的凯旋门,紫禁城的午门,成了胜利的象徵。这一次汉画研究者朱青生将带我们回望盛世,展望未来。
继续看6-10集
选集
选集
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製作

创作背景

这部纪录片的创作源于一次契机,2008年4月4日,故宫博物院和罗浮宫博物馆首次在故宫午门城楼上合作举办“罗浮宫·拿破仑一世”展览。通过这次展览,纪录片的作者萌生了将两座博物院放在一个片子中的想法,通过它们馆藏的文物对比整箇中西文明。他们把这样的想法告诉罗浮宫后,他们也十分感兴趣——究竟在中国人的眼中,如何看待这些西方的经典,透过这些西方经典又如何反观中国文化。于是,罗浮宫第一次面对华人媒体全面开放拍摄,诞生了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当罗浮宫遇见紫禁城》。

拍摄过程

该片创作团队五次赴欧洲大规模拍摄,深入罗浮宫七大馆藏,总导演徐欢、周兵带领的纪录片创作团队力邀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朱青生教授担任总撰稿,近百位影视工作者和中外艺术史专家参与,影视创作和学术研究通力合作,历时两年完成。

主创团队

总导演
总撰稿徐欢、周兵
总撰稿
朱青生
製片人
刘静
导演
张越佳、曲楠
前期导演
袁丁、刘宁宁
撰稿
张越佳、曲楠
学术顾问
刘平
摄像
朱兴辉、赤平勉、Patrick Czaplinski、马志伟、苗壮
摄像助理
张荣、王嘉伟
作曲
张天广
解说
温涛
音乐编辑
冀翔
动画导演
刘华
动画製作
ZTWO影视动画
片头製作
北京完美动力有限公司
数字调色
丁宇
画面合成
金晶、冯涛、刘涛、孙志富
后期製作
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
製片统筹
汪哲
统筹助理
吴志伟
製片
彭苏林、金赢
推广统筹
徐秋丽
资料统筹
侯智瑶、聂丽芳、吴志伟
设备统筹
齐庆鑫、李想
责任编辑
吉凤颂、吴志伟
海外协助
法国天泰文化传媒製作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

音乐原声

歌名作词作曲演唱备注
《心依恋》
朱青生、徐 欢、王之一
王之一
常石磊
主题曲
《prelude cello suite No.1》
-
-
巴赫
背景音乐
《心经》
-
-
杨小琳(敬善媛)
背景音乐

获奖记录

时间奖项获奖方具体情况
2011年
第11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人文类纪录片奖(最佳长纪录片)
当罗浮宫遇见紫禁城
获奖

发行信息

时间频道备注
2010年10月2日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
首播
2011年1月19日
北京法国文化中心
观影会
2011年2月17日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每晚22:00
2011年8月7日
猜火车文化沙龙(方家胡同46号院C1)
14:00-16:00
2014年8月31日-9月2日
山东有线高清畅享馆探索纪实频道
每天4集
2014年10月5日
河北博物院北区一楼报告厅
第一、二集
联合出品
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製片厂
东方良友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

作品评价

影片以中国人的眼光来叙述艺术与历史。面向东方与西方,包容共同与差异,展现交流与碰撞。从文物看文化,从文化思考文明,力图呈现一座媒体的世界艺术馆,建造一条民族之间增进了解,各文明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道路—这对于中国观众或者西方观众而言,都将是一次全新的视觉体验与思想碰撞。以绘画为例,影片着重解读了同样的时代,不同的文明中,一幅幅画作怎样将心情寄託。整部影片以艺术为纽带,贯穿的是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发展对比。影片在解读故宫和罗浮宫艺术品的同时,也为观众们从更宽广的角度展示了文化的差异之美。(齐鲁晚报评)
该片以艺术史为线索,根据罗浮宫的馆藏分类,分别演绎中亚、埃及、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等主题。每一集中都有一位重量级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或艺术史研究者与西方学者相互探讨,进行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新华网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