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赋(以“败由兵骄,胜在人谋”为韵)是当代古文作家杨威的一篇律赋作品。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淝水赋(以“败由兵骄,胜在人谋”为韵)
- 创作年代:2015年
- 作品出处:《杨威古文集》
- 文学体裁:律赋
- 作者:杨威
作品正文
淝水赋(以“败由兵骄,胜在人谋”为韵)
作者/杨威
灵秀淮甸,氤氲淝水。一泓之澄碧横野,千古之风流遗世。若苻氏开国,秦家肇迹。密运王霸之略,大举吞灭之役。是以推锋仇池,白马之宗社无存;挥戈潞川,慕容之精甲何在?鼓角才鸣,西凉之劲兵俄解;风雷长驱,北代之骁骑寻败。下樑益犹似击槁,拔襄阳岂违约期。三分天下,载有其二;九州之地,乃居其七。虎步龙跃,鹰扬鲸吞。自以域中绝无抗衡之师,天下难寻匹敌之人。是以明达之智沮,矜负之意生。思司马之未灭,耻荆扬之莫通。将欲混一家之文轨,同万里之俗风。不识王猛徂焉,庙堂少帝王之佐;邓羌去矣,行阵少熊罴之兵。执干戈者,弗能于三军逞勇;居帷幄者,非足以千里决胜。天时之际会杳逝,朝中之人物悬磬。士马睏乏,怨气纷嚣;民力凋敝,府库虚耗。况姚景茂西羌所归戴,慕容垂前燕之遗噍。挟藏祸心,窥觊大宝。舍腹心之忠言,从枭獍之邪道。专己独行,志满气骄。谏鼓震耳而不闻,青蒲跪穿而弗睹。于是艨艟东转,轮蹄南驱。千军齐驾于吴服,万乘并骛于炎州。鼙鼓雷喧,戈矛森竖。天下之兵马,拥兹一水;两国之存亡,决斯方隅。雄师百万,一方仗势盛而傲武功;奇略六三,一方因力薄而重战术。继以六师犬羊,四野虫沙。昨日北阙之前,欲修霸业;今朝南川之涘,顿作亡夫。远闻战鼓,气慑心惊;遥望军麾,魂丧色沮。嗟投鞭断流之豪气,作风声鹤唳之穷辱。思成败之倏转,岂兴衰之无由?是以老君曰:“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武侯云:“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作品注释
【1】 淮甸:淮河流域。鲍照《浔阳还都道中》:“登舻眺淮甸,掩泣望荆流。”
【2】 一泓:清水一片或一道。澄碧:清澈而碧绿的水波。李白《赤壁歌送别》:“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余迹。”
【3】 肇迹:肇始,肇兴。《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论》:“武皇肇迹阴山,赴难唐室。”
【4】 密运:周密运筹。林则徐《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凡攘外靖内之方,皆已密运深筹,万无中止之势。”王霸:王业与霸业。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吞灭:併吞消灭。《汉书·王莽传中》:“莽志方盛,以为四夷不足吞灭。”
【5】 推锋:泛指用兵、进兵。王闿运《序》:“推锋芩岭,崇祀枫江。”仇池:鹹安元年(371年),前秦皇帝苻坚遣将杨安攻仇池,城破之后,将氐族人迁徙到关中一带,前仇池国灭亡。白马:白马氐。《括地誌》:“陇右成州、武州皆白马氐,其豪族杨氏居成州仇池山上。”宗社:宗庙和社稷的合称。借指国家。孔融《论盛孝章书》:“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术,实须得贤。”潞川:太和五年(370年),前秦天王苻坚以王猛为统帅,杨安、邓羌为将,率兵六万东进伐前燕,双方于潞川展开决战,秦军以少胜多,大败燕军,前秦军乘势追击,吞灭前燕。精甲:指精锐的军队。《新唐书·裴均传》:“均发精甲三千,逆击之,贼望风奔却。”
【6】 西凉:指前梁政权。因处前秦西,故此处称其西凉。太元元年(376年),为前秦所灭。劲兵:精锐的部队。《新唐书·窦建德传》:“建德以劲兵伏旁泽中,悉拔诸城伪遁。”风雷:比喻威猛的力量。北代:代国。因处北部,故称。太元元年(376年),坚既平凉州,又遣其安北将军、幽州刺史苻洛为北讨大都督,率幽州兵十万讨代王涉翼犍,灭之。骁骑:勇猛的骑兵。班固《封燕然山铭》:“骁骑十万。”
【7】 梁益:指蜀地。蜀汉有梁益等州,因以并称。张载《剑阁铭》:“勒铭山阿,敢告梁益。”宁康元年(373年),前秦攻下益、梁二州。次年平定蜀人张育、杨光叛乱,蜀地复入于前秦。击槁:犹振槁。襄阳:太元三年(378年),苻坚派苻丕等人进攻襄阳,进攻襄阳的军队因守将朱序坚守以及苟苌意图孤立襄阳而逼其自降的战略,一直与晋军相持至年末。此事令苻丕等遭到弹劾,苻坚因遣其黄门郎韦华持节切让丕等,仍赐以剑,曰:“来春不捷者,汝可自裁,不足复持面见吾也。”苻丕于是转而急攻,终于在次年正月攻下襄阳。约期:约定的日期。
【8】 虎步:谓称雄于一方。《三国志·魏志·夏侯渊传》:“宋建造为乱逆,三十余年,渊一举灭之,虎步关右,所向无前。”龙跃:喻纵横驰骋,奋发有为。葛洪《抱朴子·广譬》:“淮阴隐勇于跨下,不损其龙跃而虎视也。”鹰扬:逞威,大展雄才。胡曾《鸿门》:“项籍鹰扬六合晨,鸿门开宴贺亡秦。”鲸吞:犹兼併。顾炎武《洛阳》:“鹤望将焉属,鲸吞未息争。”
【9】 域中:寰宇间,国中。骆宾王《代李敬业以武后临朝移诸郡县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抗衡:对抗,匹敌。张纶《林泉随笔》:“以区区之蜀,抗衡天下十分之九。”
【10】 明达:对事理有明确透彻的认识。《旧唐书·方伎传·崔善为》:“善为好学,兼善天文算曆,明达时务。”矜负:骄矜自负。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二·王公家书》:“常存此心,自不见直言得罪,有毫髮之可矜负也。”
【11】 司马:指东晋司马氏政权。荆扬:苻坚统一北方后,东晋仅保有荆扬二州。
【12】 文轨:文字和车轨。古代以同文轨为国家统一的标誌。王禹称《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樑文》:“一戎而倒载干戈,万国而混同文轨。”俗风:犹风俗。
【13】 熊罴:熊和罴。皆为猛兽。因以喻勇士或雄师劲旅。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胜残去杀,上冯宗庙之威;禁暴戢奸,下藉熊罴之用。”
【14】 逞勇:谓显示自己的勇武。《万花楼》:“如若不能断送狄青,枉你王天化称雄逞勇。”
【15】 际会:机遇,时机。《汉书·王莽传上》:“安汉公莽辅政三世,比遭际会,安光汉室,遂同殊风,至于製作,与周公异世同符。”人物:指才能杰出的人。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舅氏多人物,无惭困翮垂。”悬磬:悬挂着的磬。形容空无所有,极贫乏。
【16】 士马:兵马。引申指军队。《北齐书·高乾传》:“屡败齐州士马。”睏乏:疲乏,疲倦。《秦并六国平话》:“吴广听得鼓已三更,提兵前去劫寨。果见四下小兵睏乏。”纷嚣:纷杂喧嚣。民力:民众的人力、物力、财力。陆游《行在春晚有怀故隐》:“旧人零落北音少,市肆萧疏民力殚。”凋敝:睏乏。苏辙《颍滨遗老传上》:“自法行以来,民力凋敝,海内愁怨。”府库:旧指国家贮藏财物、兵甲的处所。《孟子·梁惠王下》:“君之仓廪实,府库充。”虚耗:空竭。刘肃《大唐新语·极谏》:“时陇右虚耗,议者以为非便。”
【17】 姚景茂:姚苌,字景茂。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归戴:归心拥戴。《晋书·荀勖传》:“宜有所营置,令有归戴者。”慕容垂:前燕宗室,后燕建立者。遗噍:犹遗类。《晋书·乞伏国仁载记论》:“国仁阴山遗噍,难以义服,伺我阽危,长其陵暴。”
【18】 挟藏:隐藏。祸心:为祸之心,作恶的念头。《左传·昭公元年》:“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窥觊:犹觊觎。谓非分的希望或企图。欧阳修《论水灾疏》:“后唐明宗储嗣不早定,而秦王从荣后以举兵窥觊,陷于大祸,后唐遂乱。此前世之事也。”大宝:帝位。《宋史·岳飞传》:“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
【19】 枭獍:比喻忘恩负义之徒或狠毒的人。《魏书·恩幸传·侯刚》:“曾无犬马识主之诚,方怀枭獍返噬之志。”
【20】 专己:固执己见,独断专行。《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殴击吏人,专己凶暴。”独行:谓独断专行。恽敬《新东门漕仓记》:“呜呼,此郡县长吏所以嚣然独行其意于上而民终不可治也已!”志满气骄:形容得意骄傲。《西湖佳话·三台梦迹》:“也先不道,志满气骄,将有长驱深入之势,不可不预之防。”
【21】 谏鼓:设于朝廷供进谏者敲击以闻的鼓。唐孙华《吴愉为陈沧洲太守作》:“谁能鸣谏鼓,慷慨伏青蒲。”青蒲:指天子内庭。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日伏青蒲,罕能切直。”李周翰注:“青蒲,天子内庭也,以青色规之,而谏者伏其上。”杜甫《壮游》:“斯时伏青蒲,廷诤守御床。”
【22】 艨艟:古代战船。轮蹄:车轮与马蹄。代指车马。韩愈《南内朝贺归呈同官》:“绿槐十二街,涣散驰轮蹄。”
【23】 吴服:泛指吴地。服,王畿以外的地方。宋之问《送李侍御》:“南登指吴服,北走出秦畿。”炎州:泛指南方广大地区。江淹《空青赋》:“西海之草,炎州之烟。”
【24】 森竖:林立。
【25】 方隅:全面积中的一部分。多指边侧之地或角落之地。《周书·任果传》:“任果字静鸾,南安人也。世为方隅豪族,仕于江左。”
【26】 武功:指武力。苏轼《书王奥所藏太宗御书后》:“太宗以武功定祸乱,以文德致太平。”奇略:奇谋,奇策。《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昔汉高舍陈平之愆,用其奇略,终建勛祚,功垂千载。”六三:六韬三略的省称。兵书名。即託名姜太公撰的《六韬》与旧题秦黄石公撰的《三略》。借指兵书,兵法。战术:作战的策略、方法。《宋书·索虏传论》:“妙识兵权,深通战术。”
【27】 犬羊:常用以比喻任人宰割者。范仲淹《让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表》:“及麟府丧陷,镇戎三败,杀者、伤者前后仅二十万人矣,死者为鱼肉,生者为犬羊。”虫沙:比喻战死的兵卒。赵翼《灵谷寺》:“于兹建道场,普度虫沙族。”
【28】 南川:泛指南方的河川。卢照邻《秋霖赋》:“嗟乎!子卿北海,伏波南川,金河别雁,铜柱辞鸢。”亡夫:逃亡之人。
【29】 气慑:恐惧。薛福成《笠山宏远炮台铭》:“敌始气慑。”色沮:神情颓丧。孔平仲《孔氏谈苑·吕申公不悦范希文》:“宋公色沮无辞。”
【30】 豪气:豪迈的气概。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穷辱:困穷耻辱。《战国策·秦策三》:“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
【31】 老君:老子。《老子》:“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非惟天时,抑亦人谋:出自诸葛亮《隆中对》。
作者简介
杨威,字逸驎,1985年生,安徽砀山人,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作品涉及序、赋、论、记、传、碑铭等多种古代文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