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杭州六通宾馆

2019-12-04 05:05:06 百科
杭州六通宾馆

杭州六通宾馆

杭州六通宾馆坐落于美丽的西子湖畔,毗邻“花港观鱼”、“苏堤”、“虎跑”、“满陇桂雨”等着名西湖景点。是杭州市总工会全力打造的一家全新风格的度假酒店。同时,也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疗养基地。

基本介绍

  • 公司名称:杭州六通宾馆
  • 外文名称:Liutong Hotel
  • 总部地点:杭州
  • 成立时间:2008年5月1日
  • 经营範围:住宿,餐厅,会务,组织职工疗养
  • 公司性质:国有企业
  • 公司口号:西子湖畔最具庭院式度假酒店
  • 年营业额:6000万
  • 员工数:150人
  • 组织机构代码:470101535
  • 信誉度:B(信誉度良好)
  • 装修时间:2016年3月份

宾馆介绍

杭州六通宾馆坐落于美丽的西子湖畔,毗邻“花港观鱼”、“苏堤”、“虎跑”、“满陇桂雨”等着名西湖景点。是杭州市总工会全力打造的一家全新风格的度假酒店。
江南风情庭院式的建筑,内庭与外庭芳草依依,绿树参差,古木参天,生机盎然;小景与花园相映成趣,曲水流潺呈现四季如春,镶嵌于青山绿荫之中。尽得风雅之韵。宾馆古樟反枝龙盘,茂叶凤盖,生趣盎然。宾馆各幢楼层高低错落,层次分明,交相辉映,间有车道、曲径相同。三幢主楼以品字形分局山腰中,四周古树参天,寿藤缠绕,鸟鸣似语,极为清静雅逸,真是“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

六通来源

六通宾馆因寺而得名,“六通”从字面上理解,是佛教用语。“六通”是指神足通、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智证通。六通宾馆沿用这个名字,也颇有深意。佛教上的“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五眼六通,则又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菩提果实,成熟蒂落后,顶部有五个小孔,里面有五颗种子,象五个眼睛,首尾贯穿打洞,製成佛珠。六通宾馆的标誌上这六个星星,应该是菩提果实上的五眼,外加一个通孔。
五眼六通菩提子五眼六通菩提子

历史文化

六通宾馆是在古六通寺遗址上建造起来的。
三台山下有坞,名颖秀,旧时着名的六通禅寺和法相禅寺就在坞内。法相寺,旧名长耳相寺,后晋天福四年(939)吴越国王建。相传后唐时有高僧法真,耳长九寸,上过于顶,下垂至颈,容相奇特,被称为“长耳和尚”。他从天台山国清寺来到此处,受到吴越国王礼敬,为之建寺。法相寺香火曾经盛极一时,旧时法相寺边还有六通律寺。北宋治平年间,寺改为六通慈德院。明嘉靖年间,寺废,万曆年间寺曾重建,此后屡有毁建。1949年后在原六通、法相寺遗址上建六通招待所,后更名为六通宾馆。
吴越国统治不到百年,可在杭州境内却兴建了150多座寺院与数十座塔幢,为杭州成为着名的佛教风景胜地奠定了基础,从此便有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誉。其中着名的寺院就有赤山埠的六通寺。
据资料查明,六通寺,宋称六通慈德院,《鹹淳临安志》卷七十八:“乾祐二平,吴越王建,旧名:惠德塔。明嘉靖年间寺废,万曆间重建。”寺中有一宝贝叫“辟尘炉”,非木非石,不知为何物建造,扣之,铮铮然,为镇寺之宝。明嘉靖年间寺院被毁,炉也不知去向。六通寺与惠因寺(又称高丽寺)都建于吴越时期。僧人道宣主持该寺,他与上天竺开山祖师道翊、法相寺开山祖师道定一起为杭州的名僧,佛界称为“僧中三凤”。林木幽深颖秀坞中的六通寺,香火盛极一时,如今连同古寺旁的“空山听雨”、“镜花阁”、“法相山亭”等胜景俱已湮灭,只剩一棵千年古樟叙说着远逝的历史。
据考证,在宾馆宽敞的庭院内,有11株大樟树的树龄超过了200年,其中一株杭州地区见诸记载树龄最大的古香樟,碑刻上写着距今1049年,俗称“千年唐樟”。宾馆正门口的两株参天古树,若大的树冠展现开来,一株呈金黄色,一株翠绿就像两名忠实的哨兵,从六通宾馆成立就巍然树立在宾馆正前方一侧。

配套服务

房间设施

酒店有171套精装客房。
服务项目:停车场、电梯、电梯、会议厅、有可无线上网的公共区域,免费停车场、票务服务、专职行李员 行李存放服务, 洗衣服务、叫醒服务、国内长途电话、国际长途电话、中央空调 24小时热水, 免费洗漱用品、浴衣、吹风机、拖鞋、独立写字檯、110V电压插座、电热水壶、咖啡壶、茶壶。

餐饮设施

宾馆中餐厅主营杭帮菜和粤菜,以钱塘江的江鲜、绍兴菜、农家菜、杭州名菜及传统家常菜为主要经营特色。

娱乐设施

宾馆还配有大堂吧、健身中心、桑拿足浴、棋牌、美容美髮、网球、桌球、体检中心等多种项目的康乐设施。

会议设施

宾馆配有大小会议室8个,齐全的会议设施。

名人六通

古代名人

六通因寺而得名,也因寺而与诸多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千百年来依旧巍然屹立在宾馆内的唐樟纹理中映射出他们曾经在六通留下的足迹。
六通寺位于法相寺之北,晋开福年间吴越王创建,并延请僧人道宣演讲经法,宋治平年间,改建六通慈德院。道宣与其弟道翊、道定一起来杭,道宣为六通开山祖,道翊为上天竺开山,当时号为“僧中三凤”。
宋末元初的六通寺知名禅僧、画家牧溪(法名法常),自由放逸的画风对日本艺坛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观音猿鹤图三幅、柿图(今存于日本)等画迹深受当时六通寺周围环境的影响。
宋代理宗时僧人萝窗,居住在西湖六通寺,风格和法常画意相似。知名的竹鸡图轴(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描绘了五更时在未明的幽暗中身兼文、武、勇、仁、信五德的家鸡形象,也为我们还原了六通寺当时人文风貌。
萝窗竹鸡图萝窗竹鸡图
现代高僧、天台山第四十三祖师谛闲(1858—1932),为传播佛学,于1885年受邀至六通寺升座讲授“法华经”,忽然深入禅定,出定后答难析疑,如瓶泻千里,莫之能御。
现代革命先躯胡士俊,立志反清抗洋,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辅助秋瑾组建光复军,策划浙皖武装起义。1925年底,胡竭力辅佐谢飞麟组织“浙东护国讨袁军总司令部”,次年,胡在六通寺削髮为僧,后人赞其“如璞玉浑”。
少欲知足、淡于名利、随遇而安的智通法师,以修持为务,曾于1933年到访六通寺,住三、五月潜心研习佛学。
全国政协委员、高僧海灯(原名范无病,1903—1989),历访名师习武,武艺高超,被河南崇山少林寺僧众推为国术教授。海灯以“惜衣、惜食、才惜福”为座右铭,苦己利人,“穷经问道入天台”,并于1948年到六通寺听讲《十六观经》40天。
解放后,伟大的无产阶段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朱德同志也曾从南高峰顶晨练下来时在此小憩,并在南高峰留下了“回首西湖望,江山锦锈同”的佳篇。
六通寺终究躲不过文革这场浩劫,千年古剎也在这场政治动乱中毁于一旦,依稀能找到的残垣断瓦留给我们后人许多遐想……

现代名人

中国着名国画大师何水法为宾馆留下墨宝——《金辉》。
何水法与宾馆总经理陆军何水法与宾馆总经理陆军

位置交通

酒店地址:杭州西湖区 三台山路149号
距杭州雷峰塔 2公里
距杭州灵隐寺2.4公里
距杭州西湖 3.4公里
距杭州大厦 3.6公里
距杭州百货大楼 5.4公里
距杭州武林广场5.5公里
距杭州国际会展中心 10.3公里
距杭州乐园 13.5公里
距杭州钱塘江 2.7公里
距杭州吴山广场 3.4公里
杭州火车东站距离酒店20公里
杭州火车南站距离酒店20公里
杭州城站火车站距离酒店6公里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距离酒店32公里,乘坐计程车约40分钟约
80元可到酒店。

话说六通

现代人只有“肉眼”,所见非常有限,无法看透一切有形物质。人们常说借一双“慧眼”,“慧眼”是开悟之眼,我想,要做一个开悟的人,除了认真工作、生活之外,更要读书修行,学会思索。我们不可能拥有随心所欲观看人和事的“天眼”,更不可能有悉知悉见一切的“佛眼”,如果通过自身的努力,在专业方面具备某些“法眼”功能,

周边景点

宾馆西接南高峰,北靠五老诸峰,南览西子秀色,东临三台梦迹,近观南高峰仰而可攀,远眺雷峰塔近在咫尺,信步之间便可饱览胜景,岳庙、虎跑、雷峰塔、花港观鱼、三潭印月、苏堤春晓、曲院风荷等西湖着名景点,皆在宾馆周边三公里範围内。馆边名胜古蹟甚多,如法相山亭、乌龟潭、于谦祠、武状元坊。西湖西进后,宾馆周围又相继恢复和新建了“留余山居”、“法相古樟”、“高丽寺”、“三台阁”等景点。
六通宾馆承钱塘之圣象,秉西湖之灵气,得四季之神韵。

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南宋时,内侍官允升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花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时称卢园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目,用石建碑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着鱼身鱼嘬花”。 今日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
花港观鱼花港观鱼

雷峰夕照

雷峰,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起,林木葱郁。其山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可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这座三面临水呈半岛状的名山,当年曾为南宋御花园占据。一九四九年以后,山上种埴了大量香樟、枫香、榆树等观赏树木,夕照林涛,景色依然富丽。
雷峰夕照雷峰夕照

苏堤春晓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它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的。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线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唐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捲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
苏堤长堤延伸,六桥起伏,为游人提供了可以悠闲漫步而又观瞻多变的游赏线。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又相邻,垂杨带跨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苏堤春晓苏堤春晓

满陇桂雨

满觉陇,位于杭州西湖以南,南高峰与白鹤峰夹峙下的自然村中,是一条山谷。五代后晋天福四年建有圆兴院,北宋治平二年改为满觉院,满觉意为“圆满的觉悟”,地因寺而得名。满觉陇沿途山道边,植有七千多株桂花,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品种。每当金秋季节,珠英琼树,百花争艳,香飘数里,沁人肺腑。如逢露水重,往往随风洒落,密如雨珠,人行桂树丛中,沐“雨”披香,别有一番意趣,故被称为“满陇桂雨”。
满陇桂雨满陇桂雨
诗云:
白鹤峰高涧水生,溪流跌荡云雾腾,
玉树缤纷飘金雪,圆觉馥郁来香风;
龙井青茶丹霞落,家弄竹奁糯米蒸;
满陇儘是桂花雨,一路芬芳入杭城。
在满觉陇村、石屋洞前一带。满觉陇因古有吴越佛寺满觉院(初名圆兴院)而得名。满觉陇俗称满家弄,明清时盛产桂花,为西湖着名赏桂胜地。抗日战争杭州沦陷期间,桂花树被大量砍伐,仅剩少数农家屋前屋后几株老树。抗日战争胜利后稍有恢复。1950年后,新种植一批桂树,至1955年前后,连同老树,数达万株,其中树龄最长的约200年,最大植株盛花年可收桂花一石,桂花成为当地村民重要的经济收入。
60年代初,杭州市园林管理局在石屋洞旁建茶室、小卖部,在新建的门楼两旁,置雕塑圆窗。1980年,又在石屋洞西侧,扩建比石屋洞旧有範围大二倍的院落,内建三座高低错落、歇山翘角屋面的“桂花厅”。主厅(茶室)四周,卷棚迴廊,配以青石雕花栏桿,粉墙上点缀“飞天”漏窗,内庭掇山理水,与原有景物浑为一体。傍山筑石级通石屋洞顶,半山腰建有结构新颖的“吟香亭”,左通耸立洞顶、似可擒云的“摛云亭”。新院落与石屋洞前庭既隔又联,互相映衬。1983年,桂花以香飘十里的优势,又是杭州乡土树种,被评选为杭州市市花。此后满觉陇、石屋洞赏桂更甚,再现清代丁立诚《满觉陇担桂》诗中“桂花蒸过花信动,桂花开遍满觉陇,卖花人试卖花声,一路桂花香进城”的情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