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谢允(东晋代历阳(今安徽和县、金山县)人)

2019-03-21 18:24:27 百科

谢允(东晋代历阳(今安徽和县、金山县)人)

谢允(公元325-公元394年),字道通,号谢罗仙。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人。精道学,有遁世脱尘之志,仕罗邑宰,后辞官入道武当山。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谢允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不详

人物简介

他年少时英俊刚毅,博览群书,尤精道学,有遁世脱尘之志。历仕罗邑(古蜀国时的堂琅城,今云南省巧家县)宰,政事廉洁而能力强。
东晋鹹康(335年-342年)中,谢允给晋成帝上书,请求辞官入道得到準许。他就西上武当山,途至湖北襄阳见一道士,道士说:我师是戴先生孟盛子,“非世间人”。师父给我说,如果有人西上想见他,可随我一起去。谢允就随这道人一齐前往见孟盛子。

寻仙武当山

他行走200余里到了武当山。只见巨大的云彩横遮着远山,就在流动的云彩里看到一块明朗的地方,忽然发现戴孟坐于石上,神采奕奕洞察秋毫。拜见师父之后,给他口口相授“炼神沖虚”之道。这种养生方法在《道德经》第四章有详尽的解释,那种“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方法,修养生功应处于深度入静而又清醒状态的要领。正是“炼神沖虚”的秘诀。忽然,戴孟不见了,也不知他去了什幺地方。于是,谢允便“结茅于石室”。他按照老师口授的方法,要领进行修行,“不数年,得沖寂之妙,能飞行绝壁”。只因他脱离了罗邑宰来武当山,才取得修道真谛而成功,所以便自说其名叫谢罗山。故武当山又有“谢罗山”之称谓。

家庭成员

父亲

谢据

大哥

谢朗

儿子

谢裕、谢纯、谢覤、谢述。

史书记载

任志垣《方升》等山志,将“谢允”记为“谢允常”,有误。刘道明《总真集》记谢允来武当的时间是“晋太康(280—289)中”,有误。应按郦道元《水经注》记谢允辞官去武当山的时间是“鹹和中”即公元326—334年为準。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