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潮州商会成立于1921年,是香港百万余潮籍乡亲中历史最悠久及最具代表性的工商团体之一,会员均是来自香港各行各业的潮籍精英。商会以敦睦乡谊、促进工商、弘扬文化、服务社会、兴学育才、扶贫救灾为宗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香港潮州商会
- 成立时间:1921年
- 会长:周振基
- 原名:旅港潮州八邑商会
- 前身:聚和堂
介绍
香港潮州商会积极为会员及乡亲拓展商机,推动国际贸易。同时,在香港开办中国小校,在各大学设立各种奖学金,兴建潮州义山,编印潮州文献,积极参与各项社区活动,推动公益及慈善事业,建立及资助各种文教基金。多次捐赠巨款支援各地赈灾,动员会员及乡亲支持政府依法施政,促进与内地及海外工商团体之间的紧密联繫。在潮汕家乡及各地捐资助建各种文教体育、医疗卫生等大型建设,并在内地各省巿偏远地区捐办多间光彩学校。
香港潮州商会亦于1981年与东南亚各同乡团体创办“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并先后主办首届及第8届年会,使潮籍乡亲从地区性合作走向国际性合作。香港潮州商会青年委员会亦于1999年主办“首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并发起创办“国际潮青联合会”。商会同时亦协助“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秘书处及“国际潮青联合会”秘书处的工作。
香港潮州商会为了全方位促进会员及乡亲携手团结、共同建立一个繁荣安定的香港,在第48届增设了妇女委员会、公民事务委员会及文化事务委员会,在保持商会优良传统特点的同时,亦贯彻商会与时俱进的新作风。
第48届的会长为周振基博士 SBS BBS 太平绅士,副会长依次为张成雄 BBS、胡剑江、林宣亮及陈智文。商会共有125名会董,下设15个部及委员会。九十多年来,我们不断朝着专业化、年青化及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会务。
史略
潮州地滨南海,与香港相距非遥,两地水陆交通往返向称便捷。十九世纪中叶,潮人为寻求发展机会,纷纷来港谋生,而能力稍佳者以从事经商者为多。邑人素以克勤克俭着称,兼以头脑灵活,信实可靠,其中不乏生财有道,脱颖而出者,为潮商在香港奠下稳固之基础。二十世纪初,华人社会中以乡谊、族谊结为社团者蔚然成风,吾邑旅港先贤方养秋、蔡杰士、陈殿臣、郑仲评、王少平诸先生,乃于1906年倡议筹办商会,以团结乡亲,守望相助为目的。鑒于潮商早于1871年已成立「聚和堂」之商业团体,几经折衷,卒抵于成,于1921年夏召开首届会员大会,通过章程,定名为「旅港潮州八邑商会」。
商会成立后,会务迅速发展,规模日具,众口交相讚誉,为当时华人社团中之表表者。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我会基于民族大义,积极投入抗日救国工作,或转运物资,或拯救灾民,倡商人救国之旗帜,贡献尤着。1945年,香港光复,百废待兴,本会元老马泽民先生等目睹时艰,遂应会众要求,号召重整会务,因感「潮州八邑」之名已不合时宜,乃决议易名为「香港潮州商会」,沿用至今。
1960年代,随着香港经济之转型、起飞,潮商所经营之行当日益广泛,在金融、地产、製衣、玩具及其它工商百业皆有突飞猛进之发展。同时,在政坛及文化领域亦人才鼎盛,居要津而具影响力者,屈指不可胜数。彼等对香港之卓越贡献,深受各方之认同、尊重。我会既拥有如此庞大之精英会员,而又能透过会务活动服务社会,其声誉之日隆,影响之日大,则可不言而喻矣。
1980年代以来,全球一体化之概念渐成现代化国际发展之主要趋势。本会有见及此,乃思我邑人散居海外者遍五大洲,人数不下千万,倘能推举代表,组成一国际性之组织,定期交流,轮番为东道主,则不仅可敦睦乡谊,创造国际商机,更可以承传潮汕文化,甚且对不同文化之交流、融汇,亦将会带来极大的裨益。此一划时代之构思,在我会同仁之精心筹划、穿梭协调下终于实现。1981年「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正式成立,并由我会主办首届年会,由此我会展开了新的一页。
本会为了全方位促进会员参与社会事务,先后在1992年及2012年增设青年委员会、妇女委员会、公民事务委员会及文化事务委员会,以积极配合时代的新发展、新趋势。在政府政经政策及措施方面,我会亦屡有建言,多能切中时弊,提出可行之具体改善方案,往往获得社会舆论之重视与当局之认同。至于教育方面,我会一向重视兴学育才,年来不断提供资源,在各大专院校及属下学校设立奖助学金,以贯彻优质教育及协助家境清寒之学生完成学业。
我会历届会长、会董皆是社会之精英贤达。本会同仁除了推动会务外,对本港社会福利、慈善公益事业亦鼎力支持、参与,出钱出力,不甘后人,实堪称社会之典範。本会以团结乡亲、促进工商、共建繁荣稳定香港为目标。
芳名表
会 长 | 周振基 | |||||
副会长 | 张成雄 | 胡剑江 | 林宣亮 | 陈智文 | ||
永远荣誉会长 | 陈维信 | 廖烈文 | 廖烈武 | 陈有庆 | 刘世仁 | 刘奇喆 |
兼当然会董 | 唐学元 | 叶庆忠 | 周厚澄 | 陈伟南 | 蔡衍涛 | 庄学山 |
马介璋 | 许学之 | 陈幼南 | ||||
荣誉会长 | 李嘉诚 | 饶宗颐 | 吴康民 | 李业广 | ||
名誉会长 | 戴德丰 | 蓝鸿震 | 刘遵义 | 黄丽松 | 徐 淦 | 廖烈智 |
汪正平 | ||||||
荣誉顾问 | 高永文 | 陈智思 | 陈茂波 | 梁刘柔芬 | 陈鑒林 | 胡定旭 |
林大辉 | 林建岳 | 蔡志明 | 黄楚标 | 方 正 | 郑维志 | |
罗康瑞 | 罗嘉瑞 | 郑维健 | 马时亨 | 陈健波 | 洪克协 | |
林建名 | 刘炳章 | |||||
名誉顾问 | 范上达 | 林顺潮 | 陈振东 | 黄光苗 | 杨海成 | 蔡德河 |
叶国华 | 刘文龙 | 黄天荣 | 林辉波 | 黄松泉 | 谢中民 | |
林辉耀 | 林超英 | 欧阳成潮 | 马清煜 | 林广明 | 廖铁城 | |
马亚木 | 黄士心 | 倪少杰 | 吕高华 | 姚中立 | ||
法律顾问 | 陈维梁 | 马清楠 | 周卓如 | 庄月霓 | 高明东 | |
常务会董 | 陈捷贵 | 陈蕙婷 | 张俊勇 | 黄顺源 | 刘宗明 | 郑锦钟 |
兼各部委主任 | 周卓如 | 马侨生 | 唐大威 | 方 平 | 陈振彬 | 吴哲歆 |
黄进达 | 林李婉冰 | 叶振南 | ||||
会 董 | 林赤有 | 蔡少洲 | 周博轩 | 陈 强 | 萧成财 | 陈 熹 |
兼各部委副主任 | 吴少溥 | 高明东 | 马清楠 | 李焯麟 | 林镇洪 | 马清铿 |
萧楚基 | 黄书锐 | 陈伟泉 | 张敬川 | 胡炎松 | 章曼琪 | |
陈爱菁 | 陈德宁 | 林世豪 | ||||
名誉会董 | 张安德 | 蔡宏豪 | 林世铿 | 郑金源 | 卓训宽 | 蔡 坚 |
邱子成 | ||||||
会 董 | 马照祥 | 廖铁城 | 胡楚南 | 林松锡 | 马鸿铭 | 陈建源 |
唐大锦 | 庄月霓 | 余洁侬 | 林宣中 | 柯成睦 | 魏伟明 | |
林树庭 | 陈厚宝 | 陈森利 | 黄华燊 | 刘文文 | 郑捷明 | |
罗永顺 | 黄志建 | 罗少雄 | 严震铭 | 朱鼎健 | 马介钦 | |
高佩璇 | 许平川 | 许崇标 | 陈生好 | 赵锦章 | 王文汉 | |
周厚立 | 林大辉 | 胡泽文 | 杨剑青 | 吴茂松 | 张少鹏 | |
张敬慧 | 张诗培 | 陈育明 | 彭少衍 | 叶年光 | 蔡少伟 | |
谢贤团 | 蓝国浩 | 丁志威 | 余秋伟 | 吴宏斌 | 李志强 | |
佘英辉 | 林本雄 | 林建岳 | 林燕胜 | 姚逸明 | 纪英达 | |
庄伟茵 | 庄健成 | 许庆得 | 许礼良 | 陈志强 | 陈泽华 | |
陈耀庄 | 黄仰芳 | 黄楚标 | 廖坤城 | 刘銮鸿 | 蔡敏思 | |
郑合明 | 郑敬凯 | 郑毓和 | (排名不分先后) |
社会公益活动
一代伟人周恩来
2011年6月28日下午,香港潮州商会作为协办单位,参与由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香港新界工商业总会、香港佛教文化产业、香港广东社团总会、香港友好协会、香港中华总商会、中国养老基金会、香港潮属社团总会、香港福建社团总会、香港中国商会等18个团体主办的《一代伟人周恩来》大型专题展览在香港中央图书馆揭幕。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中央驻港联络办副主任李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周恩来四位亲属等出席主礼。
《一代伟人周恩来》大型展览开幕式

展览通过大量历史图片、珍贵文物及纪录片,以“寻求救国真理 致力中华崛兴”“扩大爱国阵营 筹划开国大业”“指导香港工作”等九个主题立体展现周恩来伟大一生及贡献。
展览中周恩来“精研业务,提高效率,反对浪费,严守纪律”的手迹引得众多观众排队合影留念。“指导香港工作”板块也吸引了很多参观者,其中展出了1956年周总理会见香港大学师生、香港工商界、影视界、文化界的照片原件以及对“东江水供港”计画安排的档案等珍贵文物。此外,还展出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特辑原件、周恩来指示制订国徽和国旗方案原件等珍贵历史文物。
展览展示了周恩来从青少年时期到逝世前的历史图片、文物、手迹等,反映其在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其中周恩来穿过的睡衣、用过的笔袋和垫子都是首次公开展出。
展览突出展现周恩来与香港的密切联繫,包括在1927年辗转香港治病的照片,1956年会见香港大学师生的照片,1957年发表的《关于香港问题的讲话》,上世纪60年代初对“东江之水越山来”计画的安排等。
开幕礼云集香港各界嘉宾逾700人,出席的周恩来亲属除周秉德外,还有周恩来侄女周秉建及侄子周秉和、周秉钧。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中联办副主任李刚,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詹永新,解放军驻港部队周伟军大校,周恩来总理贴身卫士、原中央警卫局副局长高振普将军,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女儿李紫阳女士,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主任廖心文女士等也专程从北京来港参加活动。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在致辞时表示,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辉煌历史的卓越领导者,他时时不忘祖国统一大业,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做了大量基础性、开拓性工作,为促进香港繁荣、增进香港与祖国联繫作出过历史性贡献。
周恩来侄女周秉德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展览内容丰富,很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我看有很多青年人参观展览非常欣慰,这能使他们加深对祖国近代史、老一代革命家的认识,意义深远。”在香港回归祖国14年纪念日之前举办这个展览,对港澳同胞了解中国近代史、了解老一辈中国领导人与港澳的历史渊源非常有意义。她指出,周恩来在建国后关心香港问题,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为后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奠定了基础。
展览于6月26日至29日一连四天在港展出。据悉,首日的展出已吸引超过2500人入场观看。
出席开幕式的主要政界、商界知名人士还包括:全国政协常委杨孙西、全国政协常委戴德丰、全国人大代表霍震寰、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会长杨剑、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香港佛教文化产业主席祖古白玛奥色仁波切、香港广东客属社团联合总会主席梁亮胜、香港广东社团总会主席王国强、香港福建社团总会主席林树哲、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许学之、亚洲电视执行董事高级顾问王征、香港友好协进会主席陈永棋、香港广东外商公会会长许智明、香港学生髮展及活动基金会主席龙子明、香港新界工商业总会会长江达可、百仁基金主席施荣忻等。
世界和平祈祷大会
香港潮州商会于2012年4月20日至5月4日作为协办单位,参与由联合国友好理事会、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联合国世界人民理事会、联合国发展基金会、联合国艺术家理事会、世贸企业促进会、中国养老基金会、美国罗省中华总商会、香港工会联合会、九龙社团联会社会服务基金、新界社团联会社会服务基金、香港青年联会、香港潮属社团总会、香港广东社团总会、香港广西社团总会主办,香港佛教文化产业承办,海内外三百多个社团组织共同参与的「推动联合国千年发展计画·世界和平祈祷大会暨庆祝香港特区成立十五周年」大会,在全港举行一系列大型公益活动,是庆祝香港回归十五周年的重要庆典,也是香港首次举办推动联合国千年计画大型活动,旨在推动世界和平。
世界和平祈祷大会

地图
大会执行主席由联合国友好理事会全球事务秘书长祖古白玛奥色仁波切担任;大会共同主席分别是:香港工会联合会会长、全国人大代表郑耀棠GBS太平绅士,中国养老基金会会长李紫阳、全国青联副主席陈仲尼BBS太平绅士。
商会会长陈幼南先生担任本次世界和平祈祷大会主席团成员,并作为世界论坛演讲嘉宾发表和平宣言。
此次大会展现三个主题,分别是「和平、博爱、希望」,展现人类追求和平、博爱和充满希望,活动获香港政府、中央政府、中联办领导及多个部门、机构全力支持。在香港政府大力支持下,于维多利亚公园四个球场,举行慈善大型嘉年华活动,15余万人参与。大会主题为<博爱、和平、希望>,举办了世界和平颁奖大典,免费派发12万斤「世界和平吉祥米」予老人、妇女及弱势群体。举行多场大型「千人盆菜宴」,宴请2000多位老人。
此次大会是首次在香港举行的最大型宣传世界和平的活动,『和平大会』将依照联合国的「千年宣言」,宣传和发表「千年发展目标」,致力推广和维护联合国宣导21世纪国际关係的基本价值:自由、平等、团结、包容、尊重大自然、共同承担责任。「和平大会」至今已收到由中国政府高级官员、美国国会、美国加州州政府财务长及各市市长、社会名人等发出的贺函。2000年9月联合国首脑会议上由189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千年宣言》,正式做出此项承诺,中国亦积极回应联合国的倡议,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做了不懈努力。
联合国友好理事会全球事务秘书长(大会执行主席)祖古白玛奥色仁波切、香港工会联合会会长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共同主席)郑耀棠太平绅士、联合国友好理事会主席努尔.布朗博士、联合国世界人民理事会主席Kazan Retrey Sherrill、立法会主席曾钰成、中联办副主任王志民、中联办社会工作部部长张铁夫、全国政协委员卢温胜太平绅士、全国政协委员王惠贞太平绅士、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会长陈守仁、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之女,中国养老基金会会长李紫阳、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常任秘书长谢曼怡太平绅士、香港立法会议员陈鑒林太平绅士、香港立法会议员谭伟豪太平绅士、九龙城区议会主席刘伟荣太平绅士、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合作发展促进会会长张维新等各界知名人士出席大会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