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陵採石场遗址位于大口乡四道沟沟口附近的二条山谷内,宋陵所用石材大多取于此处。谷内石壁上,可以看到因採石所造成的断面以及大大小小的採石坑,另刻有採石题记六处,字迹多剥蚀难辨,仅有三处保存有宋代年号。宋陵採石场遗址所遗留下来的遗蹟遗物,是宋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的结晶,对研究宋代皇陵建设及宋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宋陵採石场
- 外文名:Song Ling quarry
-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
- 级别批次: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文物类别:古遗址
- 文物年代:北宋
- 批准文号:国发(2013)13号
- 批准单位:国务院
- 编号:7-0333-1-333
建设沿革
宋陵採石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大口乡董村林场沟口(也称四道沟沟口),是北宋时期的古遗址。宋陵所用石材大多取于此处,
文物遗存
採石遗蹟
山谷石壁上可明显看到宋代採石场造成的石层断面,以及大大小小的採石坑。山谷中分布着大量废石料,大都是当年採石剥落下来的。崖壁上最大的一个採石坑,长约10米余,宽4米。深约2米。从坑壁岩石的断面看,石色青而润泽,质地纯净细腻,是大型石雕的优质石灰岩。
宋陵採石场遗址

宋陵採石题记
採石场东、西、南三面石壁上,刻有宋陵採石题记6处, 字迹已剥蚀不清,仅有三处尚可辨其年号。如今,山谷石壁上可明显看到大小不同的採石坑及採石断壁遗蹟,採石坑如燕穴蜂巢,密密麻麻。採石场断壁上岩层裸露,岩层似阶梯状,观之令人目眩。而当年採石工匠既要梯霞蹑云,沿层抱栈,又要同役夫们一起“牵挽巨石”,其劳累之苦,临险之怖,是可以想见的。
佛像
据村民说,自牛心山东北行2公里天井河北岸,在100多平方米的崖面上,刻有30多尊佛像,石佛多坐状,高者2尺,矮者2寸,皆慈眉善目,直身正面,表情庄重,神态安详。佛像为宋陵採石场工匠利用採石间隙,于北宋十六年刻成,佛像两边还镌有文字。清《偃师县誌》载:乾兴元年(1022年)“县南粟子岭产青石,北宋时期修帝后诸陵,例採石于此。是年为真宗建陵採石,始有碑记。”缑氏国小保留有一通《永泰陵採石记》碑,该碑记载了宋元符三年(1100年)为宋哲宗赵煦建陵墓採石的经过。今此碑已移至偃师市文管会保存。
历史价值
宋陵採石场遗址所遗留下来的遗蹟遗物,是宋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的结晶,对研究宋代皇陵建设及宋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文物保护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