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汪道涵

2020-03-04 02:55:44 百科
汪道涵

汪道涵

汪道涵(1915年3月27日-2005年12月24日),原名汪导淮,安徽嘉山县(今明光市人,曾先后就读于交通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光华大学华东师範大学前身),同盟会元老汪雨相之子,中共党员。曾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市长、海峡两岸关係协会会长、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重要职务。

1937年汪道涵考入光华大学(今华东师範大学,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任上海市市长,198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1年12月16日海峡两岸关係协会在京成立,汪道涵被推举为会长。1993年4月27~29日,与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为两岸关係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005年12月24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汪道涵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努力贯彻现阶段发展两岸关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1993年4月,汪道涵授权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领导人辜振甫举行会谈,史称“汪辜会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汪道涵
  • 外文名:Wang Daohan
  • 别名:汪导淮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安徽省明光市
  • 出生日期:1915年3月27日
  • 逝世日期:2005年12月24日
  • 职业:社会活动家
  • 毕业院校:国立交通大学、光华大学
  • 主要成就:汪辜会谈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5年,出生于安徽嘉山县(今明光市
青年汪道涵青年汪道涵
1932年,18岁的汪道涵从南京中学(今宁海中学)考入国立交通大学机械系,次年3月加入中共,11月底遭国民党逮捕,三个月后被父亲保释出狱并在家乡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1937年春,复考入光华大学(今华东师範大学理学院数理系,插入二年级继续读书。

加入中共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新四军四支队战地服务团团长、县长、行署副主任、专员、地委委员等职。
汪道涵汪道涵
1940年后,任淮南嘉山县县长、县委书记,淮南行署副主任,淮南津浦路东专员公署专员,淮南地委财经部部长、行署副主任。
1945年后,任苏皖边区政府财政厅副厅长、建设厅副厅长,华中军区、山东军区军工部部长、政委,胶东区行署代主任,安徽省财办主任。
1949年后,任杭州市军管会副主任兼财经部部长,浙江省财办副主任、省财政厅厅长兼商业厅厅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部长。

建国之后

1952年后,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汪道涵与陈云汪道涵与陈云
“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
1978年后,任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1980年后,任上海市委书记、副市长、代市长、市长。
1985年后,任上海市政府顾问、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主任。同年12月28日上海市台湾研究会诞生,他又被一致举荐为名誉会长。1985年,美国塔夫茨大学授予他公共管理学名誉博士称号,以讚扬他在上海市长任内的政绩。芝加哥市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
汪道涵与宋庆龄汪道涵与宋庆龄
198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90年当选为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

汪辜会谈

1991年12月16日海峡两岸关係协会在京成立,年高德劭的汪公被推举为会长。
汪道涵与辜振甫汪道涵与辜振甫
1993年4月27~29日,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为两岸关係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93年11月被推选为第九届上海市工商联名誉会长。

上海就职

1994年被上海交通大学董事会聘为名誉董事长。是中共十三、十四、十五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厦门机场题字厦门机场题字
他还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三所着名大学的客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主讲世界经济、政治经济、城市经济、经济管理等课程。
2005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因病逝世

2005年12月24日7时12分,汪道涵同志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30日在上海龙华殡仪馆火化。葬于福寿园。
晚年晚年

主要成就

出任海协会会长
1991年12月出任海峡两岸关係协会会长,参与中央对台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他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努力贯彻现阶段发展两岸关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製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等分裂活动。他关心和热爱台湾同胞,广泛联繫主张发展两岸关係、反对“台独”的台湾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汪辜会谈汪辜会谈
汪道涵秉持搁置争议、相互尊重的精神,促进两岸之间的交流、协商与对话,为维持台海和平稳定,不辞劳苦,尽心尽力,为两岸人民的福祉,作出许多重要的贡献。
汪辜会谈
1993年4月,汪道涵同志授权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领导人辜振甫举行会谈,实现海峡两岸高层人士公开接触商谈,标誌着两岸关係的历史性进展,并推动了两岸事务性、经济性商谈,历史上称为“汪辜会谈”。
连战拜见汪道涵连战拜见汪道涵
会谈意义:
汪辜会谈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为海峡两岸关係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汪辜会谈”以来,汪道涵勇于面对两岸政治歧见,善于求同存异,更可贵的是,汪道涵能够正面看待台湾的民主发展,理解并尊重台湾社会的自由多元意见,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一起努力,将两岸关係导入更有建设性的走向。
与海基会领导人会晤
1998年10月,汪道涵同志再次与海基会领导人会晤,开启了两岸政治对话。汪道涵同志为推动两岸谈判进程、促进两岸关係发展作出了重要努力,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受到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广泛讚誉。

人物评价

  • 学者风度,务实性格,平易近人,这是海内外媒体对汪道涵的一致评价。记得几年前,当汪道涵刚刚卸任上海市长时,有个美国资深记者谈及他对汪道涵的印象时说:“汪道涵卸任后,除应聘到复旦大学任经济系教授外,还应聘到美国塔夫茨大学讲学,可谓开一代新风。他本身是个专家,又做了五年多市长,胸中有盘棋,且手中有数字,非常有条理。”
  • 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90岁高龄安然辞世,老先生在政治舞台上沉浮大半个世纪,始终保有一个传统读书人的风骨。---《新民周刊》
  • 我们纪念汪道涵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对党忠诚、矢志不渝的政治品格,对党、对人民事业的忠诚始终不变,革命理想高于天。我们要学习他勇于探索、敢于负责的担当精神,不管在什幺地方、从事什幺工作,都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敢于担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要学习他立足长远、谋划全局的战略思维,“读书就是生活”,热爱读书、热爱学习,善于从长远和全局,看问题、定政策、抓工作。我们要学习他心繫民众、服务人民的公僕情怀,时刻把民众急、难、愁的民生问题放在心上。汪道涵同志的光辉业绩、领导艺术、战略眼光和人格风範,历历在目,儘管汪老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他为上海发展立下的功绩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他的人格风範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韩正

轶事典故

爱好读书
汪道涵最大的个人嗜好就是“逛书店”。上海的大大小小的书店里,经常可见到这位平易近人的市长的身影。他喜欢买书,文学评论、历史专着、名人传略、音乐美术、科技专着、经济理论,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他有句名言:“读书就是生活。”
汪道涵与原配戴锡可汪道涵与原配戴锡可
汪道涵酷爱读书,还喜欢欣赏外国古典音乐,爱看京剧,下围棋。
他的办公室和家里堆满了书籍,每每工作至深夜,回家还要从床头的“书山”中取一册看看,有时至凌晨仍手不释卷。 汪道涵为人儒雅,无论什幺时候,他总是一身笔挺的西装革履,银髮光亮整齐,有着学者睿智的风度,虽届古稀之年,却精神矍铄、红光满面、笑容可掬。

亲属成员

家庭
  • 父亲:汪雨相,同盟会元老。
  • 原配:戴锡可,生有二子二女后病逝。
  • 长子:汪致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将。
  • 次子:汪致重,上海海湾投资董事长。
  • 长女:汪东宁,上海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公司总经理
  • 二女:汪凝,吉大正元董事长。
  • 继室:孙维聪
  • 幼子:汪雨(孙维聪生)
  • 兄弟:汪导洋(1930年出生)、汪导海(1924年出生),两人均任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局长。

后世纪念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