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徐州汉代採石场遗址

2019-04-17 06:50:11 百科

徐州汉代採石场遗址

徐州汉代採石场遗址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南云龙山北坡。清理出汉代採石坑68处,其中已采的空坑63处,石坯坑5处。另有刻字1处,石渣坑1处,墓葬2座。整个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採石场遗址有露天石坑,在开山取石的过程中,工匠们巧妙地利用山石走势、岩石裂隙及山石的纹理等自然条件开採石料。开採的石料长1.2-3米,宽0.7-1.4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徐州汉代採石场遗址
  • 地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属性:物质文化遗产
  • 类型:古遗址

信息

物质文化遗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江苏省
徐州汉代採石场遗址 VI-并5
徐州汉代採石场遗址

简介

徐州汉代採石场遗址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南云龙山北坡。清理出汉代採石坑68处,其中已采的空坑63处,石坯坑5处。另有刻字1处,石渣坑1处, 墓葬2座。整个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採石场遗址有露天石坑,在开山取石的过程中,工匠们巧妙地利用山石走势、岩石裂隙及山石的纹理等自然条件开採石料。开採的石料长1.2-3米,宽0.7-1.4米。从发掘清理情况分析,採石工艺一是根据山石大小及走势,稍加修整,在周围凿出楔窝,塞以錾、楔等物,敲击取石。一是顺着岩石走向,选择石质较佳处,在长方形石料四周开凿沟槽。达到预定深度后,再从两侧或四侧向石料内对凿楔窝,填以錾、楔等,敲击撑裂取石。採石坑内有採石残留的碎石,碎石中夹杂有铁屑,多数已锈结成小圆球状。在一些石坑中还发现有採石工具,如宽錾、扁錾、凿等。此外,遗址内还发现有大量西汉时期的陶盆、壶、釜、罐、钵等器物残片及“五铢”钱币,大量的筒板瓦和瓦当等,铁器应为凿石工匠的工具,陶器中部分为凿石工匠的生活用具,如陶钵等。出土文物有明显的汉代风格。
徐州汉代採石场遗址

发现遗址

江苏徐州考古专家在位于该市小长山东坡处,发现一面积达四、五千平方米的汉代超大採石场遗址。据悉,国内汉代採石场遗址已公布的只有两处,其中一处正是位于徐州博物馆西侧,另一处在广东,而此次的重大发现对研究汉代科技、石料开採及汉代大型墓葬修建等又添加了一个考古论据。在位于徐州市区湖北路西对面的遗址现场,只见2000多年前汉人採石时用的錾花、楔窝都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在遗址内,有多个採石留下的大凹坑,周围有多处断崖,同时在断崖上方和侧面留有许多楔窝,这些楔窝大多成排分布,最多的达到4个,取石长度可达4米左右。据徐州博物馆的考古人员介绍说,该市目前有两处汉代採石场遗址,徐州博物馆西侧的汉代採石场遗址是专门用来开採楚王陵墓所用石头,在当时发现的开採现场还留有未完工的塞石半成品;此次发现的小长山採石场遗址中,开採的是石板或条石。
据悉,小长山与临近的韩山紧挨相连,根据以往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来看,这两座山是规模非常大的汉墓群,并且墓葬基本上都是西汉时期的石坑竖穴墓。由于墓葬有的是在竖穴底部砌筑石椁,有的在竖穴内置封石,需要的都是板状石料。所以,这些墓葬所用石料应该就来自这个採石场。
徐州汉代採石场遗址

意义及价值

徐州汉代採石场的面积和场面十分宏大,除了现在发现的地点外,云龙山北坡也有汉代採石的遗蹟。2004年发掘以来,徐州汉代採石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6年,徐州汉代採石场遗址被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中直接反映人们生产活动的遗蹟是当时社会生产力的见证,是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见证,因此,最具有独特意义。徐州汉代採石遗址较为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西汉时期石料开採业特别是採石技术的状况,为研究汉代石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