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色极乐鸟(学名:Cicinnurus magnificus)长约26厘米的小型极乐鸟。雄鸟羽色複杂,双翅为明亮的黄色,胸覆(盾状)羽虹彩绿色。颈披肩及翕黄色。尾部有两条细长弯曲,呈蓝绿色的镰形中央尾羽。跗跖蓝色。相比之下,雌鸟羽色要暗淡许多,大致呈黄褐色;下体淡黄色并杂有黑色横纹。雌鸟比雄鸟略小。
分布于纽几内亚岛及环岛的中山丛林和山丘地带。主要以水果为食,少量捕食昆虫。
传统上,人们利用丽色极乐鸟的羽毛製作衣物,21世纪早期,该鸟曾被大量猎杀,并将其羽毛出口用于製作时尚帽子。而今,对该鸟的猎捕和取毛活动已视作违法,但原住民被允许少量捕杀以传承他们的传统技艺。
(概述图片来源)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丽色极乐鸟
- 拉丁学名:Cicinnurus magnificus
- 别称:丽色天堂鸟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 纲:鸟纲
- 亚纲:今鸟亚纲
- 目:雀形目
- 亚目:鸣禽亚目
- 科:极乐鸟科
- 属:丽色极乐鸟属
- 种:丽色极乐鸟
- 命名人及年代:Pennant,1781
- 英文名:magnificent bird-of-paradise
- 同种异名:Diphyllodes magnificus
形态特徵
丽色极乐鸟为雌雄异形鸟种。
成年雄鸟头和颈棕色,颈部具黄色斑纹。背橙红色,背及腰有一狭窄黑色斑纹。大覆羽和次级飞羽呈明亮的橙黄色。颈侧各有一簇褐色羽毛。胸部羽毛呈盾状覆盖,边缘深绿色,中央区域为蓝绿色虹彩。眼后有一淡蓝条纹。两条细长弯曲如“天线”状的尾羽自尾部中央伸出。
雌鸟羽色单调,大致呈棕色。上体橄榄褐色,头和翅的颜色较深。下体淡黄色,并杂有黑色细纹。雌鸟眼后无淡蓝条纹。
大小量度(成鸟):体重♂190克,♀128克;体长♂16~26厘米,♀20厘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热带鸟种,发现于纽几内亚的深山树林。分布海拔1800~5000米。主要栖息在山岳地带,活动于雨林的林冠层。丽色极乐鸟也出现在村落的废弃花园以及小城镇中。它们似乎对干扰生境和人居环境相当适应。
生活习性
具社会性的昼行性鸟类,无领域性。非繁殖季,雌鸟通常不与雄鸟交流。单个鸟会与同性同种鸟一同觅食。该鸟也和其他鸟类混群。
主要以水果(水果约占饮食结构的80~90%)和少量昆虫为食,昆虫食物主要是甲虫和蟋蟀(约占饮食结构的10~20%)。常与其他鸟类混合觅食,尤其在非繁殖季,此类混合群包括其他极乐鸟(Paradisaeidae)、太阳鸟(Nectariniidae)以及别种林冠食果鸟。
迁徙:留鸟,不迁徙。
丽色极乐鸟的鸣叫交流音多种多样。它们甚至能鸣音合奏,已知就有精緻的求偶曲,以及每天彼此的问候声。雄性羽毛明亮表示準备交配,也可能是身体健康的标誌,但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分布範围
原产地: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纽几内亚。该鸟遍布纽几内亚岛的各山脉。
丽色极乐鸟地理分布(绿)

繁殖方式
求偶炫耀时,雄性先选择并清理(移走嫩枝叶)出一片区域,然后展示其华丽的羽毛,雄鸟此类表演包括抖松羽毛,绕着雌鸟边唱边跳等。交配时间很短,交配后雄鸟和雌鸟各自飞离。雄鸟继续寻找并向其他雌鸟炫耀;雌鸟要幺追寻其他雄鸟,要幺筑巢育雏。丽色极乐鸟为多配製鸟种,雌雄都不止一个交配伴侣。雄鸟不参与后代的抚育。
该鸟7~12月份繁殖。雏鸟筑巢于林冠,每窝产卵1~2枚。雏鸟孵出后约36天羽毛丰满,但一些,通常是雄性会延迟到下一个月。雌性幼鸟发育至性成熟约需1年,雄性则要3~6年,直到用于交配的细长尾羽长成。
丽色极乐鸟的寿命未知,但极乐鸟的寿命一般很长,被圈养的品种活到30年也不罕见。
亚种分化
序号 | 中文名 | 学名 | 命名人及年代 |
---|---|---|---|
1 | 丽色极乐鸟亚彭岛亚种 | Cicinnurus magnificus chrysopterus | Elliot,1873 |
2 | 丽色极乐鸟东纽几内亚亚种 | Cicinnurus magnificus hunsteini | Meyer,1885 |
3 | 丽色极乐鸟指名亚种 | Cicinnurus magnificus magnificus | J.R.Forster,1781 |
注:表格信息来源参考。
种群现状
全球种群未量化,但该鸟遍及原产地,属常见物种(Frith &Beehler 1998)。推测该鸟种群趋势稳定,无任何下降或受到实质性威胁的证据。
传统上,人们利用丽色极乐鸟的羽毛製作衣物,21世纪早期,该鸟曾被大量猎杀,并将其羽毛出口用于製作时尚帽子。如今,对该鸟的猎捕和取毛活动已视作违法,但原住民被允许少量捕杀以传承他们的传统技艺。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12年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