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冥币(民间习俗用品)

2020-01-28 08:49:07 百科
冥币(民间习俗用品)

冥币(民间习俗用品)

冥币,又称阴司纸、冥钞,是民间传统拜祭鬼神或祖先时火化的祭祀品之一,意为供逝者在阴间使用的钱。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冥币
  • 别名:阴司纸、冥钞
  • 使用方法:供地府的鬼魂使用
  • 时代转变:冥通银行信用卡
  • 初创时间:南北朝
  • 早期:货物代替

由来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陪葬与烧毁是两个概念。纸钱产生之初可能并不是用来烧的,埋葬、抛撒、悬挂等方式可能要早于焚烧,但由于纸钱焚烧时化作烟雾的形象能使人产生进入冥界的想像,故焚烧马上成为最常用的纸钱处理方式。依此看来,烧纸钱由来传说产生时间的上限,理论上可以追溯到纸钱产生的同一时代— — —魏晋 。并在西域高昌王国旧址等佛教国家遗址出土过冥币。
中国丝也传进了印度。最早的记录是在印度的古书中找到的。在印度政治家、哲学家考底利耶(Kautilya)的《政事论》(又译《治国安邦术》)一书中有cinapatta一字,意思就是“中国的成捆的丝”。考底利耶据说生于公元前四世纪,是孔雀王朝(古印度摩揭陀国的王朝,建于公元前321年,约公元前187年为巽加王朝所取代)月扩大王的侍臣。这说明,最晚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国丝便已输入印度。另外,从梵文的许多字中也可看出,古代印度人民对蚕丝的认识要比希腊人和罗马人準确得多,因为他们知道丝是虫子吐的,丝是茧抽成的。
在丝传人印度之前,古代印度人民的衣料只有棉衣、羊毛、鹿皮等。印度古代可能有野蚕丝,但一直到唐代,丝还很少被採用。中国丝的传入给古代印度人民增添了新的衣服材料。到了宋代,靠近两国通商口岸一带的印度人,已经可以穿丝製衣服了。当然,古代中国输入印度的不只是丝织品,而且也有生丝,印度人再把生丝染色加工织成绫、罗。锦、绢。印度绸薄如蝉翼,精美异常。
除了丝之外,古代中国传入印度且对印度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还有纸和造纸术。在古代印度,书写材料有时用木板和竹片,更多的是用烨树皮和贝叶。在梵文古典着作里常会见到“自桦树皮”这个字,最初是书写材料的意思,中国纸输入后,人们便用这个字来称呼纸,可见桦树皮套用之广;贝叶是一种棕榈树叶,大而且长,古代印度人在树叶上面写字、抄经。过去一般认为,12世纪,纸张才由伊斯兰教徒带到南亚的印度,然而实际情况并不尽然。既然蔡伦造纸术改革之后不久,纸张就大量传入西域、中亚,採用纸张书写的也不限于汉人,那幺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因传播佛教而频繁活动于此地的印度人,或与印度有关之中亚民族,必会接触和使用纸张,因为纸张远比当地传统书写工具树皮、树叶优越。
据洪喜庆的 《杜诗辩证》 上说:“齐东昏侯好鬼神之事,剪纸为纸,以代束帛,至唐盛行其事” 。从唐人王建《寒食行》 诗中“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之句可见一斑 。宋人陶彀的《清异录》 上说:周世宗柴荣葬日,用象徵形状的金银焚化,纸钱的形状大似碗口,上有印文,黄色印的叫“泉台上宝”,白纸的称“冥游亚宝”,说明五代时纸钱已经用雕板印刷大量生产了。从魏晋开始用纸钱送葬,到了唐代,上自王公,下至庶民,盛行烧纸钱送葬,“积钱为山,盛加雕饰,舁以引柩,……纸钱魏晋以来始有其事”。有诗云:“纸钱纸钱谁所作,人不能用鬼行乐。一丝穿络挂荒坟,梨花风起悲寒云”。从埋钱转变为烧钱,可能和佛教有关。
学者认为,佛教的传入,烧钱也随之盛行。故可知烧纸钱由来,应该是受到印度或中亚习俗的影响。印度或中亚人认为,可以用火将祭品传递给鬼神,如婆罗门教中的火神阿耆尼,就有传递物品的能力。宗教信仰及其相应的意识观念的改变,这一点是出现纸冥币的思想前提。冥币之根,是植于华夏民族以实财殉葬的习俗之上的,原本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产物。
东汉以后,随着佛教由印度的传人,佛教思想及古印度的社会习俗也相应传入中国。佛教主张“四大皆空”,不私财富,信徒死后尸体焚化,以求化度,灵魂转人极乐世界。诸此佛教习俗及思想认识,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广泛流行,而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中国人传统以实财殉葬的意识,“焚化”这种充满佛教色彩、据称可起到由“现界”转人“冥界”作用的新观念,逐步被人们所接受,这对包括冥币在内的明器的变革,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唐宋以后,过去基葬中最为常见的金属或陶质明器大为减少,萦盛一时的陶房屋、陶穀仓、陶车、陶灶、陶俑、陶牲畜,被葬礼上付之一炬的纸人、纸马、纸房屋等纸明器所替代。由硬质冥币脱胎衍化而来的纸质冥币,一方面能从形式上满足人们殉财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神圣的焚烧,在亲人心目中转化为冥冥世界中享用的钱财。
已知最早的纸钱实物出土于新孤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1990年(文物)第9期,详细登载了江西德安周氏墓中发现的纸质冥币。周氏墓纸质冥币装在一个展开的蝴蛛形荷包里,冥币系黄纸剪成,圆形方孔,有些印有“卍”字,“卍”字音读“万”,是佛教中吉样如意的符号,这类钱可能是文献中所说的“梵阴钱”,“梵阴钱”据称是一种佛国通行的货币。
魏晋以来佛教就在中国盛行开来,佛教东渐所带来的因果报应说、生死轮迴说和地狱说,使人们了解到彼岸世界的种种,丰富了他们对死后俊世界的想像。佛教傅入中国俊鼓吹灵魂不灭因果报应,在丧事中使用纸钱超度亡霎,祭奠死者。而且受到佛教的影响还产生了一大批专门描绘冥府与地狱状况的作品,例如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志怪小说。这样一些小说的产生加上大量说书人和佛教徒的宣传,致使下至老百姓上至帝王将相都深信佛教,深信彼岸世界的存在。
“魏晋以来,由于佛教的傅入,因此佛家葬俗也开始在民间广为传播开来。佛教宣尊茶毗火葬法,故改为烧纸钱。”清朝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菸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茔而已。世族之祭扫者,于祭品之外,以五色纸钱製成幡盖,陈于墓左。祭毕,子孙亲执于墓门之外而焚之,谓之‘佛多’。民间无用者。”

设计特色

冥币的的製作有着渊源历史。以防其它鬼魅抢夺,封缄是保证纸锭不散落。随着社会发展,冥币更精緻了。后面则画了“冥通银行”(或“冥都银行”);另外“钞票”上亦有阎王或玉帝的签署,及着明由“冥通银行”或“冥都银行”“发行”。
冥钞的面额通常很大,由数万元至数百万、数千万以至数亿不等。常常有人打趣说阴间一定出现超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
面额一万、设计仿照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所发行钞票的冥钞最为普遍和为人熟悉,其号码一律为JO23456。另外,一些冥钞还会印上八仙、释迦牟尼佛、阎王、龙,甚至一些名人,例如约翰·甘迺迪或玛丽莲·梦露等等。
其设计与真正的信用卡非常相似(金色卡纸製造,上印有 “VISA”信用卡的标记),製作相当认真。

焦点事件

2015年4月,有小贩在墓地路边兜售仿人民币模样的冥币。这种冥币无论大小、图案均与人民币相像。仿人民币冥币在外观上与人民币仅有两方面不同:一是将中国人民银行改成中国冥民银行;二是将人民币上的印章图案改成“玉皇”“阎罗”等字样。该印刷厂不仅印製仿第三套人民币的冥币,甚至连市面上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也被仿製成冥币对外销售。该厂老闆自豪声称:“全国只有我们敢印仿带人头像的第五套人民币的冥币。”据老闆介绍,他们印製仿人民币冥币已经有几年了,这种冥币销往全国。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