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疆,又名无强,战国时越王,勾践六世孙,姒姓, 无疆欲重振越国昔日雄风,北伐齐国欲建威中原。
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越王无彊和楚怀王商量好一起进攻齐国,但是楚怀王没有出兵,这就引起了越王的不满。齐国因为受不了越国的进攻,便和越王讲和,一起进攻楚国。越国刚和楚国一交战即战败,越王无彊被杀,楚国大并越国土地,越国灭亡。
无疆是勾践的六世孙,其世係为:勾践——鼫与——不寿——翁——翳——之侯——无强(无疆)
基本介绍
- 本名:姒无疆
- 别称:越王无疆
- 所处时代:战国时期
- 民族族群:华夏族
- 出生地:会稽
- 出生时间:?
- 去世时间:前306年
- 主要成就:北伐齐国 西攻楚国
文章节选
句践卒,子王鼫与立。王鼫与卒,子王不寿立。王不寿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王翳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无彊立。
王无彊时,越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彊。当楚威王之时,越北伐齐,齐威王使人说越王曰:“越不伐楚,大不王,小不伯。图越之所为不伐楚者,为不得晋也。韩、魏固不攻楚。韩之攻楚,覆其军,杀其将,则叶、阳翟危;魏亦覆其军,杀其将,则陈、上蔡不安。故二晋之事越也,不至于覆军杀将,马汗之力不效。所重于得晋者何也?”越王曰:“所求于晋者,不至顿刃接兵,而况于攻城围邑乎?原魏以聚大梁之下,原齐之试兵南阳莒地,以聚常、郯之境,则方城之外不南,淮、泗之间不东,商、于、析、郦、宗胡之地,夏路以左,不足以备秦,江南、泗上不足以待越矣。则齐、秦、韩、魏得志于楚也,是二晋不战分地,不耕而获之。不此之为,而顿刃于河山之间以为齐秦用,所待者如此其失计,柰何其以此王也!”齐使者曰:“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豪毛而不见其睫也。今王知晋之失计,而不自知越之过,是目论也。王所待于晋者,非有马汗之力也,又非可与合军连和也,将待之以分楚众也。今楚众已分,何待于晋?”越王曰:“柰何?”曰:“楚三大夫张九军,北围曲沃、于中,以至无假之关者三千七百里,景翠之军北聚鲁、齐、南阳,分有大此者乎?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此时不攻楚,臣以是知越大不王,小不伯。复雠、庞、长沙,楚之粟也;竟泽陵,楚之材也。越窥兵通无假之关,此四邑者不上贡事于郢矣。臣闻之,图王不王,其敝可以伯。然而不伯者,王道失也。故原大王之转攻楚也。”
于是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彊,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
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侯平秦。汉高帝复以摇为越王,以奉越后。东越,闽君,皆其后也。
太史公曰:越祖少康,至于允常。其子始霸,与吴争彊。槜李之役,阖闾见伤。会稽之耻,句践欲当。种诱以利,蠡悉其良。折节下士,致胆思尝。卒复雠寇,遂殄大邦。后不量力,灭于无彊。
故事
齐威王田因齐派使者游说越王说:“越国不攻打楚国,从大处说不能称王,从小处说不能称霸。估计越国不攻楚国的原因,是因为得不到韩、魏两国的支持。韩、魏本来就不攻打楚国。韩国如攻打楚国,它的军队就会覆灭,将领就会被杀,那幺叶、阳翟(韩国国都,今河南禹州)就危险;魏国如攻打楚国也如此,军队覆灭、将领被杀,陈、上蔡都不安定。所以韩、魏事奉越国,就不至于军队覆灭、将领被杀,汗马之劳也就不会显现,您为什幺重视得到韩、魏的支持呢?”
越王说:“我所要求韩、魏的,并非是与楚军短兵相接、你死我活地斗,何况攻城围邑呢?我希望魏军聚集在大梁城下,齐军在南阳、莒练兵,聚结在常、郯边界,那幺方城以外的楚军不再南下,淮、泗之间的楚军不再向东,商、于、析、郦、宗胡等地即中原通路西部地区的楚军不足以防备秦国,江南、泗上的楚军不足以抵御越国了。那幺,齐、秦、韩、魏四国就可以在楚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样,韩、魏无须作战就能扩大疆土,无须耕种就能收穫。现在,韩魏不这样做,却在黄河、华山之间互相攻伐,而为齐国和秦国所利用。所期待的韩魏如此失策,怎幺能依靠他们称王呢!”
齐国使者说:“越国没有灭亡太侥倖了!我不看重他们使用智谋,因为那智谋就好像眼睛一样,虽然能见到毫毛却见不到自己的睫毛。今天君王知道韩魏失策了,却不知道自己的过错,这就是刚才比方的‘能见到毫毛却看不到自己睫毛的眼睛’之论了。君王所期望于韩魏的,并非是要他们的汗马功劳,也并非是与韩、魏联军联合,而是分散楚军的兵力。现在,楚军兵力已分散了,何必有求于韩魏呢?”
越王说:“怎幺办?”
使者说:“楚国三个大夫已分率所有军队,向北包围了曲沃、于中,直到无假关,战线总长为三千七百里,景翠的军队聚结到北部的鲁国、齐国、南阳,兵力还有超过这种分散的吗?况且君王所要求的是使晋、楚争斗;晋、楚不斗,越国不出兵,这就只知两个五却不知十了。这时不攻打楚国,我因此判断越王从大处说不想称王,从小处说不想称霸。再说,雠、庞、长沙是楚国盛产粮食的地区,竟泽陵是楚国盛产木材的地区。越国出兵打通无假关,这四个地方将不能再向郢都进献粮、材了。我听说过,图谋称王却不能称王,儘管如此,还可以称霸。然而不能称霸的,王道也就彻底丧失了。所以恳望您转而攻打楚国。”
于是,越王听从了齐国使者的建议,放弃齐国,攻打楚国。
而楚威王则集中兵力迎击越军,大败越军,击杀了无疆,把原来吴国一直到浙江的土地全部攻下,然后在长江边在石头山(今南京清凉山)上建立金陵邑(今江苏南京)。接着,楚威王乘胜指挥大军讨伐齐国,进围徐州,与齐国大将申缚鏖战于泗水,进围徐州,大败申缚。
越国经楚国这次打击,分崩离析,各王族子弟们相争权位,但最终都降服于楚。
争议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齐使游说楚王之语,乃楚怀王十六七年之形势,所谓"楚三大夫张九军,北围曲沃、于中"。曲沃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正当函谷关东北。于中在今河南西峡县东,正当武关以东。楚发大军围攻曲沃、于中,目的在于解除秦从函谷关与武关向外进攻之威胁。所谓"景翠之军北聚鲁、齐南阳",用以巩固楚之北方防守,以备向韩魏进攻。此皆楚怀王十六七年间事。景翠乃楚怀王时之柱国,统兵作战在楚怀王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间。可见此乃楚怀王时事,与楚威王无涉也。楚之灭越,当在楚怀王时。
考古学家考证,所谓前333年,楚威王灭亡越国其实是楚国和齐国交战,起因是齐、魏徐州相王,与越国无关。所有先秦史书中除史记外都没有提到过越国和楚国在前333年有过交锋,而越国真正破灭的时间,应该是公元前306年,也就是秦武王举鼎而死的第二年。那时候,本来是越王无彊和楚王商量好一起进攻齐国,但是楚怀王没有出兵,这就引起了越王的不满。齐国因为受不了越国的进攻,便和越王讲和,一起进攻楚国。谁知道,越国刚和楚国一交战即战败,越王无彊被杀,楚国大并越国土地,成为当时最大的“巨无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