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大》计36封公开信,每一篇的标题都以大字开头,故称“三十六大”:写给唯一的外甥、小师弟、90后、韩寒以及广大文艺男女青年同志们;也致司马迁、马拉多纳、唐玄奘并梁思成;甚至也写给自己的公文包。在这部作品里,冯唐就世间有所感悟的人、事、物们,谈论四十不惑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传授“金线”之上的俗世生活。
基本介绍
- 书名:冯唐文集:三十六大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页数:177页
- 开本:32
- 作者:冯唐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201085166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三十六大》可谓冯唐写作生涯的里程碑,正是这部作品,使他走出小众文艺圈,成为一线畅销作家。
《三十六大》里的文章都诚恳,大有用,可流传。出了这本书,冯唐也算青年导师了。杂文这东西,拼两点,一是见识,二是文笔:如果你情窦初开,读"大欲",可以知道姑娘是用来做什幺的;如果你受困于职场,读"大行",学学麦肯锡式的生涯规划;如果你常常不快乐,读"大喜",没準就乐了;如果你很有钱或者很没钱,读读"大钱",能看到钱没什幺了不起,以及钱的了不起。
《三十六大》里的文章都诚恳,大有用,可流传。出了这本书,冯唐也算青年导师了。杂文这东西,拼两点,一是见识,二是文笔:如果你情窦初开,读"大欲",可以知道姑娘是用来做什幺的;如果你受困于职场,读"大行",学学麦肯锡式的生涯规划;如果你常常不快乐,读"大喜",没準就乐了;如果你很有钱或者很没钱,读读"大钱",能看到钱没什幺了不起,以及钱的了不起。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躲也躲不开的问题,比如,情是何物,性是何物,钱是什幺东西,为什幺伦理道德长成这幅模样。所有这些躲也躲不开的问题,都没有标準答案,你能多理解一种新的说法,你的小宇宙就能更强悍一些。
作者简介
冯唐,男,作家,古器物爱好者。1971年生于北京。
1998年,获妇科医学博士学位,协和医科大学。
2004年,获MBA学位,美国EMORY大学。
2005-2008年,全球董事合伙人,麦肯锡谘询公司。
2012年,任大型国企CEO。
已出版着作:
长篇小说《欢喜》
长篇小说《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长篇小说《万物生长》
长篇小说《北京,北京》
随笔集《活着活着就老了》
诗集《冯唐诗百首》
长篇小说《不二》
中短篇小说集《天下卵》
随笔集《三十六大》
2005年,第三届“茅台杯”人民文学奖,《浩浩蕩蕩的北京》荣获最佳散文奖;
2005年,凭藉当年的新作《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荣获第四届“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年度青年作家;
2011年1月18日,第六届风尚中国榜揭晓了23个奖项结果。年度风尚作家:冯唐;
2011年7月,在香港出版《不二》,成为畅销榜首,洛阳纸贵;
2011年9月2日,《智族GQ》“年度人物MEN OF THE YEAR”颁奖典礼在京举行,荣获GQ年度专栏作家。
2011年12月12日,《人民文学》“未来20大家”评选中,位居榜首。
2012年4月,创造文学“金线论”,引起广泛争议,“金线”成为年度热词。
1998年,获妇科医学博士学位,协和医科大学。
2004年,获MBA学位,美国EMORY大学。
2005-2008年,全球董事合伙人,麦肯锡谘询公司。
2012年,任大型国企CEO。
已出版着作:
长篇小说《欢喜》
长篇小说《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长篇小说《万物生长》
长篇小说《北京,北京》
随笔集《活着活着就老了》
诗集《冯唐诗百首》
长篇小说《不二》
中短篇小说集《天下卵》
随笔集《三十六大》
2005年,第三届“茅台杯”人民文学奖,《浩浩蕩蕩的北京》荣获最佳散文奖;
2005年,凭藉当年的新作《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荣获第四届“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年度青年作家;
2011年1月18日,第六届风尚中国榜揭晓了23个奖项结果。年度风尚作家:冯唐;
2011年7月,在香港出版《不二》,成为畅销榜首,洛阳纸贵;
2011年9月2日,《智族GQ》“年度人物MEN OF THE YEAR”颁奖典礼在京举行,荣获GQ年度专栏作家。
2011年12月12日,《人民文学》“未来20大家”评选中,位居榜首。
2012年4月,创造文学“金线论”,引起广泛争议,“金线”成为年度热词。

媒体推荐
他文字上嚣张得厉害,怪力乱神,但说起话很平常。这个挺好,怕就怕反过来。
--柴静
冯唐完全是一个野孩子,一身非法的才情。七十年代人的经验因为冯唐的书写重新变得神奇,当然,你就算不是作者的同代人,也能看出这是具有真正意义上欢乐、自由和战斗精神的精力充沛的文字。最崇高和最庸俗的,最雅和最俗的,最高调和最不高调的,都在冯唐的文字里狂欢。
--李敬泽
冯唐的文字如此出色是一个谜:他是怎样练就这样的文字的呢?我猜是他在古文上下过不小功夫,我不敢说他的古文功底比李零、李敖还好,但是肯定好过王小波和我。
--李银河
有如天籁。
--陈村
我花了十月的一半夜晚重读了冯唐。然后又花了剩下的夜晚重读了莫言。莫言是地上长出来的,好结实。冯唐是天上掉下来的。我想他能飞得很远。
--路金波
冯唐是我惟一主动约见的人,以前从来没有女生除外啊。
--高晓松
--柴静
冯唐完全是一个野孩子,一身非法的才情。七十年代人的经验因为冯唐的书写重新变得神奇,当然,你就算不是作者的同代人,也能看出这是具有真正意义上欢乐、自由和战斗精神的精力充沛的文字。最崇高和最庸俗的,最雅和最俗的,最高调和最不高调的,都在冯唐的文字里狂欢。
--李敬泽
冯唐的文字如此出色是一个谜:他是怎样练就这样的文字的呢?我猜是他在古文上下过不小功夫,我不敢说他的古文功底比李零、李敖还好,但是肯定好过王小波和我。
--李银河
有如天籁。
--陈村
我花了十月的一半夜晚重读了冯唐。然后又花了剩下的夜晚重读了莫言。莫言是地上长出来的,好结实。冯唐是天上掉下来的。我想他能飞得很远。
--路金波
冯唐是我惟一主动约见的人,以前从来没有女生除外啊。
--高晓松
图书目录
01大欲/我唯一的外甥
02大年/90后兄弟们
03大路/在路上的兄弟姐妹们
04大男/我唯一的外甥
05大行/小师弟们
06大雄/梁思成兄
07大钱/小陶朱公子
08大偶/司马迁
09大包/我的公文包
10大佬/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三先生
11大写/文艺男女青年同志们
12大画/石涛
13大城/上海
14大波/马拉多纳
15大乘/王锋主编
16大酒/古龙
17大器/我的终极神器
18大录/新买的B5本子
19大好/丹丹
20大眼/夜郎侯
21大寿/四十岁
22大志/金圣歎老哥
23大奔/范陶朱公蠡
24大喜/苏东坡、金圣歎、梁实秋并林语堂
25大势/2029年《GQ》简体中文9月刊
26大医/希波克拉底
27大定/唐僧玄奘
28大闲/李渔
29大鬼/我身体里的大毛怪
30大国/英国
31大同/2084年
32大戏/我的下一本书
33大老/大哥
34大作/李银河
35大是/韩寒
36大线/“金线”
跋:我读冯唐路金波/文
02大年/90后兄弟们
03大路/在路上的兄弟姐妹们
04大男/我唯一的外甥
05大行/小师弟们
06大雄/梁思成兄
07大钱/小陶朱公子
08大偶/司马迁
09大包/我的公文包
10大佬/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三先生
11大写/文艺男女青年同志们
12大画/石涛
13大城/上海
14大波/马拉多纳
15大乘/王锋主编
16大酒/古龙
17大器/我的终极神器
18大录/新买的B5本子
19大好/丹丹
20大眼/夜郎侯
21大寿/四十岁
22大志/金圣歎老哥
23大奔/范陶朱公蠡
24大喜/苏东坡、金圣歎、梁实秋并林语堂
25大势/2029年《GQ》简体中文9月刊
26大医/希波克拉底
27大定/唐僧玄奘
28大闲/李渔
29大鬼/我身体里的大毛怪
30大国/英国
31大同/2084年
32大戏/我的下一本书
33大老/大哥
34大作/李银河
35大是/韩寒
36大线/“金线”
跋:我读冯唐路金波/文
后记
跋:我读冯唐
路金波/文
一、冯唐难封
有道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但现实是,四十一岁的冯唐“用文字打败时间”,妖娆地盛开在各界文艺女青年中间,尤其是每每大酒之后,在微博晒出挤青春痘的照片。
冯唐的书近两年越卖越多,然而圈内对其评价,却多呈两极分化之势。好者云“当世高手,鬼使神差,已臻化境”,恶者说“不知所以,阴僻自恋”、
同样一树苹果挂在枝上,若叫了贩子们来沽,你出七毛六,他出七毛八,断不会出现五毛和一块的差别。
为甚冯唐这几十万字铺在纸上,就有天上人问两种命运?
二、忘掉俗人张海鹏
客观地说,冯唐的走红与这笔名背后的真身“张海鹏”很有关係。张海鹏者,1971年(年轻啊)生于北京(帝都啊),汉蒙血统(杂交水稻品种好啊),身长一百八十厘米(古往今来三千年美男子都这身高),红润国字脸(和赵又廷、阮经天站一起浑然一个新的偶像团体)、眼镜镶金边,袖口绣名字,皮带不是H的那是嫌它土,手里随便捏块石头那是杨贵妃她二姨传下来的古玉。
至于他如何在学霸横行的协和医科大学砍下博士学位,又如何去米国喝了洋墨水,怎样在人精辈出的麦肯锡做到合伙人,然后成为大国企总裁,以及他的后海府第和微博百万冬粉——种种传奇,可谓江湖之述备矣。总之,面对如此一个拥有完美人生的人,势利的老年人都会发自肺腑地讚叹:这要是我儿子就好了。
问题是,我们今天谈的是文学。卖苹果的时候,看货出价,不管它是王支书田间的还是黄寡妇地头的。谈文学,让我们先忘掉成功人士张海鹏。因为有时女冬粉的讚誉来自激素,而评论家的恶语来自嫉妒——这些都属于张海鹏,而我们今天只说冯唐。
三、文学是什幺
全中国懂文学的人没几个,兄弟我有幸占了一个名额(看到这里摔门而去的朋友,不送了)、,
文学可不是“研究文章之学”。中国人造字之初都是单字,先有“文”,通“纹”,就是用“字”记录。这些文按一定结构(“章”)组合排列,出来的一坨东西就叫“文章”。中国人写文章有两千年历史,但不论讲文章的《文心雕龙》还是讲文字的《说文解字》,可部和文学没有半毛钱关係。孔子口述《论语》,算哲学暨社会学暨法学暨经济学暨成功学大作,《史记》是历史书,《梦溪笔谈》是科学书,《资治通鉴》是政治书。这些东西统称“文章”,而所有识字的人统称“士”、“儒”、“先生”。西方自两千三百年前的亚里士多德就开始分类,所以科学和文艺兴盛。中国人则迄今搞不清楚作家和文人、知识分子、诗人原本就是不同的。
简单地说,文学就等于小说。
小说就等于用文字编故事的手艺。
小说是虚构艺术,英文里fiction原意就是“假的”。
写小说的人就是作家。
四、小说的“金线”
兄弟我衡量小说,看两方面:A故事。B讲故事的手艺。
“故事”这个词儿,可不能被理解成“过去的事”。它更接近“事故”。也就是说,故事不是你生活里陈芝麻烂穀子的……
冯唐,却,却,嗯,我想说,写出了名垂青史的杰作i
《不二》讲了弘忍挑选衣钵传人的故事,也是鱼玄机到长安寻访韩愈的故事,还是小和尚不二证悟的故事。借用本书的意象,这小说像鱼玄机的胴体,从脚踝到小腿,从大腿到出谷,从小腹到胸部,从脊椎到屁股,都是圆润的,并且,这所有的圆润和谐统一成一个整体,晶莹剔透。所以阿德勒曾说,美就是完整、均衡、晶莹。
在这样完整闭合的结构里,冯唐的叙事天才恣意汪洋。他开篇写弘忍给新和尚烫十二个戒疤的两千字,是中国文字里最密集、最高超的幽默,这段文字即便由赵忠祥在春晚上明诵,也能让人大笑一夜,从此过年不用依赖赵本山。而他在“七茶”章写道:“等了很久的春雨在一个众人梦里的早上到来,从天到地,下坠露水留在枝叶上,雨水打湿泥土。……男人从后面抱住了女人,肚皮和后背,彼此皮肤大面积地接触。锦衾也仔细一起用手脚掖了掖,睡着的时候,风和梦不容易进来。”瞬间相信,写“黄书”的冯唐原来是个诗人。
一百年后,有好事者排列中文小说百强,应有《不二》一席,地位介于金庸和莫言之间。
八、《三十六大》
理论上讲,我看不起杂文、散文。这些东西嘛,会上三千常用汉字,谁都能写,没什幺技术含量。
也就是说,杂文这东西,拼两点,一是见识,二是文笔。凭张海鹏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以及冯唐的文笔,要划拉两三千汉字,不就相当于拧开龙头接一杯自来水?
冯唐杂文一品,一百篇里偶有一篇失手,那是因为不用心,杯子口没对準水龙头。《三十六大》里写给学弟、小外甥的文章都诚恳,大有用,可流传,出了这本书,冯唐也算青年导师了。小朋友们学会降龙三十六掌,人生全面达到“金线”——当然,说起“金线”,牵扯到江湖上一段公案。我的意见是,文学肯定有“金线”。冯师傅的“金线”标準我同意。但他某次去丈量H师傅的长短,因为天黑,没看清楚,我不怪他。
九、诺贝尔
我花了十月的一半夜晚重读了冯唐。然后又花了剩下的夜晚重读了莫言。
莫言是地上长出来的,好结实。
冯唐是天上掉下来的。我想他能飞得很远。
写于2012年10月22日
路金波/文
一、冯唐难封
有道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但现实是,四十一岁的冯唐“用文字打败时间”,妖娆地盛开在各界文艺女青年中间,尤其是每每大酒之后,在微博晒出挤青春痘的照片。
冯唐的书近两年越卖越多,然而圈内对其评价,却多呈两极分化之势。好者云“当世高手,鬼使神差,已臻化境”,恶者说“不知所以,阴僻自恋”、
同样一树苹果挂在枝上,若叫了贩子们来沽,你出七毛六,他出七毛八,断不会出现五毛和一块的差别。
为甚冯唐这几十万字铺在纸上,就有天上人问两种命运?
二、忘掉俗人张海鹏
客观地说,冯唐的走红与这笔名背后的真身“张海鹏”很有关係。张海鹏者,1971年(年轻啊)生于北京(帝都啊),汉蒙血统(杂交水稻品种好啊),身长一百八十厘米(古往今来三千年美男子都这身高),红润国字脸(和赵又廷、阮经天站一起浑然一个新的偶像团体)、眼镜镶金边,袖口绣名字,皮带不是H的那是嫌它土,手里随便捏块石头那是杨贵妃她二姨传下来的古玉。
至于他如何在学霸横行的协和医科大学砍下博士学位,又如何去米国喝了洋墨水,怎样在人精辈出的麦肯锡做到合伙人,然后成为大国企总裁,以及他的后海府第和微博百万冬粉——种种传奇,可谓江湖之述备矣。总之,面对如此一个拥有完美人生的人,势利的老年人都会发自肺腑地讚叹:这要是我儿子就好了。
问题是,我们今天谈的是文学。卖苹果的时候,看货出价,不管它是王支书田间的还是黄寡妇地头的。谈文学,让我们先忘掉成功人士张海鹏。因为有时女冬粉的讚誉来自激素,而评论家的恶语来自嫉妒——这些都属于张海鹏,而我们今天只说冯唐。
三、文学是什幺
全中国懂文学的人没几个,兄弟我有幸占了一个名额(看到这里摔门而去的朋友,不送了)、,
文学可不是“研究文章之学”。中国人造字之初都是单字,先有“文”,通“纹”,就是用“字”记录。这些文按一定结构(“章”)组合排列,出来的一坨东西就叫“文章”。中国人写文章有两千年历史,但不论讲文章的《文心雕龙》还是讲文字的《说文解字》,可部和文学没有半毛钱关係。孔子口述《论语》,算哲学暨社会学暨法学暨经济学暨成功学大作,《史记》是历史书,《梦溪笔谈》是科学书,《资治通鉴》是政治书。这些东西统称“文章”,而所有识字的人统称“士”、“儒”、“先生”。西方自两千三百年前的亚里士多德就开始分类,所以科学和文艺兴盛。中国人则迄今搞不清楚作家和文人、知识分子、诗人原本就是不同的。
简单地说,文学就等于小说。
小说就等于用文字编故事的手艺。
小说是虚构艺术,英文里fiction原意就是“假的”。
写小说的人就是作家。
四、小说的“金线”
兄弟我衡量小说,看两方面:A故事。B讲故事的手艺。
“故事”这个词儿,可不能被理解成“过去的事”。它更接近“事故”。也就是说,故事不是你生活里陈芝麻烂穀子的……
冯唐,却,却,嗯,我想说,写出了名垂青史的杰作i
《不二》讲了弘忍挑选衣钵传人的故事,也是鱼玄机到长安寻访韩愈的故事,还是小和尚不二证悟的故事。借用本书的意象,这小说像鱼玄机的胴体,从脚踝到小腿,从大腿到出谷,从小腹到胸部,从脊椎到屁股,都是圆润的,并且,这所有的圆润和谐统一成一个整体,晶莹剔透。所以阿德勒曾说,美就是完整、均衡、晶莹。
在这样完整闭合的结构里,冯唐的叙事天才恣意汪洋。他开篇写弘忍给新和尚烫十二个戒疤的两千字,是中国文字里最密集、最高超的幽默,这段文字即便由赵忠祥在春晚上明诵,也能让人大笑一夜,从此过年不用依赖赵本山。而他在“七茶”章写道:“等了很久的春雨在一个众人梦里的早上到来,从天到地,下坠露水留在枝叶上,雨水打湿泥土。……男人从后面抱住了女人,肚皮和后背,彼此皮肤大面积地接触。锦衾也仔细一起用手脚掖了掖,睡着的时候,风和梦不容易进来。”瞬间相信,写“黄书”的冯唐原来是个诗人。
一百年后,有好事者排列中文小说百强,应有《不二》一席,地位介于金庸和莫言之间。
八、《三十六大》
理论上讲,我看不起杂文、散文。这些东西嘛,会上三千常用汉字,谁都能写,没什幺技术含量。
也就是说,杂文这东西,拼两点,一是见识,二是文笔。凭张海鹏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以及冯唐的文笔,要划拉两三千汉字,不就相当于拧开龙头接一杯自来水?
冯唐杂文一品,一百篇里偶有一篇失手,那是因为不用心,杯子口没对準水龙头。《三十六大》里写给学弟、小外甥的文章都诚恳,大有用,可流传,出了这本书,冯唐也算青年导师了。小朋友们学会降龙三十六掌,人生全面达到“金线”——当然,说起“金线”,牵扯到江湖上一段公案。我的意见是,文学肯定有“金线”。冯师傅的“金线”标準我同意。但他某次去丈量H师傅的长短,因为天黑,没看清楚,我不怪他。
九、诺贝尔
我花了十月的一半夜晚重读了冯唐。然后又花了剩下的夜晚重读了莫言。
莫言是地上长出来的,好结实。
冯唐是天上掉下来的。我想他能飞得很远。
写于2012年10月22日
序言
冯唐最爱议论“我爸我妈”,口角生风,调笑无忌。若落到批评家手里,这也许就是一个好例,“弒父”“弒母”云云,有一大套理论等着他、
但冯唐还“弒理论”,现成的理论运行到他这里都会当机正因此,冯唐小说写了十几年,冬粉遍江湖,传言此人是一高手,但是,没人说得清他是哪门哪派,也没哪个批评家愿意招他惹他——我不记得有哪位成名批评家拿他试过招,我也不想惹这个麻烦,这只会暴露文学之树之绿和理论之灰。中药铺里,每一味药都有一个抽屉,但冯唐这味药装不进任何抽屉,只好放在柜檯底下,知道他在,权当他不在、
不能纳入现成阐释系统的小说家当然是不幸的,至少是当不成大师的,他注定是癫和尚癞道人,破履烂袈裟,度牒也没有,游戏红尘,不乾不净!而大师,需要被阐释、被放进药罐子里熬成济世利人的汤。正如有的和尚注定当方丈,宝相庄严,看着就像,注定受十方香火,有巍峨庙宇、金珠玉帛配他
痛和尚若是做了小说家,大约就是冯唐这样他无差别心。他不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分成爹妈儿女,分成领导、知识分子和民众。正如医生眼里,人在产房一样,推进炉子时也一样:在搓澡师傅眼里,人在澡堂里都一样深知众生平等,做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方做得成癫和尚,酒肉穿肠、呵佛骂租、
冯唐的小说不是现实,冯唐的小说不是梦想冯唐的小说也不是梦想照见现实或现实侵蚀梦想、小说家冯唐不活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他不活在人力图主宰自己或hold住世界的任何时候。所以,据说,冯唐的小说语言好,叙述也好,读之令人津津有味或勃然而怒,但据说他的故事不行。这就对了,所谓故事,不外乎是人千难万险千迴百转力图主宰自己或hold住世界而成或不成的事。
冯唐的世界无故事,冯唐的世界甚至无人物,没有人会想像自己是冯唐小说中人,想进去也找不到门,冯唐的世界在人的自我想像自我意识之外封闭自足,他的小说永远拍不成电影电视剧,因为他的世界没有权力和意志甚至竟然没有爱欲这不是乌托邦或黄托邦,不是麦肯锡规划的人间或天堂,这是“无托邦”是大荒山青埂峰,是空空道人拍手唱——冯唐的小说里有的只是声音:空空中迴蕩着的、玩味着调弄着这平等这寂静的花腔。遥遥传来,便是红尘游戏,众生倾听,然后各忙各的去。
正是: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李敬泽
但冯唐还“弒理论”,现成的理论运行到他这里都会当机正因此,冯唐小说写了十几年,冬粉遍江湖,传言此人是一高手,但是,没人说得清他是哪门哪派,也没哪个批评家愿意招他惹他——我不记得有哪位成名批评家拿他试过招,我也不想惹这个麻烦,这只会暴露文学之树之绿和理论之灰。中药铺里,每一味药都有一个抽屉,但冯唐这味药装不进任何抽屉,只好放在柜檯底下,知道他在,权当他不在、
不能纳入现成阐释系统的小说家当然是不幸的,至少是当不成大师的,他注定是癫和尚癞道人,破履烂袈裟,度牒也没有,游戏红尘,不乾不净!而大师,需要被阐释、被放进药罐子里熬成济世利人的汤。正如有的和尚注定当方丈,宝相庄严,看着就像,注定受十方香火,有巍峨庙宇、金珠玉帛配他
痛和尚若是做了小说家,大约就是冯唐这样他无差别心。他不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分成爹妈儿女,分成领导、知识分子和民众。正如医生眼里,人在产房一样,推进炉子时也一样:在搓澡师傅眼里,人在澡堂里都一样深知众生平等,做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方做得成癫和尚,酒肉穿肠、呵佛骂租、
冯唐的小说不是现实,冯唐的小说不是梦想冯唐的小说也不是梦想照见现实或现实侵蚀梦想、小说家冯唐不活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他不活在人力图主宰自己或hold住世界的任何时候。所以,据说,冯唐的小说语言好,叙述也好,读之令人津津有味或勃然而怒,但据说他的故事不行。这就对了,所谓故事,不外乎是人千难万险千迴百转力图主宰自己或hold住世界而成或不成的事。
冯唐的世界无故事,冯唐的世界甚至无人物,没有人会想像自己是冯唐小说中人,想进去也找不到门,冯唐的世界在人的自我想像自我意识之外封闭自足,他的小说永远拍不成电影电视剧,因为他的世界没有权力和意志甚至竟然没有爱欲这不是乌托邦或黄托邦,不是麦肯锡规划的人间或天堂,这是“无托邦”是大荒山青埂峰,是空空道人拍手唱——冯唐的小说里有的只是声音:空空中迴蕩着的、玩味着调弄着这平等这寂静的花腔。遥遥传来,便是红尘游戏,众生倾听,然后各忙各的去。
正是: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李敬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