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冯唐:北京三部曲

2019-03-04 16:51:46 百科
冯唐:北京三部曲

冯唐:北京三部曲

《北京三部曲》包含冯唐的《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北京,北京》三部长篇小说。《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小男孩对女性只有幻想,太虚了,没有感情。那时候,某个特定姑娘的某个特定眼神,比颱风和地震更能让山水飘摇。这个小姑娘自己,可能屁也不知道有个小屁孩儿为她如此心潮汹涌,胸口肿胀。这个小姑娘,可能就是母猪变的,可能就是母驴二姨,可能就是母狗转世,但是这对那个男孩儿或是整个事件不会产生丝毫影响。这个小姑娘会是这个小屁孩儿一辈子的女神。《万物生长》:只有感情,没有故事。少年人的将来太遥远,过去还不够久远,过去和将来的意义都还想不清晰。一切飘忽不定,插不进去,使不上力气,下不成雨,抓在手里的肥肉变成长翅膀的麻雀。因为不确定,所拥有的都是假的。但是我有一个滴滴答答作响的心,在所有假象面前,左心室随便射血到下体和全身,转化成精气和尿和眼泪。《北京,北京》:有感情有故事有权衡有野心,年轻人带着肚子里的书、脑子里的野心、胯下的阳具和心里的姑娘,软硬体齐备,装满两个旅行箱,想去寻找能让他们安身立命的位置和能让他们宁神定性的老婆。但是年轻人没了幻想,一不小心就俗了。认了天命之后,不再和自己较劲儿,天蓦然暗下来,所有道路和远方同时模糊,小肚腩立刻鼓起来,非常柔软,挡住了下面的阴茎。

基本介绍

  • 书名:冯唐:北京三部曲
  • 作者:冯唐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201086675
  • 外文名:Beijing Trilogy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页数:661页
  • 开本:32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由《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北京,北京》共同组成了冯唐的“北京三部曲”,它们从三个断面构成了一个男人鬆散的成长过程。
冯唐语:“这里面有过去汉语从来没有过的东西。我敝帚自珍,个人认为这个《北京三部曲》是中文里最好的关于青春的文字,是中文里最好的三部曲之一。”

作者简介

冯唐,男,作家,古器物爱好者。1971年生于北京。
1998年,获妇科医学博士学位,协和医科大学。
2004年,获MBA学位,美国EMORY大学。
2005-2008年,全球董事合伙人,麦肯锡谘询公司。
2012年,任大型国企CEO。
已出版着作:
长篇小说《欢喜》
长篇小说《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长篇小说《万物生长》
长篇小说《北京,北京》
随笔集《活着活着就老了》
诗集《冯唐诗百首》
长篇小说《不二》
中短篇小说集《天下卵》
随笔集《三十六大》
2005年,第三届“茅台杯”人民文学奖,《浩浩蕩蕩的北京》荣获最佳散文奖;
2005年,凭藉当年的新作《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荣获第四届“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年度青年作家;
2011年1月18日,第六届风尚中国榜揭晓了23个奖项结果。年度风尚作家:冯唐;
2011年7月,在香港出版《不二》,成为畅销榜首,洛阳纸贵;
2011年9月2日,《智族GQ》“年度人物MEN OF THE YEAR”颁奖典礼在京举行,荣获GQ年度专栏作家。
2011年12月12日,《人民文学》“未来20大家”评选中,位居榜首。
2012年4月,创造文学“金线论”,引起广泛争议,“金线”成为年度热词。

图书目录

《万物生长》目录:
1.洗车/001
2.人体/007
3.处男/015
4.哥伦布/020
5.女友/027
6.柳青/034
7.银楼/040
8.银街/044
9.肉芽肿的手指/051
10.我骯髒的右手/057
11.初夜/071
12.垂杨柳/087
13.包书皮/097
14.口会/l08
15.一地人头/ll8
16.大酒/l33
17.机率统计/147
18.阴湖阳塔/l56
19.昔年种柳/l76
21.清华男生/l90
21.永乐五年/206
22.非花/214
23.洗车/221
后记/226
……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北京,北京》

后记

一年无休,攒了四周假期,年底在家赶这篇小说,空调开足,屋子里挺暖和,买了一个奇贵的“大彬”款的紫砂壶,骨相合度,腻不留手,泡老朋友新送的铁观音,随便找几本书放在旁边,起兴,就像行房前放半部毛片。有商务印书馆的《新华字典》,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塞林格的《九故事》,亨利·米勒的《南回归线》,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心想,写不过《新华字典》,总写得过《在细雨中呼喊》吧。
这个长篇有个叫《朱裳》的中篇雏形,写得很早,两三万字,过了十年重看,文艺腔很重,幼嫩可笑,但是反映当时心境,是好的原材料。那箇中篇参加过第一届亦凡网徵文大赛,当时网际网路泡沫还没破,得了第四名三等奖和三十块美金的支票。当时我在亚特兰大,三十块美金买了十斤青壳蟹和好些美国人不吃的猪肾,吃了好久。
当时,鲁迅文学研究院给的评语如下:
“该作品时空跨度大,题材领域广。作品旨在对青春期少年的性心理和逆反心态进行探求和剖析。作品融入了家庭、社会和学校的环境,并将之置于特定的历史的背景之下,使这一探求具备一定的深度。
“风格奇巧,语言幽默,对作品的艺术把握到位。足见作者内力深厚。
“在摹写社会阴暗面、青少年邪促心理及逆反行为时。由于作品本身浓郁的夸饰风格及其因此带来的欣赏笔调,容易在未成年的读者群中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我尤其喜欢评论的最后一段,感觉自己像是巫师,具备了蛊惑人心的超能力。于是决定不改变这箇中篇的故事线,在简单的线索推进中,通过回忆、想像和虚构,让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构成长篇。在这个过程中,出版家熊灿先生和我反覆强调情节和故事对于一个畅销长篇小说的重要,我反覆强调,我不是在写一个中学生早恋故事,我要唠叨,我要写作的快感,我要记录我感受到的真实。畅销与否,对于我是次要的。为了对文字的责任和自己的快感,在故事情节与还原状态之间,我再一次选择了后者。为了增加说服力,我引用郑燮的话:“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俱足也。”为了增加诱惑力,我对出版家熊灿先生说:“这本就算了吧。第三本长篇会有一个庸俗爱情故事,涉及暴力、金钱和性,到时候还请您做。”
最不喜欢一个人吃饭。在赶小说的过程中偶尔和几个小说中的原型吃饭,最后都是对着窗外的冬天,喝一口燕京纯生。感叹“人生苦短,还是喜欢乾点什幺就趁早乾点什幺吧”。
写长篇是个力气活儿,适合三十至五十岁乾。写了一个座右铭激励自己:“熟读离骚痛饮酒一日五千字”,几天下来,不仅头痛,而且肩背痛,不知道岁数再大些,会是什幺鸟样。 写长篇多数都有一个“坎儿”,大约在写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出现.不知道如何是好,觉得之前写的都是垃圾。写这篇的时候,“坎儿”来得早,三分之一的时候就感觉到了。最大的失误是,“坎儿”来的时候,我抓起外衣去逛书店。灯市口大街北边有个打折书店,新书堆着卖,跟冬储大白菜似的,汗牛充栋,从地板一直淤到屋顶,王小波的全套四大本文集才卖二十元。当时一个恍惚,如五雷轰顶,信心顿失,这里面多少垃圾呀?五百年后有多少书还有人读呀?在这种认识下,要多大的牛逼和多大的自大狂才能撅着屁股写成十几万字,然后印在乾乾净净的白纸上,糟践好些用来製造白纸的树木和花花草草。想起那个日本鬼才芥川龙之介,怀疑自己能力的时候就打开阁楼的窗户,向着虚空,大声叫喊:“我是天才。”最后还是没用,三十五岁服了安眠药死掉。
回想自己,实在没有写作的必要,这绝对是个“熵”减少的过程。老老实实做谘询报告,一张A4纸,按幻灯格式横过来写.可以收两万。“桃花落尽子满枝”,过去操场上领操的校花,如今正考虑什幺时候破坏国家政策生第二胎,要不要自己开个幼稚园。何苦打着记录生命经验的旗号,再意淫人家一遍?
于是热烈地盼望再有几个长假,把我不能不落在纸上的东西写完。写完了,心裏面就该空蕩蕩的什幺都没有了吧?再见老相好也能心如古井水,没有一丝波澜。于是热烈地盼望着没有写作冲动的那一天,然后就号称自己尘务经心,天分有限,一个字也不写了,就像热烈地盼望着阳痿的到来。
野史说,江淹才尽后,过着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的幸福生活。我愿意相信。

序言

冯唐最爱议论“我爸我妈”,口角生风,调笑无忌。若落到批评家手里,这也许就是一个好例,“弒父”“弒母”云云,有一大套理论等着他。但冯唐还“弒理论”,现成的理论运行到他这里都会当机。正因此,冯唐小说写了十几年,冬粉遍江湖,传言此人是一高手,但是,没人说得清他是哪门哪派,也没哪个批评家愿意招他惹他——我不记得有哪位成名批评家拿他试过招,我也不想惹这个麻烦,这只会暴露文学之树之绿和理论之灰。中药铺里,每一味药都有一个抽屉,但冯唐这味药装不进任何抽屉,只好放在柜檯底下,知道他在,权当他不在。
不能纳入现成阐释系统的小说家当然是不幸的,至少是当不成大师的,他注定是癫和尚癞道人,破履烂袈裟,度牒也没有,游戏红尘,不乾不净。而大师,需要被阐释、被放进药罐子里熬成济世利人的汤。正如有的和尚注定当方丈,宝相庄严,看着就像,注定受十方香火,有巍峨庙宇、金珠玉帛配他。
癫和尚若是做了小说家,大约就是冯唐这样。他无差别心。他不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分成爹妈儿女,分成领导、知识分子和民众。正如医生眼里,人在产房一样,推进炉子时也一样;在搓澡师傅眼里,人在澡堂里都一样。深知众生平等,做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方做得成癫和尚,酒肉穿肠、呵佛骂祖。
冯唐的小说不是现实。冯唐的小说不是梦想。冯唐的小说也不是梦想照见现实或现实侵蚀梦想。小说家冯唐不活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他不活在人力图主宰自己或ho1d住世界的任何时候。所以,据说,冯唐的小说语言好,叙述也好,读之令人津津有味或勃然而怒,但据说他的故事不行。这就对了,所谓故事,不外乎是人千难万险千迴百转力图主宰自己或ho1d住世界而成或不成的事。
冯唐的世界无故事,冯唐的世界甚至无人物,没有人会想像自己是冯唐小说中人,想进去也找不到门,冯唐的世界在人的自我想像自我意识之外封闭自足,他的小说永远拍不成电影电视剧,因为他的世界没有权力和意志甚至竟然没有爱欲。这不是乌托邦或黄托邦,不是麦肯锡规划的人间或天堂,这是“无托邦”是大荒山青埂峰,是空空道人拍手唱——冯唐的小说里有的只是声音:空空中迴蕩着的、玩味着调弄着这平等这寂静的花腔。遥遥传来,便是红尘游戏,众生倾听,然后各忙各的去。

正是:
满纸荒唐言,不关你我事。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