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元,是汉武帝的第十一个年号,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年号。汉朝使用后元这个年号一共2年。目前一般都用“后元”年号来表示这个时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后元
- 历 时:2年
- 启用时间:公元前88年
- 结束时间:公元前87年
- 皇 帝:汉武帝刘彻
- 政 权:西汉
- 继:始元
年号争议
后元是汉武帝的第十一个年号,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年号。关于后元年号,在《汉书》中,有写“后元元年”、“后元二年”,也有写“后元年”、“后二年”。对此学者解释不同。有说年号只有一个“后”字;有说年号为“征和后元”;也有说“后元”就是年号,史书省略,写作了“后元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汉武帝当时只称做元年,而年号还没有起好,二年汉武帝驾崩,后人用“后元二年”(意思是元年之后的第二年)来区别,在传抄过程中“后元年”多写了一个“元”字,而导致误传。
纪年对照
年号纪年 | 后元元年 | 后元二年 |
公元纪年 | 前88年 | 前87年 |
乾支 | 癸巳 | 甲午 |
君主简介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生于汉景帝前元年(公元前156年)。十六岁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定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採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击溃匈奴、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愈葱岭,征服大宛,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
刘彻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刘彻下罪己诏。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历史大事
后元元年
立子杀母
后元元年(前88),武帝欲立少子刘弗陵为太子;以其年幼,母少,就想託付大臣辅佐他。武帝遍察群臣,认为只有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霍光,忠厚可任大事,于是就派黄门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图以赐霍光。后数日,武帝恐女主独居骄蹇,重演吕后专权故事,就赐弗陵母赵婕妤(即钩弋夫人)死。
后元二年
武帝託孤
后元二年(前87),武帝幸五柞宫,病重。霍光问以后事。武帝说: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霍光推让说:臣不如金日磾。金日磾亦说:臣不如霍光。武帝诏立弗陵为太子,又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上官桀为左将军,受遗诏辅少主。御史大夫桑弘羊亦同受顾命。
武帝死
后元二年(前87)二月丁卯日,汉武皇帝刘彻崩于长安五柞宫,年七十一岁。入殡未央宫前殿。
昭帝立
后元二年(前87)二月,武帝病逝。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等遵照武帝遗诏,拥立太子刘弗陵即位,是为昭帝。昭帝时年八岁,由霍光辅政。改明年为始元元年。昭帝统治初期,因承武学奢侈余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乃继续执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移民屯田,多次派兵击败 、乌桓贵州,加强北方的防卫。社会经济得到恢复,政治趋于安定。
匈奴入朔方
后元二年(前87),匈奴入扰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北),杀掠吏民。汉派军队屯守西河(今内蒙古东胜东南),又派左将军上官桀巡行北部边境。
逝世
前88年(后元元年)——钩弋夫人被赐死
前87年(后元二年)——汉武帝刘彻病逝。
前87年(后元二年)——李延年,西汉音乐家
相关年号
西汉年号
谥号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年号 | 年期 | 世系 |
---|---|---|---|---|---|
高皇帝 | 刘邦 | 前202年—前195年 | 无 | 无 | |
孝惠皇帝 | 刘盈 | 前195年—前188年 | 无 | 无 | 刘邦次子 |
(前)少帝 | 刘恭 | 前188年—前184年 | 无 | 无 | 刘盈长子 |
(后)少帝 | 刘弘 | 前184年—前180年 | 无 | 无 | 刘盈第4子 |
孝文皇帝 | 刘恆 | 前180年—前157年 | (前元) | 前179—前163 | 刘邦第4子 |
(后元) | 前163—前157 | ||||
孝景皇帝 | 刘启 | 前157年—前141年 | (前元) | 前157—前150 | 刘恆长子 |
(中元) | 前150—前144 | ||||
(后元) | 前144—前141 | ||||
孝武皇帝 | 刘彻 | 前141年—前87年 | 建元 | 前140年—前135年 | 刘启第10子 |
元光 | 前134年—前129年 | ||||
元朔 | 前128年—前123年 | ||||
元狩 | 前122年—前117年 | ||||
元鼎 | 前116年—前111年 | ||||
元封 | 前110年—前105年 | ||||
太初 | 前104年—前101年 | ||||
天汉 | 前100年—前97年 | ||||
太始 | 前96年—前93年 | ||||
征和 | 前92年—前89年 | ||||
后元 | 前88年—前87年 | ||||
孝昭皇帝 | 刘弗 (刘弗陵) | 前87年—前74年 | 始元 | 前86年—前80年七月 | 刘彻第6子 |
元凤 | 前80年八月—前75年 | ||||
元平 | 前74年—前74年 | ||||
孝宣皇帝 | 刘询 (刘病已) | 前74年—前49年 | 本始 | 前73年—前70年 | 刘进长子(刘彻曾孙) |
地节 | 前69年—前66年 | ||||
元康 | 前65年—前62年 | ||||
神爵 | 前61年—前58年 | ||||
五凤 | 前57年—前54年 | ||||
甘露 | 前53年—前50年 | ||||
黄龙 | 前49年—前49年 | ||||
孝元皇帝 | 刘奭 | 前49年—前33年 | 初元 | 前48年—前44年 | 刘询长子 |
永光 | 前43年—前39年 | ||||
建昭 | 前38年—前34年 | ||||
竟宁 | 前33年—前33年 | ||||
孝成皇帝 | 刘骜 | 前33年—前7年 | 建始 | 前32年—前29年 | 刘奭长子 |
河平 | 前28年—前25年 | ||||
阳朔 | 前24年—前21年 | ||||
鸿嘉 | 前20年—前17年 | ||||
永始 | 前16年—前13年 | ||||
元延 | 前12年—前9年 | ||||
绥和 | 前8年—前7年 | ||||
孝哀皇帝 | 刘欣 | 前7年—前1年 | 建平 | 前6年—前3年 | 刘康之子 (刘奭孙) |
太初元将 | 前5年6月—8月 | ||||
元寿 | 前2年—前1年 | ||||
孝平皇帝 | 刘衎 (刘箕子) | 前1年—公元6年 | 元始 | 公元1年—5年 | 刘兴之子 (刘奭孙) |
无 | 刘婴 (孺子婴) | 6年—8年 | 居摄 | 6年—8年11月 | 刘显之子 (刘询玄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