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凤(前80年八月-前75年)是汉昭帝的第二个年号。汉朝使用元凤这个年号一共六年。始元七年八月(前80年)改年号为元凤。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元凤
- 启用时间:公元前80年
- 结束时间:公元前75年
- 历 时:6年
纪年对照
元凤 | 元年 | 二年 | 三年 | 四年 | 五年 | 六年 |
公元 | 前80年 | 前79年 | 前78年 | 前77年 | 前76年 | 前75年 |
乾支 | 辛丑 | 壬寅 | 癸卯 | 甲辰 | 乙巳 | 丙午 |
历史大事
元年
氐人起事
元凤元年(前80),武都(甘肃成县西)氐人起事,汉遣执金吾马适建、龙雊侯韩增、大鸿胪田广明等率领三辅、太常免刑囚徒前往击讨。氐人起事乃被平息。
桑弘羊等谋反被诛
昭帝即位后,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决断朝政。始元二年(前85)封博陆侯。其女与上官桀子上官安为婚姻,生有一女。上官桀欲使五岁孙女为昭帝皇后,遭霍光拒绝和斥责。后上官安疏通盖长公主将此女选入宫中为婕妤,始元四年又立为皇后。上官安以此迁车骑将军,封桑乐侯。上官桀为报谢盖长公主之恩,多次为其嬖倖丁外人谋求官爵,均遭霍光拒绝。由是盖长公主怨恨霍光,上官桀父子与霍光的矛盾也日趋激化。此时,桑弘羊也在盐铁官营等重大政策上与霍光发生分歧;又因替自己的子弟求官遭到霍光拒绝而怀恨在心。于是,桑弘羊与上官桀父子、盖长公主和觊觎帝位的燕王旦通谋, 企图杀害霍光,废黜昭帝,立燕王旦为天子。元凤元年(前80),他们以燕王旦的名义上书诬告霍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桑弘羊则企图与外朝大臣一同胁迫霍光退出朝廷。但是昭帝看出燕王旦的奏章是伪造的,不肯下达。并且当着上官桀的面对大臣们说:大将军是忠臣,是先帝嘱託辅助我的人。有敢诽谤他的,依法治罪。上官桀等人见阴谋败露,又策划由盖长公主出面请霍光到宫里喝酒,乘机加害,然后废昭帝、迎燕王旦进京即皇位。结果阴谋被人告发,霍光与丞相田千秋马上见昭帝。昭帝下诏处死了上官桀父子、桑弘羊和丁外人,灭了他们的宗族。盖长公主和燕王旦畏罪自杀。
发民屯瓯脱
元凤元年(前80),匈奴发左、右部二万骑分四队并犯汉边。汉出兵反击,斩杀、俘虏匈奴九千人,匈奴瓯脱王亦被汉军俘获。匈奴担心瓯脱王为汉军作嚮导,引兵攻击它,就远走西北,不敢南逐水草。汉徵发人所屯瓯脱。
二年
六月,大赦天下。
匈奴又派遣九千骑兵屯驻于受降城,以防备汉朝袭击,又在受降城以北的余吾水上架设桥樑,使军队能够渡河,準备一旦失败时迅速奔逃。匈奴单于打算请求与汉朝和亲,而怕汉朝不肯答应,所以不愿先提出,而是常常命其左右官员向汉朝派往匈奴的使节暗示。不过,匈奴对汉朝的侵扰掳掠已越来越少,对汉朝使节越来越优待,希望通过这样的办法来逐渐达到和亲的目的。汉朝也对匈奴採取笼络的态度。
三年
眭弘以妖言惑众伏诛
元凤三年(前78)春正月,泰山有大石自协起立,上林苑的枯柳又重萌新叶,有虫齧食柳叶成文曰:“公孙病已立”。符节令眭弘上书称,大石自立,僵柳复起,当有庶民为天子者;枯树复生,象徵故废之家公孙氏应当复兴。汉家承尧之后,有传国之运,应该访求贤人禅帝位,然后退位自封百里,以顺从天命。结果,以妖言惑众罪被处死。
匈奴犯张掖
元凤三年(前78),匈奴单于派犁污王窥控汉朝边境,回报说酒泉、张掖两郡汉军兵力单薄,出兵袭击,可夺此地。此时汉也从匈奴降人那里得知匈奴动向,昭帝下诏加强边地警戒。不久,匈奴右贤王、犁污王率四千骑分三队进犯张掖。张掖太守、属国都尉发兵反击,大破匈奴军,匈奴损失惨重,脱逃者只有数百人,犁污王亦被属国义渠王射杀。自此之后,匈奴不敢再犯张掖。
四年
田千秋死
田千秋,其祖先为齐大族田氏,后徙长陵(今陕西鹹阳东北)。武帝末年,田千秋为高寝郎。巫蛊祸后,千秋上书讼太子冤。武帝感寤,召拜为大鸿胪。数月,又代刘屈嫠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无其他才能术学、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间取得相位封侯,前世未曾有过。但其为人敦厚有智,居位称职。因见武帝连年治太子狱,诛罚太多,群下恐惧,就与御史大夫、中二千石劝武帝施恩惠,缓刑罚。岁余,武帝病重,立刘弗陵为太子,千秋与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御史在夫桑弘羊并受遗诏,辅佐少主。昭帝即位后,政事壹决于光。千秋居相位,谨厚自守。为相十二年,元凤四年(前77)正月病死,謚曰定侯。
傅介子诱杀楼兰王
楼兰(今新疆婼羌东北)王安归屡次杀害汉朝派往大宛的使者。中郎傅介子以为楼兰、龟兹两国反覆无常,如不诛杀其王,则不足以惩戒。故向大将军霍光请求,自愿前往刺杀其王,以示威西域诸国。霍光採纳此策。元凤四年(前77)六月,傅介子率士卒携带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贪汉财物,接见并宴请汉使。傅介子乘楼兰王喝醉,乘机将其刺死。并告谕楼兰贵臣。于是,汉朝改楼兰为鄯善,立尉屠耆为王,又把宫女嫁给他做夫人,隆重地送他回国即王位。行前,屠耆对昭帝说:我在汉朝居住的时间很长了,现在回去力量单薄,而前王的儿子还在,恐为其所杀。楼兰国中有一伊循城,那里土地肥沃,希望汉能遣一将在这里屯田积穀,令臣得依其威重。于是,汉遣司马一人,吏士四十人在伊循屯田,以镇抚之。
五年
大旱
秋季,撤除象郡,将其地分别归属郁林、柯二郡。
六年
春,正月,募郡国徒筑辽东、玄菟城。
夏,赦天下。
乌桓复犯塞,遣度辽将军范明友击之。
冬,十一月,乙丑,以杨敞为丞相,少府河内蔡义为御史大夫。
夏,赦天下。
乌桓复犯塞,遣度辽将军范明友击之。
冬,十一月,乙丑,以杨敞为丞相,少府河内蔡义为御史大夫。
古罗马文学黄金时代。
君主简介
汉昭帝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汉武帝刘彻少子,母亲是赵婕妤(钩弋夫人),西汉第八位皇帝。
汉昭帝继位时年仅八岁,在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辅政下,沿袭武帝后期政策,与民休息,加强北方戍防。始元六年(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就武帝时期盐铁官营、治国理念等问题召集贤良文学讨论,会后罢除榷酒(酒类专卖)。元凤元年(前80年),以谋反罪诛杀桑弘羊、上官桀等,专任霍光,进一步更改武帝时制度,罢不急之官,减轻赋税。因内外措施得当,武帝后期遗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汉王朝衰退趋势得以扭转,“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元平元年(前74年),刘弗陵因病驾崩,年仅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孝昭皇帝,葬于平陵。
相关年号
西汉年号
谥号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年号 | 年期 | 世系 |
---|---|---|---|---|---|
高皇帝 | 刘邦 | 前202年—前195年 | 无 | 无 | |
孝惠皇帝 | 刘盈 | 前195年—前188年 | 无 | 无 | 刘邦次子 |
(前)少帝 | 刘恭 | 前188年—前184年 | 无 | 无 | 刘盈长子 |
(后)少帝 | 刘弘 | 前184年—前180年 | 无 | 无 | 刘盈第4子 |
孝文皇帝 | 刘恆 | 前180年—前157年 | (前元) | 前179—前163 | 刘邦第4子 |
(后元) | 前163—前157 | ||||
孝景皇帝 | 刘启 | 前157年—前141年 | (前元) | 前157—前150 | 刘恆长子 |
(中元) | 前150—前144 | ||||
(后元) | 前144—前141 | ||||
孝武皇帝 | 刘彻 | 前141年—前87年 | 建元 | 前140年—前135年 | 刘启第10子 |
元光 | 前134年—前129年 | ||||
元朔 | 前128年—前123年 | ||||
元狩 | 前122年—前117年 | ||||
元鼎 | 前116年—前111年 | ||||
元封 | 前110年—前105年 | ||||
太初 | 前104年—前101年 | ||||
天汉 | 前100年—前97年 | ||||
太始 | 前96年—前93年 | ||||
征和 | 前92年—前89年 | ||||
后元 | 前88年—前87年 | ||||
孝昭皇帝 | 刘弗 (刘弗陵) | 前87年—前74年 | 始元 | 前86年—前80年七月 | 刘彻第6子 |
元凤 | 前80年八月—前75年 | ||||
元平 | 前74年—前74年 | ||||
孝宣皇帝 | 刘询 (刘病已) | 前74年—前49年 | 本始 | 前73年—前70年 | 刘进长子(刘彻曾孙) |
地节 | 前69年—前66年 | ||||
元康 | 前65年—前62年 | ||||
神爵 | 前61年—前58年 | ||||
五凤 | 前57年—前54年 | ||||
甘露 | 前53年—前50年 | ||||
黄龙 | 前49年—前49年 | ||||
孝元皇帝 | 刘奭 | 前49年—前33年 | 初元 | 前48年—前44年 | 刘询长子 |
永光 | 前43年—前39年 | ||||
建昭 | 前38年—前34年 | ||||
竟宁 | 前33年—前33年 | ||||
孝成皇帝 | 刘骜 | 前33年—前7年 | 建始 | 前32年—前29年 | 刘奭长子 |
河平 | 前28年—前25年 | ||||
阳朔 | 前24年—前21年 | ||||
鸿嘉 | 前20年—前17年 | ||||
永始 | 前16年—前13年 | ||||
元延 | 前12年—前9年 | ||||
绥和 | 前8年—前7年 | ||||
孝哀皇帝 | 刘欣 | 前7年—前1年 | 建平 | 前6年—前3年 | 刘康之子 (刘奭孙) |
太初元将 | 前5年6月—8月 | ||||
元寿 | 前2年—前1年 | ||||
孝平皇帝 | 刘衎 (刘箕子) | 前1年—公元6年 | 元始 | 公元1年—5年 | 刘兴之子 (刘奭孙) |
无 | 刘婴 (孺子婴) | 6年—8年 | 居摄 | 6年—8年11月 | 刘显之子 (刘询玄孙) |
初始 | 8年11月—8年11月 |
出生名人
元凤四年——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出生。
元凤五年——刘奭,汉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