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刘庆恩(中国半自动步枪第一人)

2019-04-24 00:02:34 百科
刘庆恩(中国半自动步枪第一人)

刘庆恩(中国半自动步枪第一人)

刘庆恩(1869~1929年),字国臣,原籍广东潮州客家人,寄籍四川德阳。

后跟随赛师(回族)在成都经商,不久因事同回武汉。赛师膝下无儿女,所以视刘庆恩如已出,宛如家人。成年后,他顺利完成广东水陆师学堂学业,并相继在益珠、虎门、江阴等炮台工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刘庆恩
  • 出生日期:1869
  • 逝世日期:1929年
  • 主要成就:中国半自动步枪第一人

人物生平

1895年随“黑旗将军”刘永福参与了甲午战后保卫台湾的台南之战,在与日军的交战中腿部受伤,返回后方。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进入湖北枪炮厂(汉阳兵工厂)担任技工。
1901年被保送日本东京成城学校学习。后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与吴玉章、郭敬宇同班。
1905年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同年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 攻机械与枪炮製作,毕业后复回汉阳兵工厂。
1909年,受孙中山指派往柏林考察,併到克虏伯兵工厂学习兵器製作。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刘庆恩受孙中山委任,出任汉阳兵工厂第一任总办(厂长) 。
1914年,刘试製成功五弹连发自动步枪和第一尊远程大炮。
1915年,授少将衔,同年晋升中将。
1917年兼任钢药厂总办、工务处处长。于北京督军团会议时, 结识阎锡山。 阎参观国产武器试射比赛, 见汉阳兵工厂所造枪炮十分精密, 邀请刘对山西修械所给于指导。 两人偕返太原, 陪同参观修械所工作。
刘取出随身量具, 仔细考察, 指出缺点。阎锡山十分讚佩, 要求派学生前往汉阳兵工艺工学校学习。
刘庆恩据说个性高傲, 常常下工厂自己动手研究, 管理甚严。 连汉阳兵工厂的主管都很怕他。1917年他与余庆鳌、邓定浩等人,研製成功白朗宁1917式机枪, 后于1921年10月10日开始量产, 称之为“三十节重机枪”。
1918年,刘庆恩决定自行开发火炮,因北洋政府无款可拨,他将个人储蓄倾囊投入,并向亲友借贷。试炮时火力、精确度均高,时人称之为“庆恩炮”,但终未投产。刘庆恩以他的卓越贡献, 奠定了中国近现代兵工学先驱的历史地位。被国民政府授勋五位,并获二等文虎勋章和二等嘉禾勋章。
1920年该校迁往南京,成为中国第一所兵工专科学校。同年8月27日,刘在陆军部开会时,受军阀曹锟,吴佩孚等人的排挤,因争辩激烈,导致脑溢血半身不遂而称病辞去职务,乃作一绝自叹:“病床难忘救国志,十年沉疴愿未酬。老天使我身复健,轰净国贼始方休。”
刘于1912~1920年任汉阳兵工厂总办期间,在厂内开设兵工学校,分预科、本科,培养兵器技士,8名首届本科4年制兵工学员是中国最早的兵器製造业骨干。
1929年4月卒于上海,享年六十岁。吴玉章为其治丧,葬于上海江湾。

人物考证

1913年11月15日,他上书陆军总长函:庆恩自承乏鄂厂以来, 无日不绞脑血而思求至当之法。 现厂中规模已粗具端倪, 惟经费一节则毫无的款。 月仅由鄂量为拨给, 俾散放薪工及杂用而已。 此外与各洋行所订物料价款, 积欠五十余万。 庆恩此次来京, 专为扩充厂务及请指定常年经费, 并各洋行五十余万欠款起见。 此中情形, 非面竭直陈, 不克道其一二。 今旅居旬余, 尚未望见颜色。 日复一日, 如坐针毡。 转瞬年关逼人, 实难回鄂。 自愧学识不足, 又长此虚糜光阴, 诚恐有负我总长之委任。 窃思庆恩留学德日十年有余, 于炮工大学独未竟其业, 今年已四十, 若不趁此续学, 则老之将至, 徒唤奈何。 我总长夙具培植人才之苦心, 是以呈请派赴续学二, 三年, 庶几为山九仞, 不至功虚一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