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雷祖天尊

2019-06-02 20:16:59 百科
雷祖天尊

雷祖天尊

雷祖天尊,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或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真王。是中国神话中主管打雷的神。古人对打雷这种自然现象不十分了解,因此逐渐演化出一系列有关传说。

古人的理念中,雷是惩罚罪恶之神,人如果做了坏事或违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轰顶死去。中国民间把雷神的生日定在农曆6月24日,这一天要举行祭祀仪式。寄託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 其他名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真王
  • 司掌:打雷
  • 象徵:祛邪,避灾,祈福
  • 宗教:道教
  • 地区:中国
  • 原型:闻仲

简介

据《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中所称,雷祖天尊是浮黎元始天尊第九子玉清真王的化身。也有说是轩辕黄帝升仙以后成为雷精,主雷雨之神。雷祖为其封号。雷祖居于神霄玉府,在碧霄梵气之中,去雷城有二千三百里。
雷城是天庭行雷之所,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枢五雷使院,右有玉府五雷使院。天尊前有雷鼓三十六面,由三十六神司之。行雷之时,雷祖击鼓一下,即时雷公雷师兴发雷声。雷部有神三十六名,皆当时辅相有功之臣。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则称闻仲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其率领之雷部催云助雨护法天君共有二十四名。其中有道观内常有供奉的律令大神邓元帅忠,银牙耀目辛天君环,飞捷报应张使者节,左伐魔使苟元帅章,右伐魔使毕元帅环等天将,还有陶天君荣、庞天君洪、秦天君完、赵天君江、董天君全、袁天君角等等。

职能

雷公、雷神的崇拜,中国民间古已有之。但是,在神系中设定雷部,并由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主其事,当是北宋末年的事。北宋时期,道教神霄、清微诸派,崇尚施行雷法,于是,雷之功能不仅在于施雨,而且扩大到了主天之祸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就称,要对「不忠君王,不孝父母,不敬师长」者,即付五雷斩勘之司,先斩其神,后勘其形,以致勘形震尸,使之崩裂。

奉祀

《明史》的《礼志》称,「雷声普化天尊者,道家以为总司五雷,又以六月二十四日为天尊现示之日,故岁以是日遣官诣显灵宫致祭」。道教的主要宫观大多供奉雷祖。每逢六月二十四日有道教徒进庙烧香,祈福消灾。道教正一派在一些大型斋醮礼仪中常设有雷祖的神位,并在科仪中有召请雷部诸天君的内容。

圣山

《集说诠真》中所述:“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长而锐,足如鹰颤,而爪更厉,左手执楔,右手执槌,作欲击状。自顶至傍,环悬连鼓五个,左右盘蹑一鼓,称曰雷公江天君。”在天鼓山有与“九天应元雷神”相对应的天然石鼓、石楔以及雷击石,当地有很浓厚的雷公信仰。
在神话小说《封神演义》第十回中描述雷震子诞生在“燕山”,虽然文王居西岐(陕西)去朝哥(河南),应该不会经过今天的河北,但小说中明文记载了雷震子是在“燕山”的茂密丛林中被发现的,也完全可以想像到作者对燕山产雷震子的设定尤其寓意。天鼓山即燕山支脉,此地山林茂密,在商周时代属于鬼方之地,且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与雷神-雷震子相关联的石鼓、石楔、雷击石等,可以说天鼓山也是雷震子应化显圣的一方土地。
天鼓山,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旧屯满族乡,是乡域内的历史文化名山。“天鼓山”,也称石鼓山、古砬子等,其主峰也叫小灵鹫峰、南天门。天鼓山是燕山、太行山脉支脉七老图山余脉。滦河水系绕山而过,形成了狭长的滦河谷地即是旧屯满族乡的主要区域,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形成了依山傍水的生态肌理。天鼓山的自然资源与宗教人文有着很大的契合点,其中以“天鼓雷音”为其特质,佛道融合于一山,佛教的天鼓雷音王佛有座骑为名“普化”的大鹏鸟,与道教的九天应元普化天尊都是雷神的显现。在天鼓山有与之相关的石鼓、石橛、雷击石等自然景观,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