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长江大桥(Fuma Yangtze River Bridge),是中国重庆市万州区境内的过江通道,位于长江水道之上,是重庆万州至湖北利川高速公路跨越长江的重要控制性工程。
驸马长江大桥于2014年4月动工兴建,于2016年11月15日合龙贯通,于2017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
驸马长江大桥北岸起点位于重庆市万州区驸马镇吊龙村,南岸终点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太龙镇向坪村,线路全长2030米,桥面设计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车速为100千米/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驸马长江大桥
- 外文名:Fuma Yangtze River Bridge
- 始建时间:2014年4月
- 通车时间:2017年12月26日
- 所属地区:中国重庆市万州区
- 类型:斜拉桥、公路桥、悬索桥
- 长度:2030米
- 宽度:30.7米
- 车道规模:双向四车道
- 设计速度:100千米/时
- 起止位置:驸马镇吊龙村、太龙镇向坪村
- 管理机构:重庆市万州区交通局
建设历程
2013年6月18日,在没有开工仪式,没有鞭炮齐鸣的情况下,万利高速公路驸马长江大桥的施工单位(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一公局)正式进入该桥北桥头红线内进行地面清表施工。
2014年4月,驸马长江大桥开工建设。
2016年11月15日,位于重庆万州的驸马长江大桥吊装最后一节钢箱梁。当日下午,经过近8个小时的吊装,该桥主桥最后一节钢箱梁成功就位,大桥主桥合龙。11月23日,驸马长江大桥实现主体竣工,大桥施工将进入钢箱梁焊接和桥面铺装工序。
2017年11月27日上午,88台重型车辆依次通过万利高速重庆驸马长江大桥,为期一周的大桥静动载试验结束。
2017年12月26日,驸马长江大桥与万利高速同日通车运营。
长江上游主跨最长悬索桥完成静动载试验

桥樑位置
驸马长江大桥北岸起点位于重庆市万州区驸马镇(现钟鼓楼街道)吊龙村,南岸终点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太龙镇向坪村。
驸马长江大桥全景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驸马长江大桥是三峡库区跨径最大的悬索桥,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千米级悬索桥。驸马长江大桥主桥为单跨钢箱梁悬索桥,引桥为连续刚构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梁。驸马长江大桥主桥钢箱梁採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钢桥面的防水体系主要由三道工序构成,分别是滚涂防腐底漆、喷涂防水层以及滚涂粘结层。驸马长江大桥的索塔为门式结构,由于两索塔上横结构形式相同,所以採用装配式桁架进行施工,以便周转使用。驸马长江大桥北岸重力锚基坑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设计施工方案,採用考虑开挖卸荷效应的有限差分软体FLAC3D对基坑开挖施工过程进行三维弹塑性数值模拟。
设计参数
驸马长江大桥全长2030米,主跨1050米,一跨过江,主桥为(300+1050+300)米,引桥为(77.5+154+77.5)米连续刚构+6×30米,全桥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準设计,主桥宽30.7米,引桥宽27.5米,全桥钢桥面总计约3万平方米涂装面积,相当于4个足球场。
驸马长江大桥道路

运营情况
- 票制票价
根据重庆市物价局标準核准,万利高速公路一类车按照0.65元/千米收费,桥隧不单独收费。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驸马长江大桥,该桥施工难度大、技术难度高。该桥通过对猫道系统设计及施工方案进行合理地最佳化,极大提高了猫道施工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保证了施工质量。为研究该桥非线性静风回响,考虑静风荷载非线性和结构几何非线性,採用增量法与内外双重叠代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加劲梁初始攻角、附加攻角、缆索风荷载等因素对静风位移、静风失稳风速及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1:80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静风位移计算值低于风洞试验实测值,这是静三分力係数的雷诺数效应造成的;缆索风荷载约占结构总体风荷载的15%,不考虑会低估风荷载;不考虑加劲梁附加攻角会高估静风失稳风速;初始攻角、附加攻角、缆索风荷载对加劲梁静风位移回响影响较大;结构动力特性会随风速改变而改变。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1月,驸马长江大桥申请专利44项,已授权27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发明专利8项),另受理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明专利12项;完成国家级优秀QC成果2项,省部级优秀QC成果18项;採用了29项四新技术套用;形成施工工法31篇(重庆市工法3篇,公路工程工法8篇,企业级工法26篇)。
价值意义
驸马长江大桥建成后,成为三峡库区跨度最大的一座长江大桥,也是重庆地区单跨最大桥樑。市民驾车从万州到湖北利川,将从2小时缩短至40分钟。(《重庆晚报》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