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态的熵在等温过程中的改变随绝对温度趋于0。通过可逆的、微小的、迟缓的变化,物质进入另一种不同的状态,其中自然包括分裂为两个或多个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部分,或者改变了物质的化学或物理学性质, 这个时候熵的增加量就可以这样算出:发生在过程中的每一小步,物质都会吸收一定的热量才可以使得变化维持下去。在此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除以吸收热量时的绝对温度,最后把每一小步的结果加起来就可以得出我们想要的结果。举个例子:熔解一种固体,它熔化时所需要的热量除以熔点温度就是它的熵增加量。因此,从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熵的单位是卡/摄氏度。
其是表征系统内混乱(或无序)程度的物理量,当系统达到热力学平衡态时,熵值最大。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熵
- 外文名:entropy
- 拼音:shāng
- 所属学科:物理学
熵是一个系统中"无秩序"的程度,也表征生命活动过程质量的一种度量。
1944年薛丁格出版了《生命是什幺》,此书中提出了负熵的概念,想通过用物理的语言来描述生物学中的课题。据他的理解,“生物赖负熵而生”。按热力学第二定律,大自然会由有序变为无序,即熵会不断增加。与之相反,生物会吸收环境中的功,而减少自身的熵,因而变得有序。例如不同的代谢过程,就是负熵的程式。
但反过来说,负熵并不一定就是生物。例如洗衣机能吸取功而使无序变成有序,但洗衣机并不是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