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得让你爱的人受苦》内容简介:华语首席身心灵畅销书作家张德芬时隔两年的最新作品。在书中,张德芬提出:有时候我们在自己的情绪模式和互动惯性的遮蔽下,会看不清楚我们和爱人、亲人、家人、好友、同事之间到底发生了什幺事情。而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穿越各种错综複杂的关係,穿越自我的障碍,通过学习如何面对自己最好以及最糟的特质,学会接纳、臣服和放手,来修复和重塑我们与原生家庭、亲密爱人、友人及自己之间的关係,并最终找到通往爱和幸福的桥樑。本套书还包括:《遇见未知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重遇未知的自己》
基本介绍
- 书名:张德芬经典系列
-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 页数:1128页
- 开本:32
- 作者:张德芬
- 出版日期:2012年6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bkbkbk0080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1. 百万畅销书作家张德芬时隔两年的最新作品,作者新书皆有50万册以上的销量。
2. 张德芬系统、全面地与大家分享人生核心问题——关係处理。
3.本书比张德芬之前作品主题更贴近都市人,内容更深刻、实用。带你找到与所有爱的人——父母、孩子、爱人、朋友相处的智慧
2. 张德芬系统、全面地与大家分享人生核心问题——关係处理。
3.本书比张德芬之前作品主题更贴近都市人,内容更深刻、实用。带你找到与所有爱的人——父母、孩子、爱人、朋友相处的智慧
作者简介
张德芬,被誉为华语首席身心灵畅销书作家。张德芬研修身心灵成长励志多年,并取得了中国国家心理谘询师的执照。张德芬着有身心灵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和《重遇未知的自己: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心灵突破60问》,同时翻译有德国心灵导师艾克哈特·托尔的作品《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和加拿大知见心理学领袖克里斯多福·孟的《找回你的生命礼物》等。
图书目录
《活出全新的自己》目录:
新版序
第一部
唤醒沉睡中的你
01.邂逅/觉醒的契机
02.幸雄的求救信号/人生真的太苦了
03.千载难逢的机会/意识提升实验
决定你此刻状态的,不是外在的遭遇,而是你内在
意识层次的水平。
04.女中豪杰也呼救/难道人生就是这样
人生好像不仅止于我们眼睛所能看见的。
05.课程开始/认识身心灵
如果你能真正地认识自己,就能改变你的命运。
06.你在想什幺/如如不动的观察者
你的感觉是来来去去的,可是,总有一个观察者在
旁观这一切。
07.地球人部睡着了/开展有意识的探险
地球人前半生的命运是命中注定的,后半生的遭遇
则是自己的信念、行为、性格等造就出来的
08.看似简单做来不易的练习/在生活中观察自己
观察情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观察你的身体,因为
情绪其实就是身体对你思想的一个反应。
09.一通情绪性的电话/回观自己,不被情绪左右
10.向东的内在对话/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匹恶狼和一匹好狼,最后哪一
匹狼会存活下来呢?是你餵养的那匹狼。所以,要记住
去餵养你内在那个有爱成人的声音,认出它来,把它的
音量调大。
11.如果身心灵是一栋房子/培养灵性空间
12.幸雄的领悟/不要用头脑思考,要用“心”去体会
地球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基于“感觉”而做
的,方法也许各不相同,甚至很多是有害的、错误的,
但目的都一致:希望感觉好一点。
13.为什幺互看不顺眼/回顾自己的阴影
其实,当你觉得别人“高高在上”的时候,是因为
你内在有一个“低低在下”的自我。当你有被别人轻视
的需要时,才会被别人鄙视。
14.向东的反思/拥抱自己的阴影
你所痛恨的也许为你带来了一些好处,你如果紧守
着天平的一端,永远没办法看到它的平衡。
15.幸雄的回观/接纳自己
第二部
疗愈受伤的你
16.面对自已旧时的伤痛/人生问题是旧伤浮现的结果
每个来到地球的孩子,其实都有两个最基本的需
求:重要感和归属感。
17.大家都有孩子难教的困扰/成为有效能的父母
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亲密的家人之间,都是靠能量
的互动作用在互动的。孩子的能量场比较开放,所以很
容易受到大人的影响。
18.谁会因幸雄的失败而受到打击/探索潜意识动力
很多孩子调皮捣蛋或生重病,都是为了拯救父母不
快乐的状态,或是岌岌可危的婚姻。
19.我想拯救你/受害者牢笼
20.从报复心理解脱/转念作业
你跟真相较劲,输的永远是你。
21.全力往幸雄的内在深掘/面对受害者的痛苦
为什幺我们的脑筋总是走一条相同的路线?即使这
条路让我们痛苦,我们还要坚持这条路是对的,从来没
有考虑过从另外一个角度走的可能性。
22.幸雄痛到不能呼吸/走出受害者牢笼的唯一途径
勇敢地面对你的脆弱,它会让你有受伤、痛苦、恐
惧、罪疚等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你会想要逃避它。但记
住,这是你唯一的出路。
23.放下防卫层/接触核心真我
24.你竟敢瞧小起我/情绪疗愈的方法
25.觉得自己不够好/用转念对付想法,用情绪疗愈应对清绪
看到自己重要性的人,总是获得尊重和敬爱;如果
你自己都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你如何在外面找得到?
26.向东的原生家庭发生了什幺事/家族排列
27.不哭的向东终于溃堤/终结问题的根源
28.你是属于哪一边/平衡男女特质
29.向东的亲密关係怎幺解/真心接纳自己的源头
想要有好的亲密关係,你必须先宽恕自己的父亲,
因为你和父亲的关係模式,会不可避免地在你的亲密关
系之中重複。
第三部
随心所欲地玩生命游戏
30.生命会不会是一场游戏/找出你是谁
31.找寻人生的彩蛋/重新收回你失落的力量
如果你所抱持的观念,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为你带来
你想要的人生,也许还带来了你不想要的人生,那幺,
考虑採纳另外一种人生观,对你有什幺损失呢?
32.生命游戏开始/你永远不会输
这是一个你们永远不会输的游戏,因为它的目的就
是娱乐,不是悲情、不是受苦。你们有绝对的自主权决
定要不要再回来玩,但是,显然大家都乐在其中。
33.自编自导自演的戏/接受你创造的幻象
想像你自己在一部电影里面,导演是你,演员是
你,编剧是你,选角的人也是你,这是一出你自编、自
导、自演的戏。
34.向东的恐惧/赎回力量的练习
35.幸雄的彩蛋/面对威力强大的人生关卡
36.平安喜悦在哪里/由内在解脱烦恼
很多人以为只要他们能掌控生活中的大小事情,
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事实上,无论你如何控制外在的
人、事、物,只要你内在的动荡和战争不消弭,你就无
法获得永远的平安和喜悦。关键就是这个“内在”!
37.拿枪的弹师/观黄庭的气机起伏
38.相同的感受,不同的标/内在不安的起源
39.让心头能力自由流动/黄庭禅的实践步骤
40.幸雄在钢索上感受恐惧和平静/学会与负面情绪相处
回观你的黄庭,看清你的恐惧只不过是胸口气血的
波动而已。跟它和平共处,不要抗拒,不要打压,不要
转移,不要深呼吸,就是跟它好好在一起。
41.实验已然成功了/发现真正的自己
记住。每当生活出现问题,或是有负面情绪升起
时,都是一个大好机会,可以帮助你进一步发掘你的旧
伤。进而让你看到你真正的面目。
42.亲爱的,我们上了图特的当了/拯救地球的生命游戏玩家
宇宙就是众神的游戏,地球就是一个游乐场。
·张德芬心灵疗愈20问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多都取决于能量的问题,所以,
你光从表面上下手来解决问题是没用的。
……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
《重遇未知的自己》
《捨得让你爱的人受苦》
新版序
第一部
唤醒沉睡中的你
01.邂逅/觉醒的契机
02.幸雄的求救信号/人生真的太苦了
03.千载难逢的机会/意识提升实验
决定你此刻状态的,不是外在的遭遇,而是你内在
意识层次的水平。
04.女中豪杰也呼救/难道人生就是这样
人生好像不仅止于我们眼睛所能看见的。
05.课程开始/认识身心灵
如果你能真正地认识自己,就能改变你的命运。
06.你在想什幺/如如不动的观察者
你的感觉是来来去去的,可是,总有一个观察者在
旁观这一切。
07.地球人部睡着了/开展有意识的探险
地球人前半生的命运是命中注定的,后半生的遭遇
则是自己的信念、行为、性格等造就出来的
08.看似简单做来不易的练习/在生活中观察自己
观察情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观察你的身体,因为
情绪其实就是身体对你思想的一个反应。
09.一通情绪性的电话/回观自己,不被情绪左右
10.向东的内在对话/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匹恶狼和一匹好狼,最后哪一
匹狼会存活下来呢?是你餵养的那匹狼。所以,要记住
去餵养你内在那个有爱成人的声音,认出它来,把它的
音量调大。
11.如果身心灵是一栋房子/培养灵性空间
12.幸雄的领悟/不要用头脑思考,要用“心”去体会
地球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基于“感觉”而做
的,方法也许各不相同,甚至很多是有害的、错误的,
但目的都一致:希望感觉好一点。
13.为什幺互看不顺眼/回顾自己的阴影
其实,当你觉得别人“高高在上”的时候,是因为
你内在有一个“低低在下”的自我。当你有被别人轻视
的需要时,才会被别人鄙视。
14.向东的反思/拥抱自己的阴影
你所痛恨的也许为你带来了一些好处,你如果紧守
着天平的一端,永远没办法看到它的平衡。
15.幸雄的回观/接纳自己
第二部
疗愈受伤的你
16.面对自已旧时的伤痛/人生问题是旧伤浮现的结果
每个来到地球的孩子,其实都有两个最基本的需
求:重要感和归属感。
17.大家都有孩子难教的困扰/成为有效能的父母
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亲密的家人之间,都是靠能量
的互动作用在互动的。孩子的能量场比较开放,所以很
容易受到大人的影响。
18.谁会因幸雄的失败而受到打击/探索潜意识动力
很多孩子调皮捣蛋或生重病,都是为了拯救父母不
快乐的状态,或是岌岌可危的婚姻。
19.我想拯救你/受害者牢笼
20.从报复心理解脱/转念作业
你跟真相较劲,输的永远是你。
21.全力往幸雄的内在深掘/面对受害者的痛苦
为什幺我们的脑筋总是走一条相同的路线?即使这
条路让我们痛苦,我们还要坚持这条路是对的,从来没
有考虑过从另外一个角度走的可能性。
22.幸雄痛到不能呼吸/走出受害者牢笼的唯一途径
勇敢地面对你的脆弱,它会让你有受伤、痛苦、恐
惧、罪疚等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你会想要逃避它。但记
住,这是你唯一的出路。
23.放下防卫层/接触核心真我
24.你竟敢瞧小起我/情绪疗愈的方法
25.觉得自己不够好/用转念对付想法,用情绪疗愈应对清绪
看到自己重要性的人,总是获得尊重和敬爱;如果
你自己都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你如何在外面找得到?
26.向东的原生家庭发生了什幺事/家族排列
27.不哭的向东终于溃堤/终结问题的根源
28.你是属于哪一边/平衡男女特质
29.向东的亲密关係怎幺解/真心接纳自己的源头
想要有好的亲密关係,你必须先宽恕自己的父亲,
因为你和父亲的关係模式,会不可避免地在你的亲密关
系之中重複。
第三部
随心所欲地玩生命游戏
30.生命会不会是一场游戏/找出你是谁
31.找寻人生的彩蛋/重新收回你失落的力量
如果你所抱持的观念,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为你带来
你想要的人生,也许还带来了你不想要的人生,那幺,
考虑採纳另外一种人生观,对你有什幺损失呢?
32.生命游戏开始/你永远不会输
这是一个你们永远不会输的游戏,因为它的目的就
是娱乐,不是悲情、不是受苦。你们有绝对的自主权决
定要不要再回来玩,但是,显然大家都乐在其中。
33.自编自导自演的戏/接受你创造的幻象
想像你自己在一部电影里面,导演是你,演员是
你,编剧是你,选角的人也是你,这是一出你自编、自
导、自演的戏。
34.向东的恐惧/赎回力量的练习
35.幸雄的彩蛋/面对威力强大的人生关卡
36.平安喜悦在哪里/由内在解脱烦恼
很多人以为只要他们能掌控生活中的大小事情,
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事实上,无论你如何控制外在的
人、事、物,只要你内在的动荡和战争不消弭,你就无
法获得永远的平安和喜悦。关键就是这个“内在”!
37.拿枪的弹师/观黄庭的气机起伏
38.相同的感受,不同的标/内在不安的起源
39.让心头能力自由流动/黄庭禅的实践步骤
40.幸雄在钢索上感受恐惧和平静/学会与负面情绪相处
回观你的黄庭,看清你的恐惧只不过是胸口气血的
波动而已。跟它和平共处,不要抗拒,不要打压,不要
转移,不要深呼吸,就是跟它好好在一起。
41.实验已然成功了/发现真正的自己
记住。每当生活出现问题,或是有负面情绪升起
时,都是一个大好机会,可以帮助你进一步发掘你的旧
伤。进而让你看到你真正的面目。
42.亲爱的,我们上了图特的当了/拯救地球的生命游戏玩家
宇宙就是众神的游戏,地球就是一个游乐场。
·张德芬心灵疗愈20问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多都取决于能量的问题,所以,
你光从表面上下手来解决问题是没用的。
……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
《重遇未知的自己》
《捨得让你爱的人受苦》
序言
爱到极致是放手
近几年来,我一直在“整理、疏通”自己的所有关係:父母、亲密、亲子,当然,最重要的是和自己的关係。这本《捨得让你爱的人受苦》就是把我这几年来的感悟、心得分享给大家。
当我们和自己建立一种比较清晰、亲密的关係之后,这份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和质量,也会蔓延、扩展到和其他人的关係上。但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个困难——和他人互动时(尤其是亲近的人),映射回来的感受和自我形象可能是我们不想看到或是无法接受的。而在我们未能具足自我观照的能力之前,我们自然会想去改变我们周遭的人,要他们为我们的感受负责,也因此而造成了各种关係的障碍和困难。
其实,就像我第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中大家很熟悉的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外在的世界,以及我们和其他人的关係,都是我们内在的投射。然而有时候我们在自己的情绪模式和互动惯性的遮蔽下,会看不清楚我们和爱人、亲人、家人、好友、同事之间到底发生了什幺事情。
所以,也许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关係蓝图”吧,它可以帮助你看见,各种错综複杂的关係,归根结底其实都是很单纯的关係——你和自己情绪相处的能力。在每日生活中,让我们苦恼的事情,其实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无法和自己内在的负面情绪相处。当你学会了和自己每个当下的情绪和睦相处之后,你的内在空间会扩大,你最需要的内在力量和智慧都会油然而生。
如何和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呢?就是和那些不舒服的感受共处于当下,觉察到身体不舒服的部分,并且用呼吸去轻抚它们。如果感受过于强烈,你需要发泄,用哭泣、捶打枕头等方式,也是可以的。但是要保持高度的觉察,看着自己在情绪的能量流中,什幺都不需要去做。与此同时,回归到自己的中心——那个“颱风眼”——无论外面发生了什幺事情,你都有一块内心的乐土、净地,让你可以安然地停留在那里。
很多人都无法在自己的内在找到这样一块净土,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每日的眼光都是向外的,不是去应付事情就是去应对人。因此,想要建立这样一块乐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下功夫。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内在,而不是只注意外在的人、事、物。
当然,面对日常生活中那幺多琐碎的事情,複杂的人际关係时,我们必须要了解我们和周遭人、事、物之间的关係究竟是怎幺回事。但这个前提是:你必须和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关係,找到我在前面说的那块乐土、净地,才能行有余力地妥善照顾、应对其他人。本书讲述了许多故事、例子以及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希望读者们能够像照镜子一样,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关係的癥结所在,进而化解它们,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和幸福。
然而,我们的经验是对普通朋友、同事、不熟悉的人很容易保持理性和距离,但是对爱的人,却很难割捨下那份牵缠、纠结的感受和情结。经过多年的体验、实证,现在对我而言,爱到极致就是放手——给你爱的人最大的爱和支持,不要把自己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观套在他们身上,用自己的喜好和标準来评判他们的行为。我们常常以爱为名,去干涉、劝说我们爱的人,以为这样就是对他们好。如果找到了自己的内在力量和智慧,你会发现,你爱的人自然而然也会受你的影响,走向最适合他们的人生道路。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因为无法面对自己内在的不舒服感受,而把负面情绪投射到所爱的人身上。
比如,爱人工作忙碌无法陪伴你,你有被遗弃的感受,你无法和这份从小就有的痛在一起,所以你会责怪你的爱人;比如,你看到你爱的人因为你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不开心、抱怨,你无法和自己内在那种愧疚感、自责感在一起,于是你就让步,牺牲自己的喜好和利益去迁
就他们;比如,你看到孩子受苦很不忍心,就为他们扫除障碍,解决问题,让孩子学不会如何自己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培养一定的人生智慧;比如,你一味地想要讨好你的家人、公婆,无法和自己内在的“不能满足对方期待而产生的愧疚感”在一起,你就会觉得自己的关係有很多问题,让你烦恼、忧愁,进而用各种不同的不当行为(逃避、对抗、虚伪、应付、自我折磨等)来面对问题。
这些都是我们在各种关係中不能感受爱、活出爱的关键所在。本书旨“捨得让你爱的人受苦”,就是希望帮助大家看见,痛苦可以使一个人成长,但是你的干预可能会剥夺对方成长的机会和面对挫折的反应能力,以及随之而来的智慧。这对孩子、爱人来说是如此,对父母和长辈更是如此。
如果你一辈子都是一个唯唯诺诺、没有主见、受父母牵制的孩子,那父母永远无法学会放手让你成长,学会尊重你,学会让你在心理上独立地生活。如果你一辈子都在埋怨父母小时候没有善待你,在你的负面反应和抱怨下,他们永远学不会自己检讨当年的行为,并且看到自己的错误而对你真心地感到抱歉。因为你负面的看法和感受,会让他们起防御之心,只想为自己的行为找藉口、辩护,无法真诚地回到内心去面对自己真实的感受。
其实,我们所有的关係都是环环相扣的,你自己强大了,回归到自己的中心,能够捨得让你爱的人受苦,也愿意自己去承担痛苦,你就长大了,智慧就开启了,内在力量就增强了,而你爱的人也会随之受益。
祝福读者们都能从这本书中得到与亲爱的人相处的智慧,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美好。
后记
勇敢做自己
有一次和16岁的女儿聊天,她告诉我,她都跟同学说长大以后要像妈妈一样。我问:“什幺样?”她说:“独立、坚强,总是知道自己要什幺。”我很开心自己以身作则给女儿做了好榜样,可是我扪心自问:“这是天生的个性,还是后天学习来的?”答案是:“两者皆有。”
是的,我好像始终知道自己要什幺,虽然有时候我想要的未必是对我最好的(至少在别人眼中看起来很傻),不过话又说回来,所有的发生都是为了成就后面的我,有什幺对和错之分呢?
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幺,又能够勇敢地去追寻时,你就能活出真正的自己。有一次,媒体採访时问我:“如果有人问你‘张德芬是个什幺样的人’,你会如何向别人描述自己?”我的答案是:“一个勇敢活出自己的人!”
我回顾自己五十年来的生涯,觉得恐惧是阻挡我们活出自己的最主要因素。有一段话说得很好:
当炮弹朝你飞来的时候,如果你转身就跑,你会被炸到;如果飞速地朝着炮弹的来处奔去,你会发现炮弹从你的头顶掠过,远远地落在了后方。
这也是我使用的方法。每次碰到让我因恐惧而裹足不前或是能量受阻的情况时,我就想:“最坏会发生什幺?”用理性的头脑去分析最坏的情况,然后问自己:“这又怎幺样?你能接受吗?”于是我勇敢地接受最坏的状况,然后带着勇气继续前进,不缩手缩脚地担心后面会发生的事。这跟吸引力法则并不相悖,因为我不是用恐惧在吸引这些东西,我是看清楚它们,不在意它们,甚至愿意接纳它们,反而形成了一层保护膜,让我不会受到“最坏情况”的侵犯。
所以,我一次又一次地在人生中放下、舍离一些别人眼中宝贵的东西,做一些别人没有勇气做的事,我的人生因而精彩万分。曾经有一位我分别多年后才见面的高中同学,听了我的经历之后,摇头叹息说:“别人三辈子的生活让你一辈子就过完了。”其实这没有什幺了不起,只是我敢而已,我敢去追随我的心,勇敢地活出真正的自己。
还有一个勇敢活出自己的要素就是:“永远不要对自己说谎。”你可以对别人撒一些小谎,但原则是——说谎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别人好。比方说,老人家常常会担心这、担心那的,你能不说的就不说,免得让他们操多余的心。有一次在国外上课,一个学员住在我隔壁。白天我礼貌地问她:“我因为时差半夜起来,有没有吵到你?”她说“没有”。然后她问我:“你有没有听到我这里有什幺声音呢?”其实我半夜被她的鼾声吵醒(她比较胖),可是话到嘴边,我学乖了,换了一种方式说:“知道有人在附近是很好的一件事。”既不说谎,也不伤人。我真希望我年轻的时候就有这种智慧。
但是你永远不要欺骗自己。如果一直活在自己编织的谎言中,你永远看不见自己的真相,就更不可能活出真实的自己了。举一个自欺欺人的例子:有一个朋友,她和老公结婚多年没有孩子,两人日渐疏远,她老公还是很爱她,但是她却对老公越来越没有感觉了,更不喜欢和老公做爱。后来她有了外遇,因此面临抉择。她说,她不愿意告诉老公,因为怕他承受不住,觉得他会很可怜。可是我在旁边听得一清二楚,真相是:她老公会赚钱,能给她优裕的生活,而她外遇的男人根本就是个艺术家,还要靠她养,这是现实的考量。另外一个考量就是,她其实不想面对自己内心的愧疚,无颜跟自己的老公启齿:“你对我这幺好,可是我不爱你,我有外遇了。”这才是重点。可是她拿“怕老公伤心”为理由,一直脚踏两条船。欺骗别人没关係,最严重的是她欺骗了自己,永远活不出真实的自己。
最后一个能够做真实自己的要素就是:勇于打破自己从小被父母(后来是自己)建构的牢笼。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自己——男人要成功、要有钱、要高大、要英俊、要强壮等。而女人则要有好的婚姻,做个好妻子、好妈妈、好媳妇、好女儿等。或是我们的牢笼是对父母唯命是从,即使已经成年了,终身大事还要看父母的脸色。或是年轻的时候为了生计,从事一项自己不喜欢的枯燥无味的工作,后来因循成习,早就忘了自己少年时的喜好和梦想,不再去想如何实现。
我们每个人一定都有这样阻碍我们去发展自己真正的天赋或最嚮往的生活状态的牢笼,而且还不止一个。你的牢笼是什幺?如果你只有一个月的寿命,你会做什幺?为什幺现在不做?有一部电影叫作《遗愿清单》(BucketList),是说两个在医院临终病床上的病人感慨自己有很多想做却没做的事情,于是两人说好,利用自己仅有的寿命去完成自己的遗愿清单。
我也在想,我的遗愿清单是什幺?不太多,呵呵。因为我是如此追随自己的心,勇敢地活出了自己。不过后来找到一项:当演员。我从小一直很想演戏,觉得自己是个天生的演员,可惜一直没有机会。所以我决定将来要写一个电影剧本,然后自己在里面扮演一个角色,实现自己的这个梦想。
亲爱的朋友,你有多少梦想没有实现?哪些是你在现实状况下其实可以去做,但是因为心理因素(内在牢笼)而无法如愿的?希望你看了本书之后,能够更多地了解到“勇敢做自己”是多幺重要。就在我决定勇敢地做自己之后,我的各种关係反而变得更好了,并没有因为我的中年叛逆弄得众叛亲离。当你带着无比的决心,勇敢地去尝试、去踏出那一步的时候,全宇宙都会来帮助你。到了最后,甚至当初不谅解你的人都会过来支持你,因为如果他们真的爱你,就会看到你活出自己之后那份光彩夺目的快乐自在,会不由得对你表示讚赏!
祝福你有这样的勇气。
祝福你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祝福你能够勇敢做自己。
近几年来,我一直在“整理、疏通”自己的所有关係:父母、亲密、亲子,当然,最重要的是和自己的关係。这本《捨得让你爱的人受苦》就是把我这几年来的感悟、心得分享给大家。
当我们和自己建立一种比较清晰、亲密的关係之后,这份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和质量,也会蔓延、扩展到和其他人的关係上。但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个困难——和他人互动时(尤其是亲近的人),映射回来的感受和自我形象可能是我们不想看到或是无法接受的。而在我们未能具足自我观照的能力之前,我们自然会想去改变我们周遭的人,要他们为我们的感受负责,也因此而造成了各种关係的障碍和困难。
其实,就像我第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中大家很熟悉的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外在的世界,以及我们和其他人的关係,都是我们内在的投射。然而有时候我们在自己的情绪模式和互动惯性的遮蔽下,会看不清楚我们和爱人、亲人、家人、好友、同事之间到底发生了什幺事情。
所以,也许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关係蓝图”吧,它可以帮助你看见,各种错综複杂的关係,归根结底其实都是很单纯的关係——你和自己情绪相处的能力。在每日生活中,让我们苦恼的事情,其实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无法和自己内在的负面情绪相处。当你学会了和自己每个当下的情绪和睦相处之后,你的内在空间会扩大,你最需要的内在力量和智慧都会油然而生。
如何和自己的负面情绪相处呢?就是和那些不舒服的感受共处于当下,觉察到身体不舒服的部分,并且用呼吸去轻抚它们。如果感受过于强烈,你需要发泄,用哭泣、捶打枕头等方式,也是可以的。但是要保持高度的觉察,看着自己在情绪的能量流中,什幺都不需要去做。与此同时,回归到自己的中心——那个“颱风眼”——无论外面发生了什幺事情,你都有一块内心的乐土、净地,让你可以安然地停留在那里。
很多人都无法在自己的内在找到这样一块净土,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每日的眼光都是向外的,不是去应付事情就是去应对人。因此,想要建立这样一块乐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下功夫。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内在,而不是只注意外在的人、事、物。
当然,面对日常生活中那幺多琐碎的事情,複杂的人际关係时,我们必须要了解我们和周遭人、事、物之间的关係究竟是怎幺回事。但这个前提是:你必须和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关係,找到我在前面说的那块乐土、净地,才能行有余力地妥善照顾、应对其他人。本书讲述了许多故事、例子以及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希望读者们能够像照镜子一样,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关係的癥结所在,进而化解它们,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和幸福。
然而,我们的经验是对普通朋友、同事、不熟悉的人很容易保持理性和距离,但是对爱的人,却很难割捨下那份牵缠、纠结的感受和情结。经过多年的体验、实证,现在对我而言,爱到极致就是放手——给你爱的人最大的爱和支持,不要把自己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观套在他们身上,用自己的喜好和标準来评判他们的行为。我们常常以爱为名,去干涉、劝说我们爱的人,以为这样就是对他们好。如果找到了自己的内在力量和智慧,你会发现,你爱的人自然而然也会受你的影响,走向最适合他们的人生道路。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因为无法面对自己内在的不舒服感受,而把负面情绪投射到所爱的人身上。
比如,爱人工作忙碌无法陪伴你,你有被遗弃的感受,你无法和这份从小就有的痛在一起,所以你会责怪你的爱人;比如,你看到你爱的人因为你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不开心、抱怨,你无法和自己内在那种愧疚感、自责感在一起,于是你就让步,牺牲自己的喜好和利益去迁
就他们;比如,你看到孩子受苦很不忍心,就为他们扫除障碍,解决问题,让孩子学不会如何自己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培养一定的人生智慧;比如,你一味地想要讨好你的家人、公婆,无法和自己内在的“不能满足对方期待而产生的愧疚感”在一起,你就会觉得自己的关係有很多问题,让你烦恼、忧愁,进而用各种不同的不当行为(逃避、对抗、虚伪、应付、自我折磨等)来面对问题。
这些都是我们在各种关係中不能感受爱、活出爱的关键所在。本书旨“捨得让你爱的人受苦”,就是希望帮助大家看见,痛苦可以使一个人成长,但是你的干预可能会剥夺对方成长的机会和面对挫折的反应能力,以及随之而来的智慧。这对孩子、爱人来说是如此,对父母和长辈更是如此。
如果你一辈子都是一个唯唯诺诺、没有主见、受父母牵制的孩子,那父母永远无法学会放手让你成长,学会尊重你,学会让你在心理上独立地生活。如果你一辈子都在埋怨父母小时候没有善待你,在你的负面反应和抱怨下,他们永远学不会自己检讨当年的行为,并且看到自己的错误而对你真心地感到抱歉。因为你负面的看法和感受,会让他们起防御之心,只想为自己的行为找藉口、辩护,无法真诚地回到内心去面对自己真实的感受。
其实,我们所有的关係都是环环相扣的,你自己强大了,回归到自己的中心,能够捨得让你爱的人受苦,也愿意自己去承担痛苦,你就长大了,智慧就开启了,内在力量就增强了,而你爱的人也会随之受益。
祝福读者们都能从这本书中得到与亲爱的人相处的智慧,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美好。
后记
勇敢做自己
有一次和16岁的女儿聊天,她告诉我,她都跟同学说长大以后要像妈妈一样。我问:“什幺样?”她说:“独立、坚强,总是知道自己要什幺。”我很开心自己以身作则给女儿做了好榜样,可是我扪心自问:“这是天生的个性,还是后天学习来的?”答案是:“两者皆有。”
是的,我好像始终知道自己要什幺,虽然有时候我想要的未必是对我最好的(至少在别人眼中看起来很傻),不过话又说回来,所有的发生都是为了成就后面的我,有什幺对和错之分呢?
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幺,又能够勇敢地去追寻时,你就能活出真正的自己。有一次,媒体採访时问我:“如果有人问你‘张德芬是个什幺样的人’,你会如何向别人描述自己?”我的答案是:“一个勇敢活出自己的人!”
我回顾自己五十年来的生涯,觉得恐惧是阻挡我们活出自己的最主要因素。有一段话说得很好:
当炮弹朝你飞来的时候,如果你转身就跑,你会被炸到;如果飞速地朝着炮弹的来处奔去,你会发现炮弹从你的头顶掠过,远远地落在了后方。
这也是我使用的方法。每次碰到让我因恐惧而裹足不前或是能量受阻的情况时,我就想:“最坏会发生什幺?”用理性的头脑去分析最坏的情况,然后问自己:“这又怎幺样?你能接受吗?”于是我勇敢地接受最坏的状况,然后带着勇气继续前进,不缩手缩脚地担心后面会发生的事。这跟吸引力法则并不相悖,因为我不是用恐惧在吸引这些东西,我是看清楚它们,不在意它们,甚至愿意接纳它们,反而形成了一层保护膜,让我不会受到“最坏情况”的侵犯。
所以,我一次又一次地在人生中放下、舍离一些别人眼中宝贵的东西,做一些别人没有勇气做的事,我的人生因而精彩万分。曾经有一位我分别多年后才见面的高中同学,听了我的经历之后,摇头叹息说:“别人三辈子的生活让你一辈子就过完了。”其实这没有什幺了不起,只是我敢而已,我敢去追随我的心,勇敢地活出真正的自己。
还有一个勇敢活出自己的要素就是:“永远不要对自己说谎。”你可以对别人撒一些小谎,但原则是——说谎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别人好。比方说,老人家常常会担心这、担心那的,你能不说的就不说,免得让他们操多余的心。有一次在国外上课,一个学员住在我隔壁。白天我礼貌地问她:“我因为时差半夜起来,有没有吵到你?”她说“没有”。然后她问我:“你有没有听到我这里有什幺声音呢?”其实我半夜被她的鼾声吵醒(她比较胖),可是话到嘴边,我学乖了,换了一种方式说:“知道有人在附近是很好的一件事。”既不说谎,也不伤人。我真希望我年轻的时候就有这种智慧。
但是你永远不要欺骗自己。如果一直活在自己编织的谎言中,你永远看不见自己的真相,就更不可能活出真实的自己了。举一个自欺欺人的例子:有一个朋友,她和老公结婚多年没有孩子,两人日渐疏远,她老公还是很爱她,但是她却对老公越来越没有感觉了,更不喜欢和老公做爱。后来她有了外遇,因此面临抉择。她说,她不愿意告诉老公,因为怕他承受不住,觉得他会很可怜。可是我在旁边听得一清二楚,真相是:她老公会赚钱,能给她优裕的生活,而她外遇的男人根本就是个艺术家,还要靠她养,这是现实的考量。另外一个考量就是,她其实不想面对自己内心的愧疚,无颜跟自己的老公启齿:“你对我这幺好,可是我不爱你,我有外遇了。”这才是重点。可是她拿“怕老公伤心”为理由,一直脚踏两条船。欺骗别人没关係,最严重的是她欺骗了自己,永远活不出真实的自己。
最后一个能够做真实自己的要素就是:勇于打破自己从小被父母(后来是自己)建构的牢笼。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自己——男人要成功、要有钱、要高大、要英俊、要强壮等。而女人则要有好的婚姻,做个好妻子、好妈妈、好媳妇、好女儿等。或是我们的牢笼是对父母唯命是从,即使已经成年了,终身大事还要看父母的脸色。或是年轻的时候为了生计,从事一项自己不喜欢的枯燥无味的工作,后来因循成习,早就忘了自己少年时的喜好和梦想,不再去想如何实现。
我们每个人一定都有这样阻碍我们去发展自己真正的天赋或最嚮往的生活状态的牢笼,而且还不止一个。你的牢笼是什幺?如果你只有一个月的寿命,你会做什幺?为什幺现在不做?有一部电影叫作《遗愿清单》(BucketList),是说两个在医院临终病床上的病人感慨自己有很多想做却没做的事情,于是两人说好,利用自己仅有的寿命去完成自己的遗愿清单。
我也在想,我的遗愿清单是什幺?不太多,呵呵。因为我是如此追随自己的心,勇敢地活出了自己。不过后来找到一项:当演员。我从小一直很想演戏,觉得自己是个天生的演员,可惜一直没有机会。所以我决定将来要写一个电影剧本,然后自己在里面扮演一个角色,实现自己的这个梦想。
亲爱的朋友,你有多少梦想没有实现?哪些是你在现实状况下其实可以去做,但是因为心理因素(内在牢笼)而无法如愿的?希望你看了本书之后,能够更多地了解到“勇敢做自己”是多幺重要。就在我决定勇敢地做自己之后,我的各种关係反而变得更好了,并没有因为我的中年叛逆弄得众叛亲离。当你带着无比的决心,勇敢地去尝试、去踏出那一步的时候,全宇宙都会来帮助你。到了最后,甚至当初不谅解你的人都会过来支持你,因为如果他们真的爱你,就会看到你活出自己之后那份光彩夺目的快乐自在,会不由得对你表示讚赏!
祝福你有这样的勇气。
祝福你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祝福你能够勇敢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