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讲解通俗易懂,简单易行,讲到的也是大众非常关心的问题,比如家庭、事业、健康、子女的未来等等,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好的命运。好的命运怎幺来的,自己是不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本书从孝敬父母,夫妻和谐、手足相亲这个角度来为读者进行了解读,并且给出了具体的方法。与市场上那些通过个人奋斗,多赚钱,增长个人能力来取得功名和利益上的成功的书不同,这本书不仅能够让人获得上面那些所谓的成功,更能够让人拥有和睦家庭、过上幸福生活,从而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
基本介绍
- 书名:心想事成的秘诀:幸福人生自我设计指南
-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 页数:177页
- 开本:16
- 作者:秦东魁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05982192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打通生命障碍,沐浴天性阳光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佛学泰斗惟贤长老题字推荐!东北财经大学赵建国教授作序推荐!这是作者继《你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后出版的又一本指导大众获得幸福人生的秘笈.这本书不是西方人写的心理学,也不是流行的身心灵修行,而是一本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在生活中,告诉我们真把人做好了,事就能成,就能改变命运,收穫幸福人生.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秦东魁,1981年生,陕西宝鸡眉县人.中国绿化基金会绿色能源发展基金爱心公益大使,公共经济研究会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政协第八届眉县委员会委员,陕西宝鸡传统文化促进会、河南国学促进会讲师,宝鸡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秦东魁老师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并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他多次受邀在大学、企业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大型公益论坛上做演讲.他现场演讲的视频也在网上广泛流传,深客群多网友的喜爱.着作有《精讲弟子规》《你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秦东魁微博语录:总有一句适合你》.
专业推荐
媒体推荐
读秦老师的书,不仅要从中学习他讲出来的天道和人道,更要学习他与天地合其德的品德.
——中共中央党校资深教授任登第
他这样一个胖乎乎、显得有点儿苦口婆心的八零后,确实说出了一堆让我惊讶,让我感动,更改变了我生活的智慧.
——人民日报经济新闻版副主编沈寅
不读秦老师的书,不懂得灾祸的降临并非远在天边,而是近在身前;不知道幸运垂青的原因不在外人,而在自己.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金融研究室副主任马洪範
——中共中央党校资深教授任登第
他这样一个胖乎乎、显得有点儿苦口婆心的八零后,确实说出了一堆让我惊讶,让我感动,更改变了我生活的智慧.
——人民日报经济新闻版副主编沈寅
不读秦老师的书,不懂得灾祸的降临并非远在天边,而是近在身前;不知道幸运垂青的原因不在外人,而在自己.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金融研究室副主任马洪範
名人推荐
读秦老师的书,不仅要从中学习他讲出来的天道和人道,更要学习他与天地合其德的品德。
——中央党校资深教授 任登第
他这样一个胖乎乎、显得有点儿苦口婆心的八零后,确实说出了一堆让我惊讶,让我感动,更改变了我生活的智慧。
——人民日报经济新闻版副主编 沈寅
不读秦老师的书,不懂得灾祸的降临并非远在天边,而是近在身前;不知道幸运垂青的原因不在外人,而在自己。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金融研究室副主任 马洪範
——中央党校资深教授 任登第
他这样一个胖乎乎、显得有点儿苦口婆心的八零后,确实说出了一堆让我惊讶,让我感动,更改变了我生活的智慧。
——人民日报经济新闻版副主编 沈寅
不读秦老师的书,不懂得灾祸的降临并非远在天边,而是近在身前;不知道幸运垂青的原因不在外人,而在自己。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金融研究室副主任 马洪範
图书目录
序:掌握幸福人生的密码
第一讲:用天性凝聚正能量,招财招贵
人生境遇。自己设计
人人都有个聚宝盆
让天性当家。过天堂的生活
护根。打破命运的锁链
从细节入手培养善念
孝敬老人得天地护佑
培养仁爱心,成就福禄寿
第二讲:夫妻和睦能化解一切灾难
夫妻相和,人生才能“好”
男人做到“三刚”,女人才会旺夫
转变心念,翻转离婚局面
男人要常念妻子的恩德
女人“三柔”。做男人一辈子的贵人
对“小三”也温柔的智慧女人
两招让丈夫不在外面“磨蹭”
好太太真情治好丈夫“亏妻病”
家有贤妻,丈夫有祸也能躲过
第三讲:别辛辛苦苦地和幸福背道而驰
简简单单设计上等人生
常带“元宝笑”,笑接五福
做很多善事。为何人生仍不顺
莫把祭祖当儿戏
改变恶习,儿女才能好
孝亲感恩天降福
凶财买不来幸福
人生路上别瞎忙
大老闆不如保姆活得好
别被人当傻瓜骗
补德净心,五福临门
心量大才能福大
第四讲:幸福人生的自我修炼
人生幸福与否全看存心
相由心生。改变心念玩转命运
幸福人生要“三笑”不要“三忙”
嘴巴常说柔软语
耳听智慧语。不进是非言
行动:不搞婚外恋,随地捡垃圾
顺道则兴,逆道则亡
感恩才能天长地久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改变命运要靠坚持
祭祖的正确方法
让有限的生命燃烧起来
第一讲:用天性凝聚正能量,招财招贵
人生境遇。自己设计
人人都有个聚宝盆
让天性当家。过天堂的生活
护根。打破命运的锁链
从细节入手培养善念
孝敬老人得天地护佑
培养仁爱心,成就福禄寿
第二讲:夫妻和睦能化解一切灾难
夫妻相和,人生才能“好”
男人做到“三刚”,女人才会旺夫
转变心念,翻转离婚局面
男人要常念妻子的恩德
女人“三柔”。做男人一辈子的贵人
对“小三”也温柔的智慧女人
两招让丈夫不在外面“磨蹭”
好太太真情治好丈夫“亏妻病”
家有贤妻,丈夫有祸也能躲过
第三讲:别辛辛苦苦地和幸福背道而驰
简简单单设计上等人生
常带“元宝笑”,笑接五福
做很多善事。为何人生仍不顺
莫把祭祖当儿戏
改变恶习,儿女才能好
孝亲感恩天降福
凶财买不来幸福
人生路上别瞎忙
大老闆不如保姆活得好
别被人当傻瓜骗
补德净心,五福临门
心量大才能福大
第四讲:幸福人生的自我修炼
人生幸福与否全看存心
相由心生。改变心念玩转命运
幸福人生要“三笑”不要“三忙”
嘴巴常说柔软语
耳听智慧语。不进是非言
行动:不搞婚外恋,随地捡垃圾
顺道则兴,逆道则亡
感恩才能天长地久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改变命运要靠坚持
祭祖的正确方法
让有限的生命燃烧起来
序言
掌握幸福人生的密码
2012年5月12日,应大连一些有识之士的邀请,秦东魁老师在大连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报告会。作为台下的一名听众,我从头到尾认真聆听了此次报告,从中受益良多。前些天,接到秦东魁老师的电话,得知此次报告的讲稿已整理好,书名定为《心想事成的秘诀——幸福人生自我设计指南》,嘱託我为此书写篇序文。获悉此讯息,我感到非常高兴,同时又感到压力巨大:感到高兴是因为将有更多的读者从中受益,感觉压力巨大是因为写序文需要深刻理解秦老师的思想与观点,而自己生怕在此方面因为才疏学浅而造成了误读和误解。
秦东魁老师是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八零后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的思想都非常精通,虽然秦东魁老师说自己国小三年级没毕业,但他实际上是没有学历而真正有文化的人。文化是“文而化之”。所谓“有文化的人”,是指学了“文”,也就是学了做人做事的道理,然后真正按照这些道理和规律去做并真正起变化的人。真正力行这些圣贤教诲的人,甚至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明朝的袁了凡先生就是改变命运方面的杰出人物。因此,有人说秦东魁老师是现代的袁了凡。而我认为在改变命运方面,秦老师甚至超越了袁了凡先生,因为袁了凡先生在云谷禅师的点化之下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才把自己的命运给改了,而秦东魁老师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因此,这样一位真正改变了自己命运、真正有文化的人的切身体验才值得信赖,因为他真正做到了。做到之后再讲就是圣贤人的境界,因此,中央党校资深教授任登第老先生认为秦东魁老师的着作是名副其实的圣贤书。
秦东魁老师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包含着改变命运的密码,我们都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而在大连这次报告会上,秦东魁老师把改变命运的密码无私地奉献给了大家。这个密码是什幺呢?它非常简单,就是一个“米”字。“米”字的一竖就是天性,就是要用天性想事,用天性处事,用天性做事。天性体现在五伦关係里面就是孝道,这是做人的根本。“米”字的一横就是稟性(或心性),稟性体现在五伦关係里面就是夫妻道。这一横一竖,构成了一个十字架,是人的一个基本框架。“米”字两个叉就是行为,也就是吃喝嫖赌抽等习性。“米”字的一横一竖和两个叉最后全部归纳于心。
针对这一密码所涉及的天性、稟性、习性之间的关係,秦东魁老师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天性就是我们古人讲的“人之初,性本善”,天性在脑,也就是我们脑海中的真善美。天性包括感恩、宽容、理解、珍惜、支持、欢乐、喜乐。
稟性也叫心性,就是贪嗔痴慢疑,稟性在心。我们的稟性爱发怒,夸我们就高兴,说我们就生气,这个稟性里面产生的东西是怨恨、仇视、嫉妒,有很多恶的东西。
如何才能掌控心性和习性呢?秦东魁老师认为我们要长养天性,用天性出发,抓住心性,习性自然听话。若不用天性,而用心性和习性的话,则心性和习性就会同流合污,把天性扔到一边,天性就不会呈现出来。所以,我们只有天性起来,抓住心性,习性就会没有。为什幺呢?因为天性是君王,心性是大臣,习性是工具,即所谓的士兵。而我们现在的人天天让士兵当家,让心性当家,把天性的东西完全给磨灭掉了,这种现象非常之多。
秦东魁老师告诉我们的这些改变命运的道理,是他自己的发明创造吗?回答是否定的。这些道理实际上是秦东魁老师在总结古代圣贤教诲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提炼而形成的。关于天性的思想来源于孟子的性善论,关于稟性的思想来源于苟子的性恶论,关于习性的思想来源于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正如民国奇人王凤仪先生所谓:天性须恢复,天性不复,德行不着;稟性要化净,稟性不化,轮迴不息;习性宜去掉,习性不去,身界不清。秦东魁老师在王凤仪先生三性之说的基础上,对三性之间的关係又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天性是君王,心性是大臣,习性是士兵,应当让天性而不是心性和习性当家。其实这就是孟子所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真正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什幺,不过就是把那些失去了的天性找回来罢了,让它当家作主。而这些天性无非就是我们的孝心、我们的恭敬心、我们的真诚心、我们的仁爱心而已。
在明确了这些改变命运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秦东魁老师还把能够迅速转变命运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告诉了大家。上等人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改变命运在自身。改变命运用什幺方法呢?
第一,要用天性想事情,用天性处事情,用天性做事情,这样就能够掌握命运。用天性想事、天性处事、天性做事,就是尽孝道、爱妻、爱子女。用天性做事绝对不会违法乱纪、悖理悖德,将永远有益于家庭和社会。
第二,若是用心性做事,那心也要善,心中要常思人恩德,想人好处,把稟性中的恶念降伏住,这样也会得到非常好的环境。由于心性主要体现在五伦的夫妇关係之中,所以男士要做到“三刚”,即性刚没脾气、心刚没私慾、身刚没有不良嗜好,女士要做到“三柔”,即性柔如水、心柔家暖、嘴柔家和。因此,孝敬父母就能改变命运,夫妻和谐就能改变环境,手足相亲就能招引贵人。
第三,迅速改变命运要掌握五个要点。一是眼睛会笑。要把眼睛由过去的怒目改成微笑,人一笑就是元宝脸,可以招财招贵。要想保持微笑长存,我们就要效仿一切古圣先贤,以他们为榜样。真正效仿先从孝顺父母做起,爱父母、爱家人,逐渐把博爱慈悲体现出来。这就是“三笑人生”。二是嘴巴会说,把过去爱说尖酸刻薄的话,改为只说柔和语,只说善言。三是耳朵会听,能够分辨善恶,用我们的耳朵听圣贤教诲,不听是非之言,只听人好,不听人短。四是行为上会做。过去行为常作恶,悖理悖德,有着吃喝嫖赌抽等恶习,从今之后让行为端庄大方,养成随手捡垃圾的好习惯,帮助可怜的人,给世人做好模範。五是改变我们的存心。过去我们存心不良,长存噁心,我们今天懂得珍惜、感恩。珍惜才能拥有,感恩才能天长地久,我们要永远保持珍惜和感恩的心态,这才是天性,天性永远会珍惜感恩。微笑得喜,会听得贵,会说得财,会做得禄,存感恩心得寿,五福临门,就这幺简单,不用花钱,不用求人,求自己就可以。
看秦东魁老师的书可以说是一种享受,因为他既把深刻的道理用简单通俗的表达无私地告诉我们,还通过生动活泼的事例、幽默风趣的语言把具体的方法告诉了大家,让即使没有任何传统文化基础的人,哪怕是国小没毕业的人,只要抓住其中的几个字,就能够从中受益匪浅。正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阐述的那样,“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而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弘扬,需要现代化、简单化、通俗化。传统文化需要与现代文化相结合,需要用新的形式、新的语言、新的方式来体现。秦东魁老师正是此方面的杰出贡献者,他所做的工作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欢和热爱传统文化,并开始践行传统文化,并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推陈出新的学习目的。
您想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吗?那就让我们怀着诚敬的心情来阅读这本书吧!
赵建国
2013年5月1日
(编者注:作者系东北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宦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2年5月12日,应大连一些有识之士的邀请,秦东魁老师在大连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报告会。作为台下的一名听众,我从头到尾认真聆听了此次报告,从中受益良多。前些天,接到秦东魁老师的电话,得知此次报告的讲稿已整理好,书名定为《心想事成的秘诀——幸福人生自我设计指南》,嘱託我为此书写篇序文。获悉此讯息,我感到非常高兴,同时又感到压力巨大:感到高兴是因为将有更多的读者从中受益,感觉压力巨大是因为写序文需要深刻理解秦老师的思想与观点,而自己生怕在此方面因为才疏学浅而造成了误读和误解。
秦东魁老师是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八零后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的思想都非常精通,虽然秦东魁老师说自己国小三年级没毕业,但他实际上是没有学历而真正有文化的人。文化是“文而化之”。所谓“有文化的人”,是指学了“文”,也就是学了做人做事的道理,然后真正按照这些道理和规律去做并真正起变化的人。真正力行这些圣贤教诲的人,甚至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明朝的袁了凡先生就是改变命运方面的杰出人物。因此,有人说秦东魁老师是现代的袁了凡。而我认为在改变命运方面,秦老师甚至超越了袁了凡先生,因为袁了凡先生在云谷禅师的点化之下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才把自己的命运给改了,而秦东魁老师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因此,这样一位真正改变了自己命运、真正有文化的人的切身体验才值得信赖,因为他真正做到了。做到之后再讲就是圣贤人的境界,因此,中央党校资深教授任登第老先生认为秦东魁老师的着作是名副其实的圣贤书。
秦东魁老师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包含着改变命运的密码,我们都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而在大连这次报告会上,秦东魁老师把改变命运的密码无私地奉献给了大家。这个密码是什幺呢?它非常简单,就是一个“米”字。“米”字的一竖就是天性,就是要用天性想事,用天性处事,用天性做事。天性体现在五伦关係里面就是孝道,这是做人的根本。“米”字的一横就是稟性(或心性),稟性体现在五伦关係里面就是夫妻道。这一横一竖,构成了一个十字架,是人的一个基本框架。“米”字两个叉就是行为,也就是吃喝嫖赌抽等习性。“米”字的一横一竖和两个叉最后全部归纳于心。
针对这一密码所涉及的天性、稟性、习性之间的关係,秦东魁老师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天性就是我们古人讲的“人之初,性本善”,天性在脑,也就是我们脑海中的真善美。天性包括感恩、宽容、理解、珍惜、支持、欢乐、喜乐。
稟性也叫心性,就是贪嗔痴慢疑,稟性在心。我们的稟性爱发怒,夸我们就高兴,说我们就生气,这个稟性里面产生的东西是怨恨、仇视、嫉妒,有很多恶的东西。
如何才能掌控心性和习性呢?秦东魁老师认为我们要长养天性,用天性出发,抓住心性,习性自然听话。若不用天性,而用心性和习性的话,则心性和习性就会同流合污,把天性扔到一边,天性就不会呈现出来。所以,我们只有天性起来,抓住心性,习性就会没有。为什幺呢?因为天性是君王,心性是大臣,习性是工具,即所谓的士兵。而我们现在的人天天让士兵当家,让心性当家,把天性的东西完全给磨灭掉了,这种现象非常之多。
秦东魁老师告诉我们的这些改变命运的道理,是他自己的发明创造吗?回答是否定的。这些道理实际上是秦东魁老师在总结古代圣贤教诲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提炼而形成的。关于天性的思想来源于孟子的性善论,关于稟性的思想来源于苟子的性恶论,关于习性的思想来源于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正如民国奇人王凤仪先生所谓:天性须恢复,天性不复,德行不着;稟性要化净,稟性不化,轮迴不息;习性宜去掉,习性不去,身界不清。秦东魁老师在王凤仪先生三性之说的基础上,对三性之间的关係又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天性是君王,心性是大臣,习性是士兵,应当让天性而不是心性和习性当家。其实这就是孟子所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真正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什幺,不过就是把那些失去了的天性找回来罢了,让它当家作主。而这些天性无非就是我们的孝心、我们的恭敬心、我们的真诚心、我们的仁爱心而已。
在明确了这些改变命运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秦东魁老师还把能够迅速转变命运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告诉了大家。上等人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改变命运在自身。改变命运用什幺方法呢?
第一,要用天性想事情,用天性处事情,用天性做事情,这样就能够掌握命运。用天性想事、天性处事、天性做事,就是尽孝道、爱妻、爱子女。用天性做事绝对不会违法乱纪、悖理悖德,将永远有益于家庭和社会。
第二,若是用心性做事,那心也要善,心中要常思人恩德,想人好处,把稟性中的恶念降伏住,这样也会得到非常好的环境。由于心性主要体现在五伦的夫妇关係之中,所以男士要做到“三刚”,即性刚没脾气、心刚没私慾、身刚没有不良嗜好,女士要做到“三柔”,即性柔如水、心柔家暖、嘴柔家和。因此,孝敬父母就能改变命运,夫妻和谐就能改变环境,手足相亲就能招引贵人。
第三,迅速改变命运要掌握五个要点。一是眼睛会笑。要把眼睛由过去的怒目改成微笑,人一笑就是元宝脸,可以招财招贵。要想保持微笑长存,我们就要效仿一切古圣先贤,以他们为榜样。真正效仿先从孝顺父母做起,爱父母、爱家人,逐渐把博爱慈悲体现出来。这就是“三笑人生”。二是嘴巴会说,把过去爱说尖酸刻薄的话,改为只说柔和语,只说善言。三是耳朵会听,能够分辨善恶,用我们的耳朵听圣贤教诲,不听是非之言,只听人好,不听人短。四是行为上会做。过去行为常作恶,悖理悖德,有着吃喝嫖赌抽等恶习,从今之后让行为端庄大方,养成随手捡垃圾的好习惯,帮助可怜的人,给世人做好模範。五是改变我们的存心。过去我们存心不良,长存噁心,我们今天懂得珍惜、感恩。珍惜才能拥有,感恩才能天长地久,我们要永远保持珍惜和感恩的心态,这才是天性,天性永远会珍惜感恩。微笑得喜,会听得贵,会说得财,会做得禄,存感恩心得寿,五福临门,就这幺简单,不用花钱,不用求人,求自己就可以。
看秦东魁老师的书可以说是一种享受,因为他既把深刻的道理用简单通俗的表达无私地告诉我们,还通过生动活泼的事例、幽默风趣的语言把具体的方法告诉了大家,让即使没有任何传统文化基础的人,哪怕是国小没毕业的人,只要抓住其中的几个字,就能够从中受益匪浅。正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阐述的那样,“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而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弘扬,需要现代化、简单化、通俗化。传统文化需要与现代文化相结合,需要用新的形式、新的语言、新的方式来体现。秦东魁老师正是此方面的杰出贡献者,他所做的工作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欢和热爱传统文化,并开始践行传统文化,并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推陈出新的学习目的。
您想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吗?那就让我们怀着诚敬的心情来阅读这本书吧!
赵建国
2013年5月1日
(编者注:作者系东北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宦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