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选举只剩两周时间,谋求连任的总统却在节骨眼上爆出了性丑闻。为了平息这件事,总统召见了政治顾问Conrad Brean,后者建议转移公众注意力,具体做法是捏造一场子虚乌有的战争。为了做好这场戏,Brean拜访了好莱坞着名製片人Stanley,请他导演一出发生在阿尔巴尼亚的爱国战争。Stanley不负重託,马上组织了一个强有力的团队:甚至为这场战争写了宣传歌曲!他们塑造了一个英雄——由脑子不太清楚的士兵冒充本国一名被救的机师。但这场“战争”不久后便破绽百出,随着公众和政府内部对白宫的怀疑越演越烈,这场戏的主创人员——Brean和Stanley等——该如何收场呢?
基本介绍
- 导演:巴瑞·莱文森
- 编剧:拉里·伯内哈特、大卫·马梅
- 主演:达斯汀·霍夫曼,罗伯特·德尼罗,安·海切,丹尼斯·利瑞,安德列·马丁,克尔斯滕·邓斯特
- 製片人:迈克·德·鲁卡、罗伯特·德尼罗
- 对白语言:英语
- 中文名:摇尾狗
- 外文名:Wag the Dog
- 其它译名:摇摆狗、桃色风云:摇摆狗、作大英雄
- 出品时间:1997年
- 製片地区:美国
- 类型:剧情
- 片长:97分钟
- 上映时间:1997年12月17日
- 分级:USA:R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120885
- 製作成本:$15,000,000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摇尾狗
英文名称:Wag the Dog
发行时间:1997年
导演:Barry Levinson
演员:Dustin Hoffman
Robert De Niro
Anne Heche
Denis Leary
地区:美国
剧情简介
版本一
美国华盛顿特区。距离总统大选日期仅11天了,突然,一桩总统骚扰少女的丑闻被披露出来,闹得沸沸扬,这使总统谋求连任的计画受到巨大的威胁。紧要关头,经常奔走于各党派之间的神秘人物、总统的专职撰稿人康拉德布里恩博士被紧急召进白宫,与总统助理威妮弗里德弗姆斯及其他白宫宫员一起商讨对策。
布里恩老谋深算,惯于操纵政治、新闻及公众舆论。他很快想出一条对策:製造一场世界性的危机,转移公众对性骚扰事件的注意力。白宫採纳了他的建议,于是,布里恩和艾姆斯飞到洛杉矶,找到大名鼎鼎的好莱坞製片人斯坦利莫斯,期望能得到他的帮助。
海报(图一)

理解对方意图后,莫斯决定虚构一场战争。他召来一批得力属下,藉助来自白宫的大笔资金,利用先进的数字摄影技术製作了一盘名为“饱受战争蹂躏的阿尔巴尼亚”的影带。影带被送到了电视台,在新闻频道播放后,“阿尔巴尼亚危机”果然让大众信以为真,备加关注。
各大媒体开始不停地炒作“阿尔巴尼亚危机”,年轻的中央情报局调查员扬却对此提出了质疑。几经周折,他终于查出阿尔巴尼亚并未发生战争,也没有所谓的“恐怖分子”。于是,中情局出面阻止了布里恩和艾姆斯的行动,并在电视节目中公开宣布“阿尔巴尼亚战争”已经结束。
投票日日趋临近,在布默契恩的压力下,菲斯又编造出另一场闹剧,宣称一名叫施马恩的美国士兵被滞留在阿尔巴尼亚。这个施马恩很快被新闻界吹捧成传奇英雄。为了让施马恩再度吸引公众的关注,布里恩和莫斯决定演出一场“英雄回国”,白宫为此挑选了一名犯人来扮演施马恩。戴着“英雄”的直升机在飞往华盛顿途中不幸失事,那名因强姦修女入狱的罪犯也随之身亡。莫斯顺水推舟又导演了一幕隆重的葬礼。几次异乎寻常的“创作”使莫斯备感兴奋,得意之余,他萌发了将这段经历拍成电影的念头。为此,布里恩严厉地警告他闭紧嘴巴,但仍感到有泄密的危险。几天后,莫斯莫名其妙地死于“心脏病”。在他死后,他生前一手炮製的 “阿尔巴尼亚危机”仍在不停地製造新闻……
版本二
美国大选的前十日,竞选连任的总统捲入了白宫女实习生性丑闻风波中,虽然已经拍好的竞选电视广告《半途不要换马骑》是不错的构想,但为了转移民众的注意力,高层请出了一名专门处理这类事件的神秘人物康洛布林,而康洛布林提出了请在中国访问的总统暂缓回国,并礼聘了好莱坞的超级製作人史丹尼共商应对策略。
海报(图二)

史丹尼以电影的拍摄手法,先以一名临时演员饰演战乱的阿尔巴尼亚难民,在战乱中抱着一只猫逃避战祸,事实上这一切全在摄影棚内拍摄及利用影像合成结合而成,战争更是子虚乌有,向新闻界提供这些讯息,只是为了转移观众的焦点罢了。
计画很顺利,总统的声望扶摇直上,但却无意中被中情局破坏了。史丹尼再接再厉,他仿效二次大战后日本兵被遗留在沖绳岛的故事,就像被遗忘的鞋子一般,于是要国防寻找是否名字发音与鞋子有相似的士兵。陆战队回电一名叫谢曼的人适合,于是国务院发布讯息,谓陆战队撤退时遗失一名叫谢曼的士兵,他传回的相片中衣服剪的破洞正是摩斯密码:「妈!我平安……我爱你……」果然全美立即陷入疯狂拯救谢曼的运动中,很多人将鞋子抛向树上表示支持。但真正要迎回谢曼时才发现谢曼是一名强暴犯,已在军中服刑近十年,精神也有异常。果然半路飞机迫降,谢曼欲强暴农舍主人的女儿被主人以枪打死。
史丹尼依然设计让谢曼成为英雄下葬在国家公墓。总统的诽闻案被这些事件掩盖而顺利当选。但当电视评论员说总统会连任成功是因《不要半途换马骑》的广告成功时,史丹尼再也受不了,他是超级製作人却一辈子未曾拿过奥斯卡,这回他无法忍受功劳被后辈无名小子抢去,怕史丹尼透露秘密的康洛布林只好下了一个决定。第二天电视报导名製作人昨晚因心脏病暴毙在其华宅内……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
Stanley Motss | 达斯汀·霍夫曼 | ---- |
Conrad Brean | 罗伯特·德尼罗 | ---- |
Winifred Ames | 安·海切 | ---- |
Fad King | 丹尼斯·利瑞 | ---- |
Johnny Dean | Willie Nelson | ---- |
Liz Butsky | 安德列·马丁 | ---- |
Tracy Lime | 克尔斯滕·邓斯特 | ---- |
CIA Agent Charles Young | 威廉姆·/H·梅西 | ---- |
John Levy | 约翰·麦可·辛吉斯 | ---- |
Grace | Suzie Plakson | ---- |
Sergeant William Schumann | 伍迪·哈里森 | ---- |
President | Michael Belson | ---- |
Amy Cain | Suzanne Cryer | ---- |
A.D. | Jason Cottle | ---- |
Director | 大卫·科恩查内 | ---- |
Pet Wrangler | 哈兰德·威廉士 | ---- |
职员表
出品人:Michael De Luca
製作人:迈克·德·鲁卡;罗伯特·德尼罗;巴瑞·莱文森;Eric McLeod;Claire Rudnick Polstein;简·罗森塔尔;Ezra Swerdlow
导演:巴瑞·莱文森
编剧:拉里·伯内哈特;Hilary Henkin;大卫·马梅
摄影:罗伯特·理察森
配乐:Mark Knopfler
剪辑:Stu Linder
艺术指导:Mark Worthington
造型设计:Wynn Thomas
服装设计:Rita Ryack
布景师:Robert Greenfield
角色演员介绍
为了平息总统连任的选举前发生的性丑闻这件事,总统召见了政治顾问Conrad Brean(罗伯特·德尼罗饰),后者建议转移公众注意力,具体做法是捏造一场子虚乌有的战争。为了做好这场戏,Brean拜访了好莱坞着名製片人Stanley(达斯汀·霍夫曼饰),请他导演一出发生在阿尔巴尼亚的爱国战争。Stanley不负重託,马上组织了一个强有力的团队:甚至为这场战争写了宣传歌曲!他们塑造了一个英雄——由脑子不太清楚的士兵冒充本国一名被救的机师。但这场“战争”不久后便破绽百出,随着公众和政府内部对白宫的怀疑越演越烈。
幕后製作
凭藉精巧的叙事手法和两位大明星达斯廷霍夫曼与罗伯特德尼罗的精湛演技,导演巴里莱文森仅花费29天、1500万美元拍成的黑色喜剧片《摇尾狗》精巧诙谐,一针见血地揭示了美国政治生活中政客、媒体与好莱坞之间相互利用的丑恶关係,对白宫进行了戏剧化的巧妙讽刺。
巧的是影片中某些情节与现实生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例如:总统轻触少女肩头一幕与柯林顿和前任白宫见习医师莫妮卡莱漫画斯基一起在白宫草坪上的情景非常类似;而"阿尔巴尼亚危机"则不难使人联想到“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
本片导演Barry Levinson在29天内便完成了本片的拍摄,效率之高令人咋舌。本片改编自Larry Beinhart的小说《American Hero》,在原着里,主角是老总统George Bush和萨达姆,而性丑闻的环节则让我们想起了后一任总统Clinton。本片演员巨星云集,分别由Rober De Niro和Dustin Hoffman扮演政治顾问Brean和製片人Stanley。本片曾获包括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在内的多项提名。
发行上映
製作公司:
新线电影公司 [美国]
Tribeca Productions [美国]
Baltimore Pictures
Punch Productions Inc. [美国]
发行公司: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阿根廷] (Argentina) (video)
华纳兄弟公司 [阿根廷] (1998) (Argentina) (theatrical)
New Line Home Video [美国] (DVD)
Concorde Filmverleih GmbH [德国] (1998) (Germany) (theatrical)
Metropolitan Filmexport [法国] (1998) (France) (theatrical)
VCL Communications GmbH [德国] (Germany) (video)
Roadshow Entertainment Video [澳大利亚] (Australia) (VHS)
Roadshow Entertainment [澳大利亚] (1998) (Australia) (theatrical)
安乐影片有限公司 [中国香港] (Hong Kong)
Focus Film AG [瑞士] (1998) (Switzerland) (theatrical)
Líder Films S.A. [西班牙] (1998) (Spain) (theatrical)
Vitória Filmes [葡萄牙] (1998) (Portugal) (theatrical)
其他公司:
Background Players [美国] extras casting
Near North Insurance Brokerage [美国] insurance provided by
Howard Anderson Company [美国] main titles
Skywalker Sound [美国] post-production sound services provided by
Paskal Lighting [美国] grip and lighting equipment
Buena Vista Negative Cutting [美国] negative cutting
Birds and Animals Unlimited [美国] wrangler
Tomkats Catering [美国] catering
Aero Mock-Ups Inc. [美国] mock-up provided by
Dennis Davidson & Associates Public Releations [澳大利亚] international public relations
Cast & Crew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美国] payroll services provided by
E=mc2 [美国] 24-frame video design
J.P. Tod's Shoes [美国] special thanks
Travelcorps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s
Casio Electronics [美国] special thanks
FCM multimedia
Clearvision rights clearances
Architectural Digest [美国] special thanks
BPI Communications Inc. Billboard magazine used courtesy of
Merle Haggard and The Strangers group performers
Ocean Way Studios Nashville music recorded at
The Kern County Film Commission [美国] special thanks
Tom Bähler and Friends group performers
Chapman/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美国] camera cranes and dollies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美国 USA 1997年12月17日......(Century City, California) (premiere)
美国 USA 1997年12月25日......(limited)
美国 USA 1998年1月9日
德国 Germany 1998年2月20日......(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葡萄牙 Portugal 1998年2月28日......(Fantasporto Film Festival)
澳大利亚 Australia 1998年3月5日
西班牙 Spain 1998年3月9日
英国 UK 1998年3月13日
瑞典 Sweden 1998年3月20日
墨西哥 Mexico 1998年3月20日
法国 France 1998年3月25日
德国 Germany 1998年3月26日
冰岛 Iceland 1998年3月27日
新加坡 Singapore 1998年4月2日
丹麦 Denmark 1998年4月10日
荷兰 Netherlands 1998年4月23日
比利时 Belgium 1998年4月29日
瑞士 Switzerland 1998年5月1日......(German speaking region)
瑞士 Switzerland 1998年5月6日......(French speaking region)
葡萄牙 Portugal 1998年5月8日
芬兰 Finland 1998年5月8日
巴西 Brazil 1998年5月8日
日本 Japan 1998年5月23日
纽西兰 New Zealand 1998年5月28日
阿根廷 Argentina 1998年5月28日
科威特 Kuwait 1998年6月17日
斯洛伐克 Slovakia 1998年7月16日
俄罗斯 Russia 1998年7月31日
泰国 Thailand 1998年8月21日
韩国 South Korea 1998年9月12日
匈牙利 Hungary 1998年10月22日
爱沙尼亚 Estonia 1999年2月5日
获奖情况
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 1998
最佳男主角 (提名) 达斯汀·霍夫
最佳改编剧本 (提名) Hilary Henkin
最佳改编剧本 (提名) 大卫·马梅
金球奖(Golden Globe) 1998
最佳男主角(喜剧/音乐类) (提名) 达斯汀·霍夫曼
最佳编剧 (提名) 大卫·马梅
最佳编剧 (提名) Hilary Henkin
Best Motion Picture - Comedy/Musical (提名)
柏林国际电影节 1998
金熊奖 (提名) 巴瑞·莱文森
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 Film Award) 1999
最佳改编剧本 (提名) 大卫·马梅
最佳改编剧本 (提名) Hilary Henkin
金卫星奖 1998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in a Motion Picture - Comedy or Musical (提名) 安·海切
最佳男演员(喜剧/音乐类) (提名) 达斯汀·霍夫曼
美国编剧工会(WGA Award (Screen)) 1998
Best Screenplay Based on Material Previously Produced or Published (提名) Hilary Henkin
Best Screenplay Based on Material Previously Produced or Published (提名) 大卫·马梅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NBR Award) 1997
最佳女配角 安·海切
演员工会奖(Actor) 1998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by a Male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提名) 达斯汀·霍夫曼
广播影评人协会奖(Critics Choice Award) 1998
最佳影片 (提名)
Political Film Society, USA(PFS Award) 1999
Democracy (提名)
Casting Society of America, USA(Artios) 1998
Best Casting for Feature Film, Comedy (提名) 黛布拉·赞恩
Best Casting for Feature Film, Comedy (提名) Ellen Chenoweth
穿帮镜头
连续性:小型私人飞机上的主角和军士。舒曼是寄宿有两个引擎。当飞机是即将拍摄的驾驶舱崩溃的四引擎飞机的油门和发动机控制。
杂项:当棺木从飞机上卸下,的标誌正确定位,对死者的左肩(蓝色区域)。在追悼会上,该标誌是对死者的右肩。
音频/视频不同步:当他们正在录製的歌曲阿尔巴尼亚的战争中,有一个镜头士丹利透过玻璃的工作室。反射的歌手不匹配的单词或乐曲的节奏。
连续性:当雪梅正在播放她的珍珠后,他们发现的“战争”已经结束,但在她的右手一炮打响,然后跳到左边,下一个镜头。
连续性:说明选举的日子,直到在黑板上,8号写入两次。
杂项:当士丹利被护送到他的车由特勤局在电影结束后,其中一名男子多次试图打开车门,但它已被意外锁定。
船员或设备可见:当豪华轿车翻出海伊亚当斯酒店,并通过在华盛顿纪念碑的相机反映在车窗外。
精彩对白
A good plan today is better than a perfect plan tomorrow.
今天的好计画胜过明天的完美计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