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专科层次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成立于1985年,前身是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2003年改制为普通高等学校,2004年被教育部、建设部确认为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试点高校,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範性高职院校建设计画”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5年入选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据2017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广州(主校区)和珠海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12亩,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拥有全日制在校生20671人,教职员工1327人,其中专任教师1063人;开设11个二级学院(系),拥有专业63个。
基本介绍
- 所属地区:中国·广东·珠海
- 主管部门:广东省
- 学校官网:http://www.gdit.edu.cn
- 中文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 英文名: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简称:科乾、广科、广科院
- 创办时间:1985年
- 类别:公办大学
- 学校类型:综合类
- 属性:省属普通专科院校
“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画”骨干高职立项建设院校(2010年)
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 现任校长:李龙图
- 校训:厚德 高能 求实 创新
- 校歌:《共创美好明天》
- 主要院系:计算机工程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等
- 学校地址:珠海市金湾区珠海大道南侧
- 学校代码:12572
- 主要奖项:2014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银行综合业务技能大赛一等奖
2013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计算机网路套用”赛项全国决赛一等奖
2012第三届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秘书职业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
金湾区2015年度食品安全先进单位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历史沿革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成立于1985年,当时的校名是"广东省科技干部进修学院",建校的宗旨是开展科技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归口省科委管理,是广东省科技人员培训基地,校址在广州五山大学城东厢,占地32亩,后改名为"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任务是开展成人教育和科技干部培训。
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并报原国家教委备案,学院转为以大专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科技培训并重的成人高等院校。
1996年,学院被确定为广东省举办高职教育试点院校。
1997年,获得"广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学校"、"广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师範学校"、“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优秀学校”称号。
2001年,学院与珠海市政府签署合作办学协定,及时启动珠海校区建设。从2002年开始通过引资、贷款等方式分期建设珠海校区并陆续投入使用。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2003年4月2日,根据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省人民政府批准学院由成人高校改制为普通高校: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4月23日,获国家教育部批准,同时学院继续保留"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的校名,承担全省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干部的培训任务。
2008年12月,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10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範性高职院校建设计画”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并在同年被评为“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2015年,入选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6年3月,以“良好”成绩通过验收,成为国家示範性骨干高职院校。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共有12个教学单位,开设专业51个。
学院 | 专业 |
---|---|
计算机工程技术学院 | 计算机网路技术、互动媒体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体技术、游戏软体、移动互联套用技术 |
经济管理学院 | 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港口物流管理 |
外国语学院 | 商务英语(含国际货运服务外包方向)、旅游英语、旅游管理、商务日语和套用英语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文秘、行政管理、法律事务(人力资源法务)、汉语、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 |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 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製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套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建筑工程学院 | 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物业管理(不动产管理)、工程造价 |
艺术设计学院 | 产品造型设计、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设计与製作、旅游工艺品设计与製作、环境艺术设、工业设计 |
财会与金融学院 | 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投资与理财 |
广州学院 | 物联网套用技术、计算机套用技术、工商企业管理、连锁经营管理、国际商务、建筑设计技术 |
体育系 | 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体育产业行销方向)教研室、社会体育(休闲体育方向)教研室 |
继续教育学院 | -- |
思政部 | -- |
师资力量
据2017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职员工1327人,其中专任教师1063人,正高职称60人、副高职称272人,博士49人、硕士594人,双师素质教师967人,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91%,18名专家入选“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截至2014年5月,学校有教授53人(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13人,四级教授33人,返聘、外聘5人),教授中有高级工程师5人,博士5人,硕士9人,有一批来自企业的双师型专业带头人。2014年获广东省高职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3个。
二级教授 | 杨文丰 王安平 |
三级教授 | 刘惠坚 康思琦 李桂霞 陈 荧 贾益东 任永功 尚 敏 覃 辉 余爱民 袁兆亿 周跃红 朱文翠 邹亚超 |
四级教授 | 马广智 陈斗雪 陈耿明 顾忆华 关冬梅 郭钟琪 侯德红 赖兴余 李斌宁 李贵录 梁春阁 梁德才 林昭文 毛桂平 秦法萍 石耿立 舒桂清 谭绮球 王光华 吴云溪 鄢 平 严中华 颜 冰 杨九铃 杨 丽 杨志忠 俞 政 袁 翠 袁晓斌 郑克俊 朱小平 朱亚兴 曾文英 |
教授(返聘、外聘) | 杨军 殷永庆 张信和 周岐 朱正心 |
(参考资料,截至2014年5月15日)
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团队 | 朱立伟 |
软体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曾文权 |
套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王红梅 |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据2017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教育部重点专业2个,省级示範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广东省一类品牌专业1个、二类品牌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4门。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
广东省2014质量工程项目立项中,学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3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画项目4个。2015年9月,学校获得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第一批拟立项品牌专业1个、特色专业8个。
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计算机套用与软体技术实训基地

省级示範性专业:软体技术
省级示範性建设专业:会计电算化、套用电子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製造、文秘
2015年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立项:软体技术
2015年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立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製造、游戏软体、套用电子技术、会计电算化、国际经济与贸易、连锁经营管理、旅游管理、文秘
省级实训基地:文秘核心技能与人文素质实训基地、软体技术与工程中心实训基地
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珠海爱浦京软体技术有限公司软体技术专业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旺磐数控技术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珠海东方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画项目:易创电子商务创业服务平台、轩宇办公商务服务中心创业训练、广州学院“娃哈哈“市场行销创业大赛、广州学院第二届大学生创业大赛
类别 | 课程名称 | 类别 | 课程名称 |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套用文写作 |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 |
网路行销与安全 | 创业与职业通用能力 | ||
表面组装工艺技术(SMT) | Visual C#.NET程式设计 | ||
大型资料库管理系统(oracle)套用开发 | 基于J2EE框架的Web开发技术 | ||
客户关係管理与客户经营 | Windows网路作业系统管理 | ||
省级精品课程 | WEB开发技术(ASP) | 电子电路绘图与製版 | |
WINDOWS SERVER2003系统管理 | 产品设计综合技能实训 | ||
J2EE实现企业级套用开发 | 网站建设与运营 | ||
创业与职业通用能力 | .NET框架套用开发 | ||
Visual C+.NET 程式设计 | 企业行政管理实务 | ||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套用写作 | 商务单证製作 | |
大型资料库管理系统(oracle)套用开发 | 资料库管理系统 | ||
客户关係管理与客户经营 | 工业产品表现技法 | ||
表面组装技术及工艺管理 | 採购业务处理 |
- 学生成绩
截至2015年6月,学院学生在近三年中获得国家、省级竞赛重要奖项200多项。
2014年,在台湾举行的TEMI单晶片创意暨认证技能国际竞赛中获得银奖、获得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银行综合业务技能大赛一等奖。
2013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计算机网路套用”赛项全国决赛一等奖、粤台高职院校“单片机MCU协同创新”职业技能竞赛特等奖(金牌)、第二届全国高职院校土建施工类专业学生“鲁班杯”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竞赛及团体特等奖、蓝桥杯全国软体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2012年,获得全国高校“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全国特等奖、第三届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秘书职业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
2010年,学校获得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2011年在广东大学生创新创业园3G套用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
学科建设
根据2017年1月信息显示,学校有珠海市优势学科1个。
学科名称 | 学科设定 |
---|---|
软体技术 | 二级学科 |
资料来源: |
学术研究
建设成果
根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十一五”期间,该校科研立项178项。其中科技部2项、教育部2项、省科技厅52项、省教育厅20项、省基金18项等,获拨科研经费1114.15万元。

2014年,该校科研成果经科技处统计,共有论文506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19篇,核心期刊60篇,非核心期刊427篇);着作6部(参编1部);智慧财产权5项(实用新型4项,外观设计1项);软体着作权1项。
1996-2010年,该校获得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科学技术三等奖7项,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5项。
截至2010年8月,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承担了省、市级科研项目17项,申报国家专利12项(已授权8项),研发了8种电子信息产品,发表的学术论文30余篇。
“十二五”期间,学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773篇,核心期刊及被三大检索收录317篇,出版着作26部;承担各级各类科研及技术服务项目775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76项、外观设计专利107项,软体着作权66项;获地市级以上科技奖4项。
项目名称 | 来源 | 负责人 | 经费 |
---|---|---|---|
我国企业知识管理实施现状调查及深化机制研究 | 教育部 | 林昭文 | 9万元 |
基于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意产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 省科技厅 | 谭绮球 | 5万元 |
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带头人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示範 | 省科技厅 | 熊玉娟 | 10万元 |
基于PXI汇流排的高精度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的大规模人脸识别系统设计 | 省科技厅 | 郭广明 | 3万元 |
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高清影像系统研究 | 省科技厅 | 余爱民 | 3万元 |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 省科技厅 | 刘洁 | 5万元 |
广东战略新兴产业的扶持财税政策研究 | 省科技厅 | 刘锦铭 | 5万元 |
广东省流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 省科技厅 | 张波 | 2万元 |
科技文献资源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构建研究与实现 | 省科技厅 | 余和剑 | 5万元 |
基于移动位置服务的SaaS平台在中小企业的套用研究 | 省科技厅 | 朱亚兴 | 30万元 |
基于位置服务的SaaS平台在中小企业的套用研究 | 省科技厅 | 朱亚兴 | 30万元 |
创新扩散视角下购物网站与政府网站公众接受的比较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委 | 廖敏慧 | 5万元 |
社会创业导向及其法则网路理论框架的实证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委 | 严中华 | 5万元 |
水田雷射平地机水平控制系统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委 | 陈君梅 | 5万元 |
创业型企业的成长机理及珠三角实证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委 | 杜海东 | 5万元 |
主权债务危机对广东出口贸易的影响机理理论及实证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委 | 万承刚 | 5万元 |
支持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学习中心平台的构建研究与实现 | 教育厅 | 余和剑 | 0万元 |
广东高职校企合作成功模式及长效机制研究 | 教育厅 | 郑克俊 | 0万元 |
基于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高职院校实证研究 | 教育厅 | 郭钟琪 | 1万元 |
大学校园隐性课程建设与学生德育发展研究---高职大学生音乐教育课程建设与学生德育发展的研究 | 教育厅 | 初蕊 | 0万元 |
基于就业反馈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 教育厅 | 邹金霞 | 0.5万元 |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 教育厅 | 饶品良 | 0.5万元 |
基于文化学视角的高职教育内化的有效途径研究 | 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 | 王红艳 | 0.1万元 |
科研机构
据2017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广东省人才研究所、高职教育研究所、信息电子技术研究所、软科学研究所等4个科研机构。建有2个省级人才基地、1个省级协同育人中心、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5个校级科研团队。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09年6月,学校馆藏文献每年增加10万册、订购中外文现刊及报纸1000余种。引进了CNKI资料库、读秀资料库、超星电子图书资料库、方正Apabi电子图书、新东方多媒体等10余种资料库。

全馆入藏文献总量236万册,其中纸质图书为144万册(包含过刊合订本18239册,光碟28313张),电子图书78万册,电子期刊折合图书14万册,并自建了“建筑与艺术设计学生优秀作品资料库”,基本形成了以中文纸质图书和外文原版纸质图书为主体,兼有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多媒体视听资源、自建特色资料库等数字资源,以及中外文期刊、中外文报纸共同组成的、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相结合、基础馆藏与特色馆藏相结合、自建资源与引进资源相结合的丰富多元的馆藏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 学术刊物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学报》是经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由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发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及其他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论文。
文化传统
校徽
以“广东”的汉语拼音字头“G”和一个“人”为主题形象,加之一片叶子,组成了汉语拼音字头“K”。
校徽

图案整体寓意为大写的“广科人”,象徵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格、人品、人性的塑造和锤鍊,使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才干、能勇敢地融入生活、迎接挑战的有用之才,在生命历程中写出完美的“人”字的人。
校训
“厚德,高能,求实,创新”

厚德:修身立德,厚德方可载物,为师为生,皆当以此自勉自律。师者,当学高身正,为人师表,求德艺双馨;生者,当乐学敬业,宽容知恩,求品学兼优。
高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不可偏废,知识求够用,能力求高超,素质求全面。教师以博学高能授业,学子以品优高能求职。
求实: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做事之原则;诚实守信,正直不阿,做人之根本。
创新:志存高远,想在人先;技海比拼,乾在人先;事业扬帆,闯在人先,此为励学。自强不息,做大做强;改革创新,力争一流,此为励校。
校歌
《共创美好明天》,原创林国扬(软体工程系2004级学生),2005年为学校二十周年校庆而作,经集体改编而成。
校歌

歌词
淡淡白云在美丽的南国天空飘拂,
心中梦想在广阔的五彩世界绽放。
海上云天,绿水映柳烟;
鱼儿穿梭,海燕任飞翔。
莘莘学子在青春的校园播种未来,
辛勤园丁在希望的绿地浇灌理想。
立志修身,青春谱华章;
博学报国,时代铸脊樑。
啊!
年轻的广科院,
你是我们缘分的连线。
你怀抱无限的温暖,让我不再犹豫和彷徨;
你释放神圣的力量,把我心中的航灯点亮;
啊!
美丽的广科院,
你是我们求知的殿堂。
你汇集知识的海洋,把我培育成社会栋樑;
你放射智慧的光芒,让我把崇高仁爱歌唱。
啊!
让我们心心相连,
让我们携手并肩,
让我们共创美好明天。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李业明
院长、党委副书记:李龙图
党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李桂英
党委副书记:黄仕初
党委委员、副院长:康思琦、刘锦铭
校园环境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3栋教学楼及4栋实验楼,25栋宿舍楼,中心广场位于学校正中心;学校里有一条美食街,可以租脚踏车、吃美食、买需要的物品;有珠海和广州两个校区,珠海校区是学院的主校区以及学院的办公主体和办学主体,广州校区则利用地理位置优势继续开展干部培训及继续教育工作。
图书馆分为广州校区图书馆和珠海校区图书馆,广州校区图书馆位于南楼2-4层,建筑面积为2906平方米,珠海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为30750平方米,核定总面积为33426平方米。
知名校友
姓名 | 成就 |
---|---|
肖永添 | 珠海京珠时代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 |
李润森 | 中国市长大厦董事总经理 |
刘晓佳 | 上海旭邦涂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
刘基青 | 广东帝基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
钟秋娟 | 美铝公司亚太区人力资源总监 |
孙益威 | 珠海市乐达电脑网路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网路工程师、系统工程师 |
黄理政 | 广州凯晖房地产代理公司总经理 |
陈子龙 | 珠海磊森网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
马佳泓 | 马氏五福星酱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
谭二红 | 珠海市辰西单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
林周涌 | 深圳广电银通金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兼广州市移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顾问 |
陈致前 | 广州中望龙腾软体股份有限公司网路推广总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