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範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建于1985年,是全国首批内地西藏班(校)之一。历经河北师範学院附属西藏学校、河北师範学院附属民族师範学校、河北师範大学附属民族学院三个阶段,先后承接内地西藏国中、中师、大专、高中办学任务。目前,学院以教育援藏为根基,涵盖内地西藏高中、河北省内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及普招大专---外语、数信科学、艺术三个专业,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鲜明民族教育特色的高等专科院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河北师範大学附属民族学院
- 成立时间:1985年
- 工作作风:学生第一、工作第一、奉献第一
- 位置: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红旗大街
- 建筑面积:近4.6万平方米
- 育人目标:为西藏培养专科学历的国小师资
历史沿革
自1985年建立,河北师範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经历河北师範学院附中西藏班;河北师範学院附属西藏学校;河北师範学院附属民族学校,河北师範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四个发展时期。20年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倚重的是一支讲团结、比奉献的教职工队伍,学院坚持“学生第一、工作第一、奉献第一”的工作作风,倡导领导干部“品正、团结、务实、开拓”;教职工“敬业、爱生、创新、奉献”;学生“诚实、勤奋、文明、健美”的作风。
1985年9月至1989年2月 | 河北师範学院附中西藏班时期 |
1993年3月至2000年3月 | 河北师範学院附属民族师範学校 |
河北师範大学附属民族师範学校 | |
河北师範学院附属西藏学校 | |
2000年3月至今 | 河北师範大学附属民族学院 |
师资力量
河北师範大学附属民族学院位于石家庄市西南高教区。她的前身是1985年9月开办的河北师院附中西藏班;20年来,她经历了河北师院附中西藏班;河北师院附属西藏学校;河北师院附属民族师範学校,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学院四个发展时期。河北省为学校建设先后投资近4000万元,93年后学院自筹资金644万元,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水平。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院长、校长: | 苏建勇 |
党委书记: | 张文洲 |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副校长: | 曹志新 |
副院长、副校长: | 白少双 |
副院长、副校长: | 贾东江 |
院长助理: | 李保堂 |
历任领导
河北师範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历任行政领导一览表
姓 名 | 职 务 | 任职年限 |
彭玉兰 | 校长 | 1985-1988 |
白宝芝 | 副校长 | 1985-1986(主抓西藏班工作) |
顾德山 | 副校长 | 1986-1989(主抓西藏班工作) |
赵俊荣 | 校长 | 1989.3-1991 |
马启荣 | 副校长 | 1989.3-1992.5 |
张梦洲 | 副校长 | 1989.3-1989.9 |
吕宝仲 | 副校长 | 1989.8-1995.5 |
王惠民 | 校长 | 1991.11-1995.5 |
杜莲保 | 副校长 | 1992.8-1997.12 |
孔占祥 | 副校长 | 1993.7-1997.1 |
戴凤林 | 校长 | 1995.5-2000.9 |
院长(校长) | 2000.9-2007.6 | |
冯瑞建 | 副校长 | 1995.5-2000.9 |
副院长(副校长) | 2000.9-2002.10 | |
院长 | 2007.6-2016.9 | |
郑灵娣 | 副校长 | 1997.1-2000.9 |
副院长(副校长) | 2000.9-2006.3 | |
马爱民 | 副校长 | 1997.1-2000.9 |
副院长(副校长) | 2000.9-2001 | |
张立军 | 副院长(副校长) | 2002.11-2018.1 |
李晓芬 | 副院长(副校长) | 2006.3-2018.1 |
甄建辉 | 副院长(副校长) | 2006.3-2018.1 |
历任党总支(党委)领导 | ||
姓 名 | 职 务 | 任职年限 |
葛庆苔 | 总支副书记 | |
戴凤林 | 总支书记 | 1991.11-1995.5 |
吕宝仲 | 总支副书记 | 1995.5-1995.12 |
总支书记 | 1995.12-2002.10 | |
冯瑞建 | 总支书记 | 2002.10-2002.11 |
党委书记 | 2002.11-2007.6 | |
张文洲 | 党委书记 | 2007.6至今 |
办学规模
如今的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学院占地近百亩,建筑面积近4.6万平方米,拥有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00余人,其中藏、满、回等少数民族学生近千人;教职工141人(高级职称44人,中级职称21人;研究生学历13人,本科生学历89人),设外语、数学与信息技术、艺术三个系和民族预科班管理部、公共课程教学部。学院具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是增进河北省与西藏教育交流、加强民族团结的纽带,培育新时期建设人才的摇篮。
办学理念及荣誉
学院倡导领导干部“品正、团结、务实、开拓”;教职工“敬业、爱生、创新、奉献”;学生“诚实、勤奋、文明、健美”的作风。强化“学生第一、工作第一、奉献第一”的思想意识。提出“以人为本,以师为根,以科研为先导,以教改为重点,以育人为目的”新的办学指导思想。德育工作坚持“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方针,实施“三自教育”管理模式,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受到教育部的好评并将管理经验在全国内地西藏班(校)中推广。民族学院自九四年至今连年受到石家庄市、河北省、西藏自治区、国家民政部、国家民委、国家教育部的表彰。九八年获得两个省部级先进单位荣誉;九九年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範集体”的光荣称号;2003年6月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抗击非典斗争先进基层党组织”、“抗击非典斗争先进集体”称号。
育人目标
2000年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河北师範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挂牌成立。主要任务是为西藏培养专科学历的国小师资,兼顾为我省培养专科层次师资。在各级领导部门的亲切关怀下,经过发展建设,培养出四届大专毕业生,受到当地教育部门的重用和欢迎。
二十年来,民族学院共招收西藏国中、中师、大专生2997名,为西藏输送了国中毕业生899人;中师毕业生977名;大专毕业生392名。招收河北省中师、大专生、民族预科生总计3695名,已毕业中师生1112人,大专生564人,预科生结业229人。其中,在历年的藏族毕业生中有88人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毕业生称号,共青团员达到学生比例的96%,有100名藏族同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远景展望
学院根据西藏和河北省教育振兴、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紧紧依靠河北师大的办学优势,充分利用好国家教育援藏的特殊政策,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办学层次,在稳步办好大专班的基础上,开办本科专业,争取用五年的时间把学院建成为以完成智力援藏任务为主,多功能、高层次、高质量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河北省对外开放的视窗式学校。
展望未来,全院师生振奋精神,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勤奋工作,为把学院办成适应21世纪基础教育需要的现代化院校而奋斗!为祖国的民族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1985年9月至1989年2月--河北师範学院附中西藏班时期
1993年3月至2000年3月--河北师範学院附属民族师範学校
河北师範学院附属民族师範学校
河北师範大学附属民族师範学校
河北师範学院附属西藏学校
2000年3月至今---------河北师範大学附属民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