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龙神寺

2020-01-31 03:39:17 百科
龙神寺

龙神寺

龙神寺,广泛流传于山东民间《没尾巴老李》。龙神庙位于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夏庄镇龙王官庄村,后又获得唐太宗李世民封龙神庙。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高密龙神寺
  • 地理位置:山东高密市夏庄镇龙王官庄村 
  • 着名景点:龙神寺八景
  • 其它名称:黑龙庙、没尾巴老李龙王庙

没尾巴老李与龙王庙的传说

相传古时,此地有一个小村庄,(现夏庄镇龙王官庄村),村口住着一户李姓人家,六月十三这户人家的媳妇要生孩子,生下的却是一条如龙似蛇黑黑的“怪物”,母亲当场惊吓而死。父亲拿着镰刀冲上来砍他,黑龙只好从木格子窗缝中化身而出,但尾巴落在了后边,结果被父亲一镰砍掉了……
据说,没有尾巴的老李断尾在半空落下时砸在地上化作了一片水洼,被百姓唤作了“龙王洼”。后来有人在此种瓜,个大瓜甜不说,还要风来风,要雨来雨。瓜农知道是沾了黑龙的光,就在瓜屋子边上用水里的乾沟、地里的坷垃加上几块砖头搭了一座简陋的龙王庙,门楣上担了块大青砖,刻了三个大字“龙王庙”,别看这座庙不像样子,每逢大旱年头,百姓来这里焚香祷告,剎那间就能云起雨下。有时哪怕是没有一丝云彩,只要心到香火到,也会大雨倾盆。后来附近官庄的百姓感念黑龙的功德,又集资在原址重修了龙王庙,为黑龙塑了真身。至此,高密龙王庙已在十里八乡名声远播。

唐太宗与龙神庙

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亲率大军东征,路过山东高密官庄地界,由于连续行军,人困马乏,加上供给出现暂时困难,士兵又急又饿,精疲力尽,不能前行。正在着急之时,走来一慈祥老妇,给军士送饭,一篮饭,一罐汤全体军士吃饱喝足、汤饭还有剩余。李世民感激不尽,亲送老人回去,走到龙王庙前,老人不见了。细查其故,当地人一一细说其来龙去脉,皆云,龙母显灵,前来送饭,东征必胜。唐太宗听后便来到庙前,见到刚才送饭的老妇人,与庙中所奉龙母一般无二,口头许愿:老人家保佑我们东征成功,我一定回来给你重修庙宇,让您老享四时祭祀。
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十二载,力尽艰险,百战百胜,终于征服高丽平定疆域。班师回朝第一件事,就是準奏薛仁贵与尉迟敬德重修山东高密龙神庙的摺子,并命元帅尉迟敬德监工,以报答龙母及龙子之恩,六月十三日庙成,摆供仪,唱大戏,进行隆重祭奠。是日中午,风雨大作,都说是龙王老爷回来看家祭母所行的风雨。
此后,每年六月十三差不多或大或小都要下雨,皆说,下雨就是“没尾巴老李回来省亲祭母”,因此有“大旱三年忘不了六月十三”之说。每年六月十三日庙会,皇帝派人来祭祀龙王。宋、元、明、清时、朝廷又把祭祀之事委託给省,至清末和民国初年,逐渐成为县祭。民国时期,曹梦久在高密任县长期间,年年六月十三,骑高头大马到龙王官庄亲自主持龙神庙祭奠活动,并藉此机会教化民众。

龙神庙八景

龙潭夜雨
“龙潭雨夜”是龙神庙八景之首,是高密县八景之一,的确是一个神奇的景致。龙神庙内有口八角井,名曰龙潭,有“龙跃于此”,潭边有大白杨树数株。传说,一州吏途径官庄,宿于龙神庙客房,忽闻室外沙沙雨响,急命僕役到室外收拾轿子。走出室来,却见满天星斗,故有“龙潭夜雨”之称。《高密县誌》(清光绪三十二年)载:县治东北十五里,声潇潇然,水气所蒸,泽润一方,相传龙跃于此,祈雨立应。旧志八景之三,曰“龙潭夜雨”。潭在今龙王官庄龙神庙。
清仪良弼《龙潭夜雨》诗云:“龙池百丈深,静夜闻飒沓,因风入碧空,时与秋声杂。”
“龙潭雨夜”是龙神庙八景之首,是高密县八景之一,的确是一个神奇的景致。龙神庙内有口八角井(俗称八角琉璃井)、名曰龙潭,有“龙跃于此”,潭边有大白杨树数株。旧志八景之三,曰“龙潭夜雨”。潭在今龙王官庄龙神庙。
响龙碑
龙神殿西南方是碑林,碑林内最着名的是一块由巨大霸下(龙之六子赑屓,又名石龟)驮伏的响龙碑。整条龙用济南青花岗岩镂空雕出,在国内实属罕见,堪称一绝;敲击碑体,虽是石碑,却会传出金属之音,阴雨天声音沉闷,晴朗天气声音清脆,时人莫不称奇。
琉璃瓦
龙神庙正门东侧又有一门口,俗称二门。二门照壁上有八页景德镇官窑烧制的墨绿色琉璃瓦,与北京故宫之琉璃瓦一摸一样,不知是哪朝皇帝所赠。这种琉璃瓦是皇家建筑专用物品,民间不可多见,故为一景。又有人传说,这琉璃瓦是当年尉迟敬德监造龙神庙时,为唐太宗李世民所恩赐专用,以示龙神庙为皇家寺庙。却不知为何,这琉璃瓦不用在正门照壁,又称为民间众茶余饭后的谈资。
白棘台
白棘台在龙神殿西南角土地庙北侧,因一丛白色棘子树而得名。棘属灌木科木本植物,分支密且具针刺。白棘本地稀有,龙神庙里的白棘有对拤粗,故用白色石建“白棘台”加以保护。
朝阳洞
朝阳洞位于龙神庙东南,关爷殿东山与龙神庙东院墙之间,朝阳洞一年四季花草常绿,是北方难得一见的奇观。冬天,别处已草木枯黄、冰天雪地,而朝阳洞里却绿意融融。春天这里的蒲公英比田野里的开花提早月余,更为龙神庙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麒麟石
龙神庙正门内左侧水道旁有一块暗红色的具页状层理的石头,因其能从表面揭起薄薄的麟状页片,故得名“起麟石”。又因“起麟”与“麒麟”同音,所以“起麟石”又名“麒麟石”。
霞光晚照
龙神庙左右各一汪清水,名曰“龙饮泉”,泉水涝时不溢,旱时不减,岸边杨柳依依,花木葱荣。傍晚,霞光洒落在金碧辉煌的龙神庙建筑群上,与泉中五光十色建筑群倒影交相辉映,蔚为壮观。
八叉梅花路
相传,龙神庙所在地是当时高密的交通枢纽,以龙神庙为中心向外辐射八条路,八条路分别通向八个州府。八叉梅花路的边沿是各行各业的商铺,庙前一条青石板路有大庙中门起,经过八座高大牌坊直通远处的龙吟泉。

龙潭民俗文化节

农曆六月十三是黑龙回家省亲祭母的日子,“没尾巴老李”的传说在中国妇孺皆知,他的家乡就是咱高密市夏庄镇龙王官庄村。这里曾建有龙神庙来供奉着位家乡的英雄,并由此产生了一些列美丽传说,形成了富有浓厚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黑龙文化。这天,历朝所辖州县命官显贵、农耕学商、善男信女、四方民众皆云集于此,盛况空前。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信仰及祈福祭拜活动沿袭至今。官庄被誉为黑龙文化的发源地,民间素有“黑龙故乡,美丽官庄”之说。
龙母坟
让灵魂与龙神同在,受龙神庇佑,护佑后人,福禄延绵,生活平安,家族兴旺。
放生池
放一次生就积一次德,象徵了“吉祥云集,万德庄严”,有心就有福,有愿就有力。
文殊殿
文殊菩萨为诸佛之母,列众菩萨之首,是智慧的化身。呈金色童子形,喻意天真纯洁;身骑勇猛之狮,表示菩萨智慧威猛;身坐莲花台,寓意清净;右手持宝剑,以金刚宝剑斩群魔,比喻大智慧好像一把锋利的宝剑,能断一切无明烦恼;左手拿梵箧,代表佛经是智慧书。
药师殿
以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为供养主尊的寺院殿堂,称为药师殿。
祈福殿
诸佛、诸菩萨中,每个菩萨、佛都有自己的功德、神通、法门。当我们礼拜、朝佛时,心诚向佛时,都会受到佛祖、菩萨的护佑。
水路法会
供祖先、积善德、帮助家运慎终追远、行孝道!
禅修
禅修,也是“心灵的培育”,就是把心灵中的良好状态培育出来。
博物馆
黑龙文化博物馆,体会黑龙文化的那种血液中浸润的“孝道”;百善孝为先,而孝道文化又是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根基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龙门客栈
龙门客栈位于高密市夏庄镇龙王官庄村龙王庙附近,是“天启新文化”第一家设计创意客栈,专注于高端服务业,善于将神秘的东方文化印象与孝道文化巧妙的融合在设计当中,形成独有的大气、优雅、创新、内涵的设计风格。能够深入了解并领会客户的需求和期望,这栋独立建筑蕴含着当地的风俗民情达到历史文化传承的意义。
素食馆
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呼吁环保,提倡健康的生活。长寿的进食方式,以进食蔬菜、穀物为主。而不含化学物质的天然食品,比如粮食、蔬菜、荚果、海藻等等在现代生活中,提倡素食的人越来越多了。有人素食,是为了宗教的需要而吃素,更多的人则是为了健康,还有人是二者兼顾,一举两得。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