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气”是指胃中之浊气上逆,经食道由口排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临床多由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不和、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胃气上逆所致。
疾病简介
本病首见于《内经》,称其为噫,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气所病,必为噫”。《灵枢·口问篇》亦谓:“寒气客予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谓噫。”《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篇》指出本病的病机为“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丹溪心法》首立“暖气”!篇名,认为本病是“胃中有痰火”。《景岳全书·噁心暖气》则指出:“凡人饮食太饱者,多有此证,及饮食不易消化者,亦多有此证。”
中药方剂
肝气犯胃,肝胃不和,胃气上逆,可见暖气频频,腹胀胁痛,治拟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2克、枳壳12克、白芍12克、甘草9克、青皮9克、陈皮克、香附12克、白朮12克、旋覆花12克、代赭石30克,每日剂,水煎服。成药可用气滞胃痛沖剂、胃苏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