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黄连6g,黄芩10g,陈皮6g,茯苓15g,党参12g,半夏10g,香附10g,枳壳10g,白芍10g,甘草5g,吴茱萸3g。
功能
清胆泄热,和胃降逆。
主治
胆汁返流性胃炎。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饭后温服。
方解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贲门功能不全,胆汁异常返流入胃,胆汁中的胆盐、溶血卵磷脂、胆汁酸等成分破坏了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症改变。祖国医学认为其病机为肝胃失和,湿热中阻,胆胃相悖,气机紊乱,升降失常,导致胆液上逆于胃。治以清胆泄热,和胃降逆。方中连、芩苦寒,清胆泄热;陈皮、半夏和胃降逆;香附、枳壳行气消积,以减少胆汁返流;佐以党参、茯苓健脾渗湿;白芍、甘草酸甘化阴,解痉止痛;参入少量吴茱萸,则防苦寒太过伤胃,且与黄连,为“左金”之义,能增强降逆和胃之功。诸药合用,胃得顺降、湿热下行,则返逆亦平。切中病机,故获良效。
临床随症加减
疼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各10g;上腹部饱胀者,加苏梗、木香各10g;泛酸甚者,加煅瓦楞、代赭石(先煎)15g;噁心呕吐甚者,加旋复花、姜竹茹各10g;伴有食管炎者,加蛇舌草、蒲公英各18g;胃黏膜糜烂出血者,加乌贼骨、象贝母各12g、三七粉(沖服)5g;大便乾结者加大黄、槟榔各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