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谈谈凯文》是由BBC Films出品的一部惊悚剧情片,由琳恩·拉姆塞执导,埃兹拉·米勒、蒂尔达·斯文顿等主演。该片于2011年10月21日在英国上映。
该片根据莱昂内尔·斯韦弗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一位名叫凯文的男孩因父亲的溺爱与母亲的冷漠而最终变成杀人恶魔的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琳恩·拉姆塞
- 主演:蒂尔达·斯文顿,埃兹拉·米勒
- 出品公司:BBC Films
- 发行公司:Diaphana Films
- 对白语言:英语
- 中文名:我们需要谈谈凯文
- 外文名: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Blankness kell Kevinről;Prepei na milisoume gia ton Kevin.;Vi måste prata om Kevin
- 其它译名:谈谈凯文、我们该谈谈凯文、凯文怎幺了、我儿子是恶魔
- 出品时间:2010年
- 製片地区:英国、美国
- 拍摄日期:2010年4月19日-2010年5月28日
- 类型:剧情、惊悚
- 片长:112 min
- 上映时间:2011年10月21日(英国)
- 分级:美:R;法:-12; 澳:MA15+;英:15
- 色彩:彩色
剧情简介
伊娃(蒂尔达·斯文顿饰)是一名梦想週游世界的职业女性,但突如其来的婚姻和意外的怀孕使她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名家庭主妇。可是,她的牺牲换来的却只有失望。小时候的凯文(Jasper Newell饰)不是一个令人省心的孩子,他无休止的哭闹,对母亲的关怀无动于衷,对于这样一个孩子,伊娃难免有些自暴自弃。很快,一个小女儿的诞生打破了僵局,遗憾的是,小姑娘天生失语,这悲惨经历更是让伊娃将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了她的身上。 成年后的凯文(埃兹拉·米勒饰)与母亲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倒是和父亲颇为亲近,他爱好射箭,父亲便送了一副弓箭给他,没想到,正是这副弓箭带给了这个家庭以及整个社会一次破灭性的打击。凯文到底怎幺了?谁也无法回答,就连凯文自己,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也只能沉默以对。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备注 |
---|---|---|---|
伊娃 | 蒂尔达·斯文顿 | ---- | 凯文的妈妈 |
富兰克林 | 约翰·C·赖利 | ---- | 凯文的爸爸 |
凯文 | 埃兹拉·米勒 | ---- | 成年凯文 |
凯文 | Jasper Newell | ---- | 6-8岁的凯文 |
Kevin | Rock Duer | ---- | 婴儿时期的凯文 |
Celia | Ashley Gerasimovich | ---- | ---- |
Wanda | Siobhan Fallon | ---- | ---- |
Colin | 亚历克斯·曼奈特 | ---- | ---- |
Soweto | Kenneth Franklin | ---- | ---- |
Smash Lady | Leslie Lyles | ---- | ---- |
Corrections Officer Al | Paul Diomede | ---- | ---- |
Prison Boy (as J. Mal McCree) | Jamal Mallory-McCree | ---- | ---- |
Eva's Lawyer | Mark Elliot Wilson | ---- | ---- |
Dr. Foulkes | 詹姆斯·陈 | ---- | ---- |
Dr. Goldblatt | Lauren Fox | ---- | ---- |
Young Assistant Rose | 艾琳·玛雅·德克 | ---- | ---- |
student1 | 金柏莉·杜蒙德 | ---- | ---- |
student2 | Jennifer Kim | ---- | ---- |
Teacher | J.J. Kandel | ----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选角导演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视觉特效 | 布景师 |
---|---|---|---|---|---|---|---|---|---|---|---|---|
Suzanne Baron Michael Corso Molly Egan Christopher Figg 卢克·罗伊格 蒂尔达·斯文顿 罗伯特·萨勒莫 史蒂文·索德伯格 克里斯婷·朗根 | 琳恩·拉姆塞 | Ivan J. Fonseca Marcos González Palma Federico Untermann Adam T. Weisinger | Rory Kinnear 兰诺·丝薇佛 琳恩·拉姆塞 | 西穆斯·迈克加维 | 强尼·格林伍德 | Joe Bini | 比利·霍普金斯 | Judy Becker | Charles Kulsziski | Catherine George | Sean Farrow | Heather Loeffler |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演员介绍
- 凯文(成年)演员:埃兹拉·米勒一个叛逆的16岁青年。成年后不服从母亲,处处唱反调,爱好射箭,父亲便送了一副弓箭给他,然而偷听到父母谈话的他知道父母要把自己送到寄宿学校而决定报复。他利用弓箭策划并发动了一场校园大屠杀,并且把他的父亲和妹妹也射杀了。
- 伊娃演员:蒂尔达·斯文顿凯文的母亲,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儘管她对儿子的照料尽职尽责,可她对儿子的爱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她所做的就是努力要扮演好一个母亲应有的角色。凯文事发后她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也是自己应得的报应。
- 凯文(儿童时期)演员:Jasper Newell他自打出生开始就不让人省心,从小哭闹不停,三岁还不开口说话,到了换牙齿的年龄,大小便还不会自理,还得穿纸尿裤。但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完全有能力做到并做好这一切,他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引起母亲的关注。
- 富兰克林演员:约翰·C·赖利凯文的爸爸,他在母子间扮演调解人的角色,儿子凯文就利用父亲无条件的溺爱和妈妈较劲。因为不了解伊娃为何如此不信任、提防和戒备自己的儿子,他提出要跟伊娃离婚。最后被凯文用他送的箭射死在自家花园内。
- 科里亚演员:Ashley Gerasimovich她的诞生打破了伊娃对凯文操心的僵局,遗憾的是,她天生失语,这悲惨经历让伊娃将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了她的身上。然而就是因为这样使凯文对伊娃的关係越来越糟,他不但弄瞎了她的眼睛,最后还用箭杀死了她。
幕后花絮
- 由于经费不足,剧组只能选择适合大部分场景拍摄的康乃狄克州的斯坦福德进行拍摄。经常是在同一个地方做不同的场景转换。例如,一个废弃的职业学校被改成了医院、儿科医生办公室、少年拘留中心、学校以及破落的宾馆等。
- 米勒因为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当中,以至于等到影片结束,他才意识到他所演的角色对自己造成了多大的伤害。他甚至到拍摄的后期必须叫上他的妈妈一起和他待上一段时间来进行调整。
获奖记录
获奖年份 | 获奖仪式 | 获得奖项 | 获奖方 | 获奖情况 |
---|---|---|---|---|
2011 | 第24届欧洲电影奖 | 最佳女演员 | 蒂尔达·斯文顿 | 获奖 |
第64届坎城电影节 | 金棕榈奖 | 《我们需要谈谈凯文》 | 提名 | |
2012 | 第69届美国金球奖 | 剧情类最佳女主角 | 蒂尔达·斯文顿 | 提名 |
第65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 最佳女主角 | 蒂尔达·斯文顿 | 提名 | |
最佳导演 | 琳恩·拉姆塞 | |||
最佳英国影片 | 《我们需要谈谈凯文》 | |||
英国标準晚报电影奖 | 最佳电影 | 《我们需要谈谈凯文》 | 获奖 |
幕后製作
製作背景
影片改编自莱昂内·希瑞福创作于2003年的同名小说。2005年,BBC就买下了该小说的拍摄着作权,由Christine Langan等人开始筹备,电影女导演琳恩·拉姆塞在忙完电影《可爱的骨头》的改编工作之后接下了这部电影。但是作者本人对剧本的改编不满,否定了当初的创作团队。2008年,製片人Jennifer Fox的加入,才使该片的製作才正式走上轨道。但投资方却取消了投资,BBC无法筹集到原本为1200万美元的预算。面对700万美元的预算,导演琳恩·拉姆塞决定重新构思整个剧本,针对电影中的反社会人格问题,拉姆塞花了大量时间和专门研究变态行为的儿童心理学家在一起,对于人性本恶的问题,她认为那个领域有许多问题和观点值得继续探讨,最后她从反社会人格的“恶魔儿子”入手,深入挖掘凯文複杂的心理以及扭曲的母子关係,将电影製作成了一部家庭惊悚片。
选角过程
2009年3月,製片人Jennifer Fox宣布蒂尔达·斯文顿加盟该片。蒂尔达·斯虽不是导演的第一人选,但她能快速的融入这个角色中。2010年1月,约翰·C·赖利确定饰演富兰克林,而另一关键人物凯文的演员人选直到电影开拍才正式确定下来。埃兹拉·米勒在拉姆塞试镜了500多个小男生之后脱颖而出成为了出演凯文的角色。
拍摄过程
影片2010年4月19日开始在美国拍摄,5月28日杀青。拍摄周期只有40天。音乐公司Radiohead为影片编写了音乐。
製作发行
製作公司
主要製作
製作公司 |
---|
Independent |
BBC Films[英国] |
Artina Films |
Atlantic Swiss Productions |
Footprint Investment Fund(as Footprint Investments LLP) |
Lip Sync Productions |
Tax Credit Finance |
The Film Council[英国] |
Piccadilly Pictures[英国] |
Rockinghorse Films |
特技製作公司
製作公司 | 製作国家 |
---|---|
Lip Sync Post | 英国 |
Rushes Post Production Ltd. | 英国 |
发行公司
发行公司 | 发行地区 | 发行时间 | 发行公司 | 发行地区 | 发行时间 |
---|---|---|---|---|---|
人造眼 | 英国 | 2011 | Atom Cinema | 中国台湾 | 2011 |
Diaphana Films | 法国 | 2011 | Best Film | 波兰 | 2011 |
Seven Films | 希腊 | 2011 | Bolero Film | 义大利 | 2011 |
Shani Films Ltd. | 以色列 | 2011 | Hopscotch Productions | 澳大利亚 | 2011 |
Shooting Stars | 沙特 | 2011 | PepperView Entertainment | 葡萄牙 | 2011 |
Wild Bunch Benelux | 纽西兰 | 2011 | Praesens-Film AG | 瑞士 | 2011 |
E1 | 加拿大 | 2012 | 骄阳电影有限公司 | 中国香港 | 2011 |
Imagine Film Distribution | 比利时 | 2011 | Svensk Filmindustri AB | 瑞典 | 2011 |
The Klock Worx Company Ltd. | 日本 | 2011 | T Cast | 韩国 | 2011 |
Oscilloscope Pictures | 美国 | 2011 | Volga | 俄罗斯 | 2012 |
Paramount Pictures Pty. Ltd. | 澳大利亚 | 2011 | Vértigo Films S.L. | 西班牙 | 2011 |
上映日期
上映国家 | 上映日期 | 上映国家 | 上映日期 | 上映国家 | 上映日期 |
---|---|---|---|---|---|
英国 | 2011年10月21日 | 比利时 | 2011年10月20日 | 巴拿马 | 2012年2月10日 |
中国台湾 | 2012年2月24日 | 爱尔兰 | 2011年10月21日 | 义大利 | 2012年2月10日 |
中国香港 | 2012年3月1日 | 美国 | 2011年10月22日 | 匈牙利 | 2012年2月16日 |
法国 | 2011年9月28日 | 荷兰 | 2011年11月2日 | 葡萄牙 | 2012年2月16日 |
加拿大 | 2011年9月9日 | 希腊 | 2011年11月3日 | 瑞典 | 2012年2月17日 |
冰岛 | 2011年9月22日 | 斯洛维尼亚 | 2011年11月9日 | 纽西兰 | 2012年3月1日 |
瑞士 | 2011年9月28日 | 澳大利亚 | 2011年11月17日 | 挪威 | 2012年3月23日 |
巴西 | 2011年10月6日 | 以色列 | 2011年12月29日 | 保加利亚 | 2012年3月30日 |
韩国 | 2011年10月8日 | 波兰 | 2012年1月13日 | 芬兰 | 2012年4月20日 |
墨西哥 | 2011年10月15日 | 俄罗斯 | 2012年1月19日 | 日本 | 2012年6月30日 |
阿联 | 2011年10月15日 | 阿根廷 | 2012年2月2日 | 韩国 | 2012年7月26日 |
影片评价
该片的重点不是校园惨案,它的悲剧只是一个母子情感短路的极端表现结果。导演并没有把研究这种校园暴力的根源作为影片主题,更多的,是通过凯文16岁人生展示和母亲的对抗关係,一点点揭示母子从婴儿孕育诞生到悲剧发生后的心理情感演变。在不露声色的暗示后,给观众恰到好处的留白,体会那种因为极爱而极恨的儿子对母亲的情感。该片无处不在的寓意色彩,简练却具有画龙点睛之笔的对白,情节上步步推进营造出的悬念氛围,再加上完美的配乐声效和画面叙事的精準,一切技术手段堪称完美。该片更大的力量还是来自其中主创演员的奉献,埃尔扎·米勒扮演的儿子是那样的暴力和不可理喻,却总有一丝人性的莫名东西牵动你无法彻底厌恶他,而蒂尔达·斯文顿扮演的母亲,那个被悲剧过去像幽灵一样缠绕、微笑着却让你感受到悲伤的女人,如此打动人心牵人肺腑。(新浪娱乐评)
该片採取意识流的方式,将伊娃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痛苦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饰演伊娃的女演员蒂尔达·斯文顿在这部电影中的表演细緻入微,把一个母亲从讨厌孩子的哭闹到敌视孩子最后又谅解孩子的过程演绎得生动自然。印象最深刻的是母子俩在监狱里的戏,蒂尔达·斯文顿静坐不动,她的眼神却给观众以非常丰富的信息,震撼心灵。除了演员的表演,导演和摄影对于色彩的运用也值得称道。该片描写的是一场校园惨案,但是却没有渲染血腥的惨案场面,而是运用象徵性的色彩来强化视觉冲击。片头的西红柿大战和贯穿全片的伊娃家外墙上被喷涂的红色油漆,就是强化视觉冲击的明显符号。当这些鲜艳的色彩出现在银幕上时,效果远好于对惨案场面的直接展示。(正义网-检察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