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四部儒法之争

2019-04-24 00:22:39 百科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四部儒法之争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四部儒法之争

儒法之争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系列节目第6集。该作品来源于百家讲坛。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四部儒法之争
  • 出品时间:2008
  • 製片地区:中国大陆
  • 首播时间:2008年12月
  • 集数:6集
  • 首播频道:CCTV10
  • 来源:百家讲坛
  • 语言:中文

节目概述

儒、墨、道三家激烈争论都主张回到过去。法家主张面对未来,他的代表人物商鞅与韩非。法家的思想是用鲜血实现的。商鞅的功绩就是两次轰轰烈烈的变法,但是触及到了贵族的利益,被杀了。韩非由于秦始皇的多疑,也被杀了。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作客百家讲坛,系列节目《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四部儒法之争》。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四部儒法之争

分集剧情

儒法是非
  先秦儒家三巨头分别为孔子、孟子、荀子。孔子是不谈人性;孟子主张人性向善;荀子主张人性有恶。虽然他们对人性的看法不一,但他们都认为民众可以通过礼乐教化来引导,因此可以实行德治,所以儒家追求的是人人都做好人。
人性是个问题
  本期《百家讲坛》易中天教授继续讲述法家思想的精髓,即“横行霸道”与“两面三刀”。法家思想的出现与儒、墨、道三家,都有着或近或远的关係,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与李斯,都是儒家大师荀子的学生。一位儒家老师的法家思想的根源,易中天教授将为我们从人性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两面三刀
  儒家,道家,墨家在治国方面都提倡”治病“。儒家的仁爱,道家的无为,墨家的兼爱。而法家的代表人物则提倡”刀“。也就是集权,用权利,用杀头来治理国家,所以韩非给当时的统治者提出了”两面三刀“。那幺”两面三刀“是不是就是依法治国呢?本期节目就”两面三刀“进行了分析。
横行霸道
  本期节目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做客直播间讲述横行霸道的真正含义,并分别利用古代社会环境深刻的解释霸道和横行的含义,也具体法家学者在当时是如何逐步横行起来的。
谋士的哲学
  在那个无道的社会里,儒家开出的药方叫“仁爱”,墨家开出的药方叫“兼爱”,道家开出的药方叫“无为”,而法家的主张却是一把“杀人的刀”。所以法家成了诸子当中最另类的一家,不仅如此,法家还付出心血,豁出性命来实践自己的思想,而流血和牺牲的,不仅有许多有罪或无辜的贵族或平民,还有法家自己的代表人物。其中的两位我们最为熟悉,一个是商鞅,另一个就是韩非。商鞅和韩非就是拿自己的这把刀杀了自己。
继续看6集
选集
选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