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叶佩英

2020-03-08 11:11:21 百科
叶佩英

叶佩英

叶佩英,1935年出生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祖籍广东惠阳,中国女高音歌唱家,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1年,她告别父母从马来西亚回国,在广州中大附中和北京师大附中完成中学学业。195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罗忻祖和汤雪耕。1963年在中南海为毛主席、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演出领唱《祖国颂》。1993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津贴,并被《中外文学艺术名人肖像》和《中国人名大词典》选为“当代人物卷的艺术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叶佩英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马来西亚吉隆坡
  • 出生日期:1935年
  • 职业:歌唱家、艺术家
  • 毕业院校:中央音乐学院
  • 代表作品:我爱你,中国、蓝天里有一颗会唱歌的星
  • 主要成就: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人物经历

1935年,叶佩英出生于马来西亚吉隆坡,在循人学校的音乐课和合唱团里学会唱《锄草歌》、《劝同学莫上当》等中国歌曲。
1951年,她告别父母从马来西亚回国,在广州中大附中和北京师大附中完成中学学业。上中学时又接触了黄自的清唱剧《长恨歌》等,併到华语电台播唱,到雪兰莪大会堂演出,并获得青年学生歌咏比赛第一名、北京市大中学生音乐舞蹈会演独唱优秀奖,参加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生业余广播合唱团活动,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
195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罗忻祖和汤雪耕。
1961年,叶佩英毕业留校,为了克服咬字吐字的困难,她钻研学习戏曲和民歌,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中西结合的唱法。
1963年,在中南海为毛主席、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演出领唱《祖国颂》。
叶佩英叶佩英
1965年,在周总理主持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20周年”大会上,叶佩英演唱《黄河怨》,周总理讚扬“唱得不错”。
1975年,党中央决定举办“纪念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逝世四十、三十周年”音乐会,已有10年未登台的叶佩英经打擂台遴选担当独唱《铁蹄下的歌女》和《飞花歌》。
20世纪70年代末,叶佩英为电影《海外赤子》录製歌曲《我爱你,中国》。她总共演了3000多场《我爱你,中国》。
1993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津贴。为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9月,在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办的声乐研讨会上宣读《让西洋美声绽放中国艺术之花》论文并作范唱,获得与会的港、台和义大利声乐专家的好评。

音乐作品

单曲共15首
  • 《我爱你中国》
  • 《在那白茫茫的田野上》
  • 《红灯记》
  • 《我没有带回我的心》
  • 《梅娘曲》
  • 《铁蹄下的歌女》
  • 《在路旁》
  • 《鸽子》
  • 《生活是这样美好》
  • 《康定情歌》
  • 《天伦歌》
  • 《蓝天里有一颗会唱歌的星》
  • 《塔吉克人民怀念毛主席》
  • 《送上我心头的思念》
  • 《飞花歌》

获奖记录

人物获奖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备注
2002获中国电影歌曲优秀演唱奖获奖
1951北京市大中学生音乐舞蹈会演独唱优秀奖获奖

人物评价

叶佩英叶佩英
她把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倾注在音乐事业的发展上,执着地研究、探索“用美声唱法唱好中国歌”。她继承民族声乐的优秀传统,讲究字、韵、声、腔、情的和谐。尊重中国人喜欢明快、清脆的审美情趣,借鉴美声唱法的原则和音响效果,总结出一套中西结合,用美声唱法唱好中国歌的经验。这就是她30多年来教学和实践、研究和探索的硕果。(国际线上评价)
女高音歌者叶佩英是解放后培养出来的第二批比较优异的声乐学生。她在学习时非常用功,她的音质丰厚、充实、园润、优美,是一个修养较深的女高音歌手。 叶佩英重视歌唱的艺术性表现在:向前辈艺人学习,向姊妹艺术学习,她是一个很谦虚的艺术家(李凌对评价过)。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