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血泪美人恩》是萨姆·佩金帕执导的西部喜剧片,杰森·罗巴兹、斯黛拉·斯蒂文斯主演,1970年5月13日上映。
该片讲述了被朋友背叛的西部拓荒者凯博·胡格在濒死之时奇蹟般地找到水源从而发家致富的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萨姆·佩金帕
- 编剧:John Crawford、Edmund Penney
- 主演:杰森·罗巴兹,斯黛拉·斯蒂文斯
- 出品公司:华纳家庭视频公司
- 发行公司:华纳家庭视频公司
- 中文名:牛郎血泪美人恩
- 外文名:The Ballad of Cable Hogue
- 其它译名:荒漠怪子赤手闯天涯
- 製片地区:美国
- 製片成本:3,716,946美元(预估)
- 类型:西部,喜剧
- 片长:121分钟
- 上映时间:1970年5月13日
- 分级:USA:R
- 对白语言:英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065446
剧情简介
凯博·胡格被好友塔哥里和布温出卖、打劫,身无一物。他一边在荒漠中跋涉,一边发誓要报仇。在濒临渴死的情况下,胡格偶然挖出了一处水源,于是便有了坐地起价卖水给路人的计画。第一个过客拒绝付费,结果挨了胡格一枪。第二个过客、牧师约书亚威胁要告他非法占有土地,却正好启发他去镇上买下这块地。胡格说服了镇上的银行家投资他在水源地附近兴建旅店。同时,他还遇到了镇上风姿绰约的妓女希迪。当希迪被镇上人驱逐时,胡格收留了她。二人坠入爱河。希迪的梦想是去旧金山找个有钱的丈夫,而胡格却为了复仇要留在原地。希迪无奈地离开了胡格。三年后,胡格终于等到了仇人塔哥里和布温。经过一番搏斗,胡格杀死了塔哥里,宽恕了求饶的布温。成为富有寡妇的希迪荣归故里,胡格把旅店让给布温,準备随希迪去大城市。在出发前,胡格为了救布温被汽车撞倒,伤重不治身亡死。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备注 |
---|---|---|---|
凯博·胡格 | 杰森·罗巴兹 | ---- | ---- |
希迪 | 斯黛拉·斯蒂文斯 | ---- | ---- |
约书亚·道格拉斯·斯隆 | 大卫·沃纳 | ---- | 牧师 |
布温 | Strother Martin | ---- | ---- |
本·费尔柴尔德 | 斯利姆·佩金斯 | ---- | ---- |
塔哥里 | L.Q. Jones | ---- | ---- |
库欣 | Peter Whitney | ---- | ---- |
奎特纳 | R·G·阿姆斯特朗 | ---- | ---- |
克利特 | 吉恩·埃文斯 | ---- | ---- |
詹森 | William Mims | ---- | ---- |
詹森夫人 | Kathleen Freeman | ---- | ---- |
克劳迪娅 | Susan O'Connell | ---- | ---- |
鲍威尔 | Vaughn Taylor | ---- | ---- |
韦布·西利 | Max Evans | ---- | ---- |
传道士 | James Anderson | ---- | ---- |
威廉 | Felix Nelson | ---- | ---- |
陌生人 | Darwin Lamb | ---- | ---- |
多特 | Mary Munday | ---- | ---- |
卢修斯 | William D. Faralla | ---- | ---- |
马修 | Matthew Peckinpah | ---- | ---- |
办公室文员 | Victor Izay | ---- | ---- |
依斯 | Easy Pickens | ----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艺术指导 | 视觉特效 |
---|---|---|---|---|---|---|---|
Gordon T. Dawson William D. Faralla 菲尔·费德曼 萨姆·佩金帕 | 萨姆·佩金帕 | John Crawford Edmund Penney | Lucien Ballard | Jerry Goldsmith | Lou Lombardo Frank Santillo | Leroy Coleman | Bud Hulburd |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演员介绍
- 凯博·胡格演员:杰森·罗巴兹勇敢、坚强的西部拓荒者。本性善良、心肠软,也有狡猾精明的一面。因被朋友背叛而流落荒漠,几乎丧命,没想到竟因祸得福找到水源,得以发家致富。
- 希迪演员:斯黛拉·斯蒂文斯风姿绰约的小镇妓女。俏皮泼辣又温柔多情,梦想着到大城市打拚。虽然与胡格相爱,但因为胡格坚持留在沙漠等待仇人,只好离开他去寻找自己的“美国梦”。
- 约书亚·道格拉斯·斯隆演员:大卫·沃纳好色又胆小的牧师。偶然经过荒漠,发现胡格“霸占”水源,威胁要告发其非法占地,结果反而启发对方想出买地的主意。虽与胡格性格不同,却最终成为好友。
- 布温演员:Strother Martin凯博·胡格的伙伴,虚伪善变。与塔哥里合伙抢了胡格的水和财物,将其一个人抛在荒漠中。三年后,又打算再次抢劫胡格,却中计被擒。胡格宽宏大量,不但饶了他,还将旅店交给他管理。
角色演员介绍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1.《Tomorrow is the Song I Sing (Main Titl)》2.《The Water Hole》 3.《New Lodgings》 4.《The Preacher》 5.《Hasty Exit》 6.《Wait for Me, Sunrise》 7.《A Soothing Hand》 8.《A Death in the Family》 9.《The Rattlesnakes》 10.《The Flag》 11.《The Guest》 12.《Butterfly Mornin's》 13.《Three Hours Early》 14.《Hogue and Hildy》 15.《Hildy Leaves》 16.《Waiting》 17.《Hildy Returns》 18.《The Eulogy》 19.《Wait for Me, Sunrise (End Title)》 20.《Tomorrow is the Song I Sing》 | 作曲:Jerry Goldsmith 发行时间:2002年5月13日 ![]() |
幕后花絮
- 影片筹备之初,主角选定的是詹姆斯·斯图尔特,但斯图尔特担心出演这部电影会影响自己的形象,然后又找过查尔斯·赫斯顿,赫斯顿不太喜欢剧本。
- 在拍摄过程中,剧组常常遇到西部的坏天气,导演佩金帕不得不带着整个剧组到酒馆喝酒等待天气变好。导致电影的完成时间拖延整整19天,还超过了预算,光酒债就欠了七万美金。
- 片中被称为“沙漠之洲”的胡格旅馆是真实存在的,拍片时,导演特意把它从加州移到沙漠。
- 影片完成后,华纳兄弟未经导演佩金帕同意就将影片剪辑成两个半小时的时长,佩金帕和製片人菲尔·费德曼都十分不满,佩金帕自己动手又剪了半个小时,电影才勉强完成。
- 该片票房惨败,导致华纳兄弟和佩金帕解约,儘管如此,佩金帕仍称该片是其执导的所有影片中最喜欢的一部。
製作发行
上映国家 | 上映日期 |
---|---|
美国 | 1970年5月13日 |
芬兰 | 1970年5月22日 |
挪威 | 1970年7月13日 |
丹麦 | 1970年8月3日 |
匈牙利 | 1980年12月4日 |
墨西哥 | 2002年6月22日 |
影片评价
该片就像是佩金帕自己对于钟情的西部片举行的最终葬礼,他用自己深切的西部情怀谱写了一曲牛仔讚歌。前半段的故事充分挖掘佩金帕的喜剧天分,拍得像舞台剧,而在“非典型佩金帕”元素里仍裹藏着佩金帕对现实社会的讽刺。如果说喜剧在电影里是出乎意料的,那幺该片的人物塑造却非常具有佩金帕风格。约书亚表现出人性的複杂和胡格单纯透明的生活态度与理想,正代表着文明社会上的人群与大自然原始生活中的人群的不同,二人性格不同引发的碰撞和斗嘴,恰恰给影片增添了喜剧效果。电影的前半部表现了西部片最初的探险精神,“胡格清泉旅馆”的建立预示着勤劳奋斗、自力更生的美国精神,冉冉升起的星条旗代表着导演对一代美国人民完成梦想的礼敬。电影后半部分则象徵着美国传统西部片的由转衰,同时还刻画了和西部片暴力元素密切相关的内容——复仇。这里的复仇不似报複本身,更多像是在彰显西部硬汉的血性和尊严。胡格为救布温被汽车撞死的下场,则体现了野蛮遭遇文明的必然结局。影片的基调早己不再欢闹,西部大漠的狷狂气质和黄昏夕阳的漫漫忧伤共同奠定了悲剧收场的结尾,也饱含着佩金帕本人对西部的深清与不甘。(《看电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