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下水船歌

2019-07-11 22:47:26 百科
下水船歌

下水船歌

这是梅州籍的晚清伟大诗人黄遵宪于1886年春作的一首着名的乐府诗《下水船歌》。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下水船歌》
  • 外文名称:The boat song of the water
  • 作品别名:《春江骤涨顺风行舟由松江达潮州仅数时耳,时丙戍正月也》
  • 创作年代:1886年春作
  • 作品出处:鬆口
  • 文学体裁:乐府诗
  • 作者:黄遵宪

内容梗概

下水船歌
电光一掣光闪天,洪波直泻无迴旋。饥鹰脱鞴兔走穴,驰轮下阪箭离弦。君看我舟疾如驶,世间快事那有此。潮头拍拍鸥乱飞,舟人叫绝篙师喜。
一山当头一对面,倏忽两山都不见。群山转瞬眼欲花,况又山头云万变。江随山转气益骄,蹴沙齧石波横跳,山虽百折舟一直,拍耳犹觉风刁刁。
风声水声相鼓荡,舷倾桅侧终无恙。风乘我耶我乘风,便凌霄汉游天上。年来足迹遍五洲,浮槎曾到天尽头。长风破浪奚足道,平生奇绝输此游。忽闻隔岸唱邪许,縴夫努力力如虎。百丈横牵上濑舟,三朝三暮见黄牛。

创作过程

诗歌描写他在1886年春潮骤涨时由松江(即现在的鬆口)乘“下水船”到潮州出海时的情景,原诗稿题为《春江骤涨顺风行舟由松江达潮州仅数时耳,时丙戍正月也》。
诗人于1885年8月御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归国,次年春乘船从松江(即松口镇)至潮州。诗人所乘的应是风帆轻舟,由于水流湍急和下水船快,此时心情爽快,这首七言歌行以“太白之狂,东坡之豪”在诗人的“生花妙笔”下表现出来。

点评鉴赏

《下水船歌》开篇便抓住了风帆轻舟下水急驶的瞬间,一连用了几个比喻:“电光一掣”、“洪波直泻”、“饥鹰捕兔和宾士轮下阪箭离弦”的速度,写出了韩江春潮水涨时船行之速,水势之猛,有声有色,渲染传神。
此时诗人由于心情“爽快 ”,也许不知或忘却了这“凶与险”, 反而感到“君看我舟疾如驶,世间快事那有此” 的感觉!兴奋喜悦之余,看到驾舟的篙师们精準地用“竹篙” 指点河边巨石,驾着轻舟,在弯曲的韩江上疾驶,飞起的惊涛骇浪,群鸥飞翔在浪花之中。
耸立的群山,转瞬之间便消失了!风速船猛、波涛汹涌、江水拍击、江风刁刁,风声水声相互激荡,诗人似觉这些描写还不足于表现这个场景,便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两岸,扑入眼帘的更是翻滚的多变的层云。“舷倾桅侧终无恙。风乘我耶我乘风,便凌霄汉游天上。”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作者已物我两忘:快意跃然纸上!
“年来足迹遍五洲,浮槎曾到天尽头。长风破浪奚足道,平生奇绝输此游。”黄遵宪的一生,多事任外交官的生涯。在任美国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之前,曾任大清驻日、英使馆参赞。真乃“足迹遍五洲”,当年的交通,当然是乘海船的,“长风破浪” 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但在春潮骤涨的内陆河中乘“轻舟下水”可能是第一回,所以他感到特别的愉快。当然,旅行途中畅爽的心情,更会使诗人觉得如“春风得意”!所以,他用“平生奇绝”来表现此行的快意一点都不过分。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