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是一个汉字,读音为shāng ,部首为歹,总笔画数为9,指幼年夭折或为国战死者。没有到成年就死去,例如殇折,殇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殇
- 拼音:shāng
- 部首:歹
- 部首笔划:4
- 字意五行:金
- 五笔输入:GQTR
- 繁体:殇
- 注音:ㄕㄤ
汉语解释
1、没有到成年就死去:殇折,殇夭;
2、为国战死者;
笔顺:横 撇 横撇 点 撇 横 横折横折勾 撇 撇

郑码:ARYO,U:6B87
笔画数:9,
部首:歹,
笔顺编号:13543153,
GBK:E9E4
五笔:GQTR
汉字首尾分解: 歹扬音
汉字部件分解: 歹?扬
字源演变
字形对比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式羊切《集韵》《韵会》《正韵》尸羊切,𠀤音商。未成人丧也。《礼·丧服传》年十六至十九死为长殇,十二至十五死为中殇,八岁至十一岁死为下殇,七岁以下为无服之殇,生未三月不为殇。
又《礼·檀弓》周人以殷人之棺椁葬长殇,以夏后氏之墍周葬中殇、下殇,以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
又《周礼·地官·媒氏》禁嫁殇者。《注》殇十九以下。
又谥法之一。《汲冢周书》短折不成曰殇,未家短折曰殇。
又死于国事、无主之鬼曰国殇。《楚辞》有《国殇》篇。
又《礼·檀弓》周人以殷人之棺椁葬长殇,以夏后氏之墍周葬中殇、下殇,以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
又《周礼·地官·媒氏》禁嫁殇者。《注》殇十九以下。
又谥法之一。《汲冢周书》短折不成曰殇,未家短折曰殇。
又死于国事、无主之鬼曰国殇。《楚辞》有《国殇》篇。
古汉语解释
动词
(形声。从歺(è),伤省声。“歺”是剔肉剩下的骨头,与“死”有关。本义:未成年而死)
同本义。亦称“殇折”、“殇夭”〖die young〗
殇,不成人也。——东汉·许慎《说文》
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仪礼·丧服传》
未家短折曰殇。——《周礼·谥法》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又如:殇折,殇夭(夭折)
横死,非正常死亡〖sudden death, unnatural death〗。如:殇亡(横死)
名词
未成年而死的人。亦称“殇子”〖person who dies before being an adult〗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吕氏春秋·察今》
又如:殇服(古代为殇亡者居丧的服制);殇宫(殇者的灵魂)
死在外面的人;战死者〖the dead in a battle〗无主之鬼谓之殇。——《小尔雅》
禁迁葬者与嫁殇者。——《周礼·媒氏》。注:“谓嫁死人也。今时娶会是也。”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又如:国殇(为国牺牲死于战场的人)
原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译文
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
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
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
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
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
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
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
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
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
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
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
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
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
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
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
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殇的书法
殇的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