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利奈·森(1923年5月14日-2018年12月30日,出生于印度法瑞迪珀市。导演、编剧,代表作品有《吾乡》、《城市生活》等。
2018年12月30日,莫利奈·森在加尔各答因自然原因死亡,享年95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姆里纳尔•森
- 外文名:Mrinal Sen
- 国籍:印度
- 星座:金牛座
- 出生日期:1923年5月14日
- 逝世日期:2018年12月30日
- 职业:导演、编剧、製作人
- 代表作品:《吾乡》、《城市生活》
- 主要成就:第36届坎城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奖
第3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评审团特别奖
人物履历
莫利奈·森于1923年5月14日出生于印度法瑞迪珀市,在那里上完高中之后,他离家到加尔各达的教会学院学习物理学。在那里,他的思想受到了一些共产党团体的影响,儘管他从未加入共产党,但此后他一直和共产主义人士交往甚密。在看了一本有关电影的书之后他就迷上了电影,但是因为没有机会,他不得不离开加尔各达去当一名医药代表。
没过多久他回到了加尔各达,并在一家电影公司找到了一份音响效果师的工作。最终这成为了他电影生涯的起点,1955年他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拉特博》(Raatbhor),他的下一部电影《蓝色天空下》(Neel Akasher Nichey)为他在印度国内赢得了声誉,而他的第三部电影《婚礼日》(Baishey Shravan )则使他开始引起国际电影界的关注。在拍摄了五六部电影后,他执导了一部由印度政府投资拍摄的影片《肖姆先生》(Bhuvan Shome),这部投资巨大的影片使他跨步进入了顶极印度电影人的行列。也成为上世纪70年代新浪潮运动在印度最早的发起人之一。他的下一部电影充满了浓重的共产主义色彩,他自己也被大众认为是马克思主义者。这时正是印度政局动荡的时期,莫利奈陆续拍摄了一系列的电影,并把自己关注的焦点由以前的偏重于其他阶级转移到了和自己一样的中产阶级身上,尤其是中产阶级内部间的政治冲突上,由于深刻的生活体验和对这个阶级心理的细緻把握,这一时期被认为是莫利奈最富创造力的时期,他的电影也获得了很多的包括坎城、柏林、莫斯科、威尼斯、芝加哥等主要国际电影节的大奖。莫利奈从未停止过对电影艺术的探索,在他的后期作品中,他开始放弃複杂的叙述结构,转而追求非常简单的故事主线。2002年,在经过八年的沉寂之后,八十岁高龄的莫利奈推出了他的最后一部影片《阿玛布汉》(Aamar Bhuban)。2004年,莫利奈出版了自传《永远出生》(Always Being Born)。
主要作品
上映时间 | 剧名 | 扮演角色 | 导演 | 主演 | 担任职务 |
2002 | 吾乡 | 莫利奈·森 | 兰迪塔·达斯,Koushik Sen | 导演编剧 | |
1990 | 城市生活 | 亚利桑德罗·阿奎斯提 | 导演 | ||
1989 | Ek Din Achanak | 莫利奈·森 | 莎巴娜·阿兹米,Shreeram Lagoo | 导演编剧 | |
1986 | 创世纪 | 莫利奈·森 | 莎巴娜·阿兹米,纳萨鲁丁·沙 | 导演编剧 | |
1984 | 坎大哈 | 莫利奈·森 | 莎巴娜·阿兹米,纳萨鲁丁·沙 | 导演编剧 | |
1982 | 结案 | 莫利奈·森 | Anjan Dutt,Mamata Shankar | 导演编剧 | |
1981 | Chaalchitra | 莫利奈·森 | Anjan Dutt,Utpal Dutt | 导演编剧 | |
1980 | And Quiet Rolls the Dawn | 莫利奈·森 | Mamata Shankar,Gita Sen | 导演编剧製作人 | |
1980 | 寻找饑荒 | 莫利奈·森 | Satya Banerjee,Radhamohan Bhattacharya | 导演编剧 | |
1979 | The Man with the Axe | 莫利奈·森 | Arun Mukherjee,Bibhas Chakraborty | 导演编剧 | |
1974 | 合唱 | 莫利奈·森 | Shekhar Chatterjee,Snighda Majumdar | 导演 | |
1970 | 会见 | 莫利奈·森 | Karuna Bannerjee,Ranjit Mullik | 导演 | |
1960 | 结婚 | 莫利奈·森 | Madhabi Mukherjee,Umanath Bhattacharya | 导演 |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86 | 第39届坎城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 创世纪 | 提名 |
1983 | 第36届坎城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奖 | 结案 | 获奖 |
1983 | 第36届坎城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 结案 | 提名 |
1980 | 第33届坎城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 And Quiet Rolls the Dawn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89 | 第4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国际天主教电影视听协会奖-荣誉提及 | Ek Din Achanak | 获奖 |
1989 | 第4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 | Ek Din Achanak | 提名 |
1981 | 第3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 | Chaalchitra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81 | 第3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评审团特别奖 | 寻找饑荒 | 获奖 |
1981 | 第3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Interfilm奖-奥托·迪贝柳斯电影奖-竞赛单元 | 寻找饑荒 | 获奖 |
1981 | 第3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天主教电影视听协会奖-特别推荐-竞赛单元 | 寻找饑荒 | 获奖 |
1981 | 第3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 | 寻找饑荒 | 提名 |
1979 | 第2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Interfilm奖-推荐-竞赛单元 | The Man with the Axe | 获奖 |
1975 | 第2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新电影论坛 | 合唱 | 获奖 |